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1.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1.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术 语2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3第四章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7第五章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与建设要求85.1 总体要求85.2 公共服务设施95.3 住宅与建筑125.4 基础设施建设175.5 管线综合335.6 景观与环境34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第七章 附 则37本标准用词说明及其它说明38附件一: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基础资料收集表39附件二: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成果及深度要求44附件三: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基
2、础资料收集表49附件四: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成果及深度要求54第一章 总 则1.1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下,为加强对我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指导,特制订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与建设管理。城镇(不含乡政府驻地)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中村城镇型居住社区建设应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规划和建设管理。1.3 本标准涉及三个层次规划内容: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二是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三是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新型农村社
3、区布局规划是村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对村镇体系规划相关内容的深化和优化调整,应单独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是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规划,应同时编制。1.4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应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就业为本、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1.5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应以县、市(区)管辖的行政范围为规划的地域范围,乡镇也可以在行政管辖的地域范围内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但应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同时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应以行政村范围进行规划,若是多个行政村合并的,应以规划合并调整后的行政村范围为规划范围。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范围应按新型农村社区
4、布局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结合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确定。1.6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编制,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省市二级村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评审,县、市(区)村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评审。县、市(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由市级人民政府审批,省直管县(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批,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由县(市)级人民政府审批。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单位,应取得城乡规划乙级以上资质;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
5、规划的单位,必须取得城乡规划丙级以上资质。第二章 术 语2.1 新型农村社区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2.2 城乡一体化 是指在城乡统筹工作方法及思路的引领下,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实现其均等化的发展模式。2.3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下,进行的县(市)域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布点规划,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位置、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建设引导等,也包括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
6、专项规划。是村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对村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优化。2.4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是指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范围内,对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出安排的规划。2.5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 是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范围进行的兼有控规管制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2.6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是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占用的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四类,不包括生产用地。2.7 建筑线一般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2.8 历史文化名村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或河南省政府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
7、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3.1 规划期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3.2 原则与要求3.3.1体现集中、集聚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选址应考虑耕作半径,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方便居民现代生活。积极鼓励第二、三产业依托社区集聚发展。3.3.2 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充分利用丘陵、缓坡和其它非耕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以规模大、区位好、基础实施相对配套的现有村庄为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3.3 保护生态环境。 3.3.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选
8、址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地段、避开生态敏感区,并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3.3.5 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应避免铁路、公路、高压输电线路、输油管线穿越,应避免沿公路布局。3.3.6 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应与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特殊功能区规划等相衔接。3.4 主要内容3.4.1 应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目标,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数量、平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目标、人均收入目标、平均耕作半径等。3.4.2 应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预测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3.4.2.1 新型农村社区人
