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结版.doc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结版.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终结版.精品文档.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制动系驱动机构设计英文题目:The Driving Mechanism Design of Brake System Based on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学生姓名刘德锐所在专业机械设计中制造及其自动化所在班级机电1082(机制1083)申请学位机械设计自造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指导教师尹凝霞职称讲师副指导教师职称答辩时间2012年 6 月 7 日目 录1绪论61.1 ABS系统发展历程概述61.1.1 ABS系统的概念61.1.2
2、 国内外ABS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及应用现状61.1.3 ABS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71.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82 ABS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82.1 车辆制动时的运动分析92.1.1车轮的滑移率定义92.1.2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92.2制动调压系统工作过程与原理103电子控制单元 (ECU)的设计143.1 CPU的选择143.2 轮速传感器选择143.3电源设计153.4 信号输入电路设计163.5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设计173.6泵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183.7 ABS系统报警LED灯设计194 控制器软件设计204.1 ABS的控制算法概述204.2 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控制过程204.3软件
3、设计224.3.1主程序流程224.3.2初始化流程234.3.3轮速处理程序234.3.4控制算法流程255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265.1 液压系统工作示意图265.2 制动力的计算265.3 制动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285.4 制动主缸与工作容积295.5 制动踏板力与踏板行程29鸣 谢31参考文献32附 录33中文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希望汽车上能有更多的主动安全措施来防止或者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就是这样一种主动安全系统,通过制动时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从而防止车轮抱死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该系统可有效缩短
4、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对汽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以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为核心的汽车制动系驱动机构进行了设计,在分析制动需求的前提下,对防抱死系统的控制量滑移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信号采集、报警电路、电池阀驱动、泵电动机驱动等外围电路设计。最后还进行了相应的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设计、采集轮速子程序设计、信号处理子程序设等。关键词:防抱死系统;滑移率;制动系Introduction(此处为英文摘要,字体:Time New Roman,小四号,1.25倍行距)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velopme
5、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car ownership,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vehicle safety, especially car to have a more active security measures to prevent or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 Automotiv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 is such an active safety system automatically adjusts the braking
6、 wheel braking force to prevent wheel lock to get the best braking effec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raking distance and improve directional stability when braking, and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afety of car driving. The drive mechanism for automotiv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s the
7、 core of automotive brake desig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analysis of brake demand, the amount of control of th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 the slip ratio analy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control circuit also includes a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signal
8、acquisition, alarm circuits, battery valve drive pump motor drives and other peripheral circuits design. Finally, software programming, including the main design, collecting subroutine design of wheel speed signal processing subroutine set.Key words: anti-lock system; slip ratio; braking system基于单片机
