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doc





《浅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精品文档.浅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同于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也不同于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劳动合同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现不少用人单位无视法律规定,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自20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有利于改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转化一个较为完善、细化和优化各项用工管
2、理措施,及时清理不符合法律的规章制度的过程,规范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管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共赢。关键词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法律约束力的同时,也赋予劳动合同当事人有条件的单方解除权和协商解除权,同时还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别情形。劳动合同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现不少用人单位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随意或武断地解除劳动合同,严重损害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劳
3、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即用人单位因过错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并造成劳动者一定的物质经济损失时,所应承担赔偿损失的经济法律责任。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产生的原因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称雇用(佣)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应包括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经
4、济补偿责任(解除)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现不少用人单位无视法律规定,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表现形式1关于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单方解除权。在没有企业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违法;或者规章制度没有公示;或者违纪行为轻微的情况下,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2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单方解除权。在不符合经济性裁员条件和程序的情况下,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3关于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在没有约定试用期,或者试用期的约定违法,或者已过了试用期的情况下,仍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
5、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4关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单方解除权。随意调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提高定额标准,借口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5随意辞退“三期”女职工和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许多用人单位觉得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和处于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对单位是一种负累,总是千方百计找借口辞退或者强行辞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还有许多,如滥用关于严重失职,对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方解除权;滥用关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单方解除权等等。(二)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1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存在缺陷、不足和冲突,一些用人单位故意钻法律空子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给或少给劳动者经济补
6、偿或赔偿,有时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也感到无所适从,无可奈何。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为减少人工成本,不惜牺牲劳动者利益,违法辞退劳动者,以保护企业利益。某些企业主或高层管理者,劳动法律意识和履约意识淡薄,不重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遵守。3不少企业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效力产生错误认识,认为劳动者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而不问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与否、向劳动者公示与否,动不动就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为由辞退轻微违纪的劳动者。4劳动监察执法不公、不力,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对劳动者的投诉爱理不理,甚至偏袒用人单位,助长了用人单
7、位的违法行为。在此,结合两个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案例作下说明。案例一小吴应聘进入一家食品公司,担任销售主管一职,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从2008年3月1日至5月31日,试用期工资2000元,转正以后工资3000元。2008年6月20日,小吴因突患急性胃肠炎去医院就诊,医院开具了一天的病假单。这一天,小吴没有到公司上班,但在医院给公司打了电话并获得了公司的休假许可。第二天,小吴照常去公司上班,还带来了医院前一天给她开具的病假单,但令小吴没有想到的是,她却收到了公司的试用期终止合同通知,落款时间为2008年6月21日。小吴觉得十分委屈,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8、仲裁委员会驳回了小吴的申诉请求。小吴又起诉至法院。在庭审中,小吴认为,公司规定病假应事先打电话至公司请假,并于病好后补交医院病假证明。她于6月20日上午打过电话给公司,告知公司患了急性肠胃炎,需请一天病假,也得到了公司的同意;而公司在电话中并未通知要与其解除劳动合同。6月21日她上班后,公司却告知她已经解除了与她的劳动合同,并强行让其办理了工作移交手续。小吴认为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应该继续履行双方的劳动合同。该食品公司则认为,公司于6月15日已找小吴谈过,告知其因不能达到岗位的工作要求,公司要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本来6月20日就要向小吴发通知的,但因6月20日小吴未来公司上班,所以无
9、法将通知交于小吴,所以才在6月21日向小吴下发了正式的通知。法院审理后判决撤销食品公司关于解除与小吴劳动合同的决定,食品公司继续履行与小吴的劳动合同。小吴胜诉。案例二申诉人陈女士,2006年4月15日进入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会计一职。2008年1月13日,陈女士符合计划生育生育第一胎。2008年3月6日,公司无故将处于哺乳期内的陈女士口头辞退,并且没有给陈女士任何经济补偿或赔偿。陈女士2008年3月18日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令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代通知金和哺乳期间的工资。2008年4月5日,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只支
10、持了陈女士经济补偿金和额外经济补偿金的请求,驳回了陈女士关于代通知金和哺乳期间工资的请求。仲裁委员会不支持陈女士关于代通知金的诉求,理由是该诉求不符合应当支付代通知金的法定情形。仲裁委员会不支持陈女士关于哺乳期工资的诉求,理由是经济补偿金的诉求与哺乳期工资的诉求,是两项相互矛盾的诉求,不应同时得到支持。仲裁委员会适用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第29条和补偿办法的规定。分析案例一,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在试用期的阶段,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严重影响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已过,用人单位就不得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11、。本案中,小吴同该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规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已过,而食品公司未能充分举证证明小吴不符合录用条件。此时,公司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要求同其解除劳动合同,这显然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故法院判决食品公司败诉。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又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第五条:“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2、。根据这些规定,企业应给予本案中的小吴报销医疗费。如果医疗期满,小吴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则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与小吴的劳动合同,但需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分析案例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在“三期”内女职工,并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在本案中的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没有支持劳动者代通金,严重违反劳动法关于对“三期”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的规定。依法,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本案例明明是用人单位单方裁员辞退劳动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竟因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就认定本应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3、的情形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仲裁委员会竟然不支持女职工关于哺乳期工资的仲裁请求;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认定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形式及赔偿范围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形式有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前面已说,本文探讨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方式有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和继续履行。(一)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的约定时,依法律规定或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用人单位 违法 解除 劳动合同 赔偿 责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