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doc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3 2.1上部结构3 2.2下部结构3 2.3预应力体系33、 施工方法及工艺技术方案4 3.1概述4 3.2基础工程施工4 3.3下部结构施工15 3.4上部结构施工19 3.5桥面及附属结构27 3.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7 3.7进场的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表274、 冬季、雨季、夏季施工措施29 4.1冬季施工措施29 4.2冬季施工防汛措施30 4.3夏季施工措施30 4.4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措施315、 质量创优保证措施326、 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措施33 6.1安全目标33 6.
2、2安全度汛措施33 6.3安全管理措施347、 文明施工措施368、 环境保护措施36 8.1环保人员职责38参考文献391、编制依据1、 沱江特大桥施工设计图纸说明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D8120062、工程概况沱江特大桥位于内江市境内,起于四合乡三堆铺村,止于史东镇太平坝,横跨国道G321、沱江桥位附近有国道G321、内昆铁路经过,交通较为便利,桥梁中心点桩号为:K9+950,起
3、终点桩号: K9+498K10+402。沱江特大桥跨径组成为(118+210+118)m连续刚构+1530m预应力砼T梁,桥梁全长904m。主桥上部采用三向预应力砼连续刚构,主墩采用双薄壁墩,过渡墩采用薄壁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引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引桥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0号桥台为座板台,18号桥台采用肋板台,人工挖孔桩灌注基础。该桥平面部分位于直线上。主桥为118m+210m+118m=44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2.1上部结构: 箱梁断面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断面,项板宽度为1375m,箱梁根部梁高13m,跨中及边跨合拢段梁高为48m,箱梁底板下缘按1.6次抛物线变化
4、。0号块箱梁底板厚度为160cm,各梁段底板厚从悬臂根部至悬浇段结束处由13032cm,其间按1.6次抛物线变化,跨中合拢段及边跨现浇段为32cm;箱梁顶板厚度0号块为50cm,其余为30cm;箱梁腹板厚度0号块为100cm,17号块为80cm,8号块为8070cm,91 7号块为70cm,1 8号块为7060cm,1922号块为60cm,23号块为60-50cm,其余梁段为50cm。箱梁翼板悬臂长度为2875m,底板宽8m,翼缘外侧厚18cm,根部为825cm,采用一次直线变化,翼缘厚度在端横梁设置伸缩缝处统一加厚至100cm。边跨现浇段处设置宽度为20m的端横梁,中跨23、27号梁段设置加
5、强隔板。箱梁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顶板横坡由腹板高度的变化形成。2.2下部构造:主墩为双薄壁墩,横桥向长8m,壁厚1.8m,双壁外距9m。主墩基础为整体式承台,厚5m,桩基为1 8根2.5m钻孔灌注桩。桩基按端承桩设计。过渡墩为矩形实体墩,断面尺寸为8.02.0m,承台厚3.0m,桩基为4根1.8m钻孔灌注桩。桩基按端承桩设计。2.3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分为项板束、腹板束、底板钢束三种,采用19s15.2mm、22s 15.2mm的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其张拉控制力分别为:368.42吨、426
6、.59吨。横桥向预应力采用3s 15.2mm的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为1302Mpa;为提高扁束施工质量,要求采用整体张拉工艺,其张拉控制力为:54.68吨。竖向预应力采用JL32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材料屈服点0.2)为78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706.5Mpa,其张拉控制力为56.8吨。3、施工方法及工艺技术方案3.1概述 本桥1#、2#主墩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其余桥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主墩下部结构为双薄壁墩,3#过渡墩采用薄壁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引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引桥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0号桥