9、的汽车制动系驱动机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81141131 刘德锐指导教师 尹凝霞毕业设计说明书1绪论1.1 ABS系统发展历程概述1.1.1 ABS系统的概念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在传统车辆制动系统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在制动时防止车辆抱死的一种汽车主动安全装置。它能在制动过程中实时测定车辆的速度和滑移率,自动调节各个车轮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辆抱死并取得最佳制动效能。当汽车在行驶中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通常会猛踩制动板施加全制动以期望获得最佳制动效果,但这样做往往会使个车轮制动力矩过大或者分配不均,导致车轮抱死托滑,并使
10、车辆失控,如侧滑、掉头、甩尾,甚至产生剧烈旋转,最终很可能就导致交通事故。这就是常规制动的缺陷如下:在紧急制动时,如果前轮被抱死,车辆丧失转向能力,不能实现转弯转向,躲避障碍物或行人;如果后轮抱死,车辆丧失稳定性,出现甩尾、侧滑;车辆抱死导致轮胎局部与地面托滑,大大降低了车轮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提高安全稳定性,在汽车上安装ABS以成为必然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能把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充分利用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显著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与稳定性,避免车辆背包死而发生交通事故,使制动器的效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故此ABS技术是目前世界普遍公认的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有效
11、措施。1.1.2 国内外ABS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及应用现状ABS装置最早应用于20世纪初期的火车上,而在汽车上的应用比较晚。为了防止列车在制动时车轮抱死在平滑的轨道上滑行,造成车轮因摩擦热量集中而损坏,1908年英国工程师提出了“铁路车辆车轮抱死滑动控制器”理论,但却无法将它实用化。汽车电子系统的德国公司Bosch(博世)研发ABS系统的起源要追溯到1936年,当年Bosch申请“机动车辆防止刹车抱死装置”的专利。1964年(也是集成电路诞生的一年)Bosch公司再度开始ABS的研发计划,最后有了“通过电子装置控制来防止车轮抱死是可行的”结论,这是ABS(Antilock Braking Sy
12、stem)名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世界上第一具ABS原型机于1966年出现,向世人证明“缩短刹车距离”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78到1980年底,Bosch公司总共才售出24000套ABS系统,第二年成长到76000套,受到市场上的正面响应,Bosch开始TCS循迹控制系统的研发计划。到了80年代中期,全球新出厂车辆安装ABS系统的比例首次超过1,通用车厂也决定把ABS列为旗下主力雪佛兰车系的标准配备。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汽车制动时的车轮抱死滑移的危害性愈来愈严重。为此,在1987年欧共体率先颁布一项法规,要求从1991年起,欧共体
13、成员国生产的汽车都必须装有ABS。到1995年,美国、德国、日本轿车ABS的装有率分别达到55%、50%、85%。目前世界上已经有300多种汽车装备了ABS。据估计现今世界范围内ABS装有率达80%,以后将实现全覆盖。ABS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及各国汽车出口的标准。国内研究开发ABS起步较晚,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但我国对ABS的系统开发十分重视,制定相应的法规力促ABS的发展。1993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GB13594-92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为ABS成为标准装备提供了试验方法和依据。目前,国内研究ABS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
14、大学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交通学院汽车系等。这些单位在ABS的仿真、控制量、轮速信号抗干扰处理、轮速信号异点剔除、防抱电磁阀动作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对防抱死制动时、的滑移率的计算、滑移率和附着系数之间的关系及ABS的控制算法也有很深的研究。国内生产ABS的公司不少,但大多数公司是和国外著名ABS公司合作生产。完全自主生产开发ABS的有代表性的国内公司有:广州市科密汽车制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重庆聚能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科技汽车制动系统公司等。他们生产的ABS的制动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试验数据优于国
15、外公司同类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1.1.3 ABS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ABS本身控制技术的提高现代制动装置多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这也反映了现代汽车制动系向电子化方向发展。随着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可靠性更高的车速传感器的出现,ABS控制将更加快速、精准和智能,线控制动BBW(Brake-By-Wire)、防滑控制系统ASR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或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VDC (Vehicle Dynamics Control)等都将成为今后制动驱动系统发展的方向。1.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发展,汽车数量大幅增
