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78377.doc
《泥鳅养殖技术7837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鳅养殖技术78377.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泥鳅养殖技术78377.精品文档.泥鳅养殖技术作者:今日三农网()套养泥鳅池的改建饲养泥鳅也可在种植莲藕池和稻田里进行。直接在藕池和稻田中套养,泥鳅易逃跑,因此要进行改建,做到防逃,易捕。 (1)做好防逃设备 藕池或田中套养泥鳅时,田埂要层层夯实,埂边用木板或水泥板或塑料薄膜拦住,大小高低以铺满田埂为宜,并插入泥中深20一30厘米,进出水口装有栏网设备。 (2)做好集鱼坑沟 要在与出水口相通的藕池挖一个深30一40厘米的坑,在稻田中央挖一条深30一40厘米的宽沟,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1/10一1/l5左右。深水坑和深水沟的用途是作为泥鳅越夏与捕
2、捞的方便。水沟和水溜相通。 (3)藕池与稻田水深在 10厘米左右,集鱼坑沟的水深要保持在30一40厘米。泥鳅的赤皮病有法治姜堰市梁徐镇曹加凤来电话反映,他家养殖的泥鳅日前出现胸鳍发红继而全身发红的症状,病鳅浮在水面上,不久死亡,每天约死亡250克左右。他问,泥鳅得了什么病,怎么防治。 从曹加凤反映的情况看,泥鳅可能得了赤皮病。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泥鳅发生赤皮病是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 治疗泥鳅赤皮病,可采用外用消毒药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
3、外用消毒药: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加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加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氯异氰脲酸钠加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2-0.5毫升双链季铵盐加水全池泼洒。内服抗菌药;每公斤泥鳅体重用50-100毫克磺胺类药物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预防泥鳅赤皮病,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避免碰伤鳅体,苗种下塘前用5-8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或2-5毫克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分钟左右,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良好。泥鳅的人工养殖人工养殖 (1)苗种培育。破膜3天后卵黄吸收完毕,鱼苗即可自由游动和摄食,此时可移入鱼苗池内进行培育。放苗密度分别为:微流水池每平方米放养12001500尾
4、,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7501050尾,同池鱼苗规格要一致。培育期间,静水池塘可只施肥不投饵,水位保持5080厘米,隔天施一次尿素,每次用量为每平方米1822克,连施34次,略停几天。也可结合施肥投喂饲料,每日两次,日用量为鱼体总重的25。当鱼苗长到4厘米左右时,要及时分池以降低密度。分池前最好先拉网锻炼23次。起捕时要小心操作,将同一规格的鱼种放于同一池塘,分池后密度为每平方米4575尾即可。再经3个月的饲养,当鱼种体长达到10厘米、体重10克左右时即可分池进行成色养殖。 (2)商品鳅养殖。泥鳅养成的方法较多,水泥池、土池、稻田及河沟均可,但以稻田养成最为经济。近几年河北省丰南市稻田养殖泥鳅取
5、得了很好的效益。全年平均每公顷稻田产泥鳅30吨,商品随时出口韩国,每公顷可取得经济效益157万元。池塘养鳅:池塘面积以250平方米左右为好,土池的池底及池壁要夯实,留底泥2530厘米;水泥池要在池底铺20厘米厚的泥土,池深70100厘米。进排水口要有拦鱼设施。鱼种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清塘,一周后灌注新水,施肥培育水质。施肥35天后鱼种即可下塘,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45尾。饲养期间除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外,还要人工投饵。投饵比例按鱼体总重计算,3月份投喂比例为2,46月份投5,78月份投10,910月份投5。配合饲料做成软块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将饵料放在沉于水中的饵料台上。池塘水位保持405
6、0厘米,水质要求肥、活、爽,池水溶氧量要保持3毫克升以上,pH值75左右,每星期换水l2次,每次换水3040厘米。平时要注意观察泥鳅的吃食及活动情况,做好防病、防逃工作。需要越冬的地方,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提高放养密度至原来的23倍,并加深水位,在池塘四角多堆放些有机肥料,并在池埂上设防风屏障。 (3)泥鳅的捕捞。泥鳅的捕捞工具很多,如须笼、套张网及麻袋等。须笼是专门捕捞泥鳅的工具,用竹蔑编成,长30厘米,直径9厘米,末端呈锥形(漏斗部),锥形高占全长13,漏斗部尖端的口径为2厘米。须笼里面用聚乙烯布做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装有带子,以便起笼时收拢袋口。套张网的网具呈方锥形,由身网和囊网两部
