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学.doc





《植物造景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造景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植物造景学.精品文档.造景设计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综合公园:多功能医院庭院:卫生防护,隔音街道绿地:防尘,隔音,遮阴,美化工厂绿化:防护,但是工厂办公室周围以美化为主。遵循生态学法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成活,被动的)为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主动)。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植物,或引种驯化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物种多样性:(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构建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指数。做到地上部分成年树冠相交不重叠,地下部分深根性和浅根性相结合。群落稳定性:处理种间关系,如喜光和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生与相克
2、。苹果与柏不一起种,丁香分泌物能杀死铃兰。重视生态系统完善:重视提高绿地(包括水体)比例和绿化覆盖率。生态学原理(整个大环境考虑):环境分析植物个体 种群分布与生态位种群 物种多样性群落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2艺术性原则(形态美、时空观、意境美)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满足设计立意要求(根据现状和买家要求确定立意),不仅要实用,还要美,符合艺术美规律,不同绿地因立意体现不同风格。如寺院要求庄严肃穆,色彩浓淡、体型大小要与建筑性质体量相符合,很少用自由式的。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和色彩交替。全面考虑植物形、味、声的效果: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让大家能够观形品味听声。 鹅掌楸:观叶,多为杂种马褂木,花绿色,
3、但是因为植株较高所以观赏性不强 紫荆:干上开花,枝分枝角度小,树形俏丽,不适合重剪,老干上开花。 桂花闻香 成片松树可以形成松涛声,其天际线和林缘线可观,是一种群体美。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3经济性原则。木本植物应用一树列于行道树设计树列设计概念:也称列植树,按一定间距沿几何线条纵行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设计形式单纯树列:同一种树木(纯列)。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感。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不乏单调感。混合树列:用两种或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树列设计间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造景因素等,保持成年树冠相交不拥挤。一般乔木58m,灌木15m。树种选择原
4、则树冠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耐修剪。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皆可。用于路边、分车绿带、建筑旁边、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布置。混合树种小于三种,用于长树列。行道树设计概念: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考虑的主要内容道路环境: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直接影响景观形态、景观效果、包括人工因素、自然因素。如土地因素、地下管道、人流量、楼房的前后。树种选择:树种要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力强,无污染,选择无过敏性的树种。如香樟(杭州市树)、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榆、冬青、银杏、梧桐等。行道树不要观花观果效果好,因为落花落果的时候比较难清理。如悬铃
5、木。设计形式绿带式:道路两侧,车人道间,人道或混合老路外侧设置的带状绿地。树池式:空间比较小的时候用。在人行道上设计几何形的种植池和行道树。正方形(1x1m1.5x1.5m),长方形(1.2x2m),圆形(r1.5m)设计距离:5m定植株距。高大乔木68m,以成年树冠能形成较好郁闭效果为准。初种树可缩短间距(成倍密植),待形成遮阴效果后再移植至别地,一般为2.53m。二孤景树与对植树设计孤景树设计概念:即孤植树,孤立木。一株树木单独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树种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有浓香或者花果叶色彩艳丽,枝干等优美。以观赏性强为主。环境:开阔的空间环境,有比较适宜的观赏视
