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陶瓷专业实验讲义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子陶瓷专业实验讲义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陶瓷专业实验讲义改.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电子陶瓷专业实验讲义改.精品文档.电子陶瓷专业实验湖北大学物电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3-9目 录实验一 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与频率的关系1实验二 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与温度的关系5实验三 PTC热敏电阻器伏安特性测试7实验四 PTC陶瓷热敏电阻器的温度特性测试10实验五 传输法测试压电陶瓷参数13实验六 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17实验七 四探针方法测量半导体的电阻率19实验八 ZnO压敏电阻综合特性参数的测试24实验九 测量磁滞回线实验28实验十 电子陶瓷粉体的结构分析32实验一 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与频率的关系
2、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MODEL TH2816型宽频LCR数字电桥的使用;2测量几种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tand)与频率的关系,从而了解它们的、tand 的频率特性。 实验仪器 TH2816型宽频LCR数字电桥、样品 实验原理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是电位移D与电场强度E之比 = D/E ,其单位为F/m ,真空的介电常数 F/m ,而相对介电常数为同一尺寸的电容器中充入电介质时的电容和不充入电介质时真空下的电容之比。介电常数小的电介质,其分子为非极性或弱极性结构,介电常数大的电介质,其分子为极性或强极性结构。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为复数,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上述介电
3、常数的意义是一致的,而虚部表示损耗。介质的介电损耗是指由于导电或交变电场中极化弛豫过程在电介质中引起的功率损耗。这一功率损耗是通过热耗散把电场的电能消耗掉的结果。电介质的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角正切tand 表示,并定义为:。在直流电场下,电介质内只有泄漏电流所产生的电导损耗;但在交变电场中,除电导损耗外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极化所产生的损耗,即松弛极化损耗。(松弛极化:当材料中存在着弱联系的电子、离子和偶极子等松弛质点时,热运动使这些松弛质点分布混乱,而电场力却使这些质点按电场分布,最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电场的作用占主导、发生极化。这种极化具有统计性质,叫做热松弛极化。松弛极化的带电质点在热运动时移动
4、的距离可以有分子大小,甚至更大。另外,此时的质点需要克服一定的势垒才能移动,因此这种极化建立的时间较短,可达10-210-9秒,并且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所以这种极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松弛极化多发生在晶体缺陷处或玻璃体内。)此时,复介电常数的虚部与实部的比值,即为介电损耗值,即,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是电介质的电位移D由于极化弛豫而落后电场E的一个相位角。由于介质的各种极化机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有不同的响应和不同频率下产生不同的电导率,所以介质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是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如不考虑边缘效应,平板试样的电容量可用下式表示: (1)式中 s 电极的面积,米2;d 介质的厚度,米; 介质材料
