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doc(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精品文档.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201-实施201-发布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pumping station(送审稿)GB/T 201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的要求,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会同有关单
2、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成熟的施工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中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开展了泵站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等的分析研究。同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等部门及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11章40节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施工布置、施工测量、地基与基础、泵房施工、进出水建筑物施工、观测设施和施工期观测、水工金属结构安装与埋件、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泵站施工验收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水利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
3、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0号荣宁园3号楼,邮政编码:100054;电子信箱:jskfpxc),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审查人和主要起草人:主 编 单 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参 编 单 位:武汉大学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运城市水务局主 要 起 草 人: 主 要 审 查 人: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施工布置43.1 一般规定43.2 施工布置44 施工测量64.1 一般规定64.2 施工测量75 地基与
4、基础105.1 一般规定105.2 基坑排水105.3 基坑开挖125.4 地基处理125.5 特殊土地基处理135.6 地基的除险加固156 泵房施工176.1 一般规定176.2 泵房钢筋混凝土176.3 泵房底板236.4 泵房楼层结构246.5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256.6 移动式泵房276.7 泵房建筑与装修276.8 泵房加固改造287 进出水建筑物施工307.1 一般规定307.2 引水建筑物307.3 前池317.4 流道及输水管道的管床317.5 出水建筑物337.6 进出水建筑物加固改造348 观测设施和施工期观测368.1 观测设施368.2 施工期观测379 水工金属
5、结构安装及埋件399.1 一般规定399.2 闸门埋件安装409.3 平面闸门安装409.4 拍门安装419.5 拦污栅安装419.6 闸门、拦污栅试运行429.7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安装及试运行429.8 移动式启闭机安装及试运行449.9 液压式启闭机安装及试运行459.10 清污机安装及试运行479.11 水工金属结构加固改造4710 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4910.1 一般规定4910.2 质量控制4910.3 施工安全5011 泵站施工验收51附录A 换填土层法52附录B 搅拌桩法54附录C 灌浆法56附录D 桩基础59附录E 沉井基础64附录F 普通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66附录G 平面闸
6、门埋件安装允许公差与偏差68附录H 移动式启闭机部分部件安装允许公差与偏差69引用标准名录72本规范用词说明73条 文 说 明741 总 则1.0.1 为统一泵站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保证泵站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泵站施工验收行为,使泵站工程施工做到优质、安全、经济,保证工期,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的大中型灌溉、排水、调(引)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泵站的施工及验收,亦适用于安装有大中型主机组的小型泵站。1.0.3 泵站施工前,应根据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复杂、隐蔽、重点工程部位的施工方案。1.0.4 泵站工程应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签发的图纸施工。如
7、需修改,应报监理工程师认可。1.0.5 泵站工程施工应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1.0.6 泵站工程施工及验收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238)的规定。1.0.7 泵站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测量)真值 true value某量所具有的准确值。2.0.2 误差(真误差) error测量中某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2.0.3 精度(精密度) accuracy对某量的多次观测中,观测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常以各等级的限差来表示精度。2
