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doc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精品文档.目录绪论3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3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概况4一、国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4二、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5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5四、存在问题和不足6本设计主要内容:7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81.1系统工作原理81.2系统信息处理91.3系统通信91.4系统网络拓扑结构111.5主要技术要求121.6主要技术参数13第二章、分站数据采集152.1甲烷传感器.152.2温度传感器152.3设备开停传感器152.4水位传感器152.5风筒风量传感器152.6风门开关状态传感器162.7声光报警
2、器162.8遥控发送器162.9本安多路不间断电源16第三章、智能分站硬件设计173.1硬件总体设计173.2微控制器及外扩RAM183.21微控制器183.22数据共享 RAM193.3电源及复位电路213.31电源213.3.2 复位电路223.4后备电源设计223.5外围电路233.5.1 显示电路233.5.2 报警电路243.5.3 断电存储模块243.5.4 红外按键模块253.6 CAN通信模块253.7传感器及数据采集模块263.7.1 传感器的选型263.7.2 数据采集模块273.8硬件的抗干扰能力设计27第四章、软件设计与实现304.1系统软件的整体构成304.2 C/O
3、S-操作系统简介314.3 C/OS-在 LPC2119 上的移植324.3.2 C/OS-的文件体系结构324.3.3 C/OS-的移植334.4 智能分站各任务的软件设计374.4.1 智能分站任务优先级分配374.4.2 初始化任务384.4.3 下行 CAN 通信任务384.4.5存储任务设计394.5、CAN 总线通信404.5.1 CAN 控制器初始化404.5.2 CAN 通信的数据发送424.5.3 CAN 通信的数据接收434.6 CAN 应用层通信协议设计444.7 软件抗干扰措施45第五章、总结47参考文献49致谢50外文资料译文51绪论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我国煤炭产量一
4、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但煤矿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2007年,我国共有各类煤矿约1万多处,全国煤矿死亡人数3786人,2003年全国原煤产量17.36亿吨,死亡6434人,百万吨死亡率3.71,我国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近100倍,南非的近30倍。瓦斯灾害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在我国煤矿的重大灾害事故中,瓦斯事故占70%以上,瓦斯治理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2001年至2005年2月底,全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28起,死亡1689人。其中,瓦斯事故24起,死亡1558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85.71和92.2%。就在2009的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
5、成70余人死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虽然近几年国家对煤矿安全加大了投入力度和治理力度,但我国煤矿安全底子薄,基础差,想从根本上治理并非一早一夕之事。无论何时,煤矿的安全生产都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中。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煤矿企业自身现代化管理的需求,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出发,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已是必然趋势。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使得各级煤矿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监督管理的职能,已经成为煤矿采掘业现代化进程的当务之急。2005年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提出了“推广煤矿瓦斯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
6、”的通知中,规定各煤矿必须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针对现有监控系统五花八门,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的现状,国家先后又制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AQ1029-2007)等标准,但现有监控系统有些根本达不到标准的要求,系统经常失灵,误报警和不报警,使监控系统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因此,根据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现有煤矿的缺点和不足,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煤矿安全监控进行改进,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作用。基于以上分析,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瓦斯安全问题。本设计主要在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
7、管理到位”的四个方面中的监控和管理上下功夫。本设计研究意义如下: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对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能够促进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重要作用的发挥。2、智能分站是监控系统的心脏,先进的分站设计是保证监控系统运行的最重要基础,智能分站处理能力的增强,将有助于分站性能的改善,从而减少危害事故的发生。3、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有利于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监控系统进行实时有效地监测、报警和控制,同时也能节约成本。4、将现代的预测理论引入监控系统,使之形成状态监测、灾害预报与处理决策支持功能的智能系统,更加有效地防止灾害的发生。同时对瓦斯涌出量预测也为监控系
