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doc
《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精品文档.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以中小企业为例内 容 摘 要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的产业间新的组织形式,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产业集群也是浙江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在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块状经济及其创造的“经济奇迹”以其令人信服的实证展示了产业集群的神奇。文章分析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概括了浙江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特色企业为主体、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的特点及优势,最后针对浙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2、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中小企业、产业发展THE ANALYSIS OF ZHEJIANG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TAKE SMES FOR EXAMPLEABSTRACTIndustry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new form of organization among industry in modern economy, and its driving predominance makes it become a main source of competitiveness of cou
3、ntries or regions. Industry Cluster also is the main mod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comes into being spontaneously in an open environment. In Zhejiang, massive economic and economic miracle which are created by SMES clusters show the amazing power of industry cluster with
4、 convictive fac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MES clust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Zhejiang, which bases on the SMEs and the specialization dividing work and cooperation, and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 enterprises as i
5、ts main body. Finally,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 suggestions are give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Industrial Clusters.KEYWORDS:Industrial Clusters,Competitive Advantage,SM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正文目录第一章 引言 1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概述 1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1一、产业细分化1二、企业生态化2三、经营全球化2第二章 浙江产业集群
6、的现状、成因 3第一节 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 3第二节 浙江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4一、历史文化因素 4二、利用比较优势 4三、制度创新 4 四、政府促进作用 5第三章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优势 6第一节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 6一、“块状经济”模式 6二、空间集聚型模式 6三、群落式发展模式 6四、家族式发展模式 6第二节 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6一、供给与需求优势 7二、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8三、成本优势8四、规模经济与外部效应 9五、在竞争合作中获益 9第四章 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1第一节 浙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11一、规模小、产品档次低11二、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且结构单一 11三、
7、企业技术创新速度不快,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 11四、政府体制的不完善 12第二节 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2一、加快区域品牌建设 12二、提高创新能力 12三、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13四、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附录 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概述产业集群管福泉,吴伟光.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J. 工业技术经济,2006,(3):10-12.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中大量相同或相近的产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通过由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释放,在经济竞争中产生很强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本质
8、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有效培育与发展可以实现多种经济发展目标,因此,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包含了三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其次,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及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经济组织系统;最后,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离开了区域特定的优势产业来谈产业集群是毫无意义的。产业集群不但包含了区域内直接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其存在和发展起直接和间接支撑作用的各种行为主体,如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会等。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
9、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区域网络是一种在集群内部看似封闭,而实际上与集群外仍然发生众多联系的关系模式。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一个地区的产品只要有竞争优势,就可以行销世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开始产生全球性影响。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很强的区域化特征,投资自由化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区域,其结果是产业向最具发展条件的地区集中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10、相同或相似的产业不断在某一区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成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核心,这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一、产业细分化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集群内企业会进行有效的分工,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集群市场需求空间的拓展,集群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相应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品牌形象的提升,集群内产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向高端发展,新的产业脱颖而出。因此,产业集群区域规模愈来愈大,分工愈来愈细,既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又提高集群整体的效率和竞争
11、力。二、企业生态化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各等级企业的并存,是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生态化企业群体,类似于生物生态系统。在集群中,有竞争也有协作,但这种竞争更多的是协作关系。集群内的企业既能独立生存,又要围绕某个产业紧密结合,功能互补,从而使大部分企业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产业集群内生产性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逐步从生产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从而派生出一批服务型企业,包括物流、包装、运输、仓储、信息、贸易、设计开发、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企业生态群不断得到完善,增强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三、经营全球化经营全球化是产业集群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12、,同时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所拥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流入集群,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特别是产业集群还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例如浙江的一些产业集群以“区位品牌”的形象去国外参加博览会,并开始在国外市场设立专卖店。第二章 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成因第一节 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浙江现象”是指促使浙江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在2004年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占了27席,居全国首位,其所表现出来的“浙江现象”引人注目。浙江产业集群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渐形成
