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精品文档.(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二年月(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工 程 编 号:工 程 规 模:院 长:副 总工程师:项 目负责人:编制单位:二年月审 定 人 员 名 单专 业姓 名职务或职称签章审 核 人 员 名 单专 业姓 名职务或职称签章参 加 设 计 人 员 名 单专 业姓 名职务或职称签章目 录概 况5第一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6第一节 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6第二节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6第三节 矿井开拓系统6第四节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6第五节 顶板管理及冲击
2、地压7第六节 井下主要硐室7第七节 井上、下爆炸材料7第八节 安全出口7第九节 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类仪表、设备配置7第二章 瓦斯灾害防治8第一节 瓦斯灾害因素分析8第二节 防爆、隔爆措施8第三节 矿井瓦斯及其它气体检测仪器、设备配置8第三章 矿井通风8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8第二节 井下通风设备8第三节 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9第四节 矿井通风检测类设备配置9第四章 粉尘灾害防治9第一节 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9第二节 井下防尘洒水系统9第三节 粉尘监测及个体防护设备9第四节 防爆、隔爆措施9第五节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9第六节 矿井粉尘检测类仪器、设备配置10第五章 防灭火10第一节 煤层自然发火危
3、险性及防灭火措施10第二节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10第三节 井下防火构筑物10第四节 井下消防系统10第六章 矿井防治水11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11第二节 矿井防治水措施11第七章 电气安全15第一节 矿井电源及送电线路15第二节 矿井主变电所15第三节 地面供电系统15第四节 地面建(构)筑物防雷及防雷电波侵入井下15第五节 应急照明设施16第六节 井下供电系统16第七节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16第八节 井下照明、信号16第九节 井下电气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技术措施16第十节 矿井通信16第八章 提升、运输、空气压缩设备17第一节 提升设备17第二节 胶带运输设备17第三节 机车运输17第四节
4、井下其他辅助运输设备17第五节 压缩空气设备17第九章 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18第一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8第二节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18第三节 紧急避险系统19第四节 压风自救系统20第五节 供水施救系统21第六节 通讯联络系统21第十章 矿井救护、应急救援与保健22第一节 矿井安全标识设置22第二节 灾变逃生路径22第三节 矿山救护23第四节 矿山保健23第五节 个体劳动保护23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机构与安全定员、培训23第一节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23第二节 安全培训23第三节 安全定员23第十二章 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建议23概 况一、矿区开发情况二、项目设计依据包括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
5、和目标、提供的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1、工作程度达到详终以上的地质报告;2、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3、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方案)及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4、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证、安全生产证5、水患分析报告及评审意见;6、安全预评价报告7、环保及水土保持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发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通知11、现行
6、的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程、规范。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四、设计概况(一)地理概况:(二)主要自然灾害:(三)工程建设性质:(四)井田开拓与开采:(五)提升、排水、压缩空气系统:(六)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七)供电及通讯(八)地面辅助生产系统:(九)地面设施:(十)技术经济:第一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第一节 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一、地质构造及特征:(一)地层、煤系地层及含煤性。(二)构造二、煤层及煤质:第二节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一、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二、煤尘爆炸危险性:三、煤层自燃倾向性:四、地温:五、煤层顶、底板情况
7、六、邻近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第三节 矿井开拓系统一、井筒设置:二、采区布置:三、主要巷道布置:四、竣工投产应具备标准条件第四节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一、采煤方法二、采煤工艺及装备三、采区巷道布置第五节 顶板管理及冲击地压一、影响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分析1.断层、褶曲、挤压带、破碎带、冲刷、节理、裂隙等对影响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分析2.煤层顶底板岩性分析3.煤层倾角、采高、开采深度等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4、矿山压力测量类仪表二、一般顶板冒落的防治措施及装备(一)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1、回采工作面支架选型2、工作面支护安全技术措施3、回柱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二)掘进巷道支护方式及安全技术措
8、施1、掘进工作面、交岔点及硐室支护的选择2、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三、坚硬顶板垮落灾害防治措施四、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措施第六节 井下主要硐室第七节 井上、下爆炸材料一、地面爆炸材料库二、井下爆炸材料库三、井下运送爆炸材料安全措施四、火工品现场使用和管理第八节 安全出口矿井、采区、工作面安全出口设置及保证措施。第九节 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类仪表、设备配置第二章 瓦斯灾害防治第一节 瓦斯灾害因素分析一、瓦斯赋存状况及变化规律分析二、瓦斯灾害治理措施选择第二节 防爆、隔爆措施一、 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1、建立完善、合理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设备管理2、建立巡回检查和安全技术监控双重监测体系3、加强瓦
