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社会学复习资料.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环境社会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第一讲 环境社会学学科分析一、环境社会学发展简史(一)环境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18世纪以前,农业时代的环境问题 (1)在农业时代,刀耕火种,开荒种地,改造自然,局部影响自然生态系统(2)汉族的先民,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基本上是“鸿蒙初辟、狉狉獉獉(音pizhen)” (3)土家族的生产方式在史书中也有记载:“男女合作,伐木烧畲、播种杂粮,不施肥、不灌溉、不耕耘,待地力不肥时又转移它处。”主要的环境问题:地力下降,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有限,因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2. 1
2、8世纪到20世纪中叶,工业时代的环境问题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在工业时代,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可以更多地向自然界索取,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发生震惊世界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标志着环境问题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程度,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八大环境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比利时,SO2) 多诺拉烟雾事件(1968, 美国,SO2)伦敦烟雾事件 (1952, 英国,SO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美国,汽车尾气)水俣病事件(1953,日本,汞)痛痛病事件(1931, 日本富山,镉)四日市哮喘事
3、件(1955,日本,SO2)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多氯联苯)3.20世纪50年代后,对环境问题的新认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为今天“环境时代”的起点。同时出版了生存的蓝图和增长的极限,给人类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 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WCED)出版:Our common Future。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21世纪议程”,提出了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仅靠一些技术措施是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是一个社区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文明的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
4、包括对经济目标,社会结构以及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因此,环境问题的阐释和解决必须从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入手,才能根本解决。由此,关于环境与人类社会行为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就逐渐产生,“环境社会学”也就应运而生。环境社会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从物质技术因素扩大到人类活动、社会物质系统、环境三者的统一,以寻求环境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途径。 与国外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相比,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要晚一些。洪大用博士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环境社会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环境社会学基本上是一种无学科意识的自发介绍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
5、中后期以来,是有学科意识的自觉研究和建构,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并对这门学科进行了必要的界定,开始自主编写教材,开设环境社会学课程,开始结合中国实际的环境状况开展经验研究,自觉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二)环境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来源环境社会学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之后才逐渐产生的。也就是说,环境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之中出现的。当时社会思想界认为:自然史规律与人类史规律是统一的。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是统一的。由此,自然主义和实验主义的世界观极其流行,换句话说,一些社会问题都可以或根源于自然因素,从而产生了诸多自然主义流派。生物有机派:认为社会整
6、体的结构具有生物有机体类似构成,按生物机体的运行规律来研究社会结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等言论。人类人种派:认为人类生物本性,人种特征和遗传因素对社会具有特殊的影响,很多社会问题是由于人种本身导致的。“黑人喜欢冲动”,“黄种人含蓄爱面子”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对社会具有特殊影响。地理学派:认为人们的地理环境和空间位置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影响。1.地理学派地理学派专门研究各种环境因素(气候、地势、自然资源等)对各个社会过程和社会观象(人口增加、生产力、政治制度)的影响,地理学派最具代表的理论:(1)英国历史学家亨利托马斯巴克尔的地理决定论他在英国文明史中力图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客观
7、规律与地理因素的关系,他认为,特殊的地形、气候、土地收获率、营养决定了各民族之间的意识、体格、财富积累,社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差别(2)美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的环境决定论。亨廷顿利用统计学、古植物学、气候学、历史学、人口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方法和资料力图论证气候变化与文明兴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文明与气候、民族特性和世界权力与进化等著作中提出: 气候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气候对体力和智力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引起社会动荡和经济变化; 提出了文明是能量和民族生产率的函数。 结论:气候的有效振动或负振动都对文明的发展、衰退和变化产生决定作用。推论:高度的文明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最复杂形式
