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粮食危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章 粮食危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粮食危机.ppt(1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 食物的供给和需求,第三章 食物体系第四章 粮食生产和消费第五章 粮食危机,第二篇 食物的供给,第五章 粮食危机历史的悲哀:人类历经粮食危机2008年粮食危机:特征与根源2010-2011年的全球粮价上涨,资料来源:IMF,1992年2008年3月:食品价格上涨98%;全部商品价格上涨286%;原油价格上涨547%.,5.1 历史的悲哀:人类历经粮食危机,饥饿的女孩,凯文卡特,乌干达干旱,目光,等待,蝇的盛宴,东非的大旱已造成近3万儿童死亡,人类有着不断遭受饥荒的痛苦历史,1846-1850年:爱尔兰大饥荒,200300万人死亡。18世纪中叶:法国大饥荒,5%的人口死亡。1920-192
2、1年:俄罗斯大饥荒,数百万人死亡。1930-1932年:乌克兰大饥荒,5001000万人死亡。1943年:孟加拉西部大饥荒,200400万人死亡。1973年:埃塞俄比亚大饥荒,20万人死亡。1984年:埃塞俄比亚大饥荒,100万人死亡。,中国1949年前的饥荒,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 1931年饥荒:长江1931-1949年发生水灾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两次水灾死人都超过14万人,1931年灾民1亿人,水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 1934年全国大旱
3、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 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人口骤减三分之一。 1941年广东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42年中原大饥荒:仅河南一省就饿死300万人。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1946年4-7月:湖南饥荒,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1949年前中国平均
4、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20世纪70年代的粮食危机,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1972年苏联决定大量进口粮食。如1972年苏联突然进口小麦1559万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24%。世界粮食贸易量迅速从1971-72年的10600万吨上升至1972年的13000万吨,几乎所有进出口国的粮食储备量都降到了最低水平。由此引发1972年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谷物、油料作物与肉类等价格均在高位运行。如1972年3月15日大豆的市场价格为每吨120美元,一年后涨到250美元/吨,在1973年的夏天达到了顶峰,每吨超过了400美元。世界牛肉的价格在1971年时比1961年翻了一番,自1971年之
5、后,开始大幅上涨。仅是1973年1-6月全球粮食价格上涨15-20%,该年价格上涨幅度则达到了30%。,苏联粮食歉收引起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1972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973年和1974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978年和1979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1970年以来的主要粮食产品价格,人类还没有解决好吃饭问题,FAO:全球约8.5亿人食物安全没有保障;南亚:2.8亿饥民;东南亚:2.4亿饥民;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1.7亿饥民;近
6、东和北非地区:3290万饥民。全球每天有2.5万人死于饥饿。全世界能生产出足以养活现有人口两倍的粮食,当前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的核心是购买力的缺乏。,5.2 2008年粮食危机:特征与成因5.2.1新一轮危机:粮食价格急剧上涨,与2005年相比,2008年3月全球食品价格总体上涨80%。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91%。全球玉米价格上涨134%。全球大米价格上涨97%。全球大豆价格上涨113%。4月24日,全球最主要大米输出国泰国的100%B级白米报价当日升穿每吨1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所有粮食产品价格都创下了近28年来的历史最高价。,5.2 2008年粮食危机:特征与成因5.2.1新一轮危机:粮食
7、价格急剧上涨,从2006年9月开始全球粮价上涨。世界小麦库存降到30年来最低点,18个月价格上涨1.7倍;世界玉米库存消费比降到33年来新低,价格上涨一倍;世界大米库存消费比降到27年来最低,国际市场大米价格飞涨,泰国大米离岸价1月份360美元一吨,3月27日又一下子由580美元一吨上涨至760美元,现在已飙升至1000美元一吨;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下降到20%,18个月大豆价格上涨1.66倍。,资料来源:IMF,资料来源:IMF,资料来源:IMF,资料来源:IMF,5.2.2 粮价上涨的影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现在全球买不起粮食,需要援助的穷人,已经因为这一次的粮价飙涨而增加到1亿人。,联合国
8、秘书长潘基文,粮价上涨是“无声的海啸”,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食品价格上涨所引发“无声的海啸”(silent tsunami),威胁到1亿多人生活。燃料价格上涨、气候恶劣、可支配收入上涨刺激需求、以及农田改种用作生物燃料的作物,这些因素一并推动食品价格暴涨,并引发了亚洲和非洲贫困地区的动荡。,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干事约塞特施林,世界银行:基本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于富裕国家的人民来说,价格上涨意味着紧缩家庭开支和通货膨胀加剧,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意味着“营养不良和社会崩溃”。,粮价危机正在从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粮价高涨,加剧了很多国家的社会矛盾,诱发了社会动荡。尤其是一些非洲贫穷
9、国家,民众几乎将微薄收入全都用在吃饭上,粮价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尤为严重。4月6日,埃及发生抗议物价上涨过猛的暴力事件,数万名工人放火烧毁学校,哄抢商店,袭击警察,数百人被捕。4月7日,海地食品骚乱的死亡人数上升到5人,食品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迫使总理下台;海地总统雷奈普雷瓦尔面临着下台的危险。目前已经有包括喀麦隆、塞内加尔在内的8个国家因物价飙升发生不同程度的暴动和骚乱。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和布基纳法索等西非国家也出现了抗议食品价格上涨的示威活动。非洲各国因物价上涨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正在加剧。,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60天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提出警告,指全球粮食存量
