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检测人员需考的题库.doc
《消防设施检测人员需考的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设施检测人员需考的题库.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消防设施检测人员需考的题库.精品文档.消防设施检测关键词1、住宅层数2、裙房3、安全出口4、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5、防火门6、消防用电负荷7、喷淋局部应用系统8、消防水池9、消防水箱10、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11、室内消火栓12、消防卷盘13、火灾探测器1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15、应急广播和声光警报16、走道17、CRT18、防火排烟阀19、消防管网20、消防控制室1、住宅层数(1)按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2注2和其条文解释: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按1层计算;其他部位的跃层和顶部多于2层的跃层,应计入层数。(2)按GB
2、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第 4.0.5条规定:层高不超过3m的层按自然层计算,超过3m的层(若是跃层则按照建规处理)按总高度除以3m折算,余数不足1.5m的不计层数,等于或超过1.5m的按一层计算。层高不超过2.2m的架空层、设备层,高出地面不超过2.2m的半地下室不计层数。(1)、(2)是协调一致的。例1:某跃层住宅自然层为5层,层高均为5.8m,则应按照建规,层数应为52-1=9层,此建筑定性为多层住宅。例2:某住宅为9层,层高均为3.3m,则应按照住宅设计规范,层数为29.7m3m=9余2.7m,为10层,此建筑应定性为二类高层住宅。(3)宿舍、公寓不属于住宅。2、裙房(1)裙房
3、的概念“裙房”在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2.0.1条被定义为“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所以,裙房应满足下列条件:与高层建筑相连且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在高层建筑投影之外;不满足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如可以连通、间距过小等,详见高规4.2.14.2.4);除另有规定外(如楼梯间设防等),裙房一律按照高层建筑对待(高规条文解释2.0.1)。由此可见下面(图一)(图三),A区属于裙房,B区尽管与A区空间连通,位于塔楼投影线范围内,不属于裙房,C区属于塔楼。(图四)属于无裙房的情况,B1属于高层建筑的下部楼层。(2)裙房的防火设计在空间
4、不相连通,使用功能与高层建筑没关系且与高层建筑之间用实体墙紧邻分 隔开的高度不超过24m的建筑是否算作高层建筑裙房,应以高规第4.2.2条来判断。当高层建筑与较低建筑相邻一面的外墙符合高规第4.2.2条 的要求时,较低的不超过24m高度的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按建规执行。否则需按高层建筑裙房设计,即裙房除特殊说明外按高规设计。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6.2.2条规定及其条文说明第四条内容,不管以上塔楼有多高,只要是裙房仅设封闭楼梯间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对于32.0m以上的二类高层建筑,上述(图一)(图三)楼梯间位于A区裙房应设封闭楼梯间,位于B区高层塔楼投影范围内,应设防烟楼梯
5、间;上述(图四)B1区楼梯间和塔楼一样应设防烟楼梯间。至于裙房和塔楼投影线之间设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分隔后,防火分区面积划分裙房部分按多层;未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区面积划分裙房和塔楼统一按高层。防火分区划分与安全出口设置形式无关。裙房不一定与高层建筑用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分开。如不分开的话,裙房的防火分区应按照高层建筑来计算,即防火分区为1000,如果用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分开(高规5.1.3条)的话,防火防分区为2500,如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增加一倍。(换言之,若防火分区设计超过了2500,则必须设置防火分隔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安全出口(1)定义GB50016-2006建规第2.0.7条解释为
6、“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GB50045-95高规第2.0.15解释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2)理解即“通向安全区域”的出口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室外安全区域,从疏散安全的角度解释就是室外地坪;室内安全区域指:A)多层建筑中(建规第5.3.12条第1款)地下建筑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B)高层建筑中(高规第6.1.1.3条)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1400(1类)/2100(2类)的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其中一个可以作为另外一个的安全区域。首先,室内安全区域概念中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其中一个作 为另外一个安全区域的情况仅针对地下建筑相
7、邻的两个防火分区和高层建筑中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1400(2100)的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而言,并没有延伸到建筑中 其他情况的防火分区。其次,即便是地下建筑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或者是高层建筑中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1400(2100)的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把相邻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相邻防火分区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安全疏散条件直接将人员疏散到地面。4、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1)定义 建规第2.0.18条,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第2.0.19条,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