8、只能产生于温带,而不是亚热带或极地的气候中。(3)评论-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指出,地理决定论有其荒谬性,自然因素与社会现象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带有较强的“臆测性,过高估计了地理环境对社会现象的作用,但同时又指出,“任何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如果不考虑地理因素的话,那都是不完善的”。因此我们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但又不是决定因素。事实上,自然界对人的意义及同人的各种活动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人类对自然界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只有在符合自然规律且考虑到整体的主要联系时才是有效的,当这种影响的作用超越了环境及自然的承载力或违背自然规律时,这种影响的消极作用就会反过来影响人类自
9、身的发展,即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一点在人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证明。2.社会达尔文主义学派(1)达尔文学说:进化论,自然选择说,适者生存说等认为:那些最适应环境的动植物将生存下来,那些在进化中处于劣势的物种将被淘汰,而且幸存者普遍都会把生存优势遗传给后代,即“获得性遗传”。(2)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达尔文主义学说的很多思想引入到人类社会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英国社会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耶鲁大学教授,公认的美国第一位社会学家)。(3)主要观点(自然选择、进化论) 社会进化的自动性和不断性。无为而治。如果对人类社会不加干涉,进化会以渐进的方式展开
10、。 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万能的、普遍的。 社会不平等是自然状态和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财富积累在少数人种不是社会进步的障碍,而是社会进步的条件。3、地理学派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衰落及反思随着人们对生物环境论解释的强烈反感,地理决定论及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随之衰落,特别是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姊妹学科)的兴起,这种批判之声就强了。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弗兰茨博阿斯认为,不应个别地研究文化、艺术各个要求的进化或扩散,因为它们的意义是由它们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应作为统一的进化过程中的局部情况或阶段来研究,也不应作为偶然的外部影响产物来研究,而应该作为独立的整体来研究,这种
11、整体应该理解为它的内部统一。因此,他十分强调文化的整体作用、认为文化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占首要地位,并不十分着重自然环境和生物遗传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学又在不断吸收和应用生物环境的最新成果和术语。如:“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就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社会“有机体”,这个有机体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社会和自然环境。尽管社会稳定和均衡状态会被各种破坏性的事件所打破,但最终会像生物机体一样恢复正常状态。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因素对社会现象的影响是客现存在的。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进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为环境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三)环境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1.环境社会学形成的
12、标志(1)环境社会学协会的成立现有的文献表明,环境社会学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社会学家发起了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反思,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派环境社会学派。到70年代中期(1975年),美国三大社会学协会均建立了环境社会学分会。70年代初,美国农村社会学学会1974年,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197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在这个时期,环境社会学取得重要成就,称之为:环境社会学的革命时期。克服了反对以社会学分析来处理自然环境变量的流弊;帮助社会学家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所导致的社会后果是严重的,这一现实不能忽略;帮助社会学家认识到在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和环境退化之间确实存在
13、不可避免的联系。(2)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论文的发表 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卡顿和邓拉普的论文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的发表,标志着环境社会学的正式形成,并开创了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新环境范式”(NEP)。传统范式即“人类例外范式”的基本假设: 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文化; 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相对于生物特征的变化更为迅速; 人群的差异是由文化的社会引起的,而非从来就有,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 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可以得到解决。这种范式坚持“人是宇宙中心”的理念。“新环境范式”的基本假设
14、: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即“生态中心观”;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人类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某一方面突出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扩展承载力的限定,但生态法则不可能消除。这种范式体现了绿色思考,提出了“生态中心观”的理念,被称为卡顿和邓拉普的“新生态范式”。 2.环境社会学繁荣的理论学派(1)主要针对环境破坏的原因而产生的学说 生态解释学派:化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帕克等主要观点:借用生态平衡中的系列原理来
15、解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评论:这种学说过分强调人类的特殊性(创造力、技术能力),而不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平等性,认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首要的,并不重视自然对人类的限制,因此,这种学说遭到批判:一是认为它没有探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二是认为它未对人类价值观在居住地选择和迁移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说明。 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代表人物:卡顿和邓拉普主要观点:自然环境有三种主要功能,而且三个功能之间存在竞争和冲突。一是资源供应功能:为人类提供生活中需要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水、空气、森林等,过度开采会造成短缺和匮乏。二是生活空间的功能:为人类提供房屋,运输及日常生活必需的场地,过度
