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考试答案.doc
《电子政务考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考试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电子政务考试答案.精品文档.1、名词解释(20分,4*5)2、判断题(20,4*5)3、填空题(20,10*2)4、简答题(20,2)5、论述题(20,1)第1讲:电子政务概念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是政府管理模式从传统向以“电子为手段、政务为核心”方向变革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24图)传统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的
2、;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的。由于工作理念及服务方式不同,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比项目传统政务电子政务政府机构的存在形式物理实体存在网络虚拟化存在政务办理方式面对面跨越地理限制政务办理时间严格时间限制7*24方式政府组织结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网络型扁平化结构政府管理方式集中管理分权管理政务生效标志公章等数字签名等政务处理程序前后串行作业协同并行作业政府工作重心以管理、审批为中心以服务、指导为中心政府主要议事方式会议等网络讨论等政府决策参与范围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政府内部与外部相统一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与4种基本模式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主体,以及三
3、大主体在政务上的关系;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电子政务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模式: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B),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C),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E).以上四种模式是一种互动关系.政府部门是以两种身份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它既是公共信息平台的使用者,也是建设的组织者,这两种身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G2C-政府对公众 缴税、付账 政府信息发布、开展培训、帮助就业 电子福利发放 (2)G2B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 电子采购 电子拍卖 (3)G2G政府对政府 政府之间内部信息共享 与其他政府之间非企业交易 (4)GtoE政府对顾员电子政务建设
4、的本质=政府改革+信息化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来维护法律、稳定经济、管理社会、保护财产和巩固权力的行政事务,我们也可以将电子政务的本质归于一点,即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从一定意义上讲,电子政务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公共管理,是提高政务能力。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电子政务的本质:(一)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电子政府(二)电子政务是政府的深刻变革(三)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四)电子政务的关键是跨越“数字鸿沟”电子政务的成功与否,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用的程度,二是公众接受的程度。其中公众接受的程度可能成为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挑战,因
5、为公众接受程度的提高不仅涉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知识发展水平的提高,其本质上就是“数字鸿沟”的问题。(五)正确把握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之间的关系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实践证明,必须充分重视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之间的差异: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主要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站,着重点在政府网络化;而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着重点在政务。电子政务的4个发展阶段1) 起步阶段: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内容包括:内部网(Intranet)的建设,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目标:内部网络化,办公无纸化。2) 单
6、向主动阶段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建成一个界面友好、设计美观、功能齐全、信息丰富并且更新及时的政府网站,并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连接,实现信息的网上发布与在线查询等功能。3) 双向互动阶段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使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和范围逐步从政府内部拓展到政府外部,实现政府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有机整合。打破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构筑起集成化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4) 、政务处理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构筑起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政务系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4
7、个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1、探索试验阶段(1973 - 1983) 周总理批示“要积极推广电子计算机应用” 电子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的初步应用2、国家经济信息主干系统初创阶段(1984 - 1992) 1987年宋平主持组建国家信息中心 此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成立3、初步发展阶段:“三金工程”和“政府上网”工程(1993 - 2000) 1993年的金桥、金卡、金关工程;1996年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40多家部委共同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4、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确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政务先行的
8、战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1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5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网络的重复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进中,有的地方政府拟投巨资,弃电信公网不用,再建一个本地信息平台,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资金的错误投入,又延误了政府上网的时机。 、一部分县(市、区)财力匮乏,建设投入不足,有的分期建设时间长,成了“胡子”工程。 、有的建设方案不合理,或者设备不配套,或设备落后,或者购置
9、费用偏高。 、有的网络应用开发滞后,功能发挥不出来。维护、运营和管理也跟不上来,从内容的组织、网页的制作到服务应用都有待改进和完善。 、从事网络的专业性人才奇缺,现有人员的技术和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电子政务应用培训滞后,很多电子政务使用人员的技能处于低级水平,有的还不会使用。 、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少,共享率低,整个网络的使用效益底下,服务面窄,专用性强,保密要求高,不能满足服务公众的需要。 、政企不分,电子政务产业化难以形成,造成管理运行成本高,管理行政化。 、部门各自为阵片面强调建设专业网,与党政网建设不配套,造成信息资源的分割和浪费,造成基层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 对