16、加,交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发展。但交通事故也极具增加,夺去了许多国人的宝贵生命。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保护生命安全,在汽车上加装ABS这种主动安全系统就成为了国人的首选。本设计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制动系的驱动机构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或者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2 ABS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ABS系统是加装在汽车原有的常规制动系统之上的电子控制系统,一般ABS系统由中央控制器(电控单元)、压力调节器(电磁阀)、轮速传感器、警示灯以及一些控制继电器组成。 图2-1是轮轿车防抱死控制制动系统示意图,它通过轮速传感器,计算出汽车实时的速度、减速度和滑移率,与逻辑门限值比较后,通过电磁阀对制动
17、轮缸减压、保压梦或者增压,控制制动管路中的压力,防止车轮“抱死”而出现侧滑即后轮先抱死,且使轮胎纵向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制动效果最好。虽然在某些情况下,防抱死装置会使制动距离增加,但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时,保证不侧滑且具有转向可操作性。图2-1 ABS系统的组成2.1 车辆制动时的运动分析2.1.1车轮的滑移率定义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阻力:一种阻力是制动钳体与制动盘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被称为制动系统的阻力,用于提供制动时的制动力,因此也称为制动系制动力;另一种阻力是轮胎与道路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也称为地面制动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轮胎道路附着力,大小等于地面
18、对轮胎的法向反作用力与轮胎道路附着系数的乘积。如果制动系制动力小于轮胎道路附着力,则汽车制动时会保持稳定状态。反之如果制动系制动力大于轮胎道路附着力,则汽车制动时会出现车轮抱死和滑移。地面制动力受地面附着系数的制约。当制动器产生的制动系制动力增大到一定值(大于附着力)时,汽车轮胎将在地面上出现滑移。汽车的实际车速与车轮滚动的圆周速度之间的差异称为车轮的滑移率。滑移率S的定义式为:-(2-1)式中:S 滑移率;V 车度(车轮中心的速度) ; 汽车车轮的角速度;r 汽车车轮的滚动半径。由上式可知:当车轮中心的速度(即汽车的实际车速) V 等于车轮的角速度和车轮滚动半径r 乘积时,滑移率为零( S
19、= 0) ,车轮为纯滚动;当 = 0时,S = 100 % ,车轮完全抱死而作纯滑动;当0 S 100 %时,车轮既滚动又滑动。2.1.2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图2-2给出车轮与路面纵向附着系数和横向附着系数随滑移率变化的典型曲线。当轮胎纯滚动时,纵向附着系数为零;当滑移率为15 %30 %时,纵向附着数达到峰值;当滑移率继续增大,纵向附着系数持续下降,直到车轮抱死( S = 100 %) ,纵向附着系数降到一个较低值。另外,随着滑移率增大,横向附着系数急剧下降,当车轮抱死时,横向附着系数几乎为零。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如果能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15 %30 %的范围内,则既可以使纵向附着系数接近
20、峰值,同时又可以兼顾到较大的侧向附着系数,此时汽车就能获得最佳的制动效能和方向稳定性,ABS即是基于这一原理对制动力进行控制的。图2-2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关系实验证明,道路的附着系数受车轮结构、材料,道路表面形状、材料有关,不同性质道路其附着系数变化很大。 总之,对于在一种路面上制动的汽车,车轮附着系数和滑移率之间的非线性特性是决定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汽车的制动过程就是车轮和路面之间的一种非线性变化过程,即车轮附着系数随车轮运动状态非线性变化的过程,所以说汽车的制动过程是一种非线性的制动过程。制动时汽车通过制动系统改变车轮的运动状态,从而改变车轮的滑移率,形成整个非线性的制动过程。
21、2.2制动调压系统工作过程与原理液压调节系统如图2-3所示。图2-3液压调节器工作原理图(1)常规制动过程制动系统在常规制动过程中,调节器中的各个3位3调压电磁阀不通电。其中,4个进液电磁阀处于流通状态,4个出液电磁阀处于断流状态,同时,电动液压泵也不通电运转。此时,自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可以通过各进液电磁阀直接进入各制动轮缸,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制动压力而变化,即平时汽车进行的常规制动。(2)ABS制动过程:在制动过程中,如果电子控制单元 (ECU)根据车轮轮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是否有车轮趋于制动抱死倾向。需要调节制动轮缸的压力时,ECU就使该制动轮缸相对应的进液电磁
22、阀或出液电磁阀通电换位,并自动按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判断、处理: 建压过程:制动时,通过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建立制动压力。所有电磁阀均不通电制动压力进入各车轮制动器,车轮转速迅速降低 (此时同常规制动),直到电子控制单元得知车轮有抱死倾向为止。如图2-4图2-4建压过程图保压过程:当ECU通过转速传感器得到信号识别出车轮有抱死倾向时,ECU,发出控制信号关闭相应车轮的进液电磁阀,并让出液电磁阀继续保持关闭状态,该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压被封闭而使制动压力保持一定。如图2-5所示图2-5保压过程图减压过程:如果在保压阶段车轮仍有抱死倾向,则ABS系统进入降压阶段。此时ECU发出控制指令使该制动轮缸相应的
23、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都通电换位 (进液电磁阀处于断流,出液电磁阀处于导通),该制动轮缸中的部分制动液就会通过出液电磁阀流入低压储能室,使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随之减小。与此同时液压泵也开始工作,把低压储能室的制动液重新泵回制动主缸以补偿制动踏板行程损失,此时制动踏板出现抖动 (有抬升或反弹感),车轮抱死程度降低,轮速上升。此过程结束液压泵随之掉电停止运行。如图2-6图2-6减压过程图增压过程:为了达到最佳制动效果,当车轮转速达到一定值后(与设定的门限值比较)ECU再次发出控制指令使该制动轮缸相应的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都断电,使进液电磁阀处于通流状态,出液电磁阀处于断流状态,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生 毕业设计 说明书 终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