《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经典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经典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经典题.精品文档.第一章1.物种 P6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 P6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P6) 3.植物的命名原则 P8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 并统一使用拉丁文。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学名 = 属名 + 种名 + 命名人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
2、; 第二章1.植物区系 P26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2.世界种 P30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3.成对种 P35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称为成对种。4.替代种 P35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或稍微交叉),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5.生物入侵 P71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6.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P29(1)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
3、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障碍隔断;(2)间断分布区:也称不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中间被障碍隔开,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7.植物分布区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P37-42(1)气候演变(2)地形变化(3)板块运动8.植物区系主要有哪些成分? P45-46地理成分 发生成分 迁移成分 历史成分 生态成分10.我国植物区系分属哪两个植物区? P59-60中国植物区系区分为两个植物区(七个亚区)。泛北极植物区(欧一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欧亚草原植物亚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旧热带植物区(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11.中国植物
4、区系分区中划分出哪些植物亚区? P60、欧-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欧一亚草原植物亚区IV、青藏高原植物亚区V、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VII、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12.理解岛屿的隔离作用及岛屿种子传播的特点。P63-64岛屿隔离的影响: 受海洋的隔离,岛屿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以海流和鸟播为主。岛屿种子传播的特点:(1) 海流传播的种子可抵达很多海洋岛屿。(2) 粘附鸟类体表的种子传播较近,在大陆岛常见,在远洋岛屿较少。(3) 通过鸟体内传播的植物在一切岛屿都有大量生长。(4) 由哺乳动物动物传播的植物一般仅出现在该动物能到达和生活的大陆岛上。(5) 新出现的岛
5、屿上,首先到来的是风播植物,稍迟为海流携带植物,然后是鸟播植物。第三章1环境 P74环境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2.生境 P74生物群落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也就是与植物体周围具体而直接的小环境,是与一般的、广泛的环境相对而言。 3生态因子 P74外界环境包括很多要素,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地理分布有直接影响的要素通称为生态因素(因子)5生态幅 P78 生态幅三基点每个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即耐性范围,这主要决定于植物的遗传特征。6内稳性 P80指植物控制小环境(包括微环境和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7生态型 P82对于分布广泛的同
6、种植物来说,长期生活在分布区内不同生境中,发生基因型分化,形成对各自生境的不同适应特征,称为不同的生态型。8耐荫性 P90植物忍耐遮荫的能力,即在弱光环境下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能力,称为耐荫性。9光周期 P93生物的活动性受光照时间长短变化的制约,称为光周期现象光周期随季节和纬度的不同而变化。10积温 P99积温是日平均气温的累加数,只要达到某一限度(如大于0或大于等于10)的温度都可以累计进去。 11有效积温 P100植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并非物理零度,而各有自己的生物学零度(生物学下限温度),低于此值为无效温度,所以计算积温应当累加下限温度以上的温度值,该值被称为有效积温。 12物候 P108物候
7、指的是,随着温度的变化,植物以次出现种子萌发(或发芽)、叶伸展、现花蕾、花始开、花盛开、结实、叶变色、落叶、生长停滞或休眠的现象。其中,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物候期。13微量元素 P127植物需求量很少,稍多即发生毒害的元素。14寄生 P146一物种的个体生活于另一个体体内或体表,一方获利,而另一方遭受损害,但不致死亡的关系。寄居在别种生物上并获利的一方称寄生物,被寄居并受害的一方被称为寄主。如寄生在人体内血吸虫、蛔虫。苁蓉与梭梭、锁阳与红柳 。15生活型 P159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综合适应特征来划分植物类群,称为生活型。 生活型反应了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在相同或相
8、似环境中趋同适应,称为相同的生活型。16生长型 P160生长型: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总体形态特征17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P75+PPT(1)主导因素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非等同,其中必定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主导作用,对生物影响最大。 (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任一要素并非孤立地起作用,都必须同其它生态因素一起综合发挥作用。(3)生态因素的补偿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并非等同,各具有重要性,缺一不可,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但是局部是可以补偿的。 (4)生态因素作用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导致了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当过了某一生
9、长阶段之后,生物对其它的生态因子的需求可能更大,具有不可逆性。18根据植物生态幅的宽度,可将植物分为那两种类型 P79广生态幅种:指的是该种植物对某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相对比较宽。狭生态幅种:指的是该种植物对某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相对比较窄19理解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水分条件、营养条件对植物的影响光(1)光照条件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从光质、光强度和光周期三个方面来理解。 光质的生态作用 光照强度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并主要表现在植物开花结果上:光照越强,花的发育越好,数量也越多;同时光照强度增加,对果实的成熟与品质也有密切的影响,在强光照下,能增加苹果、梨、桃等果实的含糖量和耐贮性。 光周期是生命
10、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2)温度条件 温度与植物的水分代谢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限制植物根系吸水 温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温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需要适宜温度范围 光合作用的三基点温度:光合最适温,热补偿点(光合最低温与光合最高温) 温度与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呼吸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 不同地理起源的植物呼吸温度三基点差异大 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各器官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 植物自身体温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过程(3)水分条件水分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参与生物体内一切生物化学反应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渠道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4)营养元素N