8、楼梯间”。(2)理解A)二者设防等级不同,防烟楼梯间高于封闭楼梯间;B)封闭楼梯间的门并不是所有情况均必须为乙级防火门;C)封闭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通风(面积不限),当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通风时,应按照防楼梯间设计;D)封闭楼梯间不需要前室,防烟楼梯间必须设置前室(或用阳台、凹廊替代前室)。(3)设防要求共同要求应设置应急照明,地面照度不得低于:多层建筑5.0lx;高层建筑0.5lx;多层公共建筑和除二类住宅外的高层建筑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重庆要求不得采用蓄光型)A)封闭楼梯间【建规7.4.2,高规6.2.2】高层建筑(包括民用、仓库和厂房)、人员密集多层公共建筑、人员密集多层丙类厂房
9、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楼梯间可将首层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楼梯间内墙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B)防烟楼梯间【建规7.4.3,高规6.2.1,6.3.3.2】楼梯间和前室均应有防烟设施(自然排烟或正压送风)部 位可开启外窗面积正压送风楼 梯 间2/5层(4050)Pa独用前室2(2530)Pa合用前室3楼梯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应设置正压送风;楼梯间备自然排烟条件时,若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前室应设置正压送风;当楼梯间采用正压送风,其独立前室若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不设
10、置独立的正压送风,但余压值须满足要求;但合用前室必须设置。(建规9.3.1,高规8.3.1)送风要求超过32层,应分段送风(不同的风道);剪刀楼梯间可以合用风道;应每23层设置常开式风口(前室应是常闭式排烟口,送风联动本层和相邻层);送风量应符合建规表9.3.2和高规表8.3.2-1-4的要求。前室地面积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独用前室6.04.5合用前室106.0其他要求均需采用开向疏散方向的乙级防火门(部分情况需要设置甲级防火门,参见本文“5、防火门”);多层建筑前室可将首层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楼梯间内墙不应开设其
11、他门窗洞口。(4)设置场所厂房仓库多层公共建筑多层居住建筑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高层厂房甲乙丙类多层厂房高层仓库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超过2层的商店、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等人员密集建筑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的地下建筑,地下层数不超过2层且地下室地面与室外地坪高差不超过10m超过5层的其他建筑超过2层且户门未采用以及防火门的通廊式住宅;其他超过6层或任意层大于500且户门未采用以及防火门的其他住宅;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裙房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不含通廊式、单元式住宅)1218层单元式住宅11层及以下通廊式住宅防烟楼梯间超过32m且任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
12、娱乐游艺放映场所的地下建筑,地下层数超过2层或地下室地面与室外地坪高差超过10m一类高层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不含通廊式、单元式住宅)12层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塔式住宅5、防火门(1)主要设置部位A)甲级防火门序号设置部位条款1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且能在火灾发生时自行关闭建规7.1.5、3.3.14、3.7.3、3.8.3高规5.2.32中庭叠加面积超过防火分区允许面积时:房间与中庭的开口,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也可设置防火卷帘)(高规是乙级门窗)建规5.1.10高规5.1.53消防电梯井、机房与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的隔墙开门时建规7.4.10,高规6.3.3.64高层建筑内自动灭火系统的
13、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的门高规5.2.75高层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门建规8.6.4,高规7.5.1 6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的门(能自行关闭)建规5.4.3,高规4.1.37锅炉房、变压器室隔墙及储油间建规5.4.2,高规4.1.28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常开并自行关闭)建规7.4.119配变电所通向下列场所的门:(设置在高层建筑或裙房,或其他建筑2层、地下层)通向其他房间的门;设置在地下层通向走道的门;附近堆有可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油浸式变压器通向配电装置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JG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9.210地下室存放可燃物超过30kg/的房间门高规5.2.811地
14、下商店超过20000的防火间隔、避难走道隔墙和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建规5.1.1312丙类液体燃料罐房间的门(储量不得大于1m)建规3.3.11,高规4.1.10.213人防工程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风机房、灭火剂储存间、变配电室、通风空调机房、可燃物超过30kg/的房间人防规4.2.414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前室的门人防规5.2.5B)常见需设置乙级防火门窗的部位序号设置部位条款1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大部分封闭楼梯间的门建规7.4.2、7.4.3,高规6.2.1.3、6.2.2.2、6.2.2.32消防电梯前室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卷帘)建规7.4.10,高规6.3.3.43高层住
15、宅直接开向前室的门高规6.1.34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设备室(水泵房除外)、通风空调机房建规7.2.55中庭叠加面积超过防火分区允许面积时:房间与中庭回廊相连的门窗;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也可设置防火卷帘)(建规是甲级门窗)建规5.1.10高规5.1.5611层及以下单元式住宅不设封闭楼梯间时,开向楼梯间的户门高规6.2.3.17丙类厂房、丙丁类仓库中内设的办公室、休息室与厂房联通的门建规3.3.8、3.3.158室内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即可设置防火卷帘)建规3.8.89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桑拿浴室、网吧等设置在地下或地上4层及以上时,厅、室的疏散门建规5.