9、口规模的预测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M=p(1X) M -规划期末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 P-整合村庄的人口总数,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整合的行政村或村庄的人口总数。 X-期末城镇化转化率。按河南省2030年城镇化水平70%的目标,河南省现有农村人口的40%需转移到城镇。因此,河南省整体的期末城镇化转化率为40%。 -转化率折减系数。虽然河南省规划期末的城镇化转化率为40%,但却需要20年才能完成,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调查研究,并确定转化率折减系数。一般转化率折减系数应在0.250.75之间。3.4.2. 2 集中、集聚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每个行政村原则上不超过1个,每个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
10、原则上不低于2000人,山区、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600人。3.4.3 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均建设用地宜不超过100m2。3.4.4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应编制村庄的迁并与整合规划。3.4.4.1 村庄的迁并整合规划应注明被迁并整合村庄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并应注明被迁并整合村庄的去向。3.4.4.2 在地理条件、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村庄,不宜整合迁并,应就地改造,逐步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农村社区,特别注意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3.4.5 新型农村社区的分类3.4.5.1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城郊新型农村社区。一般新型农村
11、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城郊新型农村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城中村城镇型居住社区指位于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建设模式。)3.4.5.2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旧有村庄的整合情况,可分为单村独建型新型农村社区和多村合建型新型农村社区。单村独建型新型农村社区指一个行政村或一个行政村内部几个自然村庄单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时编制村庄迁并整合规划,主要是集体建设用地和人口的整合。多村合建型农村社区指两个以上行政村或多个自然
12、村共同建设一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方式。在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时应进一步编制以人口、土地、边界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村庄迁并整合规划。3.4.5.3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容纳人口的多少,可分为特大型农村社区、大型农村社区、中型农村社区和小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规模划分 表3.4.5.3 人口规模(人)社区类型 600010000特大型社区40006000大型社区20004000中型社区2000小型社区人口规模超过10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宜按镇规划标准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其内部社区的详细规划也宜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编制。人口规模小于10000人的新型
13、农村社区,其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制。3.4.5.4 根据我省自然地理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平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和山区、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平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宜采取集聚整合、规模发展的模式进行建设,重点推广特大、大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山区、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宜采取适度集聚、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模式进行建设,重点推广中型和小型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3.4.5.5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现有建设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类型还可分为就地改建型和异地新建型。就地改建型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
14、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社区建设的需求。异地新建型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选择荒坡地或一般耕地实施。3.4.6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应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包括新型农村社区产业的发展方向、规划建设的特点和要求等。3.4.7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需迁并整合的村庄,除危房维修外,所有集体和个人的建设活动,严禁在现有村庄新建和改建。3.4.8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应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核算,包括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的构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占地规模以及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集约、节约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规模,并对规划期末城
15、乡建设用地的平衡进行预测。3.5 基础设施规划3.5.1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体系规划、给排水及污水工程规划、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环境卫生工程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等。3.5.2 基础设施规划的总原则是分区统筹、区域共享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定。3.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6.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总原则是分区分级统筹、科学合理配置、区域共享共建。3.6.2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符合5.2.3款的要求。3.7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3.7.1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总原则是大区域统筹全局、小区域根治重点。即大的生态系统建设、大的流域污染问题治理要从全局和全区域出
16、发进行规划建设;小区域内应重点治理污染源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3.7.2 生态区和环境功能区的规划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3.8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3.8.1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先保护后开发,重点是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3.8.2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3.9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应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重点是近期应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和相关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对近期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做出具体安排。3.10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成果应有文本、图件和相关附件构成。第四章 新型农村
