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精品文档.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前 言 去年秋播我省小麦种的足、种的好,播种面积稳定在7890万亩,冬前和冬季管理技术到位,措施落实,越冬前全省小麦苗情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6%。但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省降雨量持续110多天普遍严重偏少,全省范围内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旱情,干旱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旱情程度之重是前所未有的。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抗大旱促春管工
2、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全省大部分麦田旱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为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条件。当前我省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这一时期是实现苗情转化升级唯一关键时期,也是小麦构建合理群体、培育健壮个体的重要时期,更是促弱(苗)转壮(苗)、稳壮(苗)控旺(苗)的关键时期。因此,切实抓好当前全省麦田科学抗旱、科学春管的各项工作,将对实现苗情转化升级、争取多成穗成大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省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基础。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抗旱夺丰收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好万名农技人员包万村活动,把麦田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田间地头,
3、省农业厅牵头组织省农科院、河南农大和厅属业务单位的专家,围绕“夺丰收、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标,针对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苗情,研究提出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措施,编写了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郭天财教授、季书勤研究员、吕国强推广研究员、周继泽推广研究员等专家参加研究,并分工撰写了相关内容。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负责统稿。现将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印刷成册,供各级农业部门在指导当前春季麦田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河南省农业厅二九年二月二十日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河南省农业厅雨水已过,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河南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小麦营养生长与生
4、殖生长同时并进、快速生长。此期是奠定小麦增穗数、攻粒数、稳粒重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今年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复杂的苗情,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科学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对大灾之年保产量、夺丰收意义十分重大。一、当前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任务我省去年小麦播种时,由于底墒普遍较好,播期适时集中,优良品种覆盖面积大,关键增产措施落实到位,麦播整体基础较好,全省小麦苗足苗匀,前期苗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但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全省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加之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全省麦田出现严重旱情。干旱时持续间之长、发生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重,为近60年来所罕见。全省范围内的长时间持续严重干旱,特别是受春节前三
5、次强寒潮侵袭,对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部分麦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黄苗、死苗现象。为此,省政府于2009年2月5日将抗旱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另外,今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呈早发、重发态势。随着受旱麦田浇水次数增多,纹枯病发病几率增加,草害也呈加重趋势。旱情还加重了部分地区红蜘蛛的发病程度。当前,病虫草害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在客观分析去冬以来特大旱灾对我省小麦生产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要看到我省小麦抗灾夺丰收还存在许多有利因素:一是我省小麦具有“生育期长,自我调节能力强,管理回旋余地大”的特点,在近8个月的生长期内,1月份之前的前4个月是打基础阶段,从返青期开始的后4个月才是决定产量的关键
6、时期,前期出现干旱,只要从返青期开始加强管理,夺取丰收还是完全可能的。二是去年小麦播种时全省麦田底墒充足,为来年小麦丰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是麦田旱情在11月底、12月初逐渐显现,此时小麦的第一个分蘖高峰期即将结束,多数麦田越冬前总茎数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常年同期指标,且多为大分蘖,而苗期适当干旱,还有利于根系深扎,增强植株抗旱抗灾能力。四是长时间、大范围持续干旱有效控制了麦苗旺长,有利于构建适宜的群体结构,而且,生产上推广的多数小麦良种丰产潜力大、抗逆减灾能力强。五是旱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及早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各地狠抓落实,迅速掀起了抗旱浇麦保丰收的麦田管理高潮