10、处于25年来的最低水平。美林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小麦、稻米及玉米等谷物的全球库存只够满足60天的需求。37个国家FAO称目前全球共有37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有20个国家已采取措施控制粮食价格。,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2.5万人 即使在价格尚未暴涨和供需矛盾尚未突出的情况下,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全球死于饥饿以及与饥饿相关病症的民众每年超过2.5万人。 全球粮食涨价42% 据FAO统计,世界粮食价格在一年里上涨了42%。FAO表示,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3月的价格比2007年同月上涨57%。FAO粮食价格指数3月平均在220点,比2007年3月最多高出80点。 根据FAO大
11、米价格总指数,2008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暴涨约20%。 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2年 有预测说此轮粮食危机将持续到2010年。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亚太地区各国面临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将是未来几年内的最大挑战。粮价上涨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迫使普通百姓勒紧裤腰带。现在印度很多家庭开始将一日三餐改为两餐。联合国人道主义粮食救援计划面临5亿美元的亏空,不得不考虑缩小援助规模,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承受饥饿。由粮价上涨引起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及
12、社会不稳定,也给世界经济和政治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是什么引发了国际的高粮价? 90亿 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全球人口将达90亿。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人口,粮食需求量大增。而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粮食需求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迅速增长,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人口的增加自然在大范围内对地球的资源形成压力。土地、水、石油以及食物等资源都十分紧缺。 149% 有专家认为,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在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供需形势的
13、巨大变化造成了粮食大幅涨价。,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1/3 据报道,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 0.76 因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以及土地沙漠化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的现实。在过去100年间,北半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了0.76。气候的变化不仅导致危险紧急的自然情况数量增加,更对粮食的生产形成了威胁。在澳大利亚、乌克兰和加拿大等粮食主产国,由于天气恶劣,也导致产量严重受损,粮食库存急剧下滑。,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71 在粮食生产因气候干旱而减产的同时,需求方面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由于发展中国家国
14、民收入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贫穷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持续改善膳食结构。这加剧了原来就有的供不应求,同时推高了其他食品价格。由于全球都市化的影响,加上人们富裕后总会摄入更多蛋白质和卡路里,“美食全球化”的现象正在上演,人们不再满足以米和大豆为主食,爱上了比萨饼、汉堡包和猪排。在过去25年里,世界肉类消费量翻倍,并在继续增长。肉的生产也需要大量饲料。农民需要喂3千克粮食才能获得1千克猪肉,对于牛肉,比例更高达71。全球饼干、面包、面条的需求量大涨也使得粮食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360亿加仑 在美国和欧洲希望利用粮食和宝贵的农田制造生物燃料时,粮食降价的现象就消
15、失了。据称,给一辆SUV汽车灌满一箱生物乙醇所需的粮食可以让一个人吃一年。按照美国新能源法案,生物能源在2022年的使用量将达到360亿加仑。 100美元 高油价也推动了粮价的上涨,国际油价已经涨到了每桶超过100美元的高价,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58%左右。粮食运输和从石油中提炼肥料的成本也随之上涨。,小结:有关本轮粮食危机的13组数据,80% 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与粮食贸易的垄断性有关。世界上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着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定价权。这意味着,任何国家,如果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都难逃被这些粮商鱼肉之苦。 虽然米价已涨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但
16、泰国商务部长萨苏万还预言米价将很快触及每吨1000美元,当人们期待着价格能爬到每吨1000美元时,谁会愿意以750美元的价格出手?,全球政治博弈:谁应对危机负责?美国发动了粮食战争吗?全球粮食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5.2.3 全球粮食危机的根源,(一)全球政治博弈:谁应对危机负责?,西方国家:将危机归罪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称这些国家人民对粮食和肉的需求的增长导致了粮食市场的供求失衡。联合国机构、科学家与发展中国家:美欧应对全球粮食危机负责,生物燃料是罪魁祸首。,发达国家:发展的错误?,粮食危机出现后,国外有不少所谓的经济学家人将矛头指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称这些国家人民对粮食和肉的
