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精品文档.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分析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he employ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蒋先玲1 刘微1 叶丙南2(1.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2.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40)本论文是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10AZD017;论文同时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
2、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号为A20110205。作者简介:蒋先玲,女,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项目融资。刘微(1982-),女,湖北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电话:13341003039;电子信箱:bestoulp163com 叶丙南(1983-),男,河南人,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宏观分析师。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分析摘要 利用2001-2010年我国机电行业的20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及2000年-2010年我国机电行业各子行业的季度数据,分别从微观层面和行业层面实证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机电
3、行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的负面影响的短期效应明显低于长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表明更富弹性的汇率制度有利于缓解汇率波动对就业的影响。同时机电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对就业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日益走高的背景下,机电行业更应加速行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关键词就业汇率弹性;机电行业;行业特征参数;长短期效应 ;动态面板;中图分类号 F015 F421.2 F407 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新一轮汇率体制改革,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8年次
4、贷危机发生后,为稳定出口,我国又重新采用盯住美元的特殊安排,直至2010年6月又重回改革路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富弹性,预计未来汇率波动将愈加频繁。汇率波动将影响到出口企业外币合同的本币收入,如果带来外币价格的调整,将通过外需的价格弹性影响到企业出口数量,进而可能对出口企业就业产生效应。各国政府普遍信奉重商主义,一般认为本币贬值将促进出口部门就业,升值则相反。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国政府对于汇率体制改革也比较谨慎,一直力求降低汇率的波动幅度。尽管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同汇率升值不利于就业的观点,但他们在研究汇率对于不同行业与地区就业影响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却不完全相同。Branson和Love(19
5、87)研究发现1970年至1986年间,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制造业大约失去了100万个就业岗位。Froot和Khmper(1989)认为汇率传递的程度和方向取决于预期的汇率波动是暂时性的还是持久性的,厂商只会对持久性的汇率变动作反应,而对暂时性的汇率变动不太敏感。Campa和Goldberg(1998)从微观层面建立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从进口渗透率、出口导向和进口投入品三个渠道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劳动的影响,并用1970年-1990年美国制造业的年度数据进行了验证,但其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工资受汇率变动影响较大,就业与汇率关系不显著。国内学者万解秋、徐涛(2004)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实际影
6、响,结果表明汇率小幅波动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人民币大幅升值则将抑制就业增长,并加重就业负担。范言慧和宋旺(2005)研究了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影响,发现人民币实际升值将导致制造业就业下降,而制造业出口份额及投资水平的提高会部分抵消这一影响。丁剑平,王璐(2006)比较研究了中日两国实际汇率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发现,日本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与实际汇率升值正相关,而中国则不存在类似长期关系。认为只有在汇率浮动、资源在部门间流动壁垒减少时,汇率升值才会推动劳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逐步优化就业结构。曾莹(2006)和张德远(2008)都对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认
7、为高开放度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受汇率影响显著,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其就业,而其他行业受汇率影响不显著。以上大部分研究偏重总体结论推导,国内还未有学者从企业微观层面就汇率对企业就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对于汇率波动影响的长短期效应也少有区分。本文选取机电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机电产品自199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以来其比重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60%,并且中国机电产品占世界主要市场的平均份额达到17.7%,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就业尤其是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很大程度可以通过机电行业反映出来;同时近年来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电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人民币升值加速的背景下,我们需