7、,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加之近期连降小到中雨,多数地区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受旱麦田苗情明显转化。针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和目前的小麦长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手抓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手抓抗旱浇麦,确保夏粮持续丰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今年我省小麦生产的目标任务是:立足抗灾夺丰收,以抗旱浇麦为中心,以肥水促进和防控病虫为重点,科学精细管理,强化抗旱保墒,着力防冻防灾,搭好丰产架子,促穗数、增粒数、保粒重,努力做到重旱地区少减产,轻旱地区保稳产,无旱地区多增产,确保全省夏粮总产继续达到600亿斤以上。二、不同类型区麦田管理技术措施我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地域分布广,土壤类型多
8、样,各地的生态和生产条件、小麦产量与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各地因种植品种、播种质量、受旱程度和前期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全省小麦苗情复杂、极不平衡。因此,必须做到因地因苗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科学管理。小麦栽培专家将全省小麦生产划分为四大区域:豫北高产灌区、豫中豫中南补灌区、稻茬麦区和豫西豫西南旱作麦区。现提出四大生态类型区麦田管理技术措施,供各地参考。(一)豫北高产灌区中后期麦田管理技术该区位于黄河以北及沿岸的部分县(市)区,自然和生产条件较好,土壤肥力较高,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在今年特大旱灾情况下,因其水浇条件好,灌溉及时,麦田受旱程度相对较
9、轻,是今年小麦增产的重点地区。该区中后期麦田管理策略是:按照苗情和土壤墒情,实行分类管理,先管重管三类苗麦田、再管二类苗麦田、最后管一类苗麦田,促大面积均衡生长多增产。具体管理措施是:1、因苗制宜,浇水施肥(1)一类苗麦田管理技术。一类苗麦田亩总茎数一般为70万左右,麦苗青绿,叶色正常,根系和分蘖生长良好,属于壮苗麦田。对于这类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胺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到小麦拔节中后期再追肥浇水,以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延缓植株衰老,实现增粒增重。此期追肥一般亩追
10、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配施适量磷酸二胺。(2)二类苗麦田管理技术。对于亩群体在60万左右,叶色较淡的二类苗麦田,中后期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促大穗多粒。地力水平一般,亩群体45-50万的二类苗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2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群体50-60万的二类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中期之后再追肥浇水;如果返青期已经进行了追肥浇水,此期可不浇水不追肥,等到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3)三类苗麦田管理技术。三类苗多属于晚播弱苗,或因严重干旱造成黄苗、死苗的麦田。这类麦田的亩群体在45万以下,叶色青黄,苗小分蘖少,次
11、生根也少,部分主茎和大分蘖幼穗有冻死现象。对于这类麦田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时开始追肥浇水,每亩施用5-7公斤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在拔节中期施肥浇水,以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穗粒数,并为提高粒重打基础。(4)旺长麦田管理技术。这类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今年这类麦田的比例很小,田间管理应做到前控后促,促控结合。一是起身期喷施调节剂,控制株高,促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无脱
12、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到拔节期再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2公斤。三是对于有脱肥症状的假旺苗,应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2、中耕划锄该区各类麦田,尤其是浇过水的麦田,在返青期至拔节前都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和分蘖生长,增强小麦的抗旱能力。3、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雨水”过后,气温变化大,是寒潮的多发期。如果此时气温下降到零下3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发生冻害。该区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之前及时浇水,预防冻害发生。
13、春季冻害发生后,一是要在低温后23天及时观察幼穗受冻程度,发现茎蘖受冻死亡的麦田要及时追肥,促其恢复生长。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在10%30%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45公斤;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3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812公斤,以促进高位分蘖成穗,减少产量损失。4、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的粒重有1/3是开花前贮存在茎和叶鞘中的光合产物,开花后转移到籽粒中的;2/3是开花后光合器官制造的。所以,保持小麦籽粒灌浆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供应,是延长小麦光合高值持续期,延缓早衰,提高小麦粒重的重要措施。灌浆水一般应在孕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大量试验证明,小麦灌浆后期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籽粒品质。
14、因此,种植强筋小麦的麦田,如果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灌浆期间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再进行灌溉,尤其要避免浇麦黄水。5、叶面喷肥小麦生育后期进行叶面喷肥,是延长叶片功能期和保持小麦根系活力,防止早衰,防御干热风,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提高籽粒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叶面喷肥一般在孕穗至灌浆前中期进行,可用2%左右的尿素溶液(每亩用1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或每亩用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追肥,但应注意随配随用。6、病虫害防治该区近几年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叶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等;主要虫害有吸浆虫、蚜虫、麦蜘蛛等。应根据病虫实际发生情况,适时
