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NO: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页例题1,练习一的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情景,探索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 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观察单元图,引导学生通览市场购物图。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可以用整数乘法解决,哪些需要用小数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选择
2、板书。每千克白菜2.2元,买3千克要多少元?每千克西瓜1.6元,一个西瓜重4千克多少元?每吨水3.45元,8吨水要缴费多少元?3、让学生选择进行交流,在大部分学生发生困难时,顺势转入新课的探究。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西红柿4.2元,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思考?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1)加法计算4.26表示6个4.2相加。4.26=4.2+4.2+4.2+4.2+4.2+4.2=25.2(元)(2)乘法计算4.2元=42角 426=252(角)=25.2(元)4.2元转化成角作单位的42角。426等于252角。最后再
3、把252角转化成元作单位的25.2元。师: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深层次分析与思考,得出把元转化成角的目的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就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的问题。想象除了用角可以吧小数转化成整数以外,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学生不难想到把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师:426同学们会计算吗?学生把结果算出来。引导学生讨论:4.2变成42,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了原来的多少倍?(向右移动1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外1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4、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被乘数看作整数,被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要求原来的积不变,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缩小多少倍。2、基本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3、组织学生议一议,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1题。独立完成后开火车报答案。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2题。让学生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数位相同。四、总结与反思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疑惑。五、作业练习册上相应作业。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4 .2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4 2
5、 6 6 2 5.2 缩小到原来的10 倍 252教学反思:NO: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3页例题2,练习一的3、4、6、7、9题教学目标:1根据例题继续探索与感悟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乘末尾有0的整数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确定小数点位置,将已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积的估算。教学难点:当整数末尾有0,怎样计算并正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积有几位小数。0.94 0.33 0.16 2.57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后扩大了多少倍?0.4 0.763 9.32 0.
6、011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2,创设情境。(1)根据题目,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这箱糖果重多少千克?(2)你能列出算式吗?0.7524说说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与上节课的异同。)2.探究整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像这样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会算吗?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着重议论2个问题:(1)竖式计算怎么列比较简便?末尾的0不参与计算,最后补上。(2)怎么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小数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3、即时练习。不计算,说说积最多有几位小数?0.2450 0.62550 27.8 354.总结,怎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7、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小数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5.练一练。0.3615 0.2548 学生板演可。7.课堂活动。先找算式上的不同,再计算,最后谈谈感受。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3题(第一行)计算后,交流方法。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6题要求学生正确分析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算式,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估算,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有估算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使知道自己错在哪。四、总结与反思这节课教学探讨了小数乘法的那些新问题?感觉如何?五、作业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例2、 0.752
8、4=18(KG) 0.75 24 18.0 0 答:这箱糖果重15KG。教学反思:NO: 小数乘整数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的5、8、10、11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认识,能熟练地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同时提高学生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积的计算。教学难点:当整数末尾有0,能计算并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课题演练1.口算。0.94 0.3520 0.170 2.54 0.752.估算。0.2925 1.05303 0.9726学生独立思考,指明回答估算方法。3.计
9、算。4.9617 3.12518 0.30615学生板演,集体订正。4.根据255=125说出下面各题的积。255 0.255 0.0255指明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总结与反思三、作业练习一5题、8-10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教学反思:NO: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6页例1,7页例2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探索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与小数乘整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激发学生运用知识,归纳得出小数乘小数的加速方法,并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3.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体验,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归纳小数乘小数的加速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
10、行计算。教学难点:计算法则的正确使用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教学例题1.课前,请同学们测量了黑板的长和宽,请校长汇报测量数据。根据这一数据,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黑板的面积有多大?师:黑板的面积怎么算呢?生:用长宽相乘就得到黑板的面积。算式是3.11.2或者1.23.1=(1)揭示课题。根据算式板书课题。(2)研究算法。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我们是否可以用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计算呢?大家先讨论。引导学生校长合作 、交流探讨得出共识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3.11.2 3112当两个因数都转化成整数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大家想一想。(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板书。
11、)2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计算后,要把积缩小100倍,这样才不会改变原算式的积。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能确定吗?从右边起,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3)解决问题:如果漆这块黑板,每平方米要花9.6KG,一个需要多少KG?引导学生列示,并说明计算方法。重点强化积为什么有三位小数。师:我们再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每一题都想因数一共扩大了多少倍,然后把积缩小多少倍得到原来的积,是不是有些麻烦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中一共有多少位小数,积就有多少位小数。2.教学例题2。(1)学生自己审题,确定算法并列示。8.351.8=教师或者指明学生板演。(2)用自己的话归纳算法。先按整数乘
12、法计算出积。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统一法则。(1)回顾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今天的小数乘小数,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2)议一议,再交流。(3)总结: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可能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完成练习二13题。口算、连线、填表。2.拓展练习课堂活动2题。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四、总结现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或者还有什么新的看法要提出来?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例1、 3.11.2=3.72(平方米) 3.1 扩大10倍 311.
