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项目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3第一节 事前控制.3第二节 事中控制.4第三节 事后控制.4第二章 现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5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5第二节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5第三节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6第三章 现场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及控制.7第一节 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7第二节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8第三节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8第四节 工序质量的检验.11第四章 质量控制五要素12一、 人的因素12 二、 材料因素.12 三、 方法因素13 四、 机械设备13五、 环境因素13第五章 质
2、量保证体系.14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14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14三、施工质量的预控方法.15四、施工质量检验检查.15五、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及备案.15第六章 质量控制保证措施16第一节 质量管理目标.16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16第三节 质量职责.16第四节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9第五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1 一、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1 二、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2 三、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5 四、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7 五、钢构件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9 六、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54七、机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55八、给排水工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56九、防水工程
3、质量保证措施.57第七章 成品保护.61一、成品保护管理措施.61二、土建成品保护.62三、钢结构工程成品保护.65四、机电工程成品保护.67第七章 质量标准.71第一章 项目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即包括各项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阶段的控制,才能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个系统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都有
4、一个质量控制问题。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又可分为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通过本人实践,对施工员如何做好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工作谈几点认识:第一节 事前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将质量问题预见在产生之前,这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所以应做到: 1) 对不同的工种选好专业、资质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员,是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问题。 2) 严格审查工程分包单位的
5、资质,是保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工程分包单位管理水平和工人素质的高低,对分项、分部和隐蔽工程的质量影响极大。因此,监理人员要严格审定工程分包单位的资质,把好资质条件关。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控制,遵循“以人为核心”的控制原则,牢固树立以人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的意识,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使其完善、健全、并能健康运转,审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现场管理人员资格条件、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审查重要工种工人的上岗资格,审查其是否具备工作经验及实际操作技能。3)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工程施工前,首先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会审,检查核对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
6、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尽量避免因设计疏忽或考虑不周给后续施工带来矛盾和困难。因此,监理人员应认真熟悉和掌握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以及设计变更;做好工程质量监控工作,防止漏控和错控。4) 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审查工程总包单位申报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是从组织上做好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对施工员制定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不但要求具体,而且要求适用,通过施工真正起到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 5)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
7、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应将这一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凡是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对各种建筑材料必须经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理见证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二节 事中控制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达到控制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1) 施工员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复查分包人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中随机复查工人使用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8、,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实行重点监督及施工,复查工程的轴线位置、标高、混凝土构件尺寸以及有无蜂窝、麻面等。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 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坚持隐藏工程不经自检合格,不经监理检查验收不得隐蔽的原则。3) 行使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督促工人严格按计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质量认证意见,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首先要保证质量。4)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设计变更及质量技术签证,施工人员要及时做好审核、协调、处理、归类、整理等工作。5) 对工程分部、
9、分项、分阶段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提出质量评估,列出质量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第三节 事后控制作好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把好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 1) 在工程正式竣工验收前,邀请监理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单位工程进行预验。针对预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报告进行审查,要求真实、完整。 2) 提出质量评估报告和工作总结,对质量评估报告中的评估结论,要求客观、真实,明确各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意见,并做好竣工验收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3) 认真做好工程施工资料的建立、收集和整理工作。施工资料不仅是施工人员对工程实施工程质量监控的记录,也是工程交付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或
10、事故),查找原因,分清责任的依据之一,因此,施工档案资料,要作到分类、有序、真实、完整。待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及时整理成册,上交公司归档。第二章 现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1 施工合同签定后,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抓住质量计划指定,质量计划实施和质量计划(目标)实现三个环节。要求各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1.2 工程测量控制是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程,它也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好基准点、基准线、标高、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核、复测工作,并填报抄测记录。1.3 进
11、行图纸会审。为了在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能事先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在项目质量计划编制前,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熟悉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审核出图纸中存在问题后,应与设计人和发包人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并作好图纸会审记录。1.4 项目经理必须使分包工程及采购工作处于受控状态并有计划地进行。为此,项目经理应评价和选择合格的分包人和供应人,可通过招标择优选廉的原则,慎重选择分包人和材料、 设备供应人。1.5 项目经理部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第二节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2.1技术交底。凡由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
12、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2.2工程测量质量控制。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效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 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质量。2.3材料
13、质量控制。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创造正常施工的条件,也是实现造价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1.要对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并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2.企业应建立材料运输、储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和场所。3.企业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质量。2.4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模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经济等因素,使现场的施工机械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2.