15、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7、适时收获在蜡熟末期收获,小麦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的适宜时期应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后的麦秸应粉碎还田,以培肥地力。(二)豫中豫中南补灌区麦田管理技术豫中补灌区包括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麦区。该区是我省小麦的最主要产区,也是商品小麦的重要调出区,其产量高低对全省小麦总产关系极大。由于该区小麦播种面积大,气候和土壤条件复杂,生产条件差别大,麦播基础和前期管理水平不同,目前苗情复杂。该区麦田管理的目标是:水浇条件好的麦田多增产,水浇条件一般的麦田保稳产,无水浇条件的麦田少减。具体管理措施是:1
16、、对有一定浇水条件,但此前尚未浇过水的麦田管理技术(1)对此前没有浇过水,并出现有黄苗或死苗现象的受旱麦田,一是要早浇快浇,应浇尽浇。对这类麦田只要白天浇水能够渗完,要抓紧时间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浇水时应注意小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一般亩灌水量以40立方左右,能接住底墒为宜。二是早施返青肥。对有黄苗、死苗或脱肥症状的麦田,要结合浇水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并适量增施磷酸二铵,以促根增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三是先浇后锄。浇水后待地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松土保墒,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生长,并增强其抗旱能力。(2)对于前期浇过水或下雨旱情基本解除,且底墒较好,
17、没有出现黄苗、死苗现象的麦田,可适当推迟浇水追肥时间,确保麦苗返青生长有足够养分,促进春生分蘖和次数根早生快长,提高分蘖成穗率。2、对有水浇条件麦田的管理技术(1)一类苗麦田管理技术。该类麦田应促控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其主要措施: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缩短基部第一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由壮转旺和生育后期发生倒伏。二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在小麦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以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植株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和光合效率,延缓衰老,提高粒重。(2)二类苗麦田管理技术。该类麦田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
18、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群体小的麦田可在起身初期进行追肥浇水,群体基本适宜,且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可在起身中后期至拔节初期进行追肥浇水,一般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最好能配施适量的磷酸二胺,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对养分的需求。(3)三类苗麦田管理技术。对于三类苗或受冻发黄并有死苗现象的麦田,春季管理以促为主。一是春季及时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二是合理运筹肥水,春季分两次进行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进行,结合浇水,亩施磷酸二胺加尿素1015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后期,再进行一次追肥。(4)旺长麦田管理技术。对于播期早、播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
19、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胺等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旺长防倒伏;二是进行深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控旺转壮;三是拔节中后期施肥浇水,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3、预防晚霜冻害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于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药物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中耕、施肥、浇水等补救措施,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4、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灌浆期适宜的土壤水分,能保证植株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这一时期即使短暂缺水,光合强度就会迅速下降,呼吸作用上升,消耗已合成的有机物质。灌浆水一般应早浇,在小麦孕穗期或灌浆初期及时浇水。小麦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
20、注意适当控制土壤含水量,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5、叶面喷肥小麦后期的叶面喷肥,是延长叶片功能期和保持小麦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抗干热风、提高粒重、提高小麦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间,要进行叶面喷肥,用2%左右的尿素溶液(1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追肥,以提高粒重。6、病虫害防治该区小麦常发性病害有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新发生病害有小麦胞囊线虫病和全蚀病;主要虫害有吸浆虫、蚜虫和麦蜘蛛等。应根据病虫实际发生情况,当达到防治指标时,适时进行防治。7、适时收获
21、成熟后及时收获,在蜡熟末期收获,子粒的千粒重最高,子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应在蜡热末期至完熟初期。提倡麦秸还田。(三)稻茬麦区管理技术我省稻茬麦区主要分布在信阳和黄河沿岸,该区土壤、气侯条件差异大,灌溉条件相对较好,是今年我省在大旱之年受灾程度相对较轻的地区。同时,也是今年我省小麦应该和能够实现多增产的地区。1、起身拔节期管理(1)起身期,对群体大于80万头/亩、有旺长趋势的麦田不浇水,不追肥,抑制春蘖滋生,加速两极分化,实现稳健生长;到小麦拔节后期结合苗情再进行肥水管理。对群体小于60万头/亩,个体发育较差的麦田,应及早浇返青水,并追施速效氮肥尿素10公斤左右,如施碳