16、开发会带来捅挤,堵塞和对其物种栖息地的破坏,三是废弃物的容纳功能:对垃圾、废水、工业污染等废弃物进行自净处理,但一旦超过其环境的承载力,就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带来人类的健康受损。评论:环境竞争功能模型突破了城市生态学将研究范围仅限于生活空间的局限,把它扩展到供应资源和容纳废弃物等与环境有关的功能,而且引入了时间维度功能冲突的历史流变。不足之处:这种模型没有说明人类的作用,也没有考虑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 政治经济学解释学说代表人物:施耐伯格,其著作环境:从剩余到短缺主要观点:环境破坏是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对财富、权力和利润的追逐,并提出了“生产的传动机制”概念,又称“苦役踏车”,即大规模的生产
17、、大规模的消费和大规模的废弃,成为维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连环圈。重点论述了经济扩张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关系,经济系统的内在需求不断剌激消费而产生利润,甚至不惜使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超过极限,而政府对资本剌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是控制消费,而是鼓励更大规模的开发。评论:把环境问题放到政治体制的不平等中来看,更接近实际,但把政府充分看作是环境犯罪者的观点受到了批判。事实上,政府在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主要针对环境运动的原因而产生的学说 反思论二战后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恶化达到顶点,引起民众意识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反思。邓拉普、斯凯思分析认为: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公众的
18、环境意识较强,反之亦然。但一些学者认为,环境状况与公众的环境意识并不成正比,公众的关心程度并不能代表环境问题的实际状况,而往往受媒体宣传因素的左右。 后物质主义论美国英格汉特;英国考特格罗夫等学者认为,在经济保障充分的条件下,人们更多追求归属感和个人实现等非物质需求,更关注精神和个人成长,因而更关注是高环境质量,希望更多地参与政府的重要决策,促进社会向更人道,更大同的方向发展。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挑战,公众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并不只限于发达工业国,而存在全球,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它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是一种更复杂的现象。 新中产阶级论彼特伯格认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地位,对环保主义
19、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关注环境问题的社会成员组成实际上更为多样化,有些同样关心环境问题的阶层仅是因为条件的局限而无法参与或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终结理论代表人物:贝克主要观点:把环境意识和运动的崛起与一些西殴国家政治体系的紧张状态联系起来。他认为,环保主义与社会运动被看成是因政府对公众日常生活的侵犯而引起公众的防御性反应。政府的某项经济决策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危机,引起诸多环境破坏问题,政府或相关决策者就是这些危机的制造者。评论:这种学说把环境主义的兴起放到了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与单纯分析个人接受绿色观念的动机相比,能使我们获得更多关于环保运动的形式和结构资源的信息。二、环境社
20、会学学科分析(一)学科性质1、环境科学(1)环境(Environment)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而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从哲学上讲,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客观物质体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具有三大特征: 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区域性:指环境在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织程度,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性程度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变动性: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2)环境科
21、学(Environment Sciences)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的一门新兴科学。环境科学源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环境科学业的许多分支学科,如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发展繁荣了环境科学体系,也逐渐明确,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正确调控人类社会的诸多
22、行为,需要众多学科的综合攻关。2、社会学(Sociology)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或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对社会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具有自己独特对象和方法的学科,是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第二类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第三类指上述两类之外的各种主张,如社会调查、社会问题及其它科学研究的社会现象。 3、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门科学,因而它属于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
23、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求环境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途径,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对环境社会学来说,在人类的社会行为涉及的范围内,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类群体,而且还包括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环境社会学正是研究这种非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宗旨的。与社会学相比,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了自然界。与环境科学相比,环境社会的研究领域则集中于人、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影响。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变化或恶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阐述这种影响的社会特征并明确提出问题的构成,是环境社会学的基本责任。 (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环境与人
