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表面活性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表面活性剂.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物表面活性剂.精品文档.98-25:脂肽H:环脂肽【内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细胞中70的是水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各种物质通过细胞内的精细结构进行着有序的活动。表面活性剂作为控制细胞界面秩序而不可缺少的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生物体内的表面活性剂是在极其复杂的生物物质群中微量地存在,因此大量提取纯制品非常困难。近来发现微生物在其菌体外较大量地产生、积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这已在石油三次回收剂、石油环境污染的无公害处理剂及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开发。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合成表面活性剂所没有的结构特征,大多有着发掘
2、新表面活性功能的可能性,人们正希望开发出生物降解性和安全性及生理活性都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1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类 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亲水基的类别,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以糖为亲水基的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以低缩氨酸为亲水基的酰基缩氨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以磷酸基为亲水基的磷