22、铵(2025公斤/亩),最好埋施;草害严重时再进行一次化学除草。要普遍进行一次纹枯病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亩或125%禾果利粉剂50克/亩加水50公斤,对准小麦基部喷雾。(2)拔节末期(旗叶基本露出),对于长势正常、返青期未管理的麦田,追施尿素7510公斤/亩,随即浇水。要普遍进行一次白粉病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150毫升/亩或125%禾果利粉剂150克/亩,加水50公斤,对准小麦基部喷雾。2、抽穗扬花期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兼治白粉病和叶枯病。同时,加入适量的微肥,用尿素1公斤/亩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亩补充营养,预防干热风、青枯,增加粒重和提高子粒品质。3、灌
23、浆期管理如果不是过于干旱,一般不浇水;如果过于干旱需要浇水时,应在扬花后10天前后早浇、小浇,避免晚浇和大水漫灌。此期要重点防治麦穗蚜。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四)旱地麦田管理技术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春季管理要以保墒提墒为重点,力争大灾之年少减产。在具体措施上:1、中耕镇压旱地麦田中耕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是旱地小麦提墒保墒的主要措施。该类麦田雨后要以划锄保墒为主;墒情较差的地块,应以镇压划锄为主;对土壤不实、坷垃较多的麦田,应先镇压、后划锄。2、趁雨(墒)追肥趁早春下雨后用化肥耧或人工开
24、沟每亩施入8-10公斤尿素,底肥没施磷肥的要配施磷酸二铵,也可趁下雨撒施。这对促进旱地小麦中小分蘖和新蘖生长,增穗增粒、提高粒重和产量有显著效果。因小麦返青后生长迅速,一般不宜再采用秸秆、有机肥覆盖保墒措施,以免麦苗发黄,影响其正常生长。3、预防晚霜冻害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于寒流来临之前采取烟熏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田,要立即追施速效化肥,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4、搞好“一喷三防”小麦生育后期应根据苗情和病虫发生情况,大力开展“一喷三防”。要加强以叶锈病、叶枯病、红蜘蛛、蚜虫的测报,及时进行防治。对植株缺氮发黄的麦田,要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一方面为小麦生长提供养分,另一
25、方面还可补充旱地小麦水分不足,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增加植株光合能力。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间,用2%左右的尿素溶液(1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以提高粒重。5、适时收获蜡熟末期,进行收获。在蜡熟末期收获,子粒的千粒重最高,子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三、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根据今年气候条件和植保部门对今年病虫害发生趋势的监测预报,我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是“三虫三病”,即小麦条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吸浆虫、麦蚜、麦蜘蛛。其中,豫南麦区(包括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平顶山)要突出抓
26、好小麦条锈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南阳、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周口市应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一)不同生育期防治对策及关键技术1、拔节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挑治麦蚜、麦蜘蛛,补治小麦全蚀病。(1)小麦纹枯病:2月下旬至3月上旬,当发病麦田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施一次药,连喷2-3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2)蚜虫、麦蜘蛛:当小麦市尺单行有麦圆蜘蛛200头或麦长腿蜘蛛100头以上时,每亩可用18%
27、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当苗期蚜虫百株虫量达到200头以上时,每亩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进行挑治。(3)小麦全蚀病:于返青期、拔节期分两次每亩每次用蚀敌粉剂100克,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80100公斤,顺麦垄灌于小麦根基部。2、抽穗扬花期早控条锈病、白粉病,重点防治麦蜘蛛、吸浆虫,科学预防赤霉病。(1)麦蜘蛛:当麦蜘蛛达到防治指标时,每亩用18%虫螨克乳油81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2)小麦吸浆虫:要采取蛹期防治与成虫期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
28、蛹期防治:在小麦吸浆虫达标区(每小方有虫蛹2头以上),当其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250毫升兑适量水,拌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使药剂翻入土中,再浇水;或亩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表,撒后及时中耕浇水。成虫期防治:小麦抽穗扬花期,当10网复次捕到小麦吸浆虫成虫1025头,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成虫时,每亩可用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或25%辉丰菊酯乳油25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80100毫升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均匀撒于田间,熏蒸防治。(3)小
29、麦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必须注意定期调查、动态监测,当开始发病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控制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对小麦条锈病应“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南部条锈病重点发生区要于4月上中旬普遍喷药一次,防止其大面积流行成灾;叶锈病防治指标为病叶率10%,白粉病防治指标为病叶率5%。防治上述病害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或30%戊唑醇(得惠)悬浮剂10-15毫升、志信星25-32克,兑水50公斤喷洒,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4)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