24、类之间关系,努力寻求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概之有二个方面。1、研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环境因素对社会系统的影响分析 环境对人类身心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道德习俗的影响; 环境与城市建设、工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关系;人居环境与社会管理、人口控制、生态平衡的关系;环境对能源及其他资源短缺的影响;全球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社会过程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等。2、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条件以及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危害; 环境政策研究; 环境管理; 环境意识、行为、运动和环境犯罪; 各种社会组织(环保团体、工业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反应; 环境研究的伦理
25、标准、概念和方法等; 环保运动的根源、主张、运动的组织形式和策略等。日本的环境社会学家饭岛伸子认为:环境社会学就是阐述“人类的、为了人类的、由于人类的”行为的结果所导致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的变化或恶化,对其人类社会自身带来了各种各样不良影响的社会特征,并明确提出问题的构成。 (三)研究方法1个案法2实验法3观察法一次性观察;长期性观察;直接观察4调查法三、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新趋势(一)环境问题解释范式的新发展1、邓拉普和卡顿的生态学分析框架-邓拉普和卡顿在邓肯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三维竞争功能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对人类的三种功能(提供生存资源、
26、提供生活空间、进行废物储存与转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及演变情况,来解释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2、加罗潘的系统研究方法吉尔贝托,C加罗潘等人认为,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研究阐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系统不应被看作一套子系统,而更应被看作一套因果轮回和有待提出的问题,这样就能将要研究的变量或过程逐步组织起来,并指导今后按不同情况将系统分解成有关的系统。3、史奈伯格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范式史奈伯格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衰退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究竟谁对环境破坏负责?提出了“生产传动机制”(苦役踏车)概念,假定“社会与环境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由此分析了经济扩张,政府管理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关系。4、汉尼
27、根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解释范式汉尼根发现: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早就存在,但只是到了特定的时候才引起广泛的注意。为什么有些问题引起了注意,而有些问题仍然默默无闻?汉尼根回避了对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性及环境问题客观原因的分析,而着重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如何才能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二)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两大走向 中国人民大学的洪大用先生采用社会学常用的类型学方法,将环境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并分别描述了其研究的两大走向。1、环境学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更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或分析
28、框架,如顿兰普、坎顿的生态学范式,吉尔贝托、加罗潘的系统分析方法等。(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一种宏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普适性的,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2、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来展开研究,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分析对象来研究。(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建构学的分析方法,如史奈伯格,汉尼根等的社会冲突分析和社会建构分析。(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或微观取向 ,试图发展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
29、。(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和利用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类型的环境社会学更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色彩,更易为主流社会学所接纳。(三)环境社会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前景广阔:全球环境问题凸显 各国在发展中普遍遇到了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如资源过度消耗、污染排放增加等。 环境问题跨越国界,如酸雨、废物转移等。 全球范围的环境危机,如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等。2、深层次制约:学科缺陷 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统一的学科体系。在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和方法,学科定位,学术积累、学术传承等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对话体系”,这个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学术地位。 研究对象超出了社会学者所能及的范围。
30、环境问题中诸多的问题如化学物质、环境本身、人类健康等以及解决途径还大大超出了社会学范畴。已有的知识和学科积累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因而制约了环境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复习思考题1.简述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简史。2.如何看待地理学派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学派对环境社会学的贡献?3.试根据环境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来说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趋势。4.谈谈你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建构思路。第二讲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一)社会建构理论的产生1、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挑战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社会问题是特殊的、明显的和易被确认的特殊社会状况的直接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学家的作用或工作就是:用科学方法来寻找和
