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复习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通遗传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遗传学复习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普通遗传学复习题.精品文档.遗传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1、染色质:间期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2、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形态,为浓缩的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质。3、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一对 染色体。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5、核型分析: 又叫染色体组型分析。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这样进行分析的过程称为核型分析。6、细胞周期(cell cycle):从上一次
2、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时期。7、双受精:植物在受精过程中,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胚,另一个精细胞与2个极核结合发育为胚。被子植物所特有的这种两个精核参与受精的过程,称为双受精。8、胚乳直感 :在3n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9、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果实直感。10、无性生殖: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这一方式也称为营养体生殖。11、有性生殖:通过亲本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分裂、分化、发育产生后代。有性生殖是最普遍而重要的生殖方式,大多数动
3、、植物都是有性生殖的。12、复制子:在一个复制起点控制下合成的一段DNA序列。13、复制叉:双螺旋DNA两条亲本链分开使复制能进行的部位,形如英文字母Y的结构。14、前导链:DNA复制过程中,在一个复制叉中连续合成的链叫前导链(leading chain。不连续合成的链叫后随链15、后随链:DNA复制过程中,在一个复制叉中不连续合成的链叫后随链。16、冈崎片段:在DNA复制叉中,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17、复制眼:DNA复制区形如眼晴的结构。18、复制叉:DNA正在复制的区域如同一个叉子,称为复制叉。19、启动子: DNA分子上能与RNA聚合酶相结合而使基因转录开始的
4、一段DNA序列。缺少这个部分,转录就不能进行。20、模板链:用作RNA转录模板用的那条DNA链。21、编码链:RNA转录过程中,不用作模板链的那条DNA链,由于其序列除U替代T之外,与转录的RNA序列完全一致,因此称为编码链。18、hnRNA:细胞核内合成的mRNA 初级产物称为hnRNA,即核不均一RNA。22、内含子:在RNA转录后的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列。23、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在剪接(Splicing)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的DNA序列。24、核酶:具有自动催化活性的RNA称为核酶(ribozyme)。25、
5、遗传密码: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6、简并(degeneracy):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27、中心法则:即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在DNA的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从DNADNA的过程,这就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的流向。28、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叫逆转录。29、连锁遗传: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遗传的现象。30、完全连锁: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如果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那么这两个非等位基因只能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因而只形成亲型配子,不会产生交换型配子,这
6、种连锁就是完全连锁。31、不完全连锁:一般情况下,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会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会产生少量交换型配子,这种情况就是不完全连锁。32、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与重组。33、单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之间发生一次交换。34、双交换或多次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之间发生两次或多次交换。35、交换值:又叫重组率,指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36、遗传距离:遗传学中用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叫遗传距离。37、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
7、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次序。38、干扰(interference)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邻近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减少的现象。39、连锁遗传图 :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的数轴图叫连锁遗传图,又称遗传图谱(genetic map)。40、遗传图谱(genetic map):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叫遗传图谱,也叫连锁遗传图。41、连锁群(linkage group):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42、着丝粒作图:根据红色面包霉的基因与着丝粒间的交换值,可估计基因位点与着丝粒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连锁作图,称着丝粒作图。42、性染色体:在二倍体动物以及人的体细胞
8、中,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43、常染色体:二倍体动物以及人的体细胞中,与性别决定无关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43、性连锁: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44、伴性遗传: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性连锁。45、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XY型)或雌性(ZW型)上表现的现象。46、从性遗传(sex-controlled inheritance):双称性影响遗传。指位
9、于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内分泌及其它关系使某些性状只出现于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47、性影响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双称从性遗传。指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内分泌及其它关系使某些性状只出现于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48、染色体组: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功能彼此不同的一套染色体。49、QTL:指染色体上影响数量性状表现的一些DNA区域。50、假显性:指二倍体生物染色体缺失后,使隐性等位基因在单剂量情况下得以表现的现象。51、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
10、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52、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53、二倍体:具有两组基本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54、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55、重组DNA技术:指将某些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断,通过载体或其它手段送入受体细胞,使它们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并表达的一种遗传学操作。56、减数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数目减半,故称为减数分裂。 57、普遍性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指通过噬菌体可以转移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58、转座子:又叫可移动因子,是指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它可以在染色体组
11、内移动,从一个位点切除,插入到一个新的位点。59、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60、增强子:是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中的一种顺式调控元件,通常位于启动子上游700-1000bp处,离转录起始位点较远。可以提高转录效率。61、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62、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6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是指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64、