7、台为座板台,18号桥台采用肋板台,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主桥上部构造为三跨118+210+118m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刚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3.2基础工程施工3.2.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3.2.1.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框图。钻机平台形成(开挖或筑岛)钢筋笼制作开孔(人工挖孔、埋设护筒)钻进、成孔、清孔检孔器制作检孔安放接长钢筋笼安装导管二次清孔孔底沉渣检测合格不合格灌注砼成桩桩身检测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框图3.2.1.2钻机平台的形成 由于1号主墩墩位处于坡度很大的山坡上,常年不受水位的影响,拟采用土石方开挖的方法在承台底标高处形成主墩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在平台上除布置钻机以外,尚须布
8、置施工所需泥浆池、水池、塔吊、钢筋笼制作场地等,为确保平台的安全,特别是雨季施工的安全,钻机平台的开挖边坡及自然边坡须进行适当的防护,并在平台四周设置排水沟。2号墩地处沱江的河漫滩,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洪水期承台可能被淹没。拟采用筑岛围堰的方法施工2号墩基础。筑岛的顶标高,为承台顶标高。筑岛范围为以承台周边加宽约十米,筑岛中央可填筑路基开挖石方,边缘填筑黄粘土,并压实,以防止承台施工时江水渗入。3.2.1.3成孔工艺通过本桥的测量控制网,利用全站仪测出每个孔桩的中心线,并在桩的四周引出四个成正十字形的护桩,护桩至桩中心距离应比孔径大1.0m以上,埋设牢靠,施工时利用护桩控制埋设护筒的中心位置
9、。放样定出孔位后,采用冲击钻的成孔工艺,配以泵吸反循环排渣。施工时,泥浆指标等据试验桩情况而定,这样的成孔工艺有利于砂砾石地层的成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请监理工程师对钻孔已进入的地层进行核查,确认终孔之后进行4h左右的清孔。检查孔的垂直度,拟采用外径为246、长8m用钢筋和角钢圈焊制的检孔器进行已成孔的检测 ,如能将检孔器顺利放至孔底,则可确定孔的垂直度能满足要求,其余检测项目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后,填写验收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3.2.1.4成桩工艺a. 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在施工现场分节加工制作,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加工。制作前应先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工作,分节长度9m,各节钢筋
10、笼之间按规范采用焊接,焊条选用T502焊条,焊缝长度(10d+5cm),相邻主筋接头错开1m,保证同一截面上接头数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或者采用镫粗直螺纹接头。钢筋绑扎采用卡板成型法,每隔3.0m放一块卡板,把主筋纳入凹槽,用钢丝扎好,再将螺旋筋或箍筋套入,用扎丝将其与主筋绑扎牢固,然后将主筋同螺旋筋点焊,以确保骨架的刚度。为防止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变形,在适当位置布设架立钢筋与主筋绑扎,同时在钢筋骨架内侧暂放两排支撑来补强加固,当钢筋骨架插入桩孔时,再卸掉支撑架。此外,尚应根据钢筋长度来确定吊点数,焊上耳环。加工成型的钢筋笼,并在钢筋笼顶部加28吊筋,利用吊车进行安装,并临时固定于孔上,以便与
11、第二节焊接。当钢筋笼安放就位后固定在孔口上,并确保钢筋笼在浇砼过程中不上浮。为保证钢筋正位,在钢筋笼主筋外侧按设计要求焊上保护层钢筋,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b. 二次清孔 在浇筑水下砼之前,如沉渣超过设计要求,须进行二次清孔。采用反循环方法实现二次清孔,具体做法为:利用砼灌注导管作为吸泥管,上接异径弯头,用砂石泵或空压机实现泵吸或气举反循环清孔。导管下端距孔底(沉渣面)200-300mm。待检验合格后,拆除接头,进行砼灌注。c.水下砼灌注 采用导管法灌注桩身水下砼,导管采用螺纹快速接头。使用前先进行水密试验,确保导管的水密性。首批砼由计算确定,保证导管埋入深度1.5m。为确保安全,取