8、.0.4 导线网 traverse network由几个导线环构成具有结点的网状结构形式的平面控制网。2.0.5 导线测量 traverse survey依次测定各导线边(转折边)边长和各导线角(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导线点坐标的平面控制测量工作。2.0.6 施工放样(定线) setting out for construction survey根据设计坐标、高程或其他数据,将设计图上建筑物的轴线、细部轮廓点和填挖轮廓点标定于实地的测量工作。2.0.7 地基处理 foundation treatment为提高地基的承载、抗渗能力,防止过量或不均匀沉陷,以及处理地基的缺陷而采取的加固、改
9、进措施。2.0.8 负荷试验 load test鉴定金属结构及设备在各种规定负荷工况下,有无异常振动、摆度、漏油、漏水、噪声、轴承温升过高,以及安全连续运行情况的试验。2.0.9 安装允许偏差 erection tolerance在金属结构及设备安装时允许出现的、不致影响金属结构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尺寸偏差。2.0.10 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planning根据拟建工程的经济技术要求和施工条件,对该工程进行施工方案的研究选择和总体性的施工组织安排并据以编制概预算、制定计划及指导施工的文件。2.0.11 施工管理 construction management根据计划和合同的要求
10、并结合工程的特点,对工程施工的各项业务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监督等全部职能活动的管理。2.0.12 施工方案 construction scheme根据拟建工程的施工条件,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财、物、施工技术与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安排的文件。2.0.13 施工质量 construction quality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施工的成品、半成品达到技术标准要求、满足使用需要的性能的总和。2.0.14 施工图 construction drawing按照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所确定的方案标明施工对象的全部尺寸、用料、结构图样以及施工技术要求。2.0.15 竣工验收 f
11、inal acceptance按设计要求完成建设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并具备了设计功能及投产运用条件后,按规定正式办理工程交付和接收手续的合格认证活动。3 施工布置3.1 一般规定3.1.1 施工总体布置应根据泵站工程枢纽布置、建筑物型式、施工条件和工程所在地自然、社会状况等因素,对为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和布置。3.1.2 主要施工工厂和临时设施的布置应考虑施工期洪水影响。其防洪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长短及河流水文特性等因素,分析不同洪水标准对其危害程度,在5年20年重现期范围内选用;高于或低于上述标准,应有充分论证。3.1.3 施工总体布置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有利
12、生产,方便生活,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3.1.4 房屋建筑和施工临时设施宜永久和临时相结合,减少或避免大量临时设施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拆迁,减少占用施工场地;亦可利用永久建筑物和附近已建工程的原有设施作为施工临时设施。3.1.5 若场地条件具备布置不同的施工方案,且各方案差异较大时,应进行施工总布置方案比选。必要时,应进行专题论证。3.2 施工布置3.2.1 施工布置应根据施工需要分阶段形成,并满足各阶段的施工要求。施工场地平整范围宜按施工布置最终要求确定。3.2.2 在施工导流方案和主体工程施工分区确定后,施工布置应考虑施工临时设施及其布置、对外交通连接方式、可利用场地的位置和面积、
13、临时建筑和永久设施的结合等。3.2.3 施工布置可按以下功能分区:1 主体工程施工区;2 施工工厂区;3 当地材料加工区;4 仓库和堆场等储运系统;5 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安装场地;6 存、弃渣料堆放区;7 施工管理和生活区。3.2.4 主体工程施工区主要包括进水建筑物、泵房、出水建筑物等主体工程的施工现场。在工程施工期,应经济合理地解决土石方开挖和回填、砌体和混凝土浇筑的运输道路、基坑排水设施、水电气供应、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场地和运输道路等。3.2.5 施工工厂区主要包括砂石料加工、混凝土生产、供水、供电、通讯、机械修配及加工等场地。施工工厂宜布置在服务对象和用户附近,少占耕地,避开不良地
14、质地段,满足防洪、防火、安全、卫生和环保等要求。3.2.6 当地材料加工区应布置在场地开阔、运输便利和排水条件良好的场地。3.2.7 仓库和堆场等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布置上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3.2.8 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安装场地宜布置在其安装部位附近。应合理衔接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节点,充分利用土建施工中已建工程和各种设施,经济合理地利用安装场地。3.2.9 存、弃渣料堆放场应选用易于修建出渣道路的山沟、坡地、荒滩,避免占用耕地和经济林地。堆放场边坡应稳定安全,排水设施良好。临时堆存料场宜选在开挖渣料使用地点附近,并具备较好的开挖、装卸、运输条件。3.2.10 施工管理和生活
15、区宜选择在交通及通讯方便、邻近施工现场、具备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排水条件的场地。施工生活区应考虑风向、日照、噪声、防火、绿化、水源水质、卫生等因素,在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的条件下进行布置。房屋建筑标准应根据当地地形和气象特征、房屋使用年限等条件确定,使用期在3年以上的房屋建筑宜选用永久结构,也可采用装配式活动房屋。3.2.11 应根据施工布置和施工进度要求,合理确定对外和场内交通方案。对外交通方案应确保施工工地与公路、铁路车站、水运港口之间的交通联系,具备承担施工期间外来物资运输任务的能力。场内交通方案应确保施工工地内部各工区、材料堆场、堆弃渣场、各生产生活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道路与对外交通连接
