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江路施工组织设计新版.doc





《渝江路施工组织设计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江路施工组织设计新版.doc(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渝江路施工组织设计新版.精品文档.协睦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_审核:_年_月_日目录1编制说明2工程概况3施工准备工作4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5施工进度计划安排6人力、设备及材料供应计划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8施工组织机构9技术组织措施10售后服务及回访保修一、 编制说明1.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协睦路施工设计图及我公司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和国家、建设部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及规程编制而成。1.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我公司成熟的管理技术、科技成果、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为基础编制,总工期为日历
2、天数160天。我公司将保证工程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统筹考虑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1.3 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再进行调整。1.4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 施工承包临时合同书(2) 施工图设计文件(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2年版)(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7) 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F40-01-2002)(8) 沥青路面施工
3、及验收规范(GB50029-96)(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5)(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6)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
4、2003)(19)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9:2001)(20)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2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22)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23)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J46-2005)二、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及规模协睦路起点接复盛环道东北角,终点接现设计中的龙复路一期二标段,道路全长1460m,是设计中的龙复路南北向起点部分。道路线形由南向北行进。全线共设两处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600米,于K0+740处路基采取分离式路基,分为左线与右线设计。主
5、要包括路基路面、护坡、排水、人行道、绿化等工程内容。总投资约5000万,总工期160日历天。2.2、设计情况2.2.1、 道路序 号项目名称协睦路一段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级2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20年SMA沥青砼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3设计行车速度主线:50km/h 4标准路幅5+2.75+12.25+12.25+2.75+5=40m 5道路长度1460m6最大纵坡主线3.5%/左线3.0%/右线1.5% 7最小圆曲线半径主线600m /左线600m /右线600m8最小竖曲线半径主线2100m /左线2900m /右线12500m9停车视距60m10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
6、车1、技术标准:2、设计参数:路面结构如下:车行道路面结构为: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 4cm沥青混凝土AC-16C中面层 5cm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 7cm(稀浆封层) 0.6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底基层 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 20cm总厚度 76.6cm人行道路面结构为: 预制彩色方块 5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cm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屑) 15cm总厚度 22cm2.2.2道路附属设施1、缘石、路边石A型路缘石为C30立式砼路缘石,B型路边石及花带石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预制。路缘石及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
7、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2、预制人行道彩色方块人行道彩色方块采用透水砖,规格以景观设计图为准,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层,方块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彩色方块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人行道方块采用挤浆法安砌,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人行道上必须设置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60cm,在交叉口处须设置残疾人坡道。3、人行道垫层人行道垫层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石屑,厚15cm,水泥掺量为3%,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
8、,最大粒径应小于53mm,颗粒组合成分宜含一定级配且不含杂质。石屑可使用一般碎石厂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屑)垫层在施工时塑性指数宜小于12,混合料应拌和均匀,且压实度不小于93%。4、人行系统由于该段行人较少,人行过街主要以斑马线为主。5、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在靠人行道绿化带一侧以及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盲道宽0.6m,单面坡缘石坡道宽同人行横道线宽度。2.2.3 气候、地质和地形交通情况2.2.3.1 、气候状况
9、路段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72,极端最高气温41.7(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1975年12月15日);多年无霜期314.9天,雾日平均30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主要集中于每年410月,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6%左右。区内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3.9mm,最大日降雨量178.3mm(1971年6月1日),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357.7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雨、酸雾发生。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1m/s,
10、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场地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2.2.3.2、 地质情况(1) 、地形地貌道路沿线处于浅丘斜坡地带,除局部因人工开挖回填而形成的陡坎外,地形坡度一般较缓。(2)、地质构造道路工程场地地质构造位处大大盛场向斜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7198812,随着线路里程的增大,岩层倾向和倾角有所增大。场地内及其邻近未发现断层,岩体中可见二组构造裂隙:40557085,微张闭合状,延伸长1.103.10m,间距一般1.32.8m。局部充填泥质或铁质氧化膜,层间结合差;290305
11、6582微张闭合,延伸1.3 5.2m,间距一般1.14.6m,局部充填泥质,层间结合差。层间结合差,场地岩体属较完整岩体。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粘土夹块石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互层。其特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 )灰褐色,主要由砂岩、粉砂质泥岩碎、块石、角砾等组成,碎、块石粒径一般20600mm,含量一般3560%,稍湿,松散稍密,属无序抛填,填筑时间约二年,厚度0.5510m。局部表层含碎砖、三合