17、社区空间发展规划4.1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4.1.1 在规划的范围内确定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发展的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目标,按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充分体现农民就地就业,就地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4.1.1.1 应编制产业布局规划,尤其是二、三产业布局规划。4.1.1.2 产业发展的用地规模,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的用地规模,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计入新型社区建设用地范畴。4.1.2 在规划的范围内对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做出安排,实现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在功能上的有机对接。4.1.3 在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核定新型农村社
18、区的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标准按两类控制,类为7085m2,适用于高层或多层为主的社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行政村;类为85100m2,适用于部分有低层住宅的社区,人均耕地大于1亩的行政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标准分类 表4.1.3分类人均用地指标(m2 /人)适用范围类7085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行政村类85100人均耕地大于1亩的行政村注:各市县可根据当地实际对上述标准进行调整,但最高不能超过110 m2/人。4.1.4 在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规划范围内的村庄迁并整合规划。4.1.5 在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规划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专
19、项规划。4.1.6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应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用地做出具体安排,其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4.1.6.1与自然环境和谐,与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相衔接,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清新优美,充分体现乡风民情和时代特征。4.1.6.2 集中紧凑,避免无序扩张,全面综合地安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用地。4.1.6.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标准应符合表4.1.6.3 的规定,各项建设用地取值相加不应超过建设用地上限。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表4.1.6.3用地类别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2 /人)类类住宅用地557545705075
20、公共设施用地8156156.516道路广场用地1015715916绿化用地584858建设总用地100758585100注: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公共建筑用地和公用工程设施用地。4.2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的规划期限为510年。4.3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的成果由文本、图纸以及附件构成。第五章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与建设要求5.1 总体要求5.1.1 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应进一步研究论证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和建设用地范围。5.1.2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宜与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相一致。5.1.3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用
21、地标准宜与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相一致,且应对空间发展规划阶段确定的用地布局进行深化和优化。5.1.4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应对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进行深入细致的勘察和调研,应对建设用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现状建设情况等做出建设性的评价。5.1.5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应编制建设总平面图和建设效果图。5.1.6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应编制专项工程规划和管线综合规划。5.1.7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应编制竖向规划。5.1.8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按本标准执行。5.1.9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应适当增加控规图则管制要求。控规图则应落实空间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落实
2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以及建设方向。控规图则主要有九项指标构成,即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泊位、建筑退红线、建筑限高、设施配置。控规图则管制要求应编入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文本,同时审批。5.1.10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成果由图纸、说明书构成。5.2 公共服务设施5.2.1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原则上按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应达到“规模适度、相对集中、道路硬化、人畜分离、商住分设、饮水卫生、服务配套、街容整洁、风貌鲜明”的基本要求。服务设施应包括:行政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和市政公用等八类设施。5.2.2
23、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5.2.3 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公建的项目见表5.2.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标(;) 表5.2.3类别设施名称服务内容建设规定与规模要求配置级别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社区行政管理及社区综合服务社区委员会(物业管理)具备社区“八室”(村党组织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综合会议室、警务室、档案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信访调解室)建筑面积200m2社区服务中心家政服务、咨询服务、代客订票、美容美发、洗浴、综合修理、辅助就业设施建筑面积100-300m2礼堂社区举办红白事的场所位置建筑面积50-150m2计
24、生站可与卫生站合设建筑面积20m2以上(3000人以上或有条件的社区可分设)养老院、民福院老年人全托式护理服务活动场地应有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容积率不应大于0.3;床位数量要应按照40床位/百老人的指标计算-治安联防站可与社区委员会合设,15-30m2农具统一存放站农具统一存放每千人1座,建筑面积300m2以上教育托儿所保教小于3周岁根据规划设置,托幼可以合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托与半托的比例,人均占地面积不少于15m2。幼儿园保教学龄前儿童小学6-12岁儿童入学可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可考虑小学与初中合建,设九年制学校。中学12-18岁青少年入学按教育部门规划设
