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济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济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精品文档.济 南 市 安 全 生 产监 督 管 理 局济槐安发200619号济南市槐荫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区安委成员单位、各办镇: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框架及建设方案编制指南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槐荫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一、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2、是加强我区安全生产综合防范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重大举措。是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有效手段。槐荫区区域总面积151平方公里,人口33.76万,全区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上万家,而且布局比较分散,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动态监管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难以及时进行救援,尽快建立应急救援平台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二、建设目标平台建设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规范为指针,遵循“三网一库”标准,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各负其责、逐步实施的原则,“三网
3、一库”即专网、内网、外网和基础安全数据库,其中专网部分是指省、市、区三级平台之间现有的政务专线;外网部分是指互联网;内网是指各级各部门的内部局域网。区安监部门负责本级平台建设工作。建设经费原则上由同级财政负责。企业安全管理终端的建设由企业负责。省、市局提出三年内完成省、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从上而下启动,逐步完善。我区力争提前完成。第一阶段完成全区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建档、建库工作和重点监控企业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建档、建库工作(此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实现区、办镇两级指挥中心的对接。第三阶段实现市、区两级指挥中心的对接。三、功能定位结合省、市局对平台建设的要求,我们经过
4、反复研究,确定平台总体定位本着能用、好用、管用的原则,着眼于综合监管、实时监控、应急指挥等核心功能的发挥。一是在综合监管功能定位上,针对本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求,平台主要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包含基础数据库系统、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远程实时动态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与应急联动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和系统内部协同办公系统。 区级平台主要侧重于本区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并具备上传功能和对企业终端进行监控的功能。企业安全管理终端主要是通过视频系统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传递重特大事故现场的实时情况,监督考核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时监控重
5、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 二是在实时监控功能定位上,突出对安全监察人员和企业安管人员尽职履责情况的实时监督,对重点企业视频和物理量的监控。政府平台立足综合监管职责的发挥,只适时有重点的进行监管,企业落实全面监控与事故防范的主体责任,不把政府平台建成企业的“值班室”。三是在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功能定位上,站在大安全角度,充分考虑了平台与区应急指挥系统、区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应急系统的对接联动,通过车载式移动视频采集和无线通讯技术,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立体式应急体系。 四、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一)准备阶段。1、完成全区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建档、建库和监控工作及全区重点监控的生
6、产经营单位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建档工作。从2005年10月份开始到2006年10月份,区安监局指导14办镇及全区600家企业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并对槐荫区特大、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预案以及12项分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我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评估、监测、建档、建库、监控等工作要求和管理职责。同时,区安监局对全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普查,目前,全区14个办(镇)、143个村局、所有重大危险源及重点监控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数据信息已基本录入完毕。2、充分论证。一是到重点监控企业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对平台构架、实现功能、资源技术、建设资金、对接共享等问题充分进
7、行了了解和探讨,并广泛征求了意见,统一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充分性。 二是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就目前我区现有的软、硬件信息化资源、网络传输载体、信息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在机房、传输网络、电子地理信息、工具软件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三是与多家从事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信息科技公司进行了接洽。了解和掌握了目前可行的技术、相关的产品、实施的效果、资源的需求、研发的趋向等方面的问题。(二)实施阶段:创造条件,精心组织,推进平台建设有序展开。1、初步选定了建设场所。我局办公场所相当紧张并无空闲,而此工程需用较大的办公场地,建设场所拟初步定在区政务中心1601会议室和1
8、603房间(1601作为指挥室,1603作为机房),可满足应急指挥和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召开视频会议的双重使用。2、应急救援综合监管指挥平台建设政府投资10万元,并拟定了应急救援平台建设的软、硬件设备(附件3)。3、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在资金和软件、设备到位的条件下)针对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结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按照3月9日省局平台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和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在专门组织人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功能、技术架构,政策、技术、资源、经济可行性和项目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槐荫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方案。方案明确了我市平台的建设目标、内容
9、要求、功能定位、资金预算和时间安排。平台建设围绕“扩展监察视野、增强监管水平、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行政效能、节约行政成本、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第一阶段(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份),完成全区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建档、建库工作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重点监控企业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建档、建库工作(此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从2006年10月到2006年底),在完成应急救援平台的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分两步走:第一步实现与办(镇)分控中心的对接。第二步实现与市局的对接并与10家重大危险源单位实行对接。首期(本年度)接入重点监控的重
10、大危险源的企业10 家,其中危险化学品企业4家、烟花爆竹批发类企业 2 家,加油站 4 家。第三阶段(从2007年1月至6月),完成区级应急指挥中心与所有的100余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30余家重点监控企业(其中包括医院、商贸中心、批发市场、人员密集型场所等)的对接。第四阶段(截止2007年12月底前),配备应急救援现场指挥车,利用车载式移动视频采集与传输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事故应急救援的远程调度和指挥。 4、明确进度,全力推进,严格把关,确保平台建设的质量。近期,我们将召开全区平台建设会议,尽快建立起完备的区、办(镇)、重点监控企业三级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综合网络平台,为日常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市 安全生产 监督 管理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