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精品文档.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编制: 版本/修订状态: 编号: 批准:目 录一、预案修改记录2二、编制说明3三、编制目的3四、适用范围3五、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六、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2七、组织机构及职责12八、预防与预警15九、信息报告程序16十、应急处置17十一、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9十二、应急预案的终止19附件一:各工作组通讯联络方式20附件二:应急救援物资台账21一、预案修改记录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修改记录表序号修改页码修改章节/内容修改人/日期修改方式备注说明:若预案中有需要小范围的修改,应在本记录表中
2、体现。二、编制说明1 关于“版本/修订状态:A/0 ”的说明预案、文件的版本号用A、B、C等代表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等,以此类推;以0、1、2代表其修订状态,0为原版文件,1、2分别为第一次、第二次修订,以此类推。三、编制目的明确公司内存在的环境安全事故类型、救援职责及救援程序,确保公司员工在发生各种突发事故时能够沉着应对,及时救援,减少事故危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生态环境与财产安全。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峡公司范围内所有车间发生环境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救援。五、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事故类型:泄露、火灾2 危险分析2.1 盐酸泄漏事故防范措施2.1.1 危害 健康危害 接
3、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2.1.2泄漏事故应急处理发生泄漏事故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应急处理人员建议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限制性空间。发生小量泄漏事故,可用沙土、干
4、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发生大量泄漏事故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在处理事故时,如不慎沾染衣服或皮肤,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不慎入眼,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2.1.3 储存运输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装卸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2.2 三氯化磷泄漏事故防范措施2.2.1 危害健康危害 三氯化磷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在空气能形成盐酸雾。盐酸雾对人
5、体皮肤、粘膜有刺激腐蚀作。如果不小心吸食三氯化磷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支气管炎,咽喉炎,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致窒息、肺炎或肺水肿。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引起磷毒性口腔病。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2.2.2 泄漏事故应急处理发生泄漏事故时:(1)不要触碰受损容器或被泼溅物质,除非已经穿戴适当防护衣;(2)若能在无风环境下处理泄露,即刻止漏;(3)使用水雾降低蒸气,不要用水直接喷洒泄露区;(4)木材、纸张、油类等物质,应远离泄漏物;(5)发生小泄露,可使用干沙或其他塑料不燃物覆盖,以降低扩散;(6)使用干净无火花工具去收集废弃物,并用宽松塑胶容器
6、放置。防止泄露物进入水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封区域。2.2.3 引发火灾应急处理措施(1)小火,以化学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控制火势;(2)大火,考虑以大量的水灌救,用水雾将蒸气冷凝下来。如果水量不够,仅以水雾将蒸气冷凝下来。2.2.4 事故处理注意事项(1)清理工作须由受训之人员负责;(2)泄露区应进行通风换气,废气应导入气体燃烧塔;(3)少量泄露以非燃性分散剂撒在泄漏处,并以大量水和毛刷冲洗,待其作用成乳状液时,即迅速将其清除干净。(4)若无分散剂,可以细沙代替,待其吸收后,将污沙铲入桶中。(5)事后应以清洁剂和水彻底清洗灾区,产生之废水应导入废水处理场。(6)用蛭石、干沙、泥土或类似物质
7、吸收或者覆盖上一层碳酸氢钠,或等量混合之碱灰及硝石灰,再小心喷水中和后,再大量的水冲洗后,以废弃物处理。(7)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空间。2.4 “三废”处置方案2.4.1 废气2.4.1.1日常操作(1)交接班时,接班工人应仔细查看设备及运行是否正常,并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并解决,如不能解决的,应及时汇报有关部门;(2)操作人员应仔细的检查水、电是否供应正常,循环水泵的压力是否正常;(3)定时进行巡回检查,碱吸收塔中PH值控制在912,及时补充自来水,保持(水、碱)吸收塔塔釜的正常液位(5085%),吸收塔塔釜应该保持一定量的溢流或定期排放;及时将碱用抽真空吸入高
8、位槽,维持碱吸收液储槽处于正常可使用状况;(4)发现设备及管道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并协调各生产车间的废气排放情况;(5)用真空时应与车间事先说明;(6)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风机电源是否正常,检查电压表是否运行正常,不能私自调动设备电源,以免损坏设备;(7)发现设备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并协调各生产车间的废气排放情况;(8)定时进行巡回检查,检查活性炭是否失效,如失效应及时更换;(9)时常注意生产车间的运行情况并控制风量;(10)听到风机声音异常,立即关闭风机OFF按钮,并及时的向领导汇报情况。2.4.1.2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搞好各设备的周边环境卫生;(2)定期对设备的各轴承、齿轮添加润滑
9、油;(3)在设备运转良好的条件下,尽量要轮回使用,延长设备使用时间;(4)在正常使用时,要注意各设备的运转情况;(5)发现运行异常,立即停机进行检修;(6)认真检查各设备及构筑物是否严密不漏。3.分级3.1 级:一次事故造成重伤2-9人;一次事故造成伤亡1-2人;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3.2 级: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人或2人(含)以上轻伤;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一次事故造成跑冒料5-10吨(不含)。3.3 级:事故造成1人轻伤;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不含)以下;一次事故造成跑冒料5吨以下;由于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元以上1万元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安全隐患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