5、的相对介电常数。将的值代入(1)式,得到: (2) 由此得 (3) 如果电极呈圆形,当其直径为D米时,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其所用单位d 米, , D 米。测量原理如下:电感线圈,电容器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其品质因数Q为:(4)式中x是电容器或电感线圈在谐振频率时的电抗,R是整个电路中的有效串联电阻。如图所示,在一个调谐电路中,接上一个交变电动势Ui,当回路谐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电动势Ui的Q倍即图(1) (5)(5)式表示串联谐振时电容器(或电感线圈)上电压为电源电压Ui的Q倍,若Ui为一固定的已知值,只需测量UC,就能求出回路Q值。 (6)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电桥开始自检。自检结
6、束后,面板显示:显示A:C(电容) 显示B:D(即损耗tand) 显示C:F(显示:1.00kHz)速度:慢(40ms A/D积分时间) 读数:直读 等效:串联 偏置:OFF方式:连续 量程:自动 打印:OFF(2)使用按键显示A、显示B在LCR上选择测试参数;如果需要测量的是电容C和损耗tand,则不需要另外选择。等待仪器稳定20 分钟后,对仪器进行清 “0”; 为保证可靠的清零和校准测量,请遵守以下规则: 在清“0”完成后应保持测试导线的形态与清“0”时一致。 短路清“0”时应使用随机提供的镀金短路板或低阻导线使测量端短接,注意不要使HD、HS和LD、LS直接连在一起,使用夹具短路时在短路
7、板或低阻导线插入后应保持HD、HS和LD、LS本身未直接连在一起。 在所需的测量条件下(频率、电平、积分时间或测量速度)进行清“0”。 清“0”步骤如下: 开路清“0”。按【上档】【开路】后,显示器A:OPEN,显示器B:PF-SAL 此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将测试端形成开路形式(即将被测件去掉),并指出当前将执行点频清“0”。若需执行开路扫频清“0”,按【】或【】显示信息变换为: 显示A:OPEN,显示B:SF-CAL 短路清“0”。按【上档】【短路】后,显示器A:SHORT,显示器B:PF-SAL 提醒操作人员将测试端正确的短路。点频与扫频切换与开路相同。(3)将被测圆形陶瓷片接在测试夹具上,并
8、将样品由测试架引出的两极接入LCR数字电桥。电桥将对被测器件施加一定的电压和电流,可将“显示”调至“V/I”,显示其值;(4)选择合适的等效方式:按“等效”键即可选择串、并联或自动等效方式(即将被测器件看作是串联或并联的等效方式),当选择“自动”时,仪器将自动选择,判别规格为: 当阻抗大于1k时,自动选择并联等效方式;阻抗小于1k时,自动选择串联等效方式。一般的,对于低阻抗元件(大电容小电感)应使用串联等效方式;而对于高阻抗元件(小电容大电感)应使用并联等效方式。(5)选择不同的测量频率,测出不同频率下的电容C和损耗tg 的值;选择频率的方法为:按或键可选择26个典型的频率点。也可按键上当修正
9、,显示器A显示当前频率值(以kHz为单位),按=,输入所要求的频率,按进入开始,仪器进入正常测量状态.(可设置的频率范围为:20 Hz 150 kHz)。(6)再分别将内偏调到5V, 10V重复测量. 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进行实验;(2)由测量数据,进行转换:C;(3)用origin软件绘图:打开work sheet,输入数据,绘出 f和 tg f关系曲线;(4)对所得曲线进行分析:分析e,tand与频率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性;(5) 比较不同偏压下的 , tg 与频率关系曲线的异同,并分析原因。实验二 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MO
10、DEL TH2816型宽频LCR数字电桥的使用;2测量几种介质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tand)与温度的关系,从而了解它们的 、tand 的温度特性。 实验仪器 TH2816型宽频LCR数字电桥、加温炉(带数字温度显示器)、样品 实验原理1、介电常数介质的介电常数表征介质材料在电场中的极化程度,与测量频率、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这些关系的特性和介电系数值的大小都取决于极化的成份和介质的尺寸。2、介电损耗tg介质损耗是用于交流电路中的电介质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引起介质损耗的原因常因介质种类不同而异。有两种基本的损耗机理:漏电损耗(高温时较显著)和松驰极化所引起的损耗。介质损耗可用消
11、耗的功率表示:P=UIcos=U2Ctg。此式说明,U2C一定时,损耗可用tg表示,称为介质损耗因数。是电介质的电位移D由于驰豫极化而落后电场的一个相位。本实验使用专用的能同时测量介质电容量和耗损以及电感和电阻的LCR数字电桥。其原理是测出跨在元件上的电压和流过元件的电流之后,通过计算得到被测元件的元件值。 、tg与温度T的关系一般中性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不大,但具有松弛式极化的材料其则随温度变化非常激烈,一般呈非线性关系,并出现峰值。对于一般介质来说,当温度开始上升时,tg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有松弛式极化的介质,在温度较低时,tg随T上升将出现极大值。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漏导损