31、分析这些问题的结构,并向决策者建议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公众理解和认识这种社会状况,特别是在那些情况复杂的地区。2、社会建构理论思想的产生1973年,曼考姆斯必科特和约翰肯兹尤斯联合发表了社会问题:再形成,对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提出了直接的挑战。他们认为,社会问题不是静止的,而是在“系列定义”基础上发展的“连续事件”。把社会问题定义为“群体不满情绪的宣泄和向组织、机构和制度要求某些条件的行为”。强调了解社会问题产生要求的过程比评价这些要求正确与否更为重要,极力主张社会问题的分析应集中在这些问题中,即“社会问题是怎样从对社会不满的人群中产生并保持下来的?社会对这些问题是怎样做出反应的?”建
32、构理论更关注社会问题的建构过程,关心人们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因此,建构主义的一般也被称为“解释学”。它关心人类行为和意义的创造,侧重解释社会安排和文化意义。社会问题并非客观赋予的,而是通过文化符号建构起来的。(二)社会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美国社会学家贝斯特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社会建构理论在分析社会问题的三个要点:1、主张本身(1)“主张”是社会群体成员对令人不满的社会现状的抱怨。在分析主张时应着重考虑三个问题: 该问题说了些什么? 这个问题被如何代表? 主张在制定过程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以及主张被如何提出来说服群众? (2)社会问题主张的修辞学陈述:修辞学指为了说服他人而精心锤炼的语言。修
33、辞学陈述包括三个主要成分:背景、理由、结论 。 背景:是为制订主张所提供的最基本的事实。一般包括定义、举例和数字判断。理由:是对主张采取某种活动方式的解释。结论:指出根治或改善某一社会问题所必需的行为措施(3)修辞策略-公正的修辞策略理性的修辞策略原形构造策略2、主张制订者:一般是某些特殊组织、社会运动、职业或有兴趣的群体或个人3、制订主张的过程(1)美国社会学家维安娜的:“三段互动论-”驱动问题问题合法化演示问题.这些分析过程是重叠进行的,并不是依次展开的,而是通过互动使公众围绕主张来进行讨论。(2)斯必科特和肯兹尤斯的“自然历史模型”:社会问题的主张是从个人问题发展到社会问题的一个过程,这
34、些阶段也是相互重叠交错的,而不是一个有序的先后展开的过程。(3)贝斯特的“问题论”(三)社会建构理论的评论1、第一种观点:建构主义分析关心的主要是社会问题相对性和条件性,即着重在于问题建构的过程,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否认严重的“真实生活”问题所具有的危害性,也就是不重视问题本身的客观危害性。2、第二种观点:建构主义者是主观确定值得研究问题的行为,同时又把与它相关的定义和主张相对化,从而忽视了某些社会问题的客观现实性,从而出现“问题主张”与“问题现实”不一致的情形。3、回应方式:严格的建构主义。制订主张时更加小心,对社会问题参与者的解释和实践更加完全集中。一致的建构主义:问题主张尽量建立在有确凿证据
35、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问题的“自然历史”过程。二、社会建构主义与环境问题(一)环境建构主义的出现1、邓拉普、卡顿“新生态范式”的提出在面对环境问题时,社会学中有两个传统:涂尔干主义:认为物理环境“应该”被忽略,社会事实只能用其他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将自然环境的因素排除在解释社会现象之外。韦伯主义:认为物理环境“能够”被忽略,在社会生活中,它是不重要的,所有人类和组织只对他们赋予各种环境状态的意义作出反应,并依照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觉而行为,真实的环境则变的无足轻重。因此,邓拉普、卡顿等早期的环境社会学者呼吁:要重视自然,将自然变量纳入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由此,从社会学本身的理论和概念出发来研究环境社
36、会学的潮流就出现了,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研究环境问题的理论及流派就成为环境社会学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方向。2、环境建构理论的出现一是,巴特尔采用了源自科学社会学的社会建构的视角,分析全球环境变迁的出现,并提出环境社会学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纲领,强调“解构”的重要性。二是,福克斯、安嘎、玛卓和李,他们在环境问题研究上采取了建构主义视角,特别是安嘎采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定义或建构的视角,强调了声称制造者和媒体在激起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社会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欧洲社会学家从传统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环境危机首先被社会所调节和建构。最著名的是贝克(Beck)关于危险社会的理论,他说,主流社会学没有看到这是
37、一个社会问题,事实上它已根置于社会的中心。3、环境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主义趋向于集中分析环境问题的“问题化”,以及不同社会的权力对环境的主张。不关心环境问题是否严重以及如何看待环境问题,他们更多地关注环境是如何被世人所意识到的,也就是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兴趣在于“社会对环境问题出现过程的研究”。与现实主义相比,环境建构主义强调,自然的意义并非客观赋予的,而是通过文化符号建构起来的。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关于环境状况的不同的知识主张,引导一种感觉自然的社会方式,理解什么样的环境状况被作为环境问题而被意识到,以及如何将这一“主张”转变成政治上乃至公众的注意。
38、(二)汉尼根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汉尼根在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New York Routledge,1997)一书中提出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核心任务三个:环境主张的形成、提出和竞争。1、环境主张的形成: 发现问题;给问题命名;决定主张的科学、技术参数、道德或法律基础;确定谁应负责改善该问题的行动。主张提出者有两类:专业知识者一般知识者生活经验形成环境主张* 如酸雨就是一个瑞典偏远渔场中的一名管理员发现的。 鱼类死亡牵湖泊河流酸度有关 大气污染居民健康 滥砍滥线水土流失
39、 S02空气污染等呼吸道疾病 废弃物泄漏白血病、流产、婴儿缺陷等。2、环境主张的提出(1)争取关注社会问题被定义和传送到公众场合的过程是高度竞争的,为引起关注,潜在的环境问题必须是重要的、特别的、能被理解的。主张提出者要使用生动的、通俗的以及能使人想象的文字或图片。引证一些特殊事件,变得引入注目。引起事件关注的基本标准 引起媒体关注;涉及一些政府的权力;需要政府的科学决策;不会被公众当作异想天开或昙花一现的事件而遗忘;与大多数市民的个人利益相关。当环境问题在媒体、政府、科学界和公众等领域都具有合法身份时,才算达到了目的。 (2)要求合法化使用修辞策略。生态主权主义者采用“公正修辞”,强调道德基
40、础。环境实用主义采用“理论修辞”,强调理论模式。环境主张的发起人(包括组织)成为合法的和权威的信息来源时,环境主张也会合法化。转折性事件的发生,也会促进环境问题合法化。如1988年,美国国家权威部门报告,氟里昂与臭氧层空洞有关。3、环境主张的竞争 环境问题主张获得合法性后,并不能保证改善的行动和措施会得到实施,必须进行竞争,要在竞争中通过,常常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要使立法者(决策者)相信问题主张是科学可信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一个环境主张必须与政策制订者的价值观一致。尽量用量化的经济术语来表述问题。在政治领域中的一个环境主张要成功地脱颖而出,需要知识、时机和运气三者的结合。4、环
