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路线.doc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路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路线.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路线.精品文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路线水质处理的技术路线(山东省东营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王磊)目前,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模式和技术路线是先大区域收集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和相应的泵站输送到集中的大型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然后进行排放,或者进行回用。我认为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是造成中国水污染的最大原因。问题表现在:1、污水收集、输送管网过大,过长,使管网建设成本极大,管网密闭难度极大,渗漏问题污染地下水,为人为偷排和雨污混合留了有极大的空间。2、污水到达污水处理厂的时间过长,在管网内腐化,错过了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佳时间,加重了
2、污水处理厂的负担。3、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占地规模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周围环境存在巨大的污染风险。4、不利于中水回用。大型污水处理厂远离中水用户。要实现大规模中水回用,必须再敷设回用管网。使中水回用几乎不可能。也使污水处理变得没有经济性。我一直在考虑水质处理的问题,如何改变呢?二年多来,一直有个若阴若现的思路,一直没有很清晰,通过几次报告零星的语言,我的思路,逐渐清晰了,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就是污水的集中处理,对比国外的实践,的确是这样。中国城市水处理的困局就是技术路线的错误。污水处理设施的近可能的向污水生成源前移,建设独立、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近可能的缩短污水收集管网,就越有利于解决中国的
3、城市污水问题。注意:目前大部分北欧、西欧国家对城市排水的模式是先收集处理后利用,再排放。雨水和污水的模式几乎是一样,先小范围的收集、然后脱污处理,就近回用。中国城市水污染的第二大痼疾是雨水的地面污染和不处理排放。相对于目前的水处理模式,我把我理想的水处理模式称为分散处理模式,有以下几种优势:1、 投资省,省去庞大的污水收集管网和泵站。2、 有利于中水,甚至是污水的直接回用。因为,用极短的回用管线,就可以把中水送到用户端。并可以实现相当的投资回报。3、 污水的可以及时处理,并且可以实现分类处理,处理效果好。4、 污水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实现景观划处理,实现能源和土地的节约。在技术路线上,已经清楚了,
4、要实现这种模式我认为,也不应该有多大的经济、政治的阻碍,我认为最大的限制因素,是土地的限制,在传统的我国城市规划中,没有考虑污水就近处理的用地需求,必须进行必要的拆迁。然而,好在用地规模并不会很大,是可以承受的。还有一个层面,实现污水分散化处理模式正是实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良好时机,实现雨水脱污处理正是雨水大规模利用的契机。电话05467972826 邮箱 wlenterprise我想对于大多数中小环保公司来说,都是应该支持污水分散化处理的,在中国,污水分散化处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项目的不严谨性,这样众多中小环保公司才有生存的空间。不然全上大型污水处理厂,各个环节都十分严谨,那就只有国内屈指可数
5、的几家设计院和大环保公司的份了,那很多中小环保公司不得不面临着倒闭。可以说,我原先也倾向于污水分散化处理的技术路线,就如楼主所说,很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我现在慢慢倾向于中庸的道路了。因为我们不能不忽视的一点是,中国人的综合素质是不高的,文化教育程度也是不高的,环保意识更是差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很多正规污水处理厂且因为管理不善而处理不达标,何况很多没有固定管理班子,严格操作管理制度的小型(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呢?所以我现在的观点是,污水处理还是应该坚持走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道路,对于人口集中的地方,还是应该坚持污水集中处理,而很多人口分散的地方,就应该综合分析了。例如农村,我觉得还是使
6、用操作尽量简单、不需(少)维修的工艺,如湿地处理等。排放要求也不用太高,简单去除一些COD、BOD、SS就好了。前段时间读法律的时候也看到,忘了是环境保护法还是水污染防治法上说的,污水处理应该走集中处理的道路。我们应该做守法的好公民,对吧?嘻嘻水质处理的技术路线 (山东省东营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王磊)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模式和技术路线是先大区域收集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和相应的泵站输送到集中的大型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然后进行排放,或者进行回用。 我认为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是造成中国水污染的最大原因。问题表现在: 1、污水收集、输送管网过大,过长,使管网建设成本极大,管网密闭难