7、分组成。一般是手工编织的,网线材料采用合成纤维。其规格变化是:接近网口线较粗,身网中部最细,后部接近囊网处略微加粗,囊网部分则采用同一规格而又较粗的网线。稻田泥鳅的捕捞要选择晴天,傍晚把水慢慢放干,使泥鳅大量集中到深坑里,然后把炒米糠、鱼粉或蚕蛹等诱饵装入广口麻袋并沉入深水底部,可使大量泥鳅钻入袋中,于第二天日出前取出。捕捞时间和方法最好根据季节确定,4月下旬至5月下旬,以中午捕捉为好;8月份夜里捕捉较理想;秋后可把水放干,待泥鳅集中到深坑后用网捕捉。池塘泥鳅的捕捉宜选择下雨前,可用麻袋装诱饵傍晚置于投饵场或较隐蔽处,次日日出前收起;也可在排水口外系网或张网捕捉,夜间一边排水,一边注水,约可捕
8、捉池中60的泥鳅;用须笼捕鳅时,也要在笼中放入可口的诱饵,然后将笼沉入池底,051小时拉上来检查一次,拉时收拢袋口,以免泥鳅逃跑。一个池塘多放几只须笼,起捕率可达5080。野生泥鳅宜用须笼捕捉,笼内放入诱饵后于傍晚埋入泥鳅出入的沟渠、河道。鳅笼的放置要根据其习性,911月泥鳅随水而下,笼口要朝上;45月,特别是涨水季节,泥鳅从田、沟、渠上溯,笼口要朝下。除笼捕外,也可在稻田和沟渠边挖几个小坑,放入炒米糠,盖上杂草,让泥鳅寄居,在上半夜点上灯火网捕。人工饲养泥鳅方法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饲养泥鳅成为了现实,但普通村民如何在简单的条件下饲养泥鳅呢? 饲养泥鳅的关键在于繁殖
9、。泥鳅自然产卵期较长,通常为每年的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水温达到20-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用作繁殖的亲鳅要选择二龄以上、成熟度较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雌泥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腹部膨大和胸鳍宽而前端圆的个体;雄泥鳅选取长和体重略小于雌泥鳅、胸鳍狭窄而前端较尖的个体。 由于条件所限,村民最好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如果轻压雌泥鳅腹部有卵粒流出、雄泥鳅腹部有精液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将挤出的卵子和精液混合在一个搪瓷盆中,加水后再打两个鸡蛋轻轻搅动1-2分钟,使其进入正常孵化阶段,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鳅苗。鳅苗孵出后,水中的鸡蛋就成为了它们的食物。这样,鳅苗
10、的成活率极高。 3天后,可以将鳅苗转入池中饲养。放养前先铺肥泥20-25厘米,并施足基肥(牛、猪、鸡、鸭粪均可),水面上养藻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或用树技、禾草等遮荫。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万-20万尾。放养后开始投饵,初期投喂蛋黄、大豆粉、焙干的的蚯蚓等,以后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开始占种苗总体重的2%-5%,以后增至10%,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体长达10厘米时,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成鱼饲料阶段一般在水田里进行,时间选在插秧后投放,每亩投放量约为20000尾。同时,要注意水田的水深最好不要超过10厘米。在水田中,还要多养鸭子,鸭子吃掉水中的害虫和杂草,其粪便还可以成为泥鳅的食物,一举多得。泥
11、鳅的养殖技术一、技术简介 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展致富的重要途径。 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大、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 二、技术要点: 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种,方可放养。 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m2,池塘铺一层松软淤泥,以20厘米为好,搭饵料台,水深保持在40-50厘米深
12、,养殖池的注排水做好防逃设施,每平方米放6g左右的鳅苗40-50尾,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日投饵料为5%,养成后每平方米产鳅2.5公斤。 2、水槽(木箱)(31.50.8m)养殖放鳅种1.5公斤,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经7-8个月饲养,每箱可产成鳅10-15公斤。 3、稻田养殖加高加固田埂,进排水口做好防逃设施,在田中挖“井”字形沟,宽3040厘米,深50厘米,每亩放鳅苗1000-2000尾,用家畜粪便和堆肥作基肥,每天投喂豆饼、菜饼、米糠等,田间管理按普通稻田管理,农药用高效低毒农药类,朝上喷。经过养殖,每亩可产成鳅在50公斤以上。 4、房前屋后塘可按每平方米放养5厘米长的鳅苗0.1公斤,按池
13、塘养殖法管理,可收获成鳅30-40公斤。反季节养殖泥鳅的技术我镇农民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差价在3-5元,效益相当可观。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池条件。依各自庭院而定,水泥池面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养鳅池建成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皆可,并有进排水口,池深1.2-1.5米,距池底30厘米处设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施,池水深0.8-1米。放鳅前,事先放入20厘米厚的肥泥,在放养前10-15天对鳅池进行清整消毒。7天后,加水20-30厘米,每平方米放入畜禽粪肥0.3-0.5千克,然后加水至40-50厘米。数天后当水色为黄绿色,