8、要研究机电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缓解汇率对就业波动有何影响。本文研究汇率对我国机电行业就业的影响,首先以大国开放经济下的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为基础,推导出均衡就业汇率函数并分离出决定就业汇率弹性的主要企业特性参数,深入讨论了企业不同的特征参数对就业汇率弹性的影响;通过以上理论模型对于影响就业的各因素的一般性探讨,我们建立了机电行业的三个实证模型,利用2001-2010年我国机电行业的20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及2000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机电行业整体与子行业的季度数据,分别从微观层面和行业层面实证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机电行业就业的影响。这样既从企业层面也通过机电行业内部产业对比的方
9、式探讨了企业主要特征参数对均衡就业汇率弹性的影响。本文不足,国内统计部门的已有数据均未进行过季节调整,在统计方法不得而知情况下我们的季节调整可能会有偏差。本文以下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是模型,介绍用到的假设和理论框架,并推导出经验估计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介绍经验分析中使用的数据及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结论。二、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作用机理我们考察一个无限时期下的大国开放经济,选取该经济中某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该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具有不同需求函数的国际和国内商品市场,企业在每个市场上都具有一定议价能力。假定企业面临的劳动力市场也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汇率冲击之后,企业通过调整产
10、品价格、数量和劳动投入的价格、数量达到利润最大化和国内劳动市场均衡。1.由劳动力供求函数求得均衡就业解以利润最大化为最优目标的企业同时在国内、国外市场销售产品,其数量分别为,,国内、国外市场的总需求为,,用间接标价法表示汇率,即用外币表示每单位本币的价格。根据模型设定,本国为开放大国,本国市场价格将受世界市场影响,同时本国市场也影响世界市场价格,那么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分别表示为,。假设要素投入分三种:国内劳动,国内要素投入,国外要素投入,相应的要素价格分别为。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不存在跨期劳动力调整成本,且资本与其它要素投入也能在一定期限内得到充分调整,成本忽略不计。企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11、,生产函数定义为。 无限期模型中企业依据当期和未来利润现金流的现值最大化做出生产决策,时间的折现因子定义为,核心方程如下: (1) (2)解出劳动力需求的均衡解: (3)我们定义劳动力供给函数的形式如下; (4)对均衡劳动力需求取自然对数得, (5)根据劳动市场均衡得出,就业的均衡解 (6)就业的均衡解表示在不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的情况下,均衡就业取决于汇率、企业产品面临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与出口依存度,以及各投入要素的价格以及边际替代程度。根据Campa和Goldberg(2001)与Nickell(1986)提出的理论,假定汇率作为一个随机变量,其现值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以及价值的最好估计,当汇
12、率发生改变时,企业遵循这样的一个调整路径: (7) 那么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就业遵循以上理论模型。2.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解析(1)均衡就业汇率弹性推导我们目的在于研究汇率变动对于就业均衡解的影响,根据方程(6)求得第t期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 (8) 其中表示劳动力成本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表示出口额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表示进口的要素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表示国内的要素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表示国内外市场产品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投入要素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表示企业的成本-收入比。方程(8)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数理基础,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认为汇率变动通过改变劳动的边际收入和利润
13、来影响就业。从上述两方程可以看出,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取决于以下两个影响渠道,即收入渠道和成本(要素投入)渠道,而具体的影响效果则取决于各个企业特征参数。首先,分析收入渠道对均衡就业的影响,根据方程(8)得出A表示收入渠道的就业汇率弹性效应,即通过影响国内外销售收入进而影响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已知,那么A必定为非正,即收入渠道的就业汇率弹性小于等于零,说明本币贬值能通过收入渠道促进就业。再次,分析成本渠道对均衡就业的影响,根据方程(8)得出B表示成本渠道的就业汇率弹性效应,已知,得出B必定为非负,即要素投入渠道的就业汇率弹性大于等于零,说明本币汇率贬值将导致国内外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就业增长。
14、(2)企业特征参数对就业汇率弹性影响的解析综上分析可知,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的正负效应取决于收入与成本渠道的综合影响,而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则取决于代表企业特征的各个参数,如劳动密集度、出口依存度、成本-收入比(或利润率)、产品及原材料的进口渗透率(正比于国内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汇率弹性的绝对值及国内市场上要素的价格汇率弹性)、企业在国际产品市场以及要素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国内外要素投入的替代程度。下面我们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代表企业特性的参数以及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变动将如何影响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关注弹性绝对值的变化,因此我们将分析参数变化对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绝对值的影响
