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ppt
《第五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本章主要内容,博弈与博弈论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合作策略性行为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现代博弈理论的创立源于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Von Neumann)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恩(Oskar Morgenstern)于1944年,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一、博弈论概述,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是纳什和夏普里。与此同时,非合作博弈开始创立。纳什(Nash)在1950年和1951年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
2、文章,塔克尔(Tucker)于1950年定义了“囚徒困境”。这些著作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基石。,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到1960年代,出现了一些重要人物,泽尔滕(Selten)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Harsanyi)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研究。,1980年代,克瑞普斯(Kreps)和威尔逊(Wilson)合作发表了关于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文章。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都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二、博弈的基本概念,博弈的基本概念有博弈的参与人、
3、行动、信息、策略、支付、结果和均衡。,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三、博弈的类型,博弈可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四、典型的博弈模型,(一)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 (二)伯川德模型 (Bertrand Model):价格领先 (三)斯坦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产量领先,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迄今为止,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它主要包括以市场结构研究为核心内容(SCP范式)的哈佛学派和以市场行为研
4、究为核心内容的芝加哥学派;,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引入而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并且认为企业不是被动地对给定的外部条件做出反应,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遏制新企业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
5、了质疑。,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二、策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 ),对策略性行为的定义,最早来自于谢林(Schelling )在其经典著作战略冲突中的描述,他认为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是寡占或垄断市场。在现实中,古诺模型(Cournot)、伯川德模型(Bertrand)、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等寡占模型是最常用的理论分析模型。这些经典经济分析模型的运用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博弈论 企业 策略 性行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