17、需求的增长导致了粮食市场的供求失衡。马克蒂尔韦尔(Mark Thirlwell)(悉尼罗维国际政策学院,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在2008年2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这种价格上涨是供需两方面趋势的结果。在需求方面,关键因素在于新兴市场消费的强劲增长这些国家收入的大幅增加推动了消费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10年,在全球大豆和肉类消费增长中,中国所占的比例达到40%。,发达国家:发展的错误?,德国明镜周刊:是中国和印度的消费推高了国际粮价。中国和印度拥有全球约1/3的人口,但是耕地存量却大大小于这个比例,再加上中国和印度经济现在正处在一
18、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中,民众消费正在不断升级,以前主要消费的是粗粮,现在肉类消费比例不断上升,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来进行肉类生产。正是因为中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导致全球粮食短缺,粮价上涨。,发达国家:发展的错误?,5月2日,布什总统:印度中产阶级人口多达3.5亿,“这比美国还多当你开始变得富裕,你开始要求更好的营养和食品。这样一来,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美国国务卿赖斯:中印两国经济繁荣促使食品消费量持续增加,中印两国引发了此次全球粮食危机。,反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的比较,人均消费量:发展中国家远远小于发达国家。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人均粮食(小麦、大米以
19、及黑麦和大麦等所有粗粮)消费量大约是印度人的6倍,达到1076公斤。这一数字比2003年增长了100公斤。除了粮食,美国在人均肉类消费上也是遥遥领先。据报道,美国人每年要吃42.6公斤牛肉,而在印度和中国,这一数字分别只有1.6公斤和5.9公斤。印度时报:在就如何应对全球食品危机进行的激烈争论中,也许应该加入西方人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一因素。,联合国专家:生物燃料是“反人类罪”,是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齐格勒:生物燃料的推广对全球食品价格飙升的影响,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料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农业作物应该首先用来应对饥饿现象,而不是生产生物燃料,美国等国把数千万吨玉米、大豆
20、转化成乙醇燃料对贫困人口来说绝对是场灾难。建议停止使用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5年,直至科技达到能够利用农业垃圾生产生物燃料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 卡恩:大量使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加剧了粮食危机。使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加剧了粮食匮乏,因而已成为一个真正的“伦理”问题,应当考虑暂缓推广生物燃料。,全球科学家:生物燃料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饥饿恐慌”,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约翰柏丁顿(John Beddington):生物燃料热正在危及世界粮食生产及上百亿人口的生存。,美国反思?,美国国务卿赖斯:最近一段时间世界粮食价格高涨的原因,是因为很多本来是用来生产粮食的土地现在都被用来
21、生产能源的替代品。对替代能源政策,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政府,需要更加小心。显然推动替代能源的做法,产生一些不预期的结果,虽然我们相信生物燃料,仍然会是替代能源重要的组成成分,但显然我们需要确定,它不会造成反效果。,“生物燃料:错误的路径,昂贵的玩笑”,全球12%、美国25%的玉米,巴西50%甘蔗用于乙醇制造,全球20%、欧盟65%的菜籽油、全球20%豆油、东南亚30%的棕榈油用于生物柴油!短短几年之内,如此高比例的粮食、糖和油料作物被转入能源产业,自然推动了其价格暴涨,而高价格又推动它们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夺土地,结果就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美国仍然一意孤行,2008年4月29日,针对全球对生物能
22、源的批评,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白宫表示,“即使粮价高企也不会阻止美国发展生物燃料的步伐”。,(二)美国是否发动了粮食战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 基辛格: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从石油战争到粮食战争,墨西哥每日报4月2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石油与食品价格上涨的地缘政治”。美国斯特拉特福战略预测机构:粮食已成为地缘政治中的王牌。美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它们正在发起世界“粮食大战”,以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中那些不听命于自己的国家屈从,因为粮食恰恰是这些石油大国的软肋。这可能给地缘政治体系带来极大的不稳定,
23、不仅威胁到这些国家的国内稳定,还可能改变全球的权力平衡。,美国通过石油政治启动粮食政治战略?,美国总统布什:基于对国家能源安全和汽油价格高涨的考虑,美国应该增加乙醇的使用量。“从国家利益考虑,我们应该让农民生产能源,而不是从世界上不稳定国家或者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购买能源。”,资料来源:IMF,1999年2008年3月:食品价格上涨98%;全部商品价格上涨286%;原油价格上涨547%.,美欧:又到了需要利用粮食武器的时候?,粮食是最大的政治武器,粮食消费没有替代品。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粮食。“粮价比油价对政治稳定更具有重要性”。一旦粮食供给出现短缺,“老百姓就要忍饥挨饿,继而可能出现暴动。缺粮国
24、政府就要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在当前全球金融体系坍塌的大环境中,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世界最主要的粮食储备和出口者,是否正在利用粮食武器来对付它们的地缘经济竞争对手,让它们失去国内稳定?,美国:从石油战争到粮食武器,2002年:积极发展生物能源,玉米用于乙醇加工的占美国国内玉米消费的10%。2003年:入侵伊拉克,启动石油战争。2004年:石油价格全面上涨,达3850美元/桶。2005年:签署能源政策法案,要求至2012年可再生燃料年产量达到75亿加仑。拉开了了玉米行情上涨的序幕;2006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将研发石油的替代燃料,到2025年替代75的中东石油进口。2007年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粮食 危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