30、气,应立即喷药预防。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多菌灵胶悬剂、微粉剂8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关键时期是齐穗至始花期。如喷药后2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种植高感品种的麦田,应视病情喷药2-3次。3、灌浆期灌浆期是多种病虫重叠发生为害的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多防,重点控制麦穗蚜,兼治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1)小麦蚜虫:当穗蚜百株达500头或益害比1:150以下时,每亩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或3%啶虫咪20毫升,或25%辉丰菊酯乳油25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兑水5
31、0公斤喷雾。为提高防效,可用机动弥雾机低容量(15公斤水/亩)喷防。(2)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混合发生区:可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各计各量,混合喷药,进行综合防治。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或30%戊唑醇(得惠)悬浮剂10-15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上述配方中再加入磷酸二氢钾150克还可以起到补肥增产的作用,但要现配现用。中南部地区和豫西地区应注意小麦粘虫的调查与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发现每平方米有3龄前粘虫15头以上时,要立即
32、喷药防治,每亩可用灭幼脲1号有效成分12克,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35克喷雾。(二)注意事项1、农民群众在选择小麦病虫害防治时机时,一定要注意听取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报和技术指导,避免盲目喷药,贻误最佳战机。2、在选购农药品种时,要到国家批准的正规农药销售门店购买,并尽可能选用植保部门推荐的农药品种,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3、小麦病虫种类多,往往多种病虫在同一时期同时发生,重叠危害。要根据病虫的实际情况,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并尽可能采取混合施药,主攻一种,兼治其他,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4、各地要积极扶持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强对机手的
33、技术培训,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小麦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对条锈病、吸浆虫等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毁灭性害虫要实施联防联治、统防统治和应急控制,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5、在病虫防治过程中,如遇疑难问题,可随时向当地植保部门进行技术咨询。四、强化职能,转变作风,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宣传与指导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抗大旱、保春管工作的各项要求和重大部署,特别是2月21日召开的“全省抗旱夺丰收工作会议”精神,把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作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紧紧抓住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按照省农业厅关于组织万名农技人员包万村开展
34、抗旱夺丰收活动的安排和要求,再接再厉,进一步动员和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全力以赴搞好技术培训宣传与指导服务工作。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技术到位、措施到位,全力打好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的攻坚战,力争旱重地区少减产,旱轻地区不减产,无旱地区多增产,努力夺取今年我省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抓好培训宣传。省、市、县三级层层开展技术培训,省、市培训技术骨干,县(市、区)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基层农技人员通过集村文化大院、村图书室、田间地头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一对一培训。结合技术培训广泛开
35、展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印发宣传单等方式,指导群众科学抗旱、科学春管,真正提高麦田管理的科技含量。二是搞好调查研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开展旱情、苗情、病情、虫情调查,进行分片多点调查,摸清底数,随时掌握动态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召集专家进行会商,因地因苗制订对策,提出分类指导技术措施和技术要点,强化管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科学性。三是实行包村联户。各级农业部门及时派驻农技推广人员到抗旱促春管夺丰收第一线,确保技术人员到田、技术要领到人。重点组织好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实行包村联户,分片包干、责任到村、服务到户,做到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抗旱促春管技术明白纸,培育科技示范户,以户带户,促进技术到地,措施到田。四是开展巡回指导。省、市两级要开展好督导工作,专家分区包片蹲点督促指导,带队领导巡回督察,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现场办公解决;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坚守第一线,设立农技服务热线,随时解答群众抗旱促春管问题,把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确保抗旱促春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完成春管任务,努力夺取丰收。五是坚持值班制度。组织专人轮班值守,坚守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强化调度,关键时期实行日报制度,及时反映抗旱工作进展、苗情转化、管理进度和重要情况,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在抗旱保春管工作中作出应有贡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