13、2 扩大10倍 126 2 623 1 缩小100倍 31 3 .7 2 372答:它的面积是3.72平方米。3.720.6=2.232(KG)3. 7 2 0. 6 22 3 2 答:一共需要油漆2.232KG。例2、8.351.8=15.03(吨) 8. 3 5 1.86 6 8 08 3 5 1 5 .03 0答:本月产奶15.03吨。教学反思:NO: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7页例题3,试一试,练习二的4、5、6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技术方法,认识并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
14、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原理。教学难点:补零占位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积有几位小数。10.362.3 0.781.62 18.35.22.看谁算得快。4.31.5 8.251.2 350.52 0.250.143、揭示课题。二、师生共研1.指明0.250.14出现的情况,正是本课要探究的内容。即积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2.情况分析:竖式中,积的位数是三位,而积的小数位数是四位,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学生相互议一议确定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的思路。思路反思质疑:(1)数位不够,用0补位,这些0应该补在
15、积的哪边?(2)积末尾的0什么时候划掉?是先确定完小数点的位置再化简,还是先划掉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3.完成“试一试”。解答时让学生说一说:积有几位小数 、要用积个0来补位、小数点在哪。如果把0.050.25改成0.540.25再计算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确定积的小数点时又得注意什么?(积的末尾0的化简时机的把握)三、练习与深化1.练习二6题。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大夫,看看四个小动物毛病在哪里?再帮助它们纠正过来。小狐狸正确。其他三个小动物的问题都处在积的小数点定位上。狮子错在积的小数位应为3位。小猴估计是积末尾0先划去了才定的小数点位置,小猪则是积的位数不够没有用0补上。小动物身上有没有自己
16、的影子呢?2.练习二4题。独立完成,交流思考:这道题给我们什么启示?3.练习二5题。要求列竖式四、总结这节课遇到什么新问题?解决办法是什么?对于小数乘法,你又长了什么见识,积累了什么经验?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例3、0.250.14=0.035 0.250.1410025 00350教学反思:NO: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8页例题4、例5,试一试,练习二的7、8、9、10、11、12题教学目标:1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2学会解答小数连乘的计算题。3能够正确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小数连乘计算,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学会解答有关小
17、数连乘的问题。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正确估算和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教学例41.理解图示内容。根据这幅图,你知道哪些信息?能完整将图中信息说一遍吗?指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小孩带了50元买肉,肉每千克24.9元,买一块1.9千克的肉,她的钱够吗?2.引导列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导学生回忆:单价数量=总价24.91.93.尝试估算。你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一下估算方法:估算24.91.9的结果,可以把24.9看成25,1.9看成2。252=50。由于估
18、算时把2个因数都看大了,所以原来的积一定比50小。所以小朋友带的50元够。4.拓展延伸你能举例用估算的方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吗?指明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鼓励。二、小数连乘的探究教学例51.出示情境图。动物园有狗,梅花鹿、长颈鹿,狗的身高只有0.7米,梅花鹿的身高是狗的2倍,长颈鹿的身高是梅花鹿的3.5倍。2.问题的提出与算法的探究。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列式:0.723.5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每个数都是小数吗?怎么计算?积的小数位数怎么确定?学生口述。师生共同总结:小数连乘的方法与整数连乘方法一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积的
19、小数是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能否有简单的方法来解答?先算23.5=7,再算70.7=4.9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感受?还有什么困难吗?三、课内反馈1.在()内填上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11.9 0.9()11.90.321.1()0.3222.31.0()22.32.根据算式回答积与因数的关系。0.070.82.80.981.451.2四、作业练习二610题。板书设计:小数估算、连乘例4、24.91.950(元) 答:50元够买。例5、0.723.5=1.43.5=4.9(米)答:长颈鹿高4.9米。教学反思: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2页的例1,13页的例2教学目
20、标:1通过课堂学习,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实际求积的近似值。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级的近似值。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1.水费问题中的近似值。(1)教学例1。展示例题1,让学生描述图中细节信息。(2)师组织学生列式计算奶奶应交的水费。3.458.5= 请学生们算出结果。3.458.5=29.325(元)请同学们拿出29.325元你发现了什么?(不能拿出29.325元。)(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分以后的钱就拿不出来了。)那该怎么办呢?(3)解决积取多少
21、合适?原题中没有精确度要求,根据什么原则取值?引导学生讨论,大概有3种情况:A.把“分”后面的数去掉。B.把“分”以后的数作为“1”收起来。C.用四舍五入法。你们觉得哪种建议最好呢?(四舍五入法)那结果该保留几位小数呢?(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写结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约等号,因为这个结果不是精确结果,是个近似数。)3.458.529.33(元)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就是取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2.小结:从水费问题中的近似值引发开来,你有什么感悟?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样2个结论:(1)积的近似值问题来自生活,是生活的需要。(2)先求积,再根据要求确定保留几位小数。3.练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西师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