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doc
《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精品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95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Small-Sized Hollow Block Masonry, Building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的通知建标1995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
2、1727号文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哈尔滨建筑大学等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JGJ/T1495,自1995年12月1日起施行。原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482同时废止。 该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该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5年6月8日目 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3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4 静力设计 4.1 基本设计规定 4.2 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4.3 局部受压
3、承载能力计算 4.4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4.5 一般构造要求 4.6 墙体防裂的主要措施 4.7圈梁、过梁、芯柱5 抗震设计 5.1一般规定 5.2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3抗震构造措施6 施工和验收 6.1施工准备 6.2施工基本要求 6.3芯柱 6.4冬期施工 6.5砌体工程质量标准6.6砌体工程验收附录A 轴向力影响系数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总则1.0.1 为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轻地震破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8度地区,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4、为墙体材料的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1.0.3 本规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原则修订,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的规定采用。1. 0. 4 在进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J50176等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以碎石或卵石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空心率为25%至50%的小型空心砌块,简称
5、普通混凝土小砌块。2.1.2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以浮石、火山渣、煤渣、自然煤矸石、陶粒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2.1.3 单排孔小砌块沿厚度方向只有一排孔洞的小砌块。2.1.4 双排孔或多排孔小砌块沿厚度方向有双排条形孔洞或多排条形孔洞的小砌块。2.1.5 对孔砌筑 砌筑墙体时,上下层小砌块的孔洞对准。2.1.6 错孔砌筑 砌筑墙体时,上下层小砌块的孔洞相互错位。2.1.7 反砌 砌筑墙体时,小砌块的底面朝上。2.1.8 芯柱 小砌块墙体的孔洞内浇灌混凝土称素混凝土芯柱;小砌块墙体的孔洞内插有钢筋并浇灌混凝土称钢筋混凝土芯柱。2.2 符号2.2.1 几
6、何参数4.5.2 在室外散水坡顶面以上,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内,宜设置防潮层。4.5.3 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15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 4.5.3.1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 4.5.3.2 无圈梁的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砌块; 4.5.3.3 没有设置混凝土垫块的次梁支承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一皮砌块; 4.5.3.4 挑梁的悬挑长度不小于1.2m时,其支承部位的内外墙交接处,纵横各灌实3个孔洞,灌实高度不小于三皮砌块。4.5.4 跨度大于4.2m的梁,其支承面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宜与圈梁浇成整体。当大梁跨度不小于4.8m
7、,且墙厚为190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4.5.5 后砌隔墙和填充墙,沿墙高每隔600mm应与承重墙或柱内预留的钢筋网片或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600mm。4.5.6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或圈梁上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当支承长度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锚固措施。4.5.7 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在风压较大的地区,檩条应与山墙锚固,屋盖不宜挑出山墙。4.5.8 墙体宜作双面粉刷,室外勒脚处应作水泥砂浆粉刷。4.5.9 处于潮湿环境的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墙体,墙面应采用水泥砂浆粉刷等有效的防潮措施。4.5.10 北方寒冷地区,房屋的外墙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时,在圈梁、过
8、梁、芯柱及其他外墙保温性能受到削弱的部位,应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或其他有效保温构造措施。4.6 墙体防裂的主要措施4.6.1 根据具体情况,可综合采用下列预防顶层墙体开裂的措施;的细石混凝土浇灌; 4.7.6.2 钢筋混凝土芯柱每孔内插竖筋不应小于1.10,底部应伸入室内地面下500mm或与基础圈梁锚固,顶部与屋盖圈梁锚固; 4.7.6.3 芯柱应沿房屋全高贯通,并与各层圈梁整体现浇;可采用图4.7.6的做法;4.7.6.4 在钢筋混凝土芯柱处,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4钢筋网片拉结,每边伸入墙体不小于600mm。5 抗震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抗震设防地区的小砌块多层房屋除应满足静力设计
9、要求外,尚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5.1.2 小砌块多层房屋的抗震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5.1.2.1 合理规划、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基础; 5.1.2.2 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芯柱、构造柱,或采用配筋砌体等,使墙体之间、墙体和楼盖之间的连接部分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变形能力。5.1.3 多层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5.1.3.1 应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5.1.3.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均匀; 5.1.3.3 房屋不应有错层,否则应设置防震缝;8度设防时,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或各部
10、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也应设防震缝;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可采用5100mm; 5.1.3.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5.1.3.5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烟囱;5.1.3.6 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5.1.4 小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5.1.5 多层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不应超过表5.1.5的规定;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层数应比表5.1.5的规定相应减少1层,房屋层高均不宜超过3.6m。块上稍加喷水润湿: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施工前可洒水,但不宜过多。62 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溷凝土 小型 空心 砌块 建筑 技术规程 JGJ T14 9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