25、置-远程教育、科普教育学校可综合利用学校设施,以学校为基础扩展兼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继续教育功能的新型农村学校按规划设置医疗卫生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30m2以上文化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建筑面积50-200m2小型图书馆农村科技活动、书刊与音像制品靠近或者结合社区中心绿地或广场安排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科技服务点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结合小型图书馆布置全民健身设施球类、棋类活动场地,儿童及老年人学习活动健身场地、用房结合公共绿地安排商业服务农贸市场销售粮油、副食、蔬菜、干鲜果品、小商品占地面积100-300m2,农贸市场可与食品
26、加工点合设食品加工点粮油、副食、蔬菜、果品加工餐饮主食、早点、举办婚丧宴;按规划设置社区超市烟酒糖茶等百货、日杂货占地面积70-150m2农资超市化肥、农具、农药等销售点占地面积50m2以上邮政、储蓄等代办点邮电综合服务、储蓄、电话及相关业务等按规划设置市政公用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大于100m,分类收集,垃圾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公厕每8001000人1座,建设标准应不低于30-50平方米/千人,设置人流集中处,公厕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公交点根据规划设置配电房 (按供电系统技术要求设置)建筑面积50m2左右水泵房非集中供水区域内社区设置按规划设置-小型污水处理站因地制宜,可集中,可分散按规划设置5
27、.2.4 根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使用性质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布局,宜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应有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并减少干扰。商业服务与邮政储蓄、文体、公共绿地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建设,形成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5.2.5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服务半径不大于300m。5.2.6 停车设施5.2.6.1 低层住宅停车应结合宅院设置,多层单元住宅及高层住宅停车场地应集中布置。5.2.6.2 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建,必须建设相应的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总量根据新型农村社区条件按每户不低于0.5个停车位的标准;规划
28、特殊功能(例如:旅游型)的社区停车场地布置应按每户不低于0.7个停车位的标准规划。5.2.6.3 重点公建的停车位建设应符合表5.2.6.3规定。 重点公建的停车位建设指标 表5.2.6.3 名称单位自行车(辆)机动车(辆)社区中心车位数/每百平米建筑面积105社区超市车位数/每百平米建筑面积101.5集贸市场车位数/每百平米建筑面积155餐饮店车位数/每百平米建筑面积82卫生站车位数/每百平米建筑面积152注: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其他类型的车辆停车位的换算办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5.2.7 针对必设设施没有设,达不到要求增设的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作出具体的说明
29、。5.3 住宅与建筑5.3.1 建筑5.3.1.1新型农村社区内建筑应包括住宅建筑、公建设施建筑和其它建筑三部分。其它建筑的设置,应符合无污染、不扰民的要求。5.3.1.2 各类建筑的建设应按照“先规划报审批、后实施建设”的原则进行。5.3.1.3 建筑必须体现地方乡土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5.3.2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5.3.2.1 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密度、群体组合、空间环境、使用者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采用院落组合、街坊组团等多形式灵活布置。5.3.2.2 住宅应以科学设计为支撑,提高建筑质量。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需要,搞好单体设计,
30、坚持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的原则,对房屋位置、结构、走道、庭院、围墙、门户、卫生设施等合理布局、科学设计,体现多样性和统一性,做到住宅套型合理,功能完善。此外,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高度重视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重点技术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四新)的成果应用,全面普及利用太阳能。低层住宅建筑可参照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的河南省新型住宅设计图集所推荐的户型。深化设计应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满足结构安全要求。5.3.2.3 应建设一定比例的老年人住宅,且宜靠近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按老年居住建筑规范实施。5.3.2.4 低层住宅屋顶需要设
31、置考虑一定面积的平屋顶用以曝晒粮食,并考虑设置杠杆等机械装置上下运送农产品。5.3.2.5 住宅建筑要达到“安全用水、卫生用厕、清洁用能、房屋安全、风格协调”的基本要求。供电、光纤、供水应入户,每户应建水冲式卫生厕所,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理或排入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5.3.2.6 新型农村社区以联排式低层住宅、单元式多层住宅为主,可适当建设高层住宅。联排式低层住宅控制在23层。其中,特大型、大型新型农村社区低层住宅占地不超过20%;中型、小型新型农村社区低层住宅占地不宜超过30%。山区、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低层住宅占地可适当放宽。5.3.2.7 住宅建筑风格要简洁大方,建筑立面
32、丰富,应配有必要的阳台、窗台、雨篷等构件。必须重视并体现对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利用,且与当地环境和田园风光相协调。5.3.2.8 住宅建筑色彩要社区整体协调、局部统一。社区色彩应采用建筑效果图进行报批以确定色彩。色彩应与当地环境、特色建筑相呼应、协调。宜参照常用建筑色(02J503-1)、中国建筑色卡确定。5.3.2.9 住宅建筑净密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表5.3.2.9规定:住宅建筑净密度控制指标(%) 表5.3.2.9住宅层数建设分区类类低层(23层)4045多层(46层)3540中高层(79层)3035高层(922)2530注:建设分区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划分。5.3.2.10 住宅建筑
33、容积率的最大值,不宜超过表6.2.10规定: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控制指标(%) 表5.3.2.10住宅层数建设分区类类低层(23层)0.80.7多层(46层)1.41.2中高层(79层)2.01.7高层(922)3.02.8注:若低多层混合,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限值;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建设分区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划分。5.3.2.11 住宅建筑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提倡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对局部小气候的利用、特色绿化(经济作物)的利用等。5.3.2.11.1住宅日照间距标准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
34、093)的要求和当地城镇住宅日照间距标准执行;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4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村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5.3.2.11.2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低层住宅之间侧面间距不宜小于4m;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5.3.3 住宅建筑的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5.3.3.1 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和建筑设
35、计成果,必须报经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才能实施修建。“统规统建”房屋,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设计,并经过施工图审查后,严格按设计修建。“统规自建”房屋,应严格控制,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后修建。5.3.3.2 住宅空间5.3.3.2.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达到大寒日两小时的日照标准。5.3.3.2.2 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或预留位置。5.3.3.2.3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卫生间地面和局部墙面必须有防水构造。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