14、5计量管理。企业应制定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检验等规定,计量人员严格按此规定执行,以确保产品所必需的计量器具符合规定要求。2.6 施工工序控制。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2.7 设计变更控制。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后,发布变更通知,方可组织实施。2.8 环境保护控制。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标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不允许使用。2.9成品保护。建筑产
15、品或半成品保护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第三节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3.1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其整理归档按C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规定执行。3.2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3.3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
16、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与承包人签定“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第三章 现场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及控制第一节 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17、。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其控制步骤如下: 1、实测: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抽出的工序子样进行质量检验。 2、分析:对检验所得的数据通过直方图法、排列图法或管理图法等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 3、判断:根据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的结果,如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是否再上下控制线之间;是否在公差(质
18、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是属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还是系统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等,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予以判断,从而确定该道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若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这样便可达到控制工序质量的目的。 第二节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 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
19、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第三节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
20、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
21、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兹列举如下: 1.人的行为 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应控制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如对高空作业、危险作业、易燃易爆作业,重型构件吊装或多机抬吊,动作复杂而快速运转的机械操作,精密度和操作要求高的工序,技术难度大的工序等,都应从人的生理缺陷、心理活动、技术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对操作者全面进行考核。事前还必须反复交底,提醒注意事项,以免产生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现象。 2.物的状态 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不准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
22、、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 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 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如预应力筋加工,就要求钢筋匀质、弹性模量一致,含硫(S)量和含磷(P)量不能过大,以免产:生热脆和冷脆;N级钢筋可焊性差,易热脆,用作预应力筋时,应尽量避免对焊接头,焊后要进行通电热处理,又如,石油沥青卷材,只能用石油沥青冷底子油和石油沥青胶铺
23、贴,不能用焦油沥青冷底子油或焦油沥青胶铺贴,否则,就会影响质量。 4.关键的操作 如预应力筋张拉,在张拉程序为,要进行超张和持荷2min.超张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弹性压缩和徐变,减少钢筋的松弛、几道摩阻力、锚具变形等原因所引起的应力损失;持荷2min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钢筋松弛的早发展,减少钢筋松弛的应力损失。在操作中,如果不进行超张拉和持荷2min,就不能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若张拉应力控制不准,过大或过小,亦不可能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这均会严重影响预应力的构件的质量。 5.施工顺序 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须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如冷拉钢筋,一定要先对焊后冷拉,否则,就会失去冷强。屋架的
24、固定,一定要采取对角同时施焊,以免焊接应力使己校正好的屋架发生倾斜。升板法施工的脱模,应先四角、后四边、再中央,即先同时开动四个角柱上的升板机,时间控制为lOs,约升高58mm为止,然后按同样的方法依次开动四边边柱的升板机和中间柱子上的升板机、这样使板分开后,再调整升差,整体同步提升,否则,将会造成板的断裂。或者采取从一排开始,逐排提升的办法,即先开动第一排柱上的升板机,约lOs,升高58mm后,再依次开动第二排、第三排柱上的升板机,以同样的方法使板分开后再整体同步提升。升板脱模是升板法施工成败的关键,若不遵循脱膜的顺序,一开始就整体提升,则因板间的吸附力和粘结力过大,必然造成板的破坏。 6.