12、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65、转化:是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66、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指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67、广义遗传力:指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68、孟德尔群体:个体间互配可使孟德尔遗传因子以各种不同方式代代相传遗传学上称为“孟德尔群体”或“基因库。69、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结构)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70、接合: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
13、“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71、性导:是指结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72、不均一RNA: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RNA中,含由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25RNA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通常称为不均一核RNA。73、质量性状:表型之间截然不同,具有质的差别,用文字描述的性状称质量性状。74、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用数字描述的性状。75、母体遗传即细胞质遗传:由于细胞质基因所决定性状的遗传现象与规律,有性生殖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通常来自于母本;母性影响属于细胞
14、核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由于后代个体的性状表现由母本基本型决定,因而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母体遗传。76、转换:指DNA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的突变方式。77、颠换:指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嘧啶碱基替换,或嘧啶碱基被嘌呤碱基替换的突变方式。78、二倍体: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称为二倍体。79、异固缩:同一染色体上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的不同步的螺旋现象。80、重叠作用:两对独立的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它们中若有一对基因是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表现一种性状(显性);都为纯合隐性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隐性),从而使F2呈现15:1
15、的表现型比例。81、操纵子:功能上相关的成簇的基因,加上它的调控的部分定义为操纵子。82、不完全显性与共显性:不完全显性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83、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84、同义突变: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当DNA分子上碱基发生替换后产生新的密码子仍然编码原来的氨基酸,从而不会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种突变称为同义突变。85、转化:外源DNA先吸附在感受态细菌细胞上,细胞膜上的核酸酶把一条单链切出后,使另一条单链进入细胞,并通过部分联会置换受体对应染色体区段,稳定的整合到受体DNA中的这一过程就是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
16、基因型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86、接合:致育因子F因子通过菌株细胞结合,单向的从雄性供体细胞转移到雌性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这一过程就是接合。(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转移到受体receptor的重组过程)。87、倒位杂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是倒位染色体,另一条是正常染色体,这样的个体称为倒位杂合体。88、F因子:能导致细菌接合发生的致育因子。89、F+细胞:具有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的细胞。90、F-细胞:没有F因子的细胞。90、Hfr细胞:带有一个整合的F因子的细胞。91、F因子: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F因子偶尔环出时不够准确,携带了部分宿主染色体,这样
17、的F因子叫F因子。填空题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2、遗传、变异、选择是生物进化和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一切生物。4、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5、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DNA、蛋白质、少量RNA。6、减数分裂一般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第二次是等数的(染色单体分开)。7、一个成熟的植物雄配子包括3个细胞,它们是一个营养核细胞,两个精细胞。8、一个成熟的植物雌配子体(胚囊)包括8个核:1 个卵核,2个极核,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9、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的机制有依赖因子的转录
18、终止机制和不依赖因子的转录终止机制。10、3.6%的交换值意味着两个基因相距3.6个遗传单位。11、遗传学中,用交换值 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12、1的交换值为相当于1cM。13、交换值具有相对稳定性:交换值越大,两基因间距离则愈远,越容易发生交换。14、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15、交换值越小,说明两个基因之间的连锁强度就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就越少。16、交换值越大,说明两个基因之间的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就越多。 17、影响交换值的因子有:性别、温度、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年龄、环境条件等。18、
19、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19、理论上讲,除着丝点以外,沿着染色体的任何一点都有发生交换的可能。 20、干扰的程度, 用符合系数或称并发系数来表示。21、符合系数 =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22、干扰值 1符合系数。23、符合系数=1时,表示两个单交换独立发生, 没有受干扰。 24、符合系数=0时,表示发生完全的干扰,即一点发生交换,其邻近一点就不会发生交换。25、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有n对染色体就有n个连锁群。26、绘制连锁遗传图时,要把最先端的基因位点当作0,依次向下排列。27、红色面包霉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子或八分子在子囊中呈直线排列,具有严
20、格的顺序。28、根据红色面包霉一个子囊中按严格顺序直线排列的四分子(或其有丝分裂产物子囊孢子)表现进行的遗传分析,称四分子分析。29、性别的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二是性别分化。30、性别决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XY型(雄杂合型)和ZW型(雌杂合型)。31、性别同其它性状一样,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但有时环境条件可以影响甚至转变性别,但这不会改变原来决定性别的遗传物质。32、环境条件所以能够影响甚至转变性别,是以性别有向两性发育的自然性为前提条件的。33、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发育的结果,所以性别分化受染色体的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34、蜜蜂雌蜂(2n)在早期生长发育中,获得蜂王浆营养
21、较多的一个发育为蜂王 ,并且有产卵能力。35、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在于: 限性遗传只局限于一种性别上表现,而伴性遗传则可在雄性也可在雌性上表现,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36、芦花鸡毛色遗传属于性连锁遗传,芦花基因(B)对非芦花基因(b)为显性。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杂交,F1代芦花鸡都是公鸡,非芦花鸡都是母鸡。37、三价体存在于三体、四体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38、三联体密码子中,属于终止密码子的是UAA、UAG及UGA。39、把玉米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核DNA含量记为2C,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为2n,核DNA含量为2C。40、根据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遗传学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