14、透明度15-25厘米时放养。 二、温室安装。按蔬菜大棚搭设方法搭建,有单层或双层结构,材料可选用竹竿,有条件者可用钢筋结构,另外需备适当稻草席或帘,冬季覆盖在塑料大棚保温。 三、放养泥鳅。泥鳅放养前通常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3-5分钟,防止水霉病,消除体表寄生虫。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5千克左右,随放养量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8-1米(有条件者可保持池内有微流水,效果更佳)。泥鳅入池时,还要防止温差过大,以免造成泥鳅感冒而引起死亡。 四、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天然饵料有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螺蛳、蚯蚓、动物内脏、藻类、米糠、豆渣等。投喂时注意动、植物饵料合理搭配,投饲应做到四
15、定。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可不投。在饲养中,应注意施肥,每隔4-5天向鳅池泼洒粪肥1次,每平方米50-100克,保持水体透明度15-25厘米,并及时换水,鳅池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30厘米(若池内有微流水条件者,无须常换水,但要防止水质恶化)。晒水池要经常蓄满自来水,以便水源充足。 五、大棚管理。按照农技要求,参照蔬菜大棚管理要点进行。泥鳅养殖要点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因此,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防治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
16、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做好泥鳅养殖的病害预防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六点: 饲养环境 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苗种质量 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苗种。 苗种消毒 苗种放养前,最好用2%-3%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杀灭其体表的病原体。 放养密度 在泥鳅养殖期间,如放养密度低,则
17、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放养密度过高,又容易导致泥鳅患病。一般放养体长3-4厘米的夏花每平米100-150尾,体长在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每平米50-80尾,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饲料管理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经济鱼类,尤其喜食水蚤、丝蚯蚓及其它浮游生物,但动物性饲料一般不宜单独投喂,否则容易造成泥鳅贪食,食物不消化,肠呼吸不正常,“胀气”而死亡,对腐臭变质的饲料绝不能投喂,否则泥鳅易患肠炎等疾病。 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抓好水质培育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符合泥鳅的生理生态要求,可弥补人工饲料营养不全和摄食不均匀的缺点,还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泥鳅放
18、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泥鳅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一、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1、饲养池建造: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3、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 4、饲料投
19、喂: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5、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
20、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6、水质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7、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二、稻田养鳅 在稻田放养泥鳅
21、,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 此外,在种藕、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
22、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三、家庭养鳅 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膳、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夏秋暂养鳅 冬季卖高价夏秋泥鳅“双高”(高密度、高效益)暂养技术,即在夏秋两季泥鳅上市高峰、价格较低时,将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集中收购进行短阶段的“高密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泥鳅 养殖 技术 7837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