25、技术间隙 有些工序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性很强,如不严格控制亦会影响质量。如分层浇筑混凝土,必须待下层混凝土未初凝时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卷材防水屋面,必须待找平层干燥后才能刷冷底子油,待冷底子油干燥后,才能铺贴卷材。砖墙砌筑后,一定要有6-10d时间让墙本充分沉陷、稳定、干燥,然后才能抹灰,抹灰层干燥后,才能喷白、刮浆等。7.技术参数 有些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亦必须严格控制。如外加剂的掺量,混凝土的水灰化,沥青胶的耐热度,回填土、三合土的最佳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防水混凝土的抗掺标号等,都将直接影响强度、密实度、抗渗性和耐冻性,亦应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8.常见的质量通病 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渗
26、水、漏水、起壳、起砂、裂缝等,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均应事先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9.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但施工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又是初次进行施工时,也必须对其工序操作作为重点严控制。10.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工序 通过质量数据统计,表明质量波动、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点设置。11.特殊土地基和特种结构 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以及大跨度结构、高耸结构等技术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和重要部位,更应特别控制。12.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中对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问题,如升板法施工中提升差的控制问题,预防群柱失稳问题;
27、液压滑模施工中支承杆失稳问题,混疑土被拉裂和坍塌问题,建筑物倾斜和扭转问题;大模板施工中模板稳定和组装问题等,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保证施工过程质量的有力措施。第四节 工序质量的检验工序质量的检验,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实际而及时的测定、查看和检查,并将所测得的结果同该工序的操作规程及形成质量特性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合格或是否优良。 工序质量的检验,也是对工序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工序活动的效果,归根结底就是指通过每道工序所完成的工程项目质量或产品的质量如何,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为此,工序质量检验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项:
28、 1.标准具体化 标准具体化,就是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2.度量 度量是指对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其中包括检查人员的感观度量、机械器具的测量和仪表仪器的测试,以及化验与分析等。通过度量,提出工程或产品质量特征值的数据报告。 3.比较 所谓比较,就是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同该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比较,视其有何差异。 4.判定 就是根据此较的结果来判断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程、标准的要求,并作出结论。判定要用事实、数据说话,防止主观、片面,真正做到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标准、 规范为准绳。 5.处
29、理 处理是指根据判定的结果,对合格与优良的工程或产品的质量予以认证;对不合格者,则要找原因,采取对策措施予以调整、纠偏或返工。 6.记录 记录要贯穿于整个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就是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供统计、分析、判定、审核和备查用。 第四章 质量控制五要素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一、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
30、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31、;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二、 材料因素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
32、确保止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
33、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三、 方法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四、 机械设备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
34、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五、 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
35、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通过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中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里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建立
36、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施工队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百年大计,质量策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第五章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的质量管
37、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专指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施工质量自控系统或管理系统,即施工单位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框架为基础,通过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所需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结构(如施工项目经理部)为主体,根据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和业主方或总承包方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总体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特点是:系统性、互动性、双重性
38、和一次性。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原理展开,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展开。这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三、施工质量的预控方法施工质量预控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包括确定施工质量目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对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预控等。施工质量计划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或工具。施工质量的计划预控,
39、是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在施工前,通过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程开工后,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或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生产(或形成)的关键环节,具有量大、面广、交错、互动的特点,必须充分重视和应用长期施工实践所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控制途径和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四、施工质量检验检查施工质量检验方式主要有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和交接验收,即前后工序或施工过程进行施工交接时的质量检查。施工质量检查
40、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监督检查等。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施工依据、施工结果、整改落实等。施工质量检测试验简称“测试”,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五、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及备案单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作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也称质量竣工验收,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前的验收,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验收。工程质量监督
41、机构应对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15目内,向工程所在地的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部门在收到备案文件资料后的15日内,对文件资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工程,在验收备案表上加盖“竣工验收备案专用章”,并将一份退建设单位存档。如审查中发现工程竣工验收不符合要求,备案部门在收到备案资料之日15日内,在验收备案表中填写备案机关处理意见,提出工程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重新组织验收等意见。备案文件资料退回建设单位。待再次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工程施工质量牵涉各方面各环节工作,只有加强了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控制,认真把住每个环节,
42、才能创造出优质工程。第六章 质量控制保证措施第一节 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1、按照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实施本工程,满足本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图纸要求。2、工程质量等级合格。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机构,建立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使工程质量水平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现场质量体系结构要素构成和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在公司总部服务和控制下,成立由项目经理为核心,现场经理、总工程师及质量安全经理组织实施,质量部、工程部、技术部、物资部等各部门具体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从项目经理部管理层、作业队伍
43、管理层到作业班组操作层三个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职能体系,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第三节 质量职责以下对项目管理体系中主要管理职责进行介绍。1、 项目经理序号质 量 职 责1是本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2建立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3保证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的工程质量规章制度在项目实施得到完全的贯彻落实。4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和各项质量规定,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主持编制项目的精品工程策划书。5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6及时了解项目的工程质量状况,参加项目的工程质量专题会议,支持项目分管质量的总工程师和质量安全经理的工作。2、 项目总工程师序号质 量 职 责1在项目经理和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2严格执行国家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规范的各项有关规定。3具体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精品工程策划书、质量检验计划等,并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部门和技术领导批准,从技术上对工程质量给予可靠保证。4组织开展施组、方案交底工作,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的落实情况。5领导与组织项目质量保证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