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综合练习题.doc
《测量学综合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综合练习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测量学综合练习题.精品文档.测量学综合练习题名词解释1、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2、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第一句不回答不扣分,也可以用公式表达)3、平面图:当测区面积不大时,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将地面上的地物沿铅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纸。4、导线闭合差:是导线计算中根据测量值计算的结果与理论值不符合引起的差值,包括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举其一种导线
2、的实例也可)5、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6、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计算中x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和y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可以用公式表示,答成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扣1分)。7、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点)的连线。8、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第一句不回答不扣分,也可以用公式表达)9、碎部测量:在地形测图中对地物、地貌特征点(即碎部点)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的工作即碎部测量,也叫地形图测绘。10、标方位角:以坐标纵轴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11、
3、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x即为竖盘指标差。12、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1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14、经纬仪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和水准器三部分,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仪器进行整平、测量垂直角和瞄准远方的测量目标以进行观测。15、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
4、,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x即为竖盘指标差。16、坐标正算:根据一个已知点的坐标、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计算另一个待定点坐标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17、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或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水准面)。18、测设: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其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19、旋转椭球体面: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式表示的几何曲面来代表地球的形状,称为旋转椭球体面。20、坐标方位
5、角:由坐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21、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22、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23、经纬仪照准部: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望远镜、垂直度盘和水准器构成,用于整平仪器、瞄准目标和测量垂直角。24、测设:根据构建筑物在图纸上的位置,量取其坐标并进行要素计算,从而将设计好的物体位置标定到实地的工作。25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交点)的连线。实践操作题1、 简述测回法测水平角的主要步骤和相应的角度计算方法(假定观
6、测两个方向)。用测回法测量,先在A、B两点上立好测钎,将经纬仪置于O点,按以下程序观测:(1)正镜,(2)照准A,(3)读取水平读盘读数,(4)记入观测手簿;(5)顺时针转动望远镜照准B,(6)读取水平读盘读数;由正镜方向两读数差可以计算出上半测回水平角L=-(7)倒转望远镜,(8)瞄准B,(9)读取水平读盘读数;(10)逆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11)瞄准A,(12)读取水平读盘读数;计算下半测回水平角R=- 若上下半测回角度差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角度,否则重新观测。2、说明用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时的一个测站上的操作步骤(双面尺法)与高差计算方法。(1)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使离前后
7、尺距离尽可能相等,整平。(2)瞄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后视尺红面读数,计算看是否满足限差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获得满足要求的黑红面读数;(3)瞄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前视尺红面读数,计算看是否满足限差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获得满足要求的黑红面读数;(7分)(4)分别由黑面和红面计算高差,进行限差比较,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若满足则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3、在采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测量时,如何进行一个测站的工作,并说明根据观测值计算水平角的方法。用测回法测量,先在A、B两点上立好测钎,将经纬仪置于O点,按以下程序观测:正镜,照准A,读取水平读盘读数,记入观测手簿;顺时针
8、转动望远镜照准B,读取水平读盘读数;由正镜方向两读数差可以计算出上半测回水平角L=-倒转望远镜,瞄准B,读取水平读盘读数;逆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A,读取水平读盘读数;计算下半测回水平角R=-若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角度,否则重新观测。4、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果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包括:(1)安置水准仪,整平;在后视点和前视点上立水准尺;(2)瞄准后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
9、,若超限则重新观测;否则瞄准前视尺开始观测;(3)瞄准前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限则重新观测;否则可以计算高差;(4)根据黑面读数、红面读数分别计算高差,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若差值小于限差则取高差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若超过限值则应重新进行测量。5、说明经纬仪测量时一测站上进行对中和整平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对中和整平的主要步骤和方法是:首先进行对中,其目的是把仪器中心安置在测站点O的铅垂线上,在O点附近张开三脚架,挂上垂球,固定三脚架的一条腿,两手握住另外两条腿作前、后、左、右移动,使垂球尖大致对准O点的中心标志,并使三
