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doc
《浅谈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精品文档.浅谈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作者:石建东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摘要:随着医疗保健工作的全面普及和提高, 人们的健康有了更多更可靠的保障。可现实表明, 人类的健康问题依然很严重。亚健康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密切相关。对此, 我们应采取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 建立有效的干预机制, 通过体育锻炼对亚健康的干预和改进生活方式, 矫正心理行为等来预防和治疗亚健康。关键词:亚健康 体育运动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引言: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
2、是医学的一大进步“亚健康状态”在国外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为非器质性改变或未确诊为某种疾病,但人体存在功能上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健康人”的标准为:身体健全、精神健全及社会交往健全。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及衰弱,而是保持体格、精神及社会的完美状态。亚健康状态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疾病。预防、消除亚健康状态是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1. 亚健康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B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这一种非健康也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WHO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
3、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在2002年4月举办的“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有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而其余的7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们感觉身体和精神上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在医院做各种检查和化验,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亚健康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身体每况愈下,疾病缠身。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表现,被称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克星”和“世纪病”。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
4、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最前沿的有关人类健康的边缘科学。2. 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了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总的说来,亚健康状态有五大表现:躯体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行为亚健康。2.1. 身体亚健康 身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躯体慢性疲劳,即躯体疲劳乏力、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脸色无华、神情黯淡、腰酸背痛、夜尿增多、性功能低下等症状。2.2. 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最常见的是焦虑,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担心和恐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这种精神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
5、会进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阶段。除焦虑状态外,还有烦躁、易怒、嫉妒、反应迟钝等多种表现形式。焦虑症者常常觉得生活中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陷入焦虑沉思时,便出现心悸、不安、慌乱,进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2.3. 情感亚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激烈,人们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情感亚健康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它主要表现为冷漠、无望、溺爱、疲惫、机械,同周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大,交流频率下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对情感亚健康问题的初步研究发现,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信息接受来源的广泛、及时和量的充足,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淡
6、化。孤独、冷淡、自卑、猜疑、自闭,更是在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道道屏障,这也是现代人患心理障碍和疾患人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患上了感情饥饿症和社会不适应症,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会产生一种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强烈孤独感。2.4. 思想亚健康指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不利于自己和社会发展的偏差。思想深藏在大脑里,只要它不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就是绝对的个人隐私,很难被别人发现。所以,如果哪个人的思想处于亚健康状态,那是非常危险的。2.5. 行为亚健康行为亚健康即行为失常、无序、不当等。行为处于亚健康的人内心矛盾冲突非常强烈,其理性相对较差,感情、行为冲动较多,对某一事情的误解往往导
7、致行为上的偏差,有时甚至做出不顾一切地伤害别人、损害社会的极端举动。还有学者把亚健康状态概括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主要出现精神、胃肠道、心血管及肌肉四大方面的症状。具体变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晕头痛、心率不齐、心慌胸闷等。生理表现为疲劳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等。血压长期处于临界值,血糖时常高于临界值时,机体向相应疾病转变的危险性增高,这就是特异性疾病临界状态。亚健康以其多种多样的变现而难以从医学上进行诊断。但不论怎样的表现,只要没有达到身体、精
8、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人体就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只有在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所处的状态时,才有可能对自己提起警示,并寻求脱离亚健康状态的途径,使自己真正进入到健康的行列。如果对自己所处于的亚健康状态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就会变成一个病人,甚至发生过劳死。 3. 亚健康的好发人群目前,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其中,白领阶层、中年知识分子、在校大学生等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3.1. 白领层白领层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律师、法官、检察官及新闻工作者。亚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最终导致身体过度劳累,发生“过劳死”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实。2004年3月
9、4日,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2岁;2004年4月8日,著名跨国公司爱立信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杨迈在北京猝死在跑步机上,时年54岁;2002年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调查结果,新闻工作人员死亡年龄集中在4060岁年龄段的占78.6%,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3.2. 中年知识分子2001年4月,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亚健康状态高达96%,且与职称高低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而且,我国“英年早逝”悲剧大都发生在4555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2004年4月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
10、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3.3. 在校大学生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加剧,在校大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显现。同时,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多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体育锻炼不足和宿舍卫生较差等现象,特别是生活贫困的学生常常因经济拮据而节衣缩食,造成营养不良,也易导致亚健康。研究人员对武汉、广东两市八所大学2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亚健康的发生率为60%70%,排在前五位的亚健康表现分别为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学习效率低、免疫力
11、下降和消化不良。4. 亚健康的发生原因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未发现特异的致病因素。 有研究认为,亚健康状态可能是由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繁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 但目前医学界的认识尚不一致,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4.1. 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职业习惯等。不良生活方式有以下特点:潜伏性,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经过较长的时间养成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的;特异性,不良的生活方式往往不能显现出对某种特定疾
12、病的直接作用,而表现为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联合作用,多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易性,某些行为在其形成过程中,开始可能对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健康的发展,但是,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就是说,在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时它就会造成不利于健康的影响;广泛性,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的,且大多数已经在各种活动中形成习惯。4.2. 缺乏规律运动城市人口的猛增使人口密集,活动空间缩小。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节奏,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交
13、流。据资料显示,90年代人的活动量仅是60年代人的1/3,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有机械化初期的9:1发展到全自动化时代的1:9.由此可以看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由运动状态的体力劳动者向安静的伏案状态的脑力劳动者转化,致使整个人口中出现了以脑力劳动者为典型的“肌肉饥饿”“运动不足”等现象,大大改变了人类正常的生物适应能力,从而产生了大量以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文明病”。同时,也置大量的脑力劳动者于亚健康群体。4.3. 社会心理压力过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 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就业的压力, 失业的威胁, 人际关系的复杂紧张, 信息爆炸的纷繁刺激, 使人们不得不承受着越来
14、越多的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人如果心理承受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不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随时化解压力, 就会使自己的心理压力过大, 思虑过度, 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大脑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脑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的需要得不到及时而充分的补给。这样不仅会引起睡眠不良, 还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植物神经系统失调, 内分泌功能紊乱, 脑部疲劳,进而影响机体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4.4.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植被的破坏、气候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 各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 光污染
15、、 电磁污染等对人体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城市里高层建筑众多、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房间封闭、办公场所过于狭小等, 均可使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降低。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 人体血液中氧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都会降低, 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从而使人感到心情郁闷、烦躁。5. 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传统保健体育在锻炼时, 强调放松机体, 平衡呼吸, 安静大脑, 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性神经系统, 可使情绪改善, 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 降低大脑的应激性反应。从而维持人体生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预防亚健康状态的产生。传统体育疗法能促进心理健康, 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体育运动 预防 改善 亚健康 状态 中的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