6、距与观赏空间。作用保护古树名木和植物资源。发挥树木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常用树种:香樟、榕树、悬铃木、朴树、雪松、银杏、七叶树、广玉兰、金钱松、油松、薄壳山核桃、麻栎、云山、桧柏、白皮松、枫香、白桦、枫杨、乌桕。对植树设计概念: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即两株或两丛)。可做配景或夹景,以烘托主景,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或纵深感。设计形式:对称式:常用于规则式庭院绿地,有左右和辐射对称两种形式。不对称均衡式:常用于自然式或混合式庭院绿地中或应用路端两侧,要树形优美。三树丛设计概念:指由多株(两株至十几株)树木成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
7、树木群体景观,可以有一个群种,也可以由多种树组成。树丛的功能:反映自然界树木小规模的群体美形象做局部空间的主景或配景、障景、隔景。兼遮阳作用,如水池边,河畔,草坪处。树丛构图法则:统一中求变化,差异中求调和。一般1015株树种不超过5种。两株树丛概念:一般采用同种树木或形态、生活习性相似的不同种树木(两种树有通向也有殊相,不能完全相同)规则式和自然式皆可用。一般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仰一俯,忌平头并列或树种差异过大。三株树丛:采用同种或不同种树木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以“2+1”方式栽种,最大的和最小的靠近成一组,整体造型不对称均衡。树木为两种时将同种树分为两组,并且单独一组的树木体量小。
8、三株配合用同一种或不同种树木,通相强(即同为常绿,同为落叶。或同为乔同为灌),忌用三个不同树种。同时三株的姿态体型不能完全一致。四株树丛:一种或两种树木,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边形,常用“3+1”模式,单独一株为第二大的树,其他三株同三株树丛方法栽种,如果为两种树种,则树量比应该为3:1,其中一株的树种不单独种植,体量不宜为最大的或最小的。忌正方形栽植,也不常用“2+2”模式。“3+1”模式有内三角和外三角两种形式。五铢树丛:可将其分为2从,多用“3+2”模式。若有两株不同树种,则3和2中各一棵。六株以上:可分为几丛以此类推:“3+3”,“2+4“等。一般不用“1+5”因为那个“1”容易形成孤
9、植树。四树群设计概念:树群是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它表现的是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设计形式: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群体特征明显,单调,郁闭度高。混交树群:多种树木混合组成一定范围内树群结构:多层结构通常有4层:乔木,亚乔木,大灌木,小灌木。有时也会把多年生草本地被成为第5层。树群内部分布原则:乔木位于树群中央,乔木的四周为亚乔木,大小灌木分布于树群的最外缘。这种分布层次丰富而且避免了遮阴。树群树种选择考虑美感:树冠优美,冠际线富于变化,亚乔木最好开花繁茂或有艳丽叶色,灌木为花灌木,可适当点缀绿灌。考虑群落生态:乔木为阳树,亚乔木为稍耐阴的阳性或中性树,灌木多半为半阴
10、性或阴性树种。此外还必须考虑环境生态,不同树种适当相交。考虑季相变化:不同季节有不同景观特色。八角金盘耐阴不耐寒,我省可应用于小环境。树群应用环境:一般具有足够观赏视距的观赏空间内应用。观赏视距至少为树冠(群体树冠,即最高的树冠)高度的4倍或群体宽带的1.5倍以上。规模:不宜过大,以外缘投影轮廓线不超过60m为宜,长宽比例不超过3:1.。五树林设计概念:成片或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如综合性公园安静区休憩林。分类:按树种结构分为密林,疏林,单纯林,混交林。按形态分为带状树林(林带)和片状树林。密林特征:郁闭度高,70%-80%有单纯密林和混交密林之分。单纯林层次单一,无季相变化,简洁而壮观。
11、若耐阴性强,林下小苗可健康长大,则此林稳定。否则不稳定,会被代替。混交林则有多层结构,一般有34层。群落稳定与否取决有两个因素:耐阴性和树种丰富度。布局:大面积的混交密林中不同树种多采用片状或块状,带状混交布置,面积较小时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设计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想混交。单纯密林只需对单株树大定植。疏林 特征:郁闭度40%-60%,多为单纯乔木林,也配一些花灌木。具有舒适明朗的特点,适合游憩活动,公共庭园和绿地多用。 设计形式疏林草地:树木间距10-20m,不小于成年树冠直径为准,是可进入的场地,空地上形成草地和草坪。疏林花地:不可进入,用于欣赏装点环境,可增大树木间距大或采用窄冠树种来改善林
12、下采光条件。疏林广场:疏林和活动场合相结合,用于活动休息频繁的园林环境。做绿化的树种做好不用果树,因为落果难清理,且落在地上影响美观。干果可以用,还能增加野趣。林带设计:用1-2种树。六植篱设计概念:同一种树(多为花灌木)做近距离列植成篱状树木景观。用来做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花坛、花境、喷泉、雕塑的背景与基础造景内容。选择绿篱时要丰满,不能空荡有洞。设计形式矮篱:50cm以下,树种株体矮小或枝叶细小,生长缓慢,耐修剪的常绿树种。中篱:50-120cm,有分隔空间的作用,用于绿地边界划分,围护,绿地空间分隔,遮挡不高的土墙面以及植物迷宫。高篱:120-150cm,用于绿地空间分隔或防范或做障景
13、或组织游览路线。树墙:150cm以上,多用常绿树种,用来分隔空间,屏障视线,减少干扰,遮挡隐蔽不美观的建筑物及设施等。常用大灌木或小乔木。常绿篱:用常绿树种。整齐,素雅,造型简洁。花篱:花灌木。常用观花的或具有芳香的花灌木。果篱:用结果多的观果树种,如火棘。刺篱:由多刺植物组成,用于边界防范,阻挡游人穿越。彩叶篱蔓篱编篱;用植物编织而成,这些植物通常攀缘性差。(攀缘性差的藤本植物)造型设计几何型:篱面平直,断面为几何图形(矩形,梯形,折线形,圆形),用于矮篱,中篱,高篱,绿篱建筑型:城墙,拱门,云墙等。中篱,高篱,树墙常用,常用树种为常绿树种。自然型:篱体形态自然,以花,叶,果取胜,花篱、彩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造景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