16、。4 施工测量4.1 一般规定4.1.1 泵站施工测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和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的有关规定执行。4.1.2 泵站施工测量应包括下列内容:1 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和有关资料要求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2 针对工程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地形测绘或施工放样及检查;3 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施工期的定期观测;4 建筑物的几何形体的竣工测量。4.1.3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宜与施工图的坐标系统相一致;也可根据施工需要建立与施工图的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的施工坐标系统。施工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图的高程系统相一致,并应根据需要与就近
17、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4.1.4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单位:mm项目精度指标说明分部工程部位内容平面位置中误差高 程中误差混凝土泵站底板轮廓点放样2020平面相对于轴线控制点(主泵房中心轴线标志点);高程相对于工地水准基点进、出水流道和泵井轮廓点放样10 10 岸墙、翼墙轮廓点放样25 20 消力池、铺盖轮廓点放样30 30 浆砌石岸墙、翼墙轮廓点放样3030 护底、海漫、护坡轮廓点放样4030干砌石护底、海漫、护坡轮廓点放样4030土石方开挖轮廓点放样5050包括土方保护层开挖泵站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安装点(13)(13)相对于
18、建筑物安装轴线和相对水平度施工期间外部变形观测水平位移测点(35)相对于观测基点垂直位移测点(35)4.1.5 对于测绘仪器与工具,应定期检定,及时维护保养和检查校正。4.1.6 各种外业手簿的原始记录,应做到数据真实、字迹清楚、端正齐全,不得涂改转抄或事后补记。4.2 施工测量4.2.1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主泵房轴线宜作为控制网的一个边。4.2.2 根据泵站中心线标志,测设轴线控制的标点(简称轴线点),其相邻标点位置的中误差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主要轴线点点位中误差限值 单位:mm轴线类型 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土建
19、轴线 10 安装轴线 5 4.2.3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宜按四等和一级、二级;三角形网宜按四等和一级、二级;导线及导线网宜按二级、三级,有关技术要求按表4.2.31、表4.2.32和表4.2.33的规定执行。表4.2.3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精度要求等级 平均边长(km)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系数(mm/km) 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四等210101/1000001/40000一级110201/400001/20000二级0.510401/200001/10000表4.2.32 三角行网测量的主要精度要求等级 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测角中误
20、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mm)起始边最弱边2仪器6仪器四等三角 1/80000 1/40000 6 2.59 一级小三角 1/40000 1/20000 2 45.015 二级小三角 1/20000 1/10000 1 2 1030 表4.2.33 导线及导线网测量的主要精度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相对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注2仪器6仪器二级导线2.4100300(200)1/100001/10000138n为测站点三级导线1.250150(100)1/50001/500012124.2.4 平面控制点应选埋于通视良好、有利于扩展、方便放
21、样、地基稳定且能较长期保存的地方。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其精度不应低于4.2.3规定的精度。若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复测。4.2.5 施工水准网的布设,应按由高到低逐等控制的原则进行。接测国家水准点时,应接测两点以上,检测高差应符合要求。4.2.6 工地水准基点,应设地面明标与地下暗标,且各不应少于1个,其中大型泵站工地宜设置各2个。基点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地基坚实、便于保存的地点,埋没深度应在冰冻层以下0.5m,并浇灌混凝土基础。4.2.7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要求,应按照表4.2.7的规定执行。表4.2.7 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要求施 测 部 位水准测量等级大型泵站竖向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泵站 施工 验收 规范 送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