12、耗将占主要地位时,tg又将上升。 实验步骤 (1)显示A:C(电容) 显示B:D(即损耗tand) 显示C:F(显示:1.00kHz)速度:慢(40ms A/D积分时间) 读数:直读 等效:串联 偏置:OFF方式:连续 量程:自动 打印:OFF(2)使用按键显示A、显示B在LCR上选择测试参数;如果需要测量的是电容C和损耗tand,则不需要另外选择。等待仪器稳定20 分钟后,对仪器进行清 “0”;(3)将被测圆形陶瓷片接在电炉子中的测试夹具上,并将样品由测试架引出的两极接入LCR数字电桥。电桥将对被测器件施加一定的电压和电流,可将“显示”调至“V/I”,(1)接通电源,电桥开始自检。自检结束后
13、,面板显示:显示其值;(4)选择合适的等效方式;(5)对样品升温(实验温区:室温 250 )。温度相对恒定后,依据具体情况记录电容C和损耗tg 的值:如果温度的变化比较大,则可以每间隔 1 记录一次电容C和损耗tg 的值,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每间隔 5 甚至是 10 记录一次。 实验要求(1) 由测量数据,进行转换:C;(2) 用origin软件绘图,打开work sheet,输入数据,绘出 T 和 tg T关系曲线.(3) 分析曲线起伏的原因,并与理论比较。实验三 PTC热敏电阻器伏安特性测试 实验目的通过热敏陶瓷材料PTCR的I-V特性的测量,学会和掌握一般热敏电阻器的静态伏安特性的测量
14、方法,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了解PTC热敏电阻器的静态伏安特性与其电阻温度特性,功率电阻特性的关系及其电压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学会从中获得材料(或器件)的尽可能多的有关性能参数。例如耗散系数d,恒温功率P恒以及耐电压Um等。 实验内容测量给定样品的静态I-V特性曲线。 原理及线路通过缓慢均匀地改变电源电压,使得通过样品的电流和端电压也相应的发生变化。由于元件在电压作用下,焦耳热将导致元件自身温度发生变化。这种自热效应和电压效应将使元件电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具体的实验条件下,若让电压变化得足够地慢,元件将处于热平衡状态,各平衡点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即为元件在该环境温度下的静态伏安特性。由
15、本课程的知识可知,I-V特性和功率电阻特性是简单的坐标变换关系,因而由所测得静态伏安特性可以得到功率电阻特性:从而可进一步求得逐步施加电压到Umax情况下的实际温度特性。本实验采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通过元件的电流和电压得到。其体线路如图。基本参数说明:1、零功率电阻:在规定温度下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当由于电阻体内部发热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相对于总的测量误差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时测得的电阻值。2、标称零功率电阻:即在室温25时的零功率电阻值R25,也称额定零功率电阻值。3、最小电阻Rmin:在低于开关温度时最小的零功率电阻值。4、开关温度Tsw: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开始发生跃增时的温度,亦称居里温度或
16、居里点。5、开关电阻:指对应于开关温度时的零功率电阻值。6、最大电压: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静止空气中,允许连续施加在PTC热敏电阻上的最大直流或交流电压。7、平衡点电阻:指在25的静止空气中,对PTC热敏电阻施加最大工作电压Umax,当电阻体温度平衡时所具有的电阻值。Tp表示平衡点温度。8、不动作电流(常态电流):指当PTC热敏电阻串联在负载电路中,当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流过PTC热敏电阻的电流值。此电流值不足以使其温度升高超过居里温度。9、动作电流:室温25指使PTC热敏电阻的阻值因自热而急剧上升所需的电流值。10、零功率电阻温度系数:在规定温度下,PTC热敏电阻的零功率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引起
