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独眼龙30技术报告.doc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独眼龙30技术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独眼龙30技术报告.doc(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独眼龙30技术报告.精品文档.第六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 术 报 告学 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队伍名称:独眼龙3.0参赛队员:赵汉钰张俊哲牛海龙带队教师:白帆 吴振浩关于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第四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关保留、使用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规定,即:参赛作品著作权归参赛者本人,比赛组委会和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可以在相关主页上收录并公开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案、技术报告以及参赛模型车的视频、图像资料,并将相关内容编纂收录在组委会出版论文集中。参赛队员签
2、名:赵汉钰、牛海龙、张俊哲带队教师签名:白帆、吴振浩日 期:2011年8月10日 目 录第一章 引 言1第二章 总体方案分析和设计22.1 总体设计方案2第三章 模型车整车结构设计与调校53.1 车体的整体参数53.2 主电路板安装63.3 转向舵机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安装63.4 其他机械模块调整7第四章 系统电路设计84.1 MC9S12XS128单片机功能概述84.2 MC9S12XS128控制器最小系统接口电路104.2.1 时钟电路设计104.2.2 XS12单片机系统滤波电路设计114.2.3 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124.2.4 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144.2.5 BDM 接口电路设计16
3、4.2.6 RS232串行通讯电路设计174.2.7 XS12单片机的运行模式184.3 电源模块194.4 CCD路径识别传感器电路设计214.4.1 CCD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214.4.2 CCD路径识别传感器电路224.5 车速传感器电路244.6 电机驱动电路244.7 四位七段数码管接口电路26第五章 软件设计275.1 软件设计总体流程275.2 系统初始化设置285.3 路径识别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285.4 转向控制策略295.5 车速控制策略295.5.1 模拟PID控制原理305.5.2 增量式PID控制原理31第六章 开发与调试336.1 软件开发平台CodeWarri
4、or IDE336.2 在线编程软件设计与应用346.3 串口调试软件应用346.4 PID参数调节界面356.5 测试赛道366.6 数据分析36第七章 结论37参考文献38附录:程序源代码39第一章 引 言本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各种自动循迹智能小车的控制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之后,自主设计了控制方案,完成了系统设计。我们首先学习并掌握MC9S12DP256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同时制作智能车的硬件设计,如传感器设计布局和支架设计、转速传感器设计、转向舵机设计等;制作智能车的电路设计,如电源模块设计、电机驱动设计、传感器电路设计、转速传感器电路设计等;紧接着对小车各模块编译程序并调试,整合后实
5、现智能车沿黑色引导线稳定行驶;然后通过大量的测试,分析小车在测试跑道上的运行姿态,完成各种任务算法的软件调试,并不断的优化、改进硬件部分,使小车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参阅大量的文献,涉猎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我们小组最终完成了参赛小车的设计。这份报告中,我们通过对整体方案、电路、算法、调试、车辆参数的介绍,详尽地阐述了我们的思想和创意,具体表现在电路的创新设计,以及算法方面的独特想法。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做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比赛规则和设计构思。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资源配置、资源需求与分配和核心处理器的寄存器,MC9S12单片机寄存器资源。相比于其
