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未来经济.doc
《经济学与未来经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与未来经济.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经济学与未来经济.精品文档.经济学与未来经济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的理论大厦,经过二百多年的精心构建,已逐步走向辉煌。无论是从理论体系、论证方法上看,还是从实际应用上来讲,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更像一门科学。正因为如此,所以经济学被人们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然而,目下正统的经济学并非像物理学那样,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精确的科学。在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上,经济学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却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依旧雄心勃勃,企图用陈旧的支离破碎的理论来拯救我们这个问题成堆的世界。经济学的雄心与它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按照比较通俗的说法,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进行选择,以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能够生产出更有价值的商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的需要。保罗A萨缪尔森和威廉D诺德豪斯在经济学中根据经济学者们的意见给出了一个一般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2 审视今天的经济实践,我们究竟能看到有多少活动是在有意识地合理配置资源,又有多少活动是真正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全社会的需要?事实上,今天正统的经济学理论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如何合理地利用或配置资源,也不能告诉人们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
3、足整个社会的需要。退一步讲,即使经济学能够告诉人们这些,也没有多少人会听经济学家的安排。因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个人利益”,只要能够获得最多的财富,大多数人都不会顾及资源的配置和全社会的福利。事实上,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学说,不仅未能有效地指导人们合理配置资源,相反还助长了人们对资源的无端浪费;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理论,也只是重申了一下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主宰着市场,而并未告诉人们怎么去赢得市畅所以即使没有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人们凭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也可以在市场上大显身手。 今天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企业主或资本家、经理层和工人对经济理论的热情,远远没有对快餐书籍介绍经营或
4、致富方法的著作的热情高。倒是市场经济的裁判政府有时还垂青某个或几个经济理论,但是,这种垂青并非是因为这种理论十分科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是这种理论正好合乎某个关键人物的想法或某个集团的利益。 经济学的这种随意性或者可有可无的局面,正说明了经济学理论的不完善。然而经济学的抱负却比任何精确的科学都要大。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都是研究各自领域规律的科学,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并非是它们的直接目的。这些科学都是中性的或者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们既能给人类谋福祉,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经济学永远是关注人类福利和发展的科学(从它的定义即可完全明确这一点)。 然而,自凯恩斯以来,经济学不仅没有
5、能够像经济学家期望的那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反而在实践上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误导。 在汉语中,“经济”一词含有“便宜”、“节约”的意思。可是在当代主流经济学里,消费(用中国传统的观点看简直是浪费)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是拉动经济最直接的动力,有消费才有生产,才能就业。因此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而且是生产的动力。而生产也不再只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生活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了给人们创造就业机会,并成了促进整个经济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在这里“消费生产消费”构成了一个循环链条,它们互为因果,一环弱了,另一环就会受到影响。目下的经济学就是不断地在这个循环链条中寻找薄弱环节,然后提出弥补的措施或建议,以保持这个循环
6、链条的完整性。这样做的结果就像是一个笨拙的厨师“和面粉”:面粉干了就加水,水多了又加面粉最后水和面粉用光了,面粉还是没有和好。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味地为了生产而消费,为了消费而生产,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的“面粉”和“水”就会被用完,人类将面临资源匮乏的危险。因此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人类应该在基本消费得到满足之后,对生产进行限制或者计划,使经济增长的速度与人类的生活和长远利益相一致,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效益最大的地方,或者说把资源更多地投向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然而,当代经济学医治经济的“药方”除了“消费”之外,便黔驴技穷。所以现代社