10、策及建议 、电子政务要走“中国联通”的发展模式,以服务党政为重点,自求发展,企业化运作,政府补助投入,这样既减轻了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培养教育体系,造就各层次信息化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教育从基础做起,中小学要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信息网络技术基本知识。采取高校教育、在职进修、社会培训等方法,加强广大领导干部、在职公务员和职工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结合职称改革,逐步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资格评定标准和技术职称评聘方法,完善信息化人才的评定、使用和晋升机制。制定优惠、灵活的政策,建立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注重凝聚和稳定各层次人才队伍。要进行政府上
11、网的应用性培训,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使政府工作人员适应网络时代“电子政府”的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工作,必须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结构进行协调管理。成立信息协会,沟通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机构、信息化人才和信息行业内各企业。制定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拟定地方性的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解决几网合一所面临的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等问题,并逐步修订形成若干相对成熟的行政管理法规。 、在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实行对信息产业倾
12、斜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争取政府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并在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前提下,按照“联合建设、利益推动”的原则,全面引入有利于竞争、联合、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和鼓励各行业、地区、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投入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信息化专项基金,用于引导和鼓励信息化建设。 、要注意安全防范。电子政务关系国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十分重视预防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认真研究防范措施,积极采用“防火墙”等安全技术,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电子政务的可靠运行。 、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
13、筛选、分类、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为此,要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以工商、公安、税务、海关、民政、社会保障等“窗口部门”作为突破口,明确界定公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不能公开的和严格保密的信息,做到既便于查询,又不致泄密。要进一步强化信息的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要增加软件和服务的投入。政府上网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应多在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网站建设中的硬件投入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贪大求全,采用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更好地促进网站建设。 、在网络建设上,应打破分割、重点投入,发展为一个中心。所有拟建的需政府投资的网络,农业信息网也好、经贸信息网也好、科技
14、信息网也好,都应充分利用信息中心已建的网络平台,不应另搞一套、重复建设。力争使信息中心逐步成为唯一的网络管理中心、信息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第2讲政府流程管理(政务流程、BPR、流程管理概念)政务流程:一组为公众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相关的、结构化的活动集合。政务流程有3类:面向公众的流程: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支持流程:为内部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程;管理流程:促进面向公众的流程和支持流程有效配合,以符合公众和用户的期望和需要。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定义: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
15、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性改善。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与实施原则建立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内部数据的采集与获取;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的采集和共享;社会公众数据的采集与反馈。通过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架构提供全网统一的信任服务体系。通过PMI(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架构提供全网统一的授权服务体系。建立一人一证、一机一证的网络信任域。建立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建立协调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先进的
16、数据挖掘与分析有效的数据获取与整合,有效的授权与高效办公,智能公文流转与公文交换,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站式” 服务框架网上工商系统网上税务系统网上政务公开系统网上政府采购系统网上社会保障系统国家电子政务的实施原则统筹规划、分布实施;联合共建、互联互通;安全可信、先进可靠;经济实用、灵活方便;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电子政务业务模型(不同级别电子政务的建设差别)中央一级:重点在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上面,即G2G,因此电子政务的互动性不是它追求的首要目标,它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强化内部办公信息系统以及整合本机构内部各部门(司局)之间的网上业务,即加强政务内网建设;
17、二是协调与完善不同部委之间的内部决策系统,强化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即加强政务专网建设;地方一级:重点在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上,即强调电子政务的G2B。实际上,G2B应该是电子政务的首要内容,这是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载体与核心,与政务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经济行为涉及方方面面,程序复杂、内容繁多。基层一级:重点在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方面,即推进G2C的发展。就这一级政务机构而言,所涉及的政府信息安全问题一般不会像上述两级政府机构那样严重。国家电子政务的信任与授权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授权的定义)认证是指用户在使用网络系统中的资源时对用户身份的确认。授权是指网络系统授权用户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其资源,这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考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