6、它类型的单片机,16位的MC9S12的功能更加强大,功能引脚较多,能够很好地满足智能车控制系统的需要。其次,设计了智能车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电路。采用的方案以MC9S12单片机为核心,包括总体控制系统的设计,各部件需要的供电电源设计,传感器电路设计,速度检测电路的设计等。然后,进行了软件和算法的设计。根据传感器采集的道路信息,经处理分析之后,控制转角和速度。实现智能汽车快速的完成赛道。最后,阐述了赛车机械结构调整,主要是调节车的重心、前轮、后轮、舵机,使智能车在高速行走时,更加稳定。第二章 总体方案分析和设计2.1 总体设计方案根据大赛要求,系统采用Frees
7、cale 16位微控制器MC9S12DP256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为便于安装、调整,并减轻整车质量,我们重新设计了系统主板电路。路径模块设计采用CCD传感器,用于路径识别、起跑线识别和车速变换策略。车速控制采用PID调速控制反馈信号,由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车速传感器提供。小车整体布局如图2.1所示。小车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各功能模块组成如图2.2所示。图2.1 小车整体布局小车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各功能模块组成如图2.2所示。电池(7.2V)线性稳压器(7.2V-5V)驱动电机单片机外围电路MC9S12DP256CCD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车速传感器传感器调理信号转向舵机控制模块驱动电机控制模块转向舵机D
8、C-DC(7.2V-6V)SCI接口(接上位机PC)DC-DC(12V)图2.2 系统总体结构框架图 电源转换及控制模块:由电源7.2V向单片机系统、路径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提供电源转换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及外围电路:定义各管脚应用 CCD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作为路径识别 车速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提供转速反馈信号 电机闭环调速控制模块:使小车能流畅的行驶 转向舵机控制模块:能够根据路径信号准确转向 SCI接口的上位PC机监控系统及基于Labview 的相关应用软件:完成对程序的调试 LED数码管显示模块:提供了人机交换界面 基于MATLAB的分析调试软件:分析速度的调节规
9、律2.2、方案论证2.2.1 路径识别传感器设计方案路径识别是智能汽车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智能车的路径识别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优劣。大赛提供的跑道是采用白色背景并有黑色线作为引导线的模式,我们队参加的是摄像头赛题组,采用CCD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元件。CCD 图像传感器有线阵式和面阵式两种。线阵 CCD 图像传感器水平分辨率很高,但仍然属于一维的图像传感器,仅在分辨率上优越与红外光电传感器;而采用面阵 CCD 图像传感器作为路径检测工具,所能探测的赛道信息远多于“线阵型检测阵列”探测到的,而且也有足够远的探测距离以方便对前方路况进行预判。另一方面,采用该方案寻线精
10、度高,容易控制小车实现在“蛇形”路况不转弯,进弯道前提前减速,直道减少来回摆动等功能。但该方案也存在算法复杂,图像处理难度大,采样速度等难点。我们认为这些难点是可以努力去解决的。选择基于面阵 CCD 图像传感器的智能控制作为本次设计的基本控制方案, 它能够有效利用 S12 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2.2.2 速度调节传感器设计在小车的运行中,直道行走的时候,可以以最高速度行驶;在弯道出直道时,速度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到最高速;当智能车直道入弯的时候,速度也必须从当前的速度减到安全速度;当智能车在弯道时,小车必须以安全行驶,以保证其能够安全通过弯道。因此,速度的控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操作,对小车的行驶
11、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驱动电机的控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行驶过程中,小车要有最有效的加速和减速机制。高效的加速算法使小车能在直到上高速行驶,而快速减速则保证了小车运行的稳定,流畅。利用速度传感器,在时时对速度进行监控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了闭环控制PID的思想。PID控制在占空比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积分和微分控制,可以提高电机的反应时间,调节适当的参数。不过P、I、D三个参数的设定较难,需要不断进行调试,凭经验来设定。第三章 模型车整车结构设计与调校3.1 车体的整体参数我们用的是大赛指定的模型车,如图3.1所示,小车整体机构包括车模的底盘部分及转向和驱动部分。控制采用前轮转向,后轮驱动方案