16、1.1510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与其他场所的隔墙高规4.1.5A11舞台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隔墙上的门建规7.2.112医院中的洁净手术室或手术部、附设在建筑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附设在居住建筑中的儿童活动场所和老年人建筑等,与其他功能呢部位隔墙上的门建规7.2.213下列部位的隔墙:甲乙类厂房、使用丙类液体的厂房有明火或高温的厂房剧院后台的辅助用房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除住宅外,其他建筑内的厨房甲乙丙类厂房(仓库)中布置有不同类别火灾危险性的房间建规7.2.314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隔墙建规7.4.4,高规6.2.815高层建筑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最近边缘距离小于2.00m
17、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高规5.2.216配变电所设置在高层建筑或裙房,或其他建筑2层通向走道的门;JG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9.2C)常见需设置丙级防火门窗的部位序号设置部位条款1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独立设置)的井壁检查门建规7.2.9,高规5.3.22垃圾道前室门高规5.3.43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设置在普通多层民用建筑中通向其他房间和过道的门JG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9.2(2)检测要求开启方向:一般情况下,防火门均应朝疏散方向开启;启闭功能:易开启,启闭力不超过80N;自动顺序关闭。(通过闭门器、顺序器或电动
18、装置)6、消防用电负荷(1)消防用电设备包括消防控制设备、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电动防火门、卷帘、阀门等。(2)一、二级用电负荷的范围和要求A)依据建规11.1.1、12.5.1,高规9.1.1,车库防火规范9.0.1,人防规范8.1.1的有关规定确定被检测对象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要求;B)根据GB50052-2009供配电设计规范和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有关条款确定“供电”和“配电”要求;用电负荷建筑类型要求供电配电一级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人防工程类汽车
19、库、机械停车设备以及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 采 用双电源专用配电线路主要消防用电设备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二级二类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工厂、仓库,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楼、电信楼和财贸金融楼,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m2的人防工程、类汽车库和类修车库采 用双回路(3)主要概念的理解A)双电源与双回路双电源双回路要 求两个独立电
20、源,一电源发生故障,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两个供电回路备用电源包括:另一市电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组不间断电源UPS(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由一回6kV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供电)形 式市电+自备电源(通常是柴油发电机组)来自不同电厂的2路电来自2个35kV以上区域变电站的市电2路10(6)kV以下线路经不同变压器1路10(6)kV+1路380V1路市电+自备电源(通常是柴油发电机组)共 性2个供电回路(注意不是配电回路)区 别电源独立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二电源时需自投电源不一定独立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二电源时可手动启动注 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CRT)应设直流备用电源,其中CRT、消防通讯宜采用UPS
21、电源。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电动防火门、卷帘、阀门等也需要满足用电负荷要求。B)末端双电源切换应设置在最末一级配电箱(作业指导书中给出了可以视作最末一级的几种情况)自动状态下,切断消防主电源,双电源切换装置(ATS)应将电源自动切换至消防备用电源;必须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设置双电源切换装置的重要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设备(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包括增压泵)、消防电梯、消防风机其他消防用电设备当是一级或二级负荷时,也应设置双电源切换装置,只是不要求一定是最末一级或一定是配电箱。例如防火卷帘的双电源切换通常在楼层配电箱,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时就不存在配电箱。7、喷淋局部应用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设施 检测 人员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