8、统智能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概况一、国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煤矿生产过程自动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生产。开发了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集监测、控制、通信、无线接入技术于一体,兼容专用监控系统各种功能,覆盖全矿井各生产和生产辅助环节,实现了对综采工作面和矿井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设备工况参数以及矿井瓦斯浓度等环境参数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全矿井综合监测控制系统有代表性的产品有美国MSA公司生产的DAN6400系统,德国BEBRO公司的PROMOS 系统等。二、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我国煤矿起
9、步较晚,自80年代以来,我国煤矿从欧美国家先后引进了一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了部分煤矿。1985年后,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先后研制出KJ2、KJ10、KJ66、KJ95、KJ101、KJ2000、KJG2000等KJ系列监控系统。目前,又研制出基于GIS数据库技术的煤矿安全远程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将数据库、无线传输、GIS、数据通信等技术融合,可以实时采集煤矿井下传感器上的原始数据,动态监控瓦斯超限、风机。本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开停状态及风量,在线提供远程报警地理信息。初步实现了危险源的在线监测和事故隐患的动态跟踪,实现了远程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组态控制、数据库存储、大型门户集成
10、平台、超常延时免充后备电源系统等全套解决方案。该系统建立了煤矿生产安全预警体系,使煤矿监控系统的作用更加强大。也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提供了一种预防性的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手段。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矿井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矿山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在煤矿行业中应用,为了满足现代煤矿安全生产和信息管理的要求,煤矿监控系统朝着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从单一监控功能向性能可靠、功能强大的全矿井综合监控信息系统发展。1、网络化随着煤矿规模化生产程度和监控要求的不断提高, 矿井范围越来越大,由单纯的参数数据监控发展到数据、语音、图像混合监控,要求通讯网络具有良
11、好的开发性、较大的传输带宽和距离以及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通信、视频语音通讯等)。将现场监控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管理层连成一个完善的监控网络,融合各种信息( 参数数据、语音信号、图像视频等),共享系统资源和信息,实现整个煤矿矿区或更大范围的监测、控制、管理,这是煤矿监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标准化信息传输系统的兼容性直接影响着各矿井进一步扩展系统功能。通信协议不规范( 即没有统一的标准) 造成设备重复购置、系统受制于人和不能随意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等后果。为了改变标准不统一的局面,国家出台了很多规范性规程和标准对监控系统及信息传输协议等进行规范,如煤矿安全规程、MT/T89922005煤矿用
12、信息传输装置、矿井安全监控新标准、新规程汇编及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选型手册等,标准化和通用性是煤矿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3、智能化突发灾害、 生产设备故障是影响煤矿安全与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如何对突发灾害进行预测与预报,以及对生产设备故障进行诊断是煤矿监控系统研究的难题和方向。在监测灾害的同时,将现代的预测理论( 灰色理论、 混沌理论等) 与专家决策智能模块引入监控系统,使之形成状态监测、灾害预报与处理决策支持功能的智能系统,更加有效地防止灾害的发生。四、存在问题和不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管理原因、操作原因等多种主客观因素,使得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存在一些问题。1、通信协议不规范在国
13、家尚没有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厂家各自制定自己的通信传输协议、接口、子系统标准,通信协议不规范的后果是造成设备购置重复,不能随意进行软硬件升级的改造,信息不能共享。严重影响了煤炭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推广,并且妨碍了监控信息网络化的实现。2、智能分站不先进在整个监控系统中监控分站是核心设备。实际应用中,该核心设备中的数据因为受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受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的制约,分站的设计还不够符合实际。3、智能化水平不高这些矿用监测监控系统均是综合型监测系统,但侧重于安全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大多仅限于故障、警情提示,对监测信息做简单处理,不能详细地判断警情的性质,因此无法由监测系
14、统进行危险性评价,也无法进行事故预警。4、系统误报由于系统原因、电磁场干扰、线路、传感器故障或可靠性差、电源故障等,都会造成系统在实时监测中不定时地出现“误报”问题。本设计主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设计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1、对现有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基础上,分析现场总线特点及使用范围,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总线和网络结构,并制定相应的通信协议。2、针对监控系统缺少智能化预测功能,研究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瓦斯涌出量预测功能实现,并根据实际数据检验预测模型。3、在广泛调研现有监控分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 ARM 微处理器和 51 微处理器双核智能分站,来增强监控分站的性能。并对智
15、能分站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研究。4、对监控系统的软硬件的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以减少本监控系统的误报警,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1系统工作原理本系统由本地煤矿监控系统、GPRS通信系统和远程监程中心组成,统结构框图如1-1所示。 图1-1 系统结构图本地监控系统是采集环境安全数据的基础,由井下和地面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基于CAN总线型结构的微机监控系统。地面部分包括监控主机、GPRS发射模块等;井下部分由各井下智能分站、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组成。井上监控主机与GPRS模块之间采用串行接口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远程监控中心不需要GPRS模块,但需要申请固定的IP地址。监控主机不断地接收