12、。具体车模数据如下:表3-1 车模基本尺寸参数基本参数尺寸(cm)轴距198前轮距122后轮距138车轮直径52车长286车宽163传动比18/76图3.1 模型车全貌3.2 主电路板安装为保证整车的紧凑性和整体质量的集中,在设计电路板时将其形状设计成与底盘相同,如图3.2所示,利用底盘上原有的定位孔将其平铺在底盘上,另外利用四个定位孔,用铜螺柱将底盘和主板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做也是为了主板的拆装的方便快捷,也有利于主板的维修。图3.2 主电路板的外观和安装3.3 转向舵机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安装舵机是一种位置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大赛规定使用的是型号:S3
13、010。其工作原理是:控制信号由接收机的通道进入信号调制芯片,获得直流偏置电压。它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为20ms,宽度为1.5ms的基准信号,将获得的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压差输出。最后,电压差的正负输出到电机驱动芯片决定电机的正反转。当电机转速一定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旋转,使得电压差为0,电机停止转动。舵机的控制信号是PWM信号,利用占空比的变化改变舵机的位置。舵机转向是整个控制系统中延迟较大的一个环节,为了减小此时间常数,通过改变舵机的安装位置,而并非改变舵机本身结构的方法可以提高舵机的响应速度。分析舵机控制转向轮转向的原理,可以发现在相同的舵机转向条件下
14、,转向连杆在舵机的一端的连接点离舵机轴心距离越远,转向轮转向变化越快。这相当于增大力臂长度,提高线速度。针对上述特性,改变了原有的舵机的安装方法,对舵机如图3.3所示的安装。这样安装的优点是:改变了舵机的力臂,使转向更灵敏;舵机安装在正中央,使舵机左右转向时受力比较均匀,使舵机能灵活的转向。图3.3 舵机的安装3.4 其他机械模块调整在调制过程中,除去对以上部分的调整之外,其他机械部分也要酌情调整。悬挂臂、转向连杆的动作要灵活自如,准确无误;主悬架要松紧适度;驱动电机的螺丝一定要上紧,并要经常检查,一旦在行驶中松动就会造成零件的损坏。调试中还发现主悬架的第二个螺丝容易松动,测试时要检查是否上紧
15、。第四章 系统电路设计4.1 MC9S12XS128单片机功能概述MC9S12XS128是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HCS12的增强型产品,基于S12 CPU内核,可达到25MHz的HCS12的25倍性能。它隶属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S12X 系列,增加了172条额外指令,可执行32位计算(共有280条指令),总线频率最高可达40MHz,并且具备完全的CAN功能,改进了中断处理能力。S12X系列的CPU以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集成了中断控制器,有丰富的寻址方式。中断有7个优先级并且内核支持优先级的调度,最多可有117个中断源,S12X最多可访问8MB的全部存储空间(包括片内和片外资源)。如图4.1所示,
16、系统的引脚图:图4.1 系统的引脚图如图4.2所示,系统结构图:如图4.2 系统结构图4.2 MC9S12DP256控制器最小系统接口电路4.2.1 时钟电路设计时钟电路在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中往往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因为晶振体的工作频率很高,设计不当很有可能使其工作时的产生的高频信号对其他电路造成干扰,尤其是对模拟部分如AD转换输入信号的干扰;或者甚至晶振体不工作,导致整个单片机系统无法运行。MC9S12X系列单片机的时钟输入接口在其46引脚(EXTAL)和47引脚(XTAL)上(112 引角封装),通常是接一个16M 的晶振体。外部振荡器的连接分为串联型和使用外部有源振荡器2种方式。后者稳定性
17、比较高。MC9S12系列单片机专门设计了外部振荡器的连接设置引角PE7(36 号),要求我们在使用串联型电路时将该引角置高,在使外部有源振荡器电路时将该引角置低。如图4.3所示,2种电路的连接方案和相应的引角配置。图4.3 PE7 引角配置我们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也就是并联连接方式。其中的电容C1,C2 称为负载电容,为的是削减谐波对电路的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滤波;Cdc可以不接,C1,C2 为22pF.此外设计时钟电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晶振体和单片机引角之间的连线尽量要短,这样可以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和避免晶振体的高频信号过多的干扰周围线路。2.晶振体的下方和周围尽量不要走线,尤其是对信