15、,分为就业汇率弹性正负两种情况分析:当收入渠道效应大于成本渠道时,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为负。收入渠道效应大于成本渠道,即,此时,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为负,即,本币汇率贬值能促进就业,本币汇率升值将不利于就业。 根据方程(8) 分别计算关于以及,的一阶导数,结果如下,表示劳动密集程度,说明就业的汇率弹性为负时,劳动密集型程度越高的企业就业受到汇率波动影响的程度越大,也就是说本币升值导致该企业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大。反之,劳动成本占企业总成本越低,如资本密集型企业就业受汇率波动影响的程度越小,本币升值导致该企业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小 Campa(2001)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受汇率波动影响更小,资本密集型企业受
16、汇率波动影响更大。表示成本-收入比,表示利润率,说明就业的汇率弹性为负时,成本-收入比越高的企业就业受到汇率波动影响的程度越大,即企业利润率或产品价格加成越高的企业就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越小,也就是说利润率越高的企业本币升值导致该企业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小。分别表示国外和国内要素投入占收入的比率,它们衡量了国内外要素投入的替代程度,说明就业的汇率弹性为负时,进口要素投入占收入比越高受汇率波动影响越大,国内要素投入占收入比越高受汇率波动影响越小,也就是说企业的国内外要素投入比越高,本币升值导致企业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小。表示出口依存度,,说明就业的汇率弹性为负时,企业的出口依存度越大,该企业就业受到汇率
17、波动的影响越大 ,其中,也就是说本币升值导致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大。国内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汇率弹性及国内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汇率弹性,其绝对值分别正比于该产品及原材料的进口渗透率(所谓进口渗透率即该产品进口额占该产品国内总销售额的比率);,分别表示企业在国际产品市场以及要素市场上的定价能力。,说明本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其价格的汇率弹性越高,出口产品的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汇率弹性越高,就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越小,也就是说本国该产品的进口渗透率越低、企业在国际产品市场上定价能力越高,本币升值导致该企业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小。,说明国内外要素价格的汇率弹性越高,就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越高,也就是说本国要素市场的进口渗
18、透率越低、企业在国际要素市场的定价能力越大,本币升值导致该企业就业下降的幅度越大。综上,根据我们对于企业特征参数的分析,我们认为劳动密集型程度越高,企业利润率越低,国外要素投入占收入比越高,以及外贸依存度越高,厂商国内外市场的定价力越低、国内产品市场进口渗透率越高以及要素可替代程度越低的企业,其就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越大。也就是说本币升值(贬值)导致就业下降(上升)的幅度越大。当成本渠道的效应大于收入渠道时,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为正。成本渠道的效应大于收入渠道,即,均衡就业的汇率弹性为正。也就是汇率升值促进就业,汇率贬值不利于就业的情况下,此时各个参数对于就业的汇率弹性绝对值的影响与第一种情况相反
19、,。也就是我们认为劳动密集型程度越高,企业利润率越低,国外要素投入占收入比越高,以及外贸依存度越高,厂商国内外市场的定价力越低、国内产品市场进口渗透率越高以及要素可替代程度越低的企业,其就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越小。也就是说本币升值(贬值)导致就业上升(下降)的幅度越小,当然对于出口部门而言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三、汇率波动对机电行业就业影响的经验分析1.对机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分析面板模型(1)模型的建立通过对上面理论模型中均衡就业函数和影响均衡就业汇率弹性的企业特征要素的分析,我们建立包含2001-2010年机电行业20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模型,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汇率变动对机电企业就业的影响
20、以及机电企业特征要素变动对缓解就业冲击的作用。基本模型如下,(2)变量说明、数据选取及处理 面板样本数据共1426个来自203组,选自2001-2010年度机电行业上市公司中具有完整年度数据披露的203家,企业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年度数据来自于BIS官方网站,均采用对应月度数据简单平均值。模型中变量取值均作对数化处理。作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第i家机电企业第t年年末的员工数量,表示滞后一期的企业员工数量,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同时采用滞后一期的人民币有效汇率作为自变量,表示机电产业工业增加值,代表国内外市场对于我国机电产品的总需求,表示第i家机电企业第t年年末的营业收入,
21、代表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市场控制力, 表示第i家机电企业第t年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代表企业的生产规模,表示第i家机电企业第t年年末的利润率,代表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大小与企业竞争力,以上三个变量为避免内生性问题都采用滞后一期变量。(3)实证结果分析本文使用stata11.0对2001-2010年度203家机电行业上市公司进行面板分析,我们采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表1: 2001-2010年机电行业面板模型数据描述表2: 2001-2010年汇率对机电行业就业的面板实证分析观察表2我们发现模型的拟合还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各变量的回归参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观察各变量的回归参数的符号及大小
22、得出以下结论:滞后一期企业员工数与当期员工数显著正相关;机电企业一年期的就业汇率弹性为-0.346,即当年的人民币实际平均汇率每上升10个百分点,机电企业的员工数量就下降3.46个百分点。滞后一年的汇率与员工数量正相关,这说明由于机电行业的高度外向型特征,滞后一年汇率的变动对机电企业起到了良好的汇率预期作用,有利于机电企业调整企业经营策略。代表国内外市场对机电行业需求的机电产业工业增加值与企业员工数正相关表明我国机电行业总体尚未发展到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阶段,绝大部分机电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利润率均与企业员工数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机电企业市场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汇率 波动 机电 行业 就业 影响 研究 国际贸易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