17、该变化的相对温度增量之比。11、耗散系数d:规定的环境条件下,PTC热敏电阻耗散功率的变化与相应温度变化之比。12、绝缘耐电压:在连续工作条件下,允许加到PTC热敏电阻引出端与外层封装面之间的最大峰值电压。 实验步聚1. 记下室温Tu=,并用万用电表测出此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2. 置样品于样品盒内的夹具上。3. 扫图接好线路。4. 打开电源开关,并调到0伏输出。5. 缓慢且均匀地升电压,直到为最大量程(或电流稍回升的趋势时),电压每3v上升,可适当调节变阻箱的电阻值RN,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t约为总的输出电压u的一半,使在每个电压点要等到热敏电阻上的电压值不在变化时记录数据(总的输出电压u、
18、变阻箱的电阻值RN、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t。(如果有条件,可测出每电压点的样品温度Tt)。6. 总的输出电压u上升到ut的最大耐压值时对应总的输出电压值。7. 关掉全部电源,实验结束。 实验要求1. 在坐标纸上描给出I-V曲线,并标出刻度和单位。2. 假定元件在转变以后的温度T=Tc(恒功率区)根据此时的P和Tu的值估算出耗散系数d:3. 误差分析。实验四 PTC陶瓷热敏电阻器的温度特性测试 实验目的1掌握电桥法和分压法测量PTC热敏电阻器的阻温特性。2利用非线性函数关系的评定作出本实验的最佳曲线。 实验基本原理正温度系数PTC热敏半导体陶瓷材料的电阻率r是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当PTC热敏电
19、阻器用作温度传感器时,要求高的电阻温度系数值。在(Tb,Rb),(Tp,Rp)之间, lgRT与T近于线性关系,电阻温度系数可以用这两点割线的斜率来表示。对任一温度T(Tb到Tp之间),则有:根报电阻温度系数的定义为:整理得:将(Tp,Rp)点代入上式,有:式中,Rb温度Tb下的零功率电阻值 Rp温度Tp下的零功率电阻值在测量热敏材料的温度特性时。要求在零功率下进行。所谓元件的零功率,是指在元件上所加电压不使元件本身发热而引起阻值变化的最大功率,一般热敏电阻的零功率约为几伏的范围。本实验介绍两种测试方法,即电桥法和分压法:1电阻式电桥法:(亦即比较法)电桥电路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常见电路:其基本原
20、理图如图一所示图中电桥可用惠斯登电桥RN可调节标准电阻。Rt为样品,K为开关,先将K与Rt接通记下指示电压表上的指针的位置。然后将K与RN接通。调节RN使电压表上的指针与接Rt时的位置相同。因此,这时Rt=RN,测量时样品Rt置于温度可以控制的衡温器内。当Rt随着温预发生变化时,调节RN可以测出不同温度下的Rt=RN,但由于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很大,约为两个数量级以上,一般的电桥不易满足测量要求。所以我们再介绍下面的分压法。2分压法:图 二图 一分压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可分为以下两种:图一所示电路中,E为一直流稳压电流取1.5伏左右,Rt为样品,R2为标准可调电阻,K为开关,V、V1为
21、直流电压表一般采用数字式直流电压表。当K与Rt接通时,调节RN使V1读数为某一值,然后将K与R2接通。此时RN不变,调节R2使V1的读数不变,虽然这时RN= Rt。这种测量充分保证了元件的零功率,但要求RN的变化范围很大。而图二所示的电路既能够保证元件的零功率,又可克服上述困难。在图二中,Rt为样品,RN为标准可调电阻,E为直流稳压电源,V与V1为数字式直流电压表。Rt可由下式给出:原则上测量时,固定V和V1测得RN即可求出Rt。由于Rt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上Rt上的电压也随之不断增大,如果一开始给定的电流电压V满足零功率的要求时,以后出现超过零功率的情况。在测量时如果取V/V1=11,则有
22、Rt=10RN的值可通过标准电阻RN使指示电压表V1的读数为常数,而V是电源,平衡时即可读得Rt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 实验设备1超级恒温器一台2数字式直流电压表12台。3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4标准电阻箱一台。5样品(阻值10K左右)。6250数字温度计一台。 实验步聚1. 本实验采用图二所示的电路,按图连线。2. 按图二接好电路,得到V=1.43V,V1=0.13V。3. 将样品及其夹具置于恒温器内。4. 从室温起,温度每上升5,记下Rt的值。5. 作出RtT关系的最佳曲线。实验五 传输法测试压电陶瓷参数 实验目的1掌握压电陶瓷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2测量压电陶瓷的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并由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陶瓷 专业 实验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