18、号质量要求高的器件的线路。3.晶振体的周围和下面尽量用地线包围和覆盖,将晶振体的噪声阻挡起来,也防止其他干扰信号进来。4.2.2 S12X单片机系统滤波电路设计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电压中的纹波,保证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它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以及由电容,电感组成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S12X 系列单片机内部带有电压调整器,它主要负责为单片机的内部提供不同的电压,其中为锁相环电路提供的电压为2.5V,因此其电源端VDDPLL(43 引脚)与XFC(44 引角)需要外部连接滤波电路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样FREESCALE 也要求我们为S12 单片机
19、的VDD1(13 引角)VDD2(65 引角)外接滤波电容。当然单片机的其他的各个外接电源端也一定要有滤波电路。如图4.4所示,锁相环的滤波电路设计例图:图4.4 锁相环的滤波电路下图为VDD1(13 引角),VDD2(65 引角)的滤波电路设计例图:图4.5 滤波电路同样,各滤波电路要尽量靠近MCU 的对应引角,这样才能真正为该部件提供滤波功能。4.2.3 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MC9S12 系列单片机的外部供电电压为5V,分别为单片机的内部电压调整器,IO 端驱动器,AD 转换器提供电源,详细情况如下:使用5v 供电的端口有:VDDR(41 引脚) 接+5V VSSR(40 引脚) 接地 内部
20、电压调整器供电端VDDX(107 引脚) 接+5V VSSX (106 引脚) 接地 IO 驱动供电端VDDA(83 引脚) 接+5V VSSA(86 引脚) 接地 AD 转换器供电端使用2,5v 供电的端口有(内部电压调整器开启时不必进行外部供电):VDDPLL(43 引脚) 接+2.5V VSSPLL(45 引脚) 接地 锁相环供电端VDD1(13 引脚) 接+2.5V VSS1(14 引脚) 接地 内部电源供电端1VDD2(65 引脚) 接+2.5V VSS2(66 引脚 ) 接地 内部电源供电端2此外还有:VRH (84 引脚) VRL (85 引脚) AD 转换器参考电压(不得大于5
21、V)VREGEN(97 引脚) 电压调整器使能端 (上拉3.3K 电阻或直接连接可开启内部电压调整器)需要说明的是当VREGEN(97 引脚)接地时,单片机的内部电压调整器关闭,我们需要外部对VDDPLL(43 引脚) ,VDD1(13 引脚) ,VDD2(65 引脚)提供稳定的2.5V 电源,当VREGEN(97 引脚) 接高电平时,单片机的内部电压调整器开启,我们不必对单片机进行外部供电,推荐使用内部的电压调整器。在设计供电走线时,为了确保它们各自的稳定性,并避免之间产生相互干扰,我们要分开为他们供电和滤波,并相对分割。如图3.6是飞思卡尔推荐的设计方法,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接地敷铜的分割线将
22、各供电模块相对隔离:图4.6 飞思卡尔推荐的供电和滤波方案为了滤除更多的杂波,我们可以对上图做一些小的改进,即在VDD1与VSS1,VDD2 与VSS2 分别接两个滤波电容,容量分别为0.1uF 和0.01uF。同时,我们在设计VDDR(41 引脚)和 VSSR(40 引脚)内部电压调整器供电端,VDDX(107 引脚)和VSSX (106 引脚) IO 驱动供电端,VDDA(83 引脚) 和VSSA(86 引脚)AD 转换器供电端的供电电路时,由于它们有较大的电量吞吐量,尤其是IO 驱动供电端工作时往往需要很大的吞吐电流,所以我们在连接去藕电容的同时,再并联上一个大容量的电容,用来保证供电端
23、电流的平稳,它的大小通常为10uF。同样,这些电容也一定要尽量靠近MCU 的对应引角处。为了充分提高供电电路的电磁兼容性,去除高频噪声,我们还可在各供电电路中串接一磁性元件,它通常为电阻甚小的电感。具体设计方案如图3.7所示:如图4.7 去除高频噪音方案接着我们为单片机系统设计一个总电源电路,如图3.8所示。图4.8 单片机系统总电源图中除了加入了扼流电感,滤波电容以外还串接了可恢复熔断器F1 和并接了稳压二极管D,这样就可以为单片机提供安全,稳定和纯净的电源了。最后我们接一个发光二极管来指示单片机的工作状态。4.2.4 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单片机需要在上电之后给其一个复位信号才能正常工作,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汽车工业 学院 科技学院 独眼龙 30 技术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