11、:氮 P:磷 K:钾 S:硫 Ca:钙 Mg:镁 M:锰 Fe:铁 B:硼20根据植物对光强的适应,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P87阳生植物: 适应强光环境,耐荫力弱,对强光的利用力强中生植物:对光的适应范围较宽阴生植物:适应弱光环境,耐荫力强,对弱光的利用力21根据植物对光照长短的反应类型,可将植物分为哪两大类 P94长日照植物:是指在14-17h以上的较长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光照短于12小时不能开花,光照越长,开花越早。温带和寒温带地区的植物多为长日照植物。常见的长日照植物有冬小麦、大麦、菠菜、萝卜、甜菜、甘蓝等。 短日照植物:是指在短日照条件下(8小时或至多12小时)开花的植物,在一
12、定范围内日照越短,开花越早。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在早春或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此类。常见的短日照植物有牵牛花、报春花、菊花、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烟草和向日葵等。 中间性植物:是指开花对日照长短无严格要求,只要其它生态条件适宜,在长短日照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常见的植物如蒲公英、蕃茄、黄瓜、四季豆等22冻害和冷害的区别 P103冻害:冻害指发生于零下低温,植物细胞结冰受伤害的现象。当温度缓慢降到零度以下,细胞间隙水分结冰,一方面造成细胞质过度脱水,破坏蛋白质分子导致细胞质凝固变性,另一方面冰晶体压迫细胞质导致机械损害。冷害: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也会受害,称为冷害。冷害能造成细胞膜性改
13、变、细胞膜损坏,根系吸收力降低,导致代谢紊乱,甚至死亡。23植物物候节律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作用(1)不同物候之间存在关联性,因此可以有前一物候期推测后一物候期的出现日期。(2)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的物候资料可用来分析气候演变。(3)同期物候的空间变化,可以反映温度的空间分布趋势。(4)同期物候在山区的垂直分布,可以直观地反映山区气候的垂直变化。24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是土壤中那一部分水 P113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只有毛管水才是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毛管水指土壤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包括两部分,即由地下水上升而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毛管上升水,以及由降水和灌溉保存在土
14、壤上层毛管孔隙中的毛管悬着水。25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P114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内水分以气体状态,经植物体表向大气蒸发散失的过程。它不同于植物体表水分的蒸发作用。(1)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2)蒸腾作用有利于矿物和有机物的吸收和运输。(3)蒸腾作用是植物降低体温的主要方式。26根据陆生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可将其分为哪三类 P118-122(1)湿生植物 生境:潮湿环境,抗旱力最弱的陆生植物阴生湿生植物生境:阴湿的森林下层或阴湿环境代表植物:热带雨林中的附生蕨类和附生兰科植物阳生湿生植物生境:阳光充沛,土壤水分经常饱和的环境代表植物:水稻等(2)旱生植物 生境:干旱环境,耐
15、旱力强少浆液植物 生境; 干热的草原和荒漠地区代表植物: 骆驼刺,刺石竹等适应特点: 1.体内含水量极少 2.尽量缩小叶面积 3.细胞中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 4.根系发达多浆液植物 干热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仙人掌,芦荟等 1.根、茎、叶薄壁组织转变为储水组织 2.面积对体积比减小 (3)中生植物生长在中等湿度环境中的植物。一般常见的植物多为此类。 27水生植物可分为哪三种生态类群 P125-126(1)沉水植物: 特点:全株植物没于水中代表植物:金鱼藻等(2)浮水植物: 特点:叶片漂浮在水面代表植物:凤眼莲,荷花等(3)挺水植物: 特点: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代表植物:芦苇、香蒲等33植物之间的
16、生态作用有哪些 P145-151(1)营养关系: 寄生关系:一物种的个体生活于另一个体体内或体表,一方获利,而另一方遭受损害,但不致死亡的关系。(高等植物的寄生类型:全寄生植物和半寄生植物)共生关系:不同种的两个个体,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现象称为互惠互生。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之间。 (2)机械性相互关系:附生植物、藤本植物、绞杀植物(3)化学性相互关系:化学促进作用、化学抑制作用、化学致杀作用(4)资源竞争关系第四章1.植物群落 P172植物群落:是指由一些植物在一定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互为关联的总体。 11.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 P184-189每个种群在群落(样地
17、)中的数量反映其生存状况和所起的作用,是最基本的群落特征。 (1)多度和密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个体的直接计算法、目测估计法)(2)盖度:盖度可分为投影盖度和基部盖度,盖度的大小不决定于植株的数目,而是决定于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如体形,叶面积等。投影盖度是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盖土地的面积,可用百分数来表示。 基部盖度又称纯盖度,是指植物基部实际占的面积。(3)频度:频度是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地段上出现的均匀度。某种群的频度与样地中全部种类的频度总和之比值,称为相对频度。(4)高度:植物个体在地面以上垂直方向伸展的长度。12.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 P194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
18、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群落的主要层(森林的乔木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伴生种,此类植物虽在群落中出现,参加到群落的组成中,但对群落内的环境所发生的作用不及优势种。15.波动 P199植物群落的波动是指在短期或周期性的气温或水分变动的影响下,植物群落出现逐年或年际的变化。 方向不定性;变化的可逆性;在典型情况下植物种类组成的相对稳定性;16.演替 P200演替是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现象贯穿在群落发展的过程当中,是一种渐变的现象,不易直接感觉。 17.按基质性质演替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P202水生基质演替。从水中和湿润的
19、土壤上开始,由水生植物群落向中生植物群落发展。旱生基质演替。从干旱的基质上开始,由旱生植物群落向中生植物群落发展。这两个演替系列,都在演替过程中改变着基质的性质,朝着该地区中生的群落发展,达到与当地气候相平衡。 18.演替顶极 P204无论起始于哪一种基质的植物群落,都向更中生化的方向发展变化,最终与大气候背景相协调。如没有外来干扰,即使原始群落性质完全不同,也会达到同一种稳定的植物群落,这称为顶级群落。19.群丛、群系、植被型(我国所采用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是三个基本等级制,即基本单位是群丛,中级单位是群系,高级单位是植被型。)群丛是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在主要种类组成上相同、外貌结构上一致、并与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相互关系的一些植物群落的联合。群系是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植物型是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在植物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物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