7、度极大,渗漏问题污染地下水,为人为偷排和雨污混合留了有极大的空间。 2、污水到达污水处理厂的时间过长,在管网内腐化,错过了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佳时间,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3、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占地规模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周围环境存在巨大的污染风险。 4、不利于中水回用。大型污水处理厂远离中水用户。要实现大规模中水回用,必须再敷设回用管网。使中水回用几乎不可能。也使污水处理变得没有经济性。 我一直在考虑水质处理的问题,如何改变呢?二年多来,一直有个若阴若现的思路,一直没有很清晰,通过几次报告零星的语言,我的思路,逐渐清晰了,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就是污水的集中处理,对比国外的实践,的确是这样。
8、中国城市水处理的困局就是技术路线的错误。 污水处理设施的近可能的向污水生成源前移,建设独立、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近可能的缩短污水收集管网,就越有利于解决中国的城市污水问题。 注意:目前大部分北欧、西欧国家对城市排水的模式是先收集处理后利用,再排放。雨水和污水的模式几乎是一样,先小范围的收集、然后脱污处理,就近回用。 中国城市水污染的第二大痼疾是雨水的地面污染和不处理排放。 相对于目前的水处理模式,我把我理想的水处理模式称为分散处理模式,有以下几种优势: 1、 投资省,省去庞大的污水收集管网和泵站。 2、 有利于中水,甚至是污水的直接回用。因为,用极短的回用管线,就可以把中水送到用户端。并可
9、以实现相当的投资回报。 3、 污水的可以及时处理,并且可以实现分类处理,处理效果好。 4、 污水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实现景观划处理,实现能源和土地的节约。 在技术路线上,已经清楚了,要实现这种模式我认为,也不应该有多大的经济、政治的阻碍,我认为最大的限制因素,是土地的限制,在传统的我国城市规划中,没有考虑污水就近处理的用地需求,必须进行必要的拆迁。然而,好在用地规模并不会很大,是可以承受的。 还有一个层面,实现污水分散化处理模式正是实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良好时机,实现雨水脱污处理正是雨水大规模利用的契机。 电话05467972826 邮箱 wlenterprise生活污水处理方案1. 设计依据 G
10、BJ15-1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标准已经淘汰)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GB8978-19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已经淘汰)2. 污水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平均排水量为:40m3/h附表:污水进水水质和排放水质标准 CODcr(mg/l) BOD5(mg/l) SS(mg/l) 动植物油(mg/l) NH3-N(mg/l) pH污水进水水质 350 180 200 不考虑 35 6-9GB8978-88 100 30 100 15 6-9注:附表数据是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数据及给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得出,其中SS出水标准甲方要求为100 mg/l。3. 工艺
11、3.1 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本设计方案主要是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国内外一般都采用生化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因为生活污水的BOD5/CODcr0.5,可生化性强。接触氧化法具有容积负荷高,停留时间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运行简单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为此,我们选用了工艺成熟、运行可靠的接触氧化法。3.2 污水处理流程3.3 各主要设施和设备的说明3.3.1 粗、细自动格栅 污水首先通过两套粗、细自动格栅再进入调节池,粗格栅栅距为20mm,主要去除较大杂质,细格栅栅距3mm,主要去除较小杂质。格栅位于格栅池内,格栅池内再备有一套人工水力格栅。当自动格栅需要维修时使用人工格栅,人工格栅间距为15mm。3.3
12、.2 格栅池格栅池是为了安置自动粗细格栅和人工水力格栅。生活污水通过格栅后重力流入调节池。格栅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3.3 调节池为了使生化处理稳定运行,针对间隙排放生活污水的特点,我们设立了一个水质水量调节池。调节池的调节时间为14小时,调节池采用鼓风曝气,即调节水量又进行预曝气。池内曝气量为1m3空气/分钟,125m2池面积。池内设液位控制系统。 调节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3.4 接触氧化池调节池出水泵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采用双螺旋鼓风曝气,内置SNP填料,池中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降低BOD5和CODcr的目的。接触氧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7小时。 接触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污水处理 技术 路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