13、,经过快速增长、结构调整,目前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的生产总值和市场占有率均在全国前列,有些产品已占国际市场的13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产量居前10位的有33种,占63,而其中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的小商品。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浙江全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工业总产值在l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这些产业集群都业绩显著,在全国同类产业或产品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近年来乐清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国低压电器产值的35以上;嵊州市领带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温州打火机、眼镜出口
14、量占全国的90以上;诸暨大唐年产70多亿双袜子,约占国内市场的40。对浙江而言,区域产业集群是由市场选择、当地特定经济条件决定的,在一定地域空间集聚而形成具有比较优势、能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其实质即为产业集群。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商品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集群。有的是从家庭作坊、合伙企业或乡村集体企业起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如宁波的服装产业、绍兴的轻纺商贸城、义乌的小商品贸易、柳市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嵊州领带、诸暨大唐袜业等闻名全国。浙江特色产业分布参考下表:表2-1 浙江省主要特色产业地区分布序号
15、地区特色产业1温州鞋、服装、眼镜、打火机2义乌小商品3绍兴轻纺、化纤4永康五金5海宁皮革、服装6余姚轻工模具7鄞县服装8奉化服饰9慈溪鱼钩、长绒毛10永嘉纽扣、泵阀11嵊州领带12金乡标牌、包装13大唐袜业14瑞安汽车和摩托车配件15瓯海阀门16柳市低压电器17台州精细化工、摩托车18路桥日用小商品资料来源:王缉慈.创新的空问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69页,表20整理得。第二节 浙江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一、历史文化因素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浙江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代相传的商业文化和金融业传统,使浙江人具有善于经营工商业的独特优势。例如,宁
16、波依靠“奉帮裁缝”的传统技艺,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绍兴借“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统经济,建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国轻纺城;温州更是利用“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特点,逐步形成了皮鞋、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鲜明的特色产业群。浙江历来人口密集、资源贫乏,这使浙江人形成了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这不仅产生了绍兴师爷、“宁波帮”等智慧和职业群体,也培养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如东阳木匠、永康铁匠等等。这些世代相传的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浙江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义利并重”等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这些观念和思想形成了浙江的区域“文化基因”,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小
17、企业的蓬勃发展。二、利用比较优势首先,浙江充分利用了海洋、港口和毗邻上海的有利区位优势。浙江位于中国沿海地区,目前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带来了便利。此外,浙江又毗邻上海,上海为浙江的商品提供了大市场。浙江充分利用上海有利的市场网络,带动专业化产业区发展,从而使资本、技术、信息以及产业在浙江集聚。其次,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了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低层次产业为浙江产业集群的起点,发展纺织、服装、五金等产业。由于在改革初期,全社会对低层次产品需求旺盛,收益相对较高,于是生产中低层次产品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产业集群现象。三、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浙江产业集
18、群形成的原动力。在改革的初期,浙江率先进行所有制创新,浙江的非公有经济成分在个私经济发展基础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可在全国其他地方,非公有经济还只刚刚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在农村发展中小私营工业企业,由于信息和交易成本上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或很少为这些中小企业融资。这时依托扎根于浙江大地的民间金融业就与农村工业同时发展,对个人信用和私人关系网络的依赖使得它们对所服务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及背景信息较为熟悉,信用调查成本、监督成本相对较低。最初在台州、温州、金华等很多地方都活跃着民间资本市场,开办地下钱庄、实行利率浮动等,而这些都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后盾,从而促使浙江的个体
19、、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发地、逐渐地从原先的分散格局向群落式的发展格局转变。四、政府的促进作用凡是能持续发展的产业群,都有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正确引导。如中小企业集群发达的意大利,其地方政府和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力的公共支持。1991年意大利制定了专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法规,明确规定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目的在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和提高竞争力。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也与其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干预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等,把散、乱、小的工业企业引入统一规划的工业区中,促进产业集聚。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
20、和引导产业发展。制订行业法规与制度,规范行业行为,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3、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如由政府有关部门带头组建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出资组建相关产业研究所等,为企业提供产业发展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加强企业对外联系。4、改善区域投资环境。针对产业区内知名品牌少,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的特点,重视区域整体形象设计,通过举办国际、全国商品博览会,如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五金博览会、大唐袜业博览会等,推出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第三章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优势第一节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一、“块状经济”模式以乡、镇或县、市为单位发展起来的特色加工业产业区,即浙江“块状经济”模式,
21、也就是围绕服装、鞋袜、低压电器、纽扣等产品加工 、生产 、销售形成的专业化生产区域。以温州为代表的特色加工产业的浙江“块状经济”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形势,是浙江最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二、空间集聚型模式空间集聚型模式是浙江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主流模式,它是“单个小企业的企业组织和大量小企业集中布局”模式,即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它能获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三、群落式发展模式纵观浙江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可以发现众多中小企业并非孤立离散,而是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紧密团结合作,构成大小规模不等、专业特色鲜明的一个个中小企业群落。四、家族式发展模
22、式家族式发展模式是以家庭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企业集群间的联结纽带包括血亲、姻亲关系或可扩大到同乡、同窗或师生关系,而维持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键因素,在于相互间的信任与承诺。第二节 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从表3-1可知,浙江在许多产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就行业分布看,浙江皮革占全国的l8.50,服装占17.68,纺织业占l7.71,化学纤维制造业占13.92,普通机械制造业占13.01,文体用品占12.92,塑料制品占12.32,这些行业占浙江工业总产值的47.41,成为浙江的优势行业,并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表3-1 浙江主要产业竞争优势度划分表竞争优势分类优势度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产业 集群 竞争 优势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