41、境主张的关注者:正确估计关注者的数量和影响是环境主张的制订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争取公众更多的关注呢?借用 “品牌资源评估” 模型来说明(1)独特性。指公众把一个问题与其它具有相似性质的问题区别开来单独考虑的程度。(2)相关性。指一个特定的环境问题与普通市民生活相关的程度。(3)关注性。指公众对处于环境危机中的某一地、某些人或某些物种的重视程度。(4)熟悉性。指某一问题被公众了解的程度。在这方面,媒体和公开活动极其重要。5、成功建构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1)一个环境问题主张必须具有科学权威性和合法性。(2)有能在环境主义和科学之间进行普及沟通的“大众使者”。(3)预期中的环境问题必须受到媒
42、体的关注,才能在大众的观念中被“构建”成真实的和重要的主张。(4)以形象化和视觉化的语言对问题进行修饰处理。(5)对环境问题采取积极行动必须有可见的经济刺激。(6)有能够确保环境问题建构合法性和持续性的制度化的赞助者。(与联合国或与政府有关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三)环境建构主义的评价1、环境现实主义 环境现实主义认为,传统社会学对自然环境的忽略,导致今天对环境问题解释力度的减弱,因此应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改革社会学,从而诞生了“新生态范式”为代表的环境现实主义。 他们认为,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所发现的环境问题是“准确的、真实的、客观的”,需要社会学家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对一些被认为
43、是“真实”的环境危机做一些社会学的解释和分析。2、环境建构主义 环境建构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和直截了当的过程,而异常复杂和曲折的。它更关注于环境问题是如何被人们所认识的,环境问题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在环境建构主义者看来,科学知识也是被社会和人所建构起来的,同样无法回避社会建构过程中的复杂性。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建构过程,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引起很多批评。(1)环境建构主义过于侧重于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容易使人们认为,当今令人瞩目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并不一定是真实和客观的情况,而不过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危机。极有可能导致否认严
44、重“真实生活”问题所具有的危害性。(2)环境建构主义的目的在于解释环境社会的关系过程,并不评价环境问题的真实与否,表现出对现实环境状况的一种冷漠和不关心。环境问题纯粹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3、我们的态度建构主义者虽然不关注环境问题的真实与否,但也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真实存在性(除了极端建构主义者)。由于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复杂性,环境建构主义对环境问题的解释仍有诸多局限。我们态度是:充分吸收二者的优点,相互补充、互相完善。自然环境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也可看作是一套文化产生的符号状态。三、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特征,概括起来具有八大社会特征(8小
45、点):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生活污染在环境问题中的分量加重;城市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在局部有所缓解;农村环境问题失控,呈现加重的趋势;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解决难度加大。 由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和公众环境意识低下,它常常会被转型期的一些突发性问题所遮掩思考题: 1、简述社会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2、举例说明汉尼根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 建构理论分析框架。3、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的社会特征分析第三讲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变迁一、环境问题(一)含义1、广义理解: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
46、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2、狭义理解: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所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可分为两大类:(1)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燥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2)生态破坏,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资源遭到人为破坏及由此衍生的生态效应,如森林消失、物种灭绝、草场通化、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等。这两类环境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使环境问题加剧而变得更加复杂。 (金鉴明:环境科学大辞典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1、全球性: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2、广泛性:
47、从局部到区域到全球,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主体态势,广泛波及。3、多样性: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甚至不能穷尽。4、地域性:具体的环境问题总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千差万别。5、危害性: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三)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整个社会或社会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与社会进度中所遭遇的困难、障碍和麻烦。2、社会问题的特点 客观性与常在性历史性和具体性 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性 涉及相当广泛的人群。3、社会问题的分类(恺史社会学大纲) 自然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社会组织问题; 社会理想问题。 因此,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当然成为社会学研究和关注的范畴。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一)工业化1、内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的过程或转化之后的状态,即有动态和静态之意。2、特点:阶段性: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有 起点和终点。起点:机器大工业产生之时,终点:工业化完成时。稳定性: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一般不会退到半工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