16、井下智能分站的数据,然后将数据打成IP包,再通过GPRS无线接入到GPRS网络,最终通过各种网关和路由器到达系统数据中心,从而可以通过GPRS网络与监控中心建立连接,远程监控中心可以接收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可以做到统一协调、分配、管理一个区域的煤矿。当本地监控系统监测到有危险则立即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同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相关人员和管理者手机上,使相关人员能够迅速做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远程监控中心也可以向各煤矿监控系统发送指令,查询各煤矿监控情况,从而达到远程监控目的,也使政府对矿井安全生产状况能够有效的监管。1.2系统信息处理监控系统的信息处
17、理集中在井下分站(智能分站)和地面主站(监控主机),处理过程如下:1、实时控制工作在系统末稍的是各种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实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监控分站,当现场浓度达到设定断电值后,监控分站立刻向近程和远程断电器发出控制命令,仪器可立刻实现断电和闭锁控制。甲烷传感器本身除了有声光报警信号外还有一级独立的断电信号输出,可就地完成断电和报警任务。该控制是双重的以保障系统实时快速响应。智能分站控制启动伐值(断电点)可由红外遥控设定,或由地面主计算机置入。智能分站与地面主计算机因故脱机后,实时控制功能不受影响,可独立完成断电、闭锁、报警等功能。2、过程控制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传输网实现远程设备的启停、异地断
18、电、地面遥控断电等多种复杂智能的控制功能。异地断电依赖于系统网络存在,执行速度稍有延迟。3、自诊断控制系统具有辅助故障诊断功能,当系统井下设备中传感器发生断线、分站地址重码、传感器电源故障、交流电停电、信号中断等故障时,系统能够显示报警。4、数据库存贮系统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形式,实时数据每 1 分钟存储 1 次,超限数据即时存储,增加了存储密度,方便检索、方便分析。5、网络共享监控主机数据功能系统通过GPRS网络,远程监控中心可以方便地共享监测主机数据。在局域网内,用户通过网络终端程序可以完全共享监测主机数据库。网络终端用户可以完整地查看当日或历史的日报表、24 小时曲线等。还可以同步地反映监
19、测主机的实时监测信息。在广域网上,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浏览器来查看监测主机数据库中的数据。系统通过设置网络文件夹的密码和数据库的密码来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1.3系统通信首先设计井下通信。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的测量控制设备与主控站之间实现双向串行节点数字通信的信息通道,也被称为开放的、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现场总线的出现导致了新型的网络全分布控制系统的出现,即现场总线系统(FCS)的出现。传统的模拟监测监控系统采用一对一的设备连线,各回路分别进行连接,位于现场的测量变送器与位于监控室的监测设备之间是点对点的连接。现场总线监测监控系统由于采用了智能监测监控设备,能够把原来 SCADA 系统
20、中处于检测监控点的现场测量变送仪表、传感器等信号采用总线的方式跟主机连接,实现彻底的分散监测监控。控制器局域网 CAN(Controller Axe Network 简称 CAN)是德国 Bosch 公司 1983 年为汽车应用而开发的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协议,属于现场总线(Field Bus)的范畴。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CAN 总线协议己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比较成熟,特别适用于分布式测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CAN 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取而代之的是对数据块进行编码。采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
21、上不受限制,数据块的标识码可由 11 位或 29 位二进制数组成。CAN 通信数据段长度最多为 8 个字节,可满足通常工业领域中控制命令、工作状态及测试数据的一般要求。CAN 卓越的特性、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设计,特别适合工业过程监控设备的互连,因此己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CAN 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CAN 总线的数据通讯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CAN 可以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一个节点可以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通信方式灵活。利用这一特点也可方便地构成多机备份系统;2、CAN 网络上的节点(信息)可分成不同的优
22、先级,可以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3、CAN 采用非破坏性总线裁决技术,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信息时,优先级低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裁决时间,最重要的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的情况(以太网则可能)。4、CAN 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成组)及全局广播几种传送方式接收数据。5、CAN 的通信速率最高可达 1MB/S(此时距离最长 40 米)。CAN 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 10km(速率 5KB/S 以下)。6、CAN 的节点数实际可达 110 个。7、CAN 采用短帧结构,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 8 个,这样传输时间
23、短,受干扰的概率低,且具有极好的检错效果。8、CAN 每帧信息都有 CRC 检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数据出错率极低。9、通信介质采用廉价的双绞线即可,无特殊要求。10、CAN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总线的功能,切断它与总线的联系,以使总线上的其他操作不受影响。11、NRZ 编码/解码方式,并采用位填充技术。说完井下通信,再来设计井上通信:应用在煤矿监控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有两种:一是基于GSM无线短信Modem来传输信息,该方式信息量小,且无法达到国家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传输的要求。故不能采用;另一种是基于无线Modem进行通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监控 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