12、10m3。砼在砼搅拌站集中搅和。采用拖泵直接泵送至施工现场,经灌注漏斗下料。封口时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5m。通常埋深4-6m。由于以后施工要凿除桩头浮浆,故砼浇筑时让砼溢出一定方量。砼浇筑强度要求大于20m3/h,砼要求缓凝15h以上,且入孔前坍落度不小于18。 砼配合比经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桩基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承台的施工。d.质量预控措施 控制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孔位测量:通过精确测量控制,放样出各孔位,埋设6mm壁厚、2m高的工具式护筒,护筒直径比桩径大40cm。;孔壁的防护:根据地层情况,调整泥浆的性能参数,并保持泥浆顶面的标高,确保顺利
13、成孔;确定好钻孔顺序:由于地层的裂隙很发肓,且上层为强风化岩,为避免窜孔,应确定好间隔的钻孔施工顺序;清孔:做好第一次的清孔,准备好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碴厚度达到设计要求;钢筋笼的施工:严格按规范要求加工钢筋笼,钢筋笼搭接时保证轴线不偏,焊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采取措施确保钢筋笼在砼灌注过程中不上浮;砼性能:选用性能优良、稳定的砼外掺剂,确保砼的性能参数满足要求,确保导管的埋深在要求范围内,特别是在砼浇注很顺利的情况下,导管的埋深不能超过6米。且达到设计标号,并按规范做试件。e.安全预控措施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冲击钻的钢丝绳随时检查,有问题时马上更换,防止钻头掉进孔底以及钢丝绳
14、崩断时伤人;吊机的起重安全和其他一些常规的安全,吊车司机持证上岗。3.2.2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本桥引桥(双幅)共14个桥墩, 2个双排桩(每排2根桩,小计56根),0#、18#桥台均为2排4根桩,总计16根桩。桩径2.5m及1.8m,均为嵌岩桩,嵌岩深度26米,桥位处为斜坡地形,覆盖层表土较浅,下伏地层为强风化及弱风化岩层。根据实际地形条件、水文及地质情况,为加快施工进度,所有桩基均采人工挖孔灌注桩,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3.2.2.1桩基施工顺序施工准备 初步测定挖孔桩的桩位,打通桩位处便道并通水、电,进行场平,制作手摇(电动)绞车、护壁钢模板、钢筋笼等。测量放样 建立全桥的测量控制网
15、,利用全站仪测出每个桩孔的中心线,并在桩外径的四周引出四个成正十字的护桩,护桩至桩中心距离比孔径大50cm,埋设牢固,施工时利用护桩控制混凝土护壁的中心位置,保证桩位平面偏差1cm。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分层开挖,每层开挖高度取决于土壁保持直立状态的能力,对于碎石土层等一般地基每层挖深暂定为11.2m。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用镐、锹掘进,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同一段内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弃土装入吊桶内,垂直运输采用手摇绞车或简易回旋扒杆,安装绞车或简易回旋扒杆时应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之用。弃土吊至地面后用斗车运输至指定地点,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井下作业必须时
16、刻注意安全,下井必须戴安全帽,吊桶内弃碴不允许满装,以防落石。工作人员须由爬梯上下孔桩,不允许坐吊桶下井。不允许破坏桩周围的防护设施。每挖完一层即浇筑护壁混凝土。石方开挖孔桩开挖到岩石层后采用浅眼小药量松动爆破开挖,每次钻孔沿桩周及桩心布置,数量根据桩径大小确定,深度为0.80.9m,爆破后通风排烟15分钟并进行安全检查后,确定无毒气后,再下施工人员清渣,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防止震塌护壁。若岩性较好时,挖孔施工可不进行护壁,只需将孔壁上松动石块清除。桩基爆破布孔、起爆网络见附图。孔深大于10m应安装孔内通风设施。弃石的垂直运输同土方开挖。孔壁支护挖孔桩开挖过程中开挖与护壁两个工序须交替作业。为
17、防止孔壁口落物伤人,施工时护壁应高出桩顶2030cm。护壁模板高度定为1m,若地质条件恶劣,高度定为0.5m。护壁模板由34块活动木模或钢模组成,模板拼装成上小下大的锯齿状,木模搭接用方木钉接而成。护壁混凝土拟从本桥遂宁岸拌和站出料,用串通和人工斗车运输至各桩位处,浇筑12小时后拆除支撑构件,24小时内可拆除模板,再开挖下层土石方,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护壁,如此循环至设计深度。护壁混凝土采用桩身同等级标号C30,厚度为1020cm。护壁支模中心线控制须将桩位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挖孔允许偏差:平面位置,
