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与政策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与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与政策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与政策研究.精品文档.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面对老龄化与“老有所养”的问题,本文从浙江人口现状出发,分析人口发展的趋势及所带来的影响,并对浙江现有的人口制度设计、政策的特点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建议。关键词:老龄化 制度 政策目 录引 言1一、人口老龄化基本问题11、人口老龄化的涵义、特征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特点和影响13、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和影响24、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25、人口老龄化对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关系的影响3二、浙江省缓解
2、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分析31、浙江老龄人口制度的发展历程32、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构成33、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缺陷44、对浙江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度的建议4三、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分析51、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内容52、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导向与政策特点63、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缺失74、完善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政策的建议8四、结 论 9五、参考文献9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与政策研究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早在1987年已超过10,2012年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7.8
3、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浙江的人口制度需要随人口与经济发展不断改进,提高浙江人民生活水平。一、人口老龄化基本问题(一)人口老龄化的涵义、特征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
4、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特点和影响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5、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其次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
6、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加大。人口老龄化对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目前低龄老年人还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他们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下进入老年期,一般都没有足够的积蓄,客观上需要通过再就业取得劳动报酬,用来弥补生活费用的不足。这样在原有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又有大批的低龄老年人参与了就业和再就业的竞争,必然会增加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第二,人口老龄化使医疗和护理负担加重。人到老年以后生理机体老化,健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日益下降。老年阶段慢性
7、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骨关节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成为威胁老年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据报导,我国仅老年性痴呆人群每年递增30万,其中80岁以上老人患痴呆病率高达30%。由于疾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显著增加,医疗保障、保健康复、生活照料已成为老年人的最大需求。第三,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和家庭抚养负担加重。老年人抚养负担既是适龄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也是社会和家庭的抚养负担。全国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在逐步提高, 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分别为6.72%、7.68%、8.87%、9.77%、12.22
8、%和22%。第四,人口老龄化使国家和企业的负担加重。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老年人口急剧增加。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退出了生产领域,一般不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使社会的即期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消费活动仍在继续并且还不断提高,特别是需大量消费医疗卫生资源。根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是一般人群的35倍,这样“一增一减”,必然导致国家和企业经济负担的增加。(三)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和影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2000年来,老龄人口经例更是不断提高.从表l可以看出,浙江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很快。表1 浙江省不同年份老龄人口统计表2006年2007年2
9、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总人口(万人)4634.094656.84687.534711.934753.194772.35479960.8360岁及以上人口(万人)674.26698.52729.38762.39789.03823.23857.6914.551515.5616.1816.617.2517.87%数据来源: 省发改委社会处浙江省2012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 根据浙江政府发布的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我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人,占全省户籍人口的
10、20%以上,即每5人中至少有1人是老年人,年均增长4.5%;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57万人,年均增长5.3%。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交织,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四)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结构是影响经济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消费需求影响着生产调整。不同年龄的人口对衣、食、住、行、用的品种、规格、数量、档次的需求各异。如老年人在吃的方面以方便、质软的食品为主,穿、住、用讲究实用和经济实惠。老龄化使得适合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某些专用于老年人的特殊项目趋于增加。社会消费结构和经
11、济结构向老年人倾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医疗保健和劳务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出现了一批专门为老年人口生产消费品的行业,以适应老年人的需要。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投资内容和投资重点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社会投资的内容和重点,社会需要增加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关的项目的投资,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保健中心,老年娱乐中心,减少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方面的数量投资,而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社会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使人们开始优虑经济能否良性运行,老年人往往重储蓄,消费倾向和投资意向趋于保守,从而可能削弱社会的经济活力。此外,人口老龄化如果越来越严重,就意味着人口再生产转向
12、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使人口的发展出现不可持续性。因此,应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五)人口老龄化对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关系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主要补充形式,家庭养老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存发挥重要作用。而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已进入婚育年龄。一对夫妇在供养四位老人的同时,还要抚养一个孩子。而社会竞争的加剧让相当数量的子女在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压力下,没有时间或者能力照顾老人。这种“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出现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负担过重,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
13、规模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家庭总赡养比率上升,家庭养老的能力在下降。另外,空巢家庭增多加剧了家庭养老的难度。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只占10%30%。我国尽管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大家庭中,但是子女与父母分局的情况越来越多,资料表明,在大城市老人与子女分居或单身户占30%以上,从而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二、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分析(一)浙江老龄人口制度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起步阶段。早在1951年,中央政府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其内容包括疾病、负伤、生育、医
14、疗、退休、死亡待遇等项目。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经过修订正式实行,1958年又将该条例中养老保险部分单独颁布执行,规定了职工在生、老、病、死、伤、残等各种风险下的保障收人标准,职工的劳保福利制度基本形成;同时,国家和集体还建立了一批疗养院、福利院和敬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调动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把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浙江省缓解人口老
15、龄化问题的制度构成覆盖各类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4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浙江省紧跟中央的步伐,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进企业职工离退休费用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点是实行离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制度,解决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过渡的问题,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目前全省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提高到95,一些地方已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社保基金多渠道筹资迈出实质性步伐。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在浙江省初步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和物价补偿制度。随着社会保险调剂保障功能逐步提高和
16、各项保障措施的完善,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缓解了企业离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为,养老服务业则是养老产业和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浙江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缺陷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资源分配不公。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社会的整体公平与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浙江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规模下,广覆盖,低水平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可行的,而浙江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较大的问题,社会资源分配不甚公平。当前的养老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缓解 人口 老龄化 问题 制度 政策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