36、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在厨房内。5.3.3.2.4 尊重农村习惯,住宅空间必须设置储藏室,储藏室的面积要根据具体社区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定。5.3.3.2.5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5.3.3.2.6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女儿墙净高不应低于1.05m。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5.3.3.2.7 尊重农村习惯,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7m,宜为2.82.9m,不应高于3.6米。局部净高小于2.7米的面积不应大于
37、室内使用面积的1/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3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宜低于2.40m。5.3.3.2.8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5.3.3.2.9 住宅应能自然通风,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5.3.3.2.10 阳台地面构造应有排水设施。5.3.3.2.11 住宅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置。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5.3.3.2.12 确定太阳能设施的安装位置,注意美观、协调。5.3.3.3 住宅结构5.3.3.3.1 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8、不应少于50年,其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5.3.3.3.2 根据国家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住宅结构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丙类。5.3.3.3.3 住宅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住宅结构和结构构件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5.3.3.3.4 住宅结构不应产生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5.3.3.3.5 住宅结构材料应具有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应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因地制宜以当地材料为主,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建材资源优势,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材料、工艺和产品,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墙体与
39、屋顶材料。5.3.3.3.6 住宅结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低于95的保证率;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其结构用钢材应符合抗震性能要求。5.3.3.3.7 住宅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用于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5.3.3.3.8 住宅结构用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钢结构用钢材,尚应具有碳含量、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5.3.3.3.9 住宅结构中承重砌体材料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烧结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2) 砖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抗震设
40、计时不应低于M5;非抗震设计时,对低于五层的住宅不应低于M2.5,对五层及五层以上的住宅不应低于M5。砌块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7.5,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5。5.3.3.3.10住宅的地基、基础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变形应保证住宅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5.3.3.3.11 基坑开挖及其支护应保证其自身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5.3.3.3.12 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不可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应进行结构、结构构件的抗震验算,并应根据结构材料、结构体系、房屋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等因素,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5.3.3.3.13 住宅的砌体结构,
41、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整体性;在抗震设防地区应满足抗震性能要求。5.3.3.3.14 住宅中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构造应满足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要求。5.3.3.3.15 住宅木结构构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潮、防腐、防虫措施。5.3.4 社区居民住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一定的建筑节能措施,尽量采用环保材料、保温材料,并通过试点示范,力争达到或接近节能指标。5.3.5 鼓励城市设计、施工、生产企业为居民建设住房提供技术指导、图纸深化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等,提高服务水平和建设质量。5.4 基础设施建设5.4.1 道路交通系统5.4.1.1 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在平原区及微丘区
42、一般采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对于特大型、大型的农村社区推广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在重丘区及山区可根据地形特点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开设置,自成系统。5.4.1.2 道路系统分级设置,一般分为三级:社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宅间道路。其设置应符合表5.4.1.2。新型社区道路分级设置一览表 表5.4.1.2特大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社区级道路1020m2030m815m1421m812m1418m810m1416m组团级道路812m1418m810m1214m610m1014m68m1012m宅间道路46m68m46m6
43、8m46m68m46m68m5.4.1.3 社区级道路:建筑物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组团级道路:建筑物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宅间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4.0m。5.4.1.4 新型农村社区道路路面必须硬化、绿化。 道路基本类型:社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宅间路可因地制宜选取简易材料铺装,如卵石、或石板路面。5.4.1.5 新型农村社区道路标高原则上应低于两侧建筑物基底标高,并结合各类工程管线建设要求统一考虑。5.4.1.6 新型农村社区道路与过境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平交时,应符合相关规定。5.4.1.7 新型农村社区主要道路平面交叉时应尽量正交,必须斜交时,锐角应大于60。近期难以满足上述要求的,应采取加大交叉口锐角一侧缘石半径,清除视距三角形范围内阻碍视线障碍物等方式保证车辆通行安全。5.4.1.8 新型农村社区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5.4.1.8的规定。 社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表5.4.1.8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8.0,L200m非机动车道0.33.0,L50m步行道0.38.0注:L为坡长(m)。5.4.1.9 新型农村社区道路横断面应设置横坡,机动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