12、土块等建筑垃圾。主要分布于拟建路段区K0+000K0+060、K0+780K0+920东侧及部份居民屋基、院坝地段。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褐黄色,局部含粉砂质泥岩碎石,分布于拟建路段区原始斜坡地带,厚约08.50m。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粘土夹块石:褐黄色,局部含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块、碎石,分布于拟建路段区K1+060K1+360六角冲滑坡地段,厚约06.50m。粉砂质泥岩: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局部砂质含量较高且含较多的灰绿色砂质条带及团块,分布于整个路段区。砂岩:褐黄色、褐灰色、青灰色,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
13、,矿物成份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岩屑、云母等次之。局部含较多的泥质条带及团块,呈互层或透镜状赋存于粉砂质泥岩中。分布于整个路段区。2.2.3.4、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根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沿线及附近未见崩塌、泥石流、滑坡、地下洞室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2.2.4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2.2.5 交通简况由于本工程为新建道路,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三四处与老龙复道路的交叉转换。2.5 3 工程特点1、本工程为新建道路,与老龙复路多处相交,工期紧,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较高。2、在标段内K1+020至K1+4
14、60段的主要挖方区为本标段关键工序,制约整个项目工期。3、本工程沿线拆迁、工作较多,对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和项目部的协调能力要求高。4、设计道路末段,左侧开挖边坡高,施工爆破安全是重点。2.6 4 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土石方工程1.1清除表土(含表土外运3)m3327151.2挖方1.2.1挖土方m379933.91.2.2挖石方m3319735.51.3抛石挤淤m39486.61.4清淤换填m313525.81.5填方m3166412.22路面工程2.1改性沥青砼路面SMA-13厚4cm34464.52.2沥青砼AC-16厚5cm34464.52.3沥青砼AC-25厚7cm34
15、464.52.4稀浆封层0.6cm34464.52.5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35498.42.6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底基层厚20cm36563.42.7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厚20cm38391.63人行道及附属设施3.1透水砖20106(cm)16541.83.2盲道块1927.23.3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15cm19391.93.4人行栏杆m1903.5C30立式砼路缘石(1540100cm)m3282.43.6C25砼路边石、花带石(1220100cm)m6874.53.7C25机制砼植树圈(1220112cm)个6053.8机制C30砼路缘石(200*59
16、0*1000)m7543.9防撞栏杆m1844绿化工程4.1人行道绿化116804.2中央隔离带绿化61115电照工程m14606交通工程(标志标线)m14607综合管网(排水、电力、通信、给水、燃气)m14608边坡防护8.1 植草护坡189288.2 护面墙和护脚m2758.3网格护坡m33822.48.4强夯面积5349三、施工准备工作3.1完善有关手续1、按业主要求,积极与业主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积极配合业主办理领取建筑施工许可证的有关手续。3.2 技术准备施工人员进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3.2.1 内业技术准备1、认真阅读、核审
17、施工图纸和学习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2、进行临时工程设施的具体设计。3、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和施工现场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从时间、空间、资源、资金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全面平衡,确定总的施工顺序、施工流向、划分流水段;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具的选择;设立工作管理点,明确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与管理办法。4、制定各种技术措施,组织进行“三级”技术交底。使各级人员熟悉工程情况,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和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完成任务。5、及时统计材料、构配件数量、规格、型号,提出加工定货的需用计划。6、根
18、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混合料及各种强度等级砼配合比的设计、试验和优化,以满足施工要求。7、编写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8、结合工程特点和本公司的管理特色,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9、备齐必要的技术规范和参考资料。10、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采集各种临时设施数据。提供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招标合同文件要求的其它资料。3.2.2 外业技术准备1、现场详细调查与地质勘探;现场控制桩交接与复测;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测试分析,并出具试验报告;各种测试仪器设备检校,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掌握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2、根据业主提供的点位座标、高程资料及设计图纸,进行现场
19、地形地貌的复测与中间交接;组织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完成测量控制点和控制网络。3.3材料、设备准备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编制工程材料、周转材料、模板加工制作及半成品加工总计划,编制设备需用计划。明确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和分批供应时间。1、提前将材料及周转材料送交公司材料供应处,组织供应。 2、设备需用计划送交公司设备工程处,组织运输、安装、调试、操作及维修。3.4 生产准备按施工平面图布置生产与生活临时设施、现场作业棚、临时道路、施工用水、用电、混凝土搅拌站及水泥稳定层搅拌站。3.5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网络计划、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认真编制各工种劳动力需用计划,明确
20、到场时间和人员数量。送公司劳动人事部,由劳工科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强的施工班组、专业技师、辅助生产人员,按计划所需的时间、数量分批进场。四、 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4.1 总体施工方案4.1.1施工部署施工总体安排:渝江路是新修道路,仔细分析施工设计图后,编制好网路计划,从控制节点工程大挖方区开始作业,回填区域的回填碾压工作同步进行。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总体进度要求,计划投入一个施工队和爆破公司专业施工队。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施工总体原则按“分段、流水作业、交叉施工、统一协调”进行,统筹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总体上按道路路基、排水管网等其它工程穿插进行。原则上先作土石方路基开挖、回填工程,再进行排水工
21、程,前期施工应以土石方工程为重点,后期路基回填、管网沟槽开挖埋设、水稳层等工序交叉进行。末段的大挖方区域是本工程的重点,在测量人员放样开挖线后,安排机械设备从边坡顶开始刷坡,测量人员随时测量边坡位置,控制好坡度,以免超挖。4.1.2路基土石方调配 本工程设计挖方约为39万方,填方约为16万方,有余方需要外运到业主指定渣场。4.2 道路施工4.2.1 施工准备 根据填料的分布位置,现场取样,进行填料复查和试验,做出各类填料的试验指标,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针对不同地质路段按设计要求制定相应作业方案,进行特殊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可靠。4.2.2 施工测量4.2.2.1 、控制测量(1) 导线测量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渝江路 施工组织设计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