9、斯地质研究,总结瓦斯赋存规律。二、防治瓦斯引燃措施三、 隔爆措施第三节 矿井瓦斯及其它气体检测仪器、设备配置第三章 矿井通风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一、矿井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二、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三、掘进通风四、硐室通风第二节 井下通风设备一、矿井主通风机二、矿井反风方式及反风设施三、投产前性能测试要求第三节 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一、风门设置技术要求:二、对密闭构筑设施的要求三、对测风站设置要求第四节 矿井通风检测类设备配置第四章 粉尘灾害防治第一节 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一、粉尘种类和危害程度分析二、防尘措施第二节 井下防尘洒水系统第三节 粉尘监测及个体防护设备一、粉尘检测二、个体防护第四节
10、防爆、隔爆措施一、防爆措施二、隔爆措施第五节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一、防尘系统简介(一)主井生产系统尘源及防尘系统简介(二)矸石系统防尘简介二、防尘措施及装备(一)主井生产系统喷雾洒水除尘措施及装备(二)矸石系统喷雾洒水除尘措施及装备(三)绿化防尘第六节 矿井粉尘检测类仪器、设备配置第五章 防灭火第一节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措施一、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二、煤层的自燃预防措施(一)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二)通风方面的措施第二节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一、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火措施二、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三、井下电缆四、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五、电气设备的各种安全防护六、带式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七、其
11、它火灾的防治措施(一)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二)井下放炮必须遵守井下爆破的有关规定。(三)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产生井下火灾。(四)建立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机电硐室配备消防器材。第三节 井下防火构筑物第四节 井下消防系统一、井下消防用水量及火灾延续时间二、灭火措施第六章 矿井防治水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情况二、水文地质分析1、矿井水害类型2、突水水源与地下水导水通道3、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及突水量第二节 矿井防治水措施一、矿井开拓开采的安全保证措施1、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2.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二、防治水煤(岩)柱的留设本矿井需要留设的各类防治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
12、计算依据、方法与结果如下:(一)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煤柱为防止地表水通过煤层露头或风氧化带进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设计按照露头被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测算,留设原则为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高度,必须大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加上保护带的高度,且不小于20m。(二)断层防水煤(岩)柱在导水或含水断层两侧,为防止断层水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当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接触或接近时,为防止含水层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断层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常常成为含水层间的联系通道。断层的某一区段是否导水,导水性强弱等情况取决于两侧岩层的接触关系、含水层的水压以及采矿活动对断层的重复破坏作用。煤层直接和富含水层、导水断层接触,煤
13、柱主要是顺层受压,其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柱的留设,可参照下述公式计算煤柱宽度:L0.5KM式中:L顺层防水煤柱宽度(m);M煤厚或采高(m),KP煤的抗张强度(kgf/cm2),P水头压力(kgf/cm2)K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设计取5。因矿井地质报告未提交煤的抗拉强度及导水断层的水头压力,无法详细计算煤柱宽度,设计暂时要求留设不小于50m的隔水煤柱。并在其外围加设30米探水线。对于其他不导水的断层留设10m隔离煤柱。(三)导水钻孔防水煤柱勘探阶段施工的钻孔,往往能贯穿若干含水层,若封孔质量不好,则人为地沟通了本来没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使煤层开采的充水条件复杂化,为防止上覆含水层中的水溃
14、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称为钻孔防水煤柱。本矿井钻孔封孔情况说明。若有封闭钻孔或封孔不良的,应该设置钻孔防水煤柱。其设置原则为:当导水钻孔的位置比较确切,有测量资料可以定位,但地面启封和井下探查处理都有困难时,按下述公式留设防水煤柱:L0.5KB式中:L防水煤柱宽度(m);B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KP煤的抗张强度(kgf/cm2);P水头压力(kgf/cm2);K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设计取4。用上式计算后,再用下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取其大值为半径,以钻孔中心点为圆心,所得圆面积即为导水钻孔的防水煤柱。LHcos+F式中:L导水钻孔防水煤柱厚度(m);H导水裂隙带高度(m);岩层塌陷
15、角();F钻孔偏离系数。(四)相邻水平或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采区边界煤柱一般取20米,每个采区各留10m。为了减少上水平的矿井水,下渗到下水平,造成下水平的涌水量增加,水平隔水煤柱一般留设810米,通常留设在水平标高以上,利用沿煤运输巷道的护巷煤柱,做为水平隔水煤柱。(五)老窑积水或采空区防水煤柱老窑积水或采空区防水煤柱主要是老窑或采空区的积水涌出开采区而留设的保护煤柱。其留设原则为:1、巷道在老窑积水区或采空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巷道高度的10倍。2、在老窑积水区或采空区同一煤层中进行采掘活动时,先查明积水区边界,然后按下式计算防水煤柱:LKM式中:L顺层防水煤柱宽度
16、(m);M煤厚或采高(m);KP煤的抗张强度(kgf/cm2);P水头压力(kgf/cm2);K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设计取5。3、在老窑积水区或采空区下的煤层中进行回采时,防水煤(岩)柱的尺寸不得小于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保护带厚度之和。综合以上留设原则,结合我省实际,老窑积水区或有积水的采空区留设50m的禁采线,再留设30米探水线;无积水的采空区,留设30米探水线。(六)矿井边界煤(岩)柱。矿井边界防水煤(岩)柱主要是防止相邻矿井的积水进入本矿井而留设的保护煤柱。相邻矿井人为边界的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原则:1)水文地质简单型中等型的矿井,采用垂直法留设,总宽度不小于40m,煤矿各留设2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矿井 初步设计 安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