7、会在这种“为了经济繁荣而消费”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浪费,不仅导致了全球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崇拜金钱的不良风气,有时为了拉动消费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使人类的道德伦理逐步走向沦丧。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凯恩斯的指挥棒所指引的方向走下去,那么,人类的末日将不会遥远。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对当今的经济理论提出了严厉批评,并着手探索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学。23 24 事实上,经济学家早已发现,不论是从解决实际问题来看,还是利用波普关于“科学证伪”的标准来衡量,目下的经济学都不能称为真正的科学,或者至少不能称为完整的科学。因为目前的经济学理论不仅门派众多,
8、而且都只能适用某一、两种特定的经济实践,对于几乎每一种经济理论,人们总能找到至少一个相反的例子对其予以反驳,即使是流行的经济理论,所反映的也“是一种即使存在过、但而今已不再存在的经济”,25更有甚者,经济学家可以运用不同的理论对同一经济现象作出完全相反的解释。有人说:“如果你将世界上的经济学家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圈,他们永远也不会联出一个结果来。” 27所以目下的经济理论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用这种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理论来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造成失误或损失是必然的。所以,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经济活动还是一种带有盲目性的实践活动,套用一句时髦话,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们必须小心翼
9、翼。否则,我们就有可能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甚至会步恐龙之后尘,让路于更加智慧的生物来管理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面对如此处境,人类应该冷静思考。虽然对资源掠夺式的浪费不可取,但是不发展甚至倒退更是行不通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浪费无异于加速人类的自我灭绝。但是,不发展或者倒退同样不能挽救人类灭绝的命运。因为安于现状或回到过去,虽然能够节约一点资源,但是它不可能找到人类未来的出路,如此只能延缓人类灭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人类灭亡的命运。人类的出路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因此,我们要做的工作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地球资源,使全球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在总体上始终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以便在现有的资源用完之前,找到新
10、的资源和出路。 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在电脑进入家庭,网络连接千家万户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实行一种“计划经济”。这种计划当然不是指令式的计划,而是契约式的计划。也就是说,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在一瞬间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签订商品订购合同,所以,厂家的生产有可能不再盲目,而是根据用户的合同有计划地生产。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盲目生产而造成的浪费。只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对没有预购合同的生产加征“无计划生产税”,而对有预购合同的商品免征有关税收,就可以促进商品的“按契约计划”生产。 同时,对于不必要的过度的消费,也要进行遏制。有的人购买商品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由
11、于钱多用购买来满足自己的某种嗜好。比如有的人拥有数十甚至上百套服装、数台电视机,多部手机、几辆小汽车、几套住房或别墅有的商品他们根本就没有用过,或者用一次就扔在一边不再问津,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要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到效用最大的地方,对于这种个人浪费也不能熟视无睹。政府应该对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购买同一商品者征收重复购买税,以此来遏制对资源的浪费行为。 对于上述这些观点,今天正统的经济学家们听了或许会感到幼稚可笑。因为在他们看来,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工人就会失业,失业则会进一步地抑制消费,由此将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会使整个经济崩溃。这其实是一种怪圈,是把人类引向毁
12、灭的怪圈。目前人类的经济实践活动,已经在有意和无意地跳出这个怪圈,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却很少注意到这些。他们除了高举“消费的大旗”替决策者当拉拉队外,再也不愿意去寻找别的什么办法为经济运行的机车注入燃料。在经济学家们的呐喊声中,全世界的机器便不停地运转,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建设工地。于是,森林大面积减少,水土加速流失,土地不断退化或荒漠化,整个环境被严重污染,生物加速灭绝整个地球正在加速趋向熵增。 然而,地球的过度付出并未完全让整个人类受益,而是较多地满足了少数人的奢侈浪费,使少数富人享尽荣华富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2年,全球有12亿人每天仅靠不到一美元度日,8亿多人营养不良,24亿人
13、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占世界总人口1/5的发达国家的收入却占世界总收入的60%和个人消费的85%。26难道天道就该如此!不,这完全是人为导演的结果。 “消费”并非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同时它也不是保持经济和谐运转的长久润滑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具体从事各类产品生产和劳务服务的人数将越来越少,例如过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090%,现在发达国家只要5%的农民就可以为全国提供足够的农产品。工业产品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也同样有减少的趋势。美国制造业所雇佣的劳动力在20世纪50年代占总劳动力人数的35%,到2001年则下降至大约17%。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未来 经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