18、群桩不大于5cm,单排桩不大于规范值,倾斜率直桩不大于0.5%。停止挖孔时孔口用铁皮覆盖并在孔边挂警示带。施工排水在孔口四周挖截水沟、排水沟,沟内及沟周围用砂浆护面,减少渗透水。并搭设雨蓬,以防降雨流入孔内,并将排出的水引流至远离桩位处。清孔及施工原始记录孔桩开挖过程中严格监视孔桩的地质变化,做好人工挖孔桩地质素描,用以确定桩基终孔高程。待终孔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现场签订有关表格,再次清孔至达到规范要求。孔桩钢筋制安由于长大钢筋笼运输、吊装困难,钢筋笼采用在孔口搭设钢管门型支架,利用支架分段绑扎钢筋笼,在孔口连接加长下放入孔。门型架由两组四管柱搭设而成,根据需要在孔中心位置两边用四管柱拼
19、搭成高度大于钢筋长度的门型架。上用两根14b槽钢拼合成钢扁担梁,挂两台10吨起重滑车,门型架用46根缆风绳固定。孔桩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运至桩孔附近绑扎、拼装,每段长9米,钢筋笼加工与安装时必须整段,搭接时保证不偏位。钢筋笼吊放时应避免钢筋笼变形,不得碰撞孔壁,并保证骨架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同时确保钢筋笼中心与孔中心重合。为保证下放正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笼四周要对称安设耳形隔离器,钢筋笼检查后,用手拉葫芦或卷扬机分节吊装下放,接头焊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双面搭接焊或墩粗直螺纹连接,焊接须满足规范要求。在制作钢筋笼的同时,将声测管按设计位置固定于钢筋笼内,声测管的接长采取套筒连接的方法。
20、声测管的底部和顶部用钢板焊接封死,顶部高于桩基顶面20cm。钢筋加工时第一节钢筋笼立筋采取长短相间绑扎,同一截面钢筋接头应符合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混凝土浇筑钢筋笼就位后,在浇筑桩身混凝土前再次进行人工清扫孔底残碴。对于渗水量小于6mm/min的桩基按常态混凝土浇筑,系在桩顶安设溜筒,ZX70型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器,要求振捣均匀密实,混凝土的自由落体高度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采用串筒入仓。对于渗水量大于等于6mm/min的桩基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灌注。A、常态混凝土浇筑常态混凝土浇筑采用溜筒落料入桩底,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3050cm,每灌注一层即振捣一次,达到密实为止。溜筒用2mm铁皮卷制成25
21、0mm、L=1250mm小锥度圆筒,每节用三个链扣联系,使混凝土自由落料高度小于2m。灌注超过设计标高50cm后收仓,桩头应振捣密实,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压平整,以避免出现干缩裂缝,即时凿除桩头浮浆层,使之与上层结合良好。B、水下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灌注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a安装导管导管选用直径250mm的两端带丝口的钢管,分底节、中间节、顶节三种,底节不短于4m,一端设丝口;中间节从1.04.0m不等,顶节根据计算配置。采用橡胶垫及抱圈联结导管。导管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及接头抗拉等试验,进行承压试验的水压不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 Pmax计算式如下;Pmax=c
22、hcmaxwhw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c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kN/m3)hcmax导管全长(m)w桩内泥浆或水容重(kN/m3)hw桩内泥浆或水深度(m)导管安放要根据配管设计,快速安装,避免间隔时间过长。经水压试验合格后,正居孔中安装导管,导管放至底口距孔底3050cm,在孔口用夹板固定,接上漏斗,用铁丝悬挂隔水塞,上接储料斗。待保证初灌时导管埋入深度达到规范要求的首批混凝土量填满后,剪断悬挂隔水塞的铁丝。b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深大于1m,故首批混凝土的数量是混凝土水下灌注过程成败的首要因素。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在施工时根据下式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 施工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