10、脚架头大致放平,将这两条腿也插稳。然后安上仪器,拧上中心螺旋,适当移动经纬仪基座使垂球尖精确对准O点,固定中心螺旋。然后进行整平,先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进行初步整平。然后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平等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按照左手拇指规则旋转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转动90度,再旋转另一脚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这样反复几次,直到水准管在两个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此时完成仪器安置,可以开始角度测量。6、结合实际操作说明水准测量时一测站上主要的工作步骤包括哪些,如果根据观测读数计算两点高差?水准测量时一测站上的工作步骤为:在两点中间位置安置水准仪,在两点立尺,对仪器
11、进行粗略整平;瞄准后视点A,精平,读取读数a;瞄准前视点B,精平,读取读数b;计算高差h=ab。简述题练习一1、测量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1)“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意义在于:保证全国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精度。(2)“步步有检核”。意义在于:保证测量成果符合测量规范,避免前方环节误差对后面工作的影响。2、等高线具有哪些主要特点?等高线的特点主要包括: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不会中断;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合并成一条;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越
12、稀表示坡度愈缓;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应在接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线处才能跨过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正交并凸向低处;等高线通过山谷线时,就是应与山谷线正交,并凸向高处。3、要从地形图中获取某两点A、B构成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简述可以实现这一任务的两种常用方法进行方法1:直接从平行于X轴的坐标格网向AB方向量取角度;方法2:通过量取A、B两点的坐标进行坐标反算。4、用DS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绘图说明)?水准测量中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角误差。如图1,水准仪位于水准点A、B
13、之间,前后视距为Sa、S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二者之间有夹角,前后视读数为b1、a1,如果不存在角,则前后视读数为b、a。正确高差为,观测高差为当Sa=Sb时,。及前后视距相等时,可以消除角误差。5、进制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其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导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起始边方位角确定;(5)记录与外业成果整理。6、什么是偶然误差,它有哪些基本特性?偶然误差是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主要包括:(1)有界性;(2)
14、对称性;(3)有界性;(4)密集性。7、简述角度观测时,用盘左盘右取中数的方法可以消除哪些误差?可以消除的误差包括: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的误差,横轴不水平的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竖盘指标差。8、简述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步骤。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包括:(1)计算角度闭合差;(2)将角度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若没有超限则对各角反号平均分配;(3)用改正后的角度计算方位角,进而计算坐标增量;(4)计算X和Y方向的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检查是否超限,若没有超限则按与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5)计算导线点的坐标。9、什么是测量学?它的主要内容是测定和测设,分别是指什么工作?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
15、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测设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10、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误差一般包括哪些种类?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外界条件的影响;(2)仪器条件的影响;(3)观测者自身条件的影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11、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1)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2)盘左瞄准A点,读数LA,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O1=LB-LA;(3)旋转望远镜和照
16、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B,逆时针旋转到A点,读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O2=RB-RA;(4)比较O1和O2的差,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O=(O1+O2)/212、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13、简述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测设图纸上某点平面位置的要素计算和测设过程。要素计算:从图纸上量算待测设点的坐标,然后结合已有控制点计算该点与控制点连线之间的方位角
17、,进而确定与已知方向之间所夹的水平角,计算待测设点到设站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测设过程:在设站控制点安置经纬仪,后视另一控制点,置度盘为0度,根据待定方向与该方向夹角确定方向线,根据距离确定点的位置。14、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规律。高斯投影的基本规律是: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15、简述偶然误差的基本特性。偶然误差具有
18、四个基本特性,即: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有界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密集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对称性);在相同条件下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大而趋于零(抵偿性)。16、简述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1)“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意义在于:保证全国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精度。(2)“步步有检核”。意义在于:保证测量成果符合测量规范,避免前方环节误差对后面工作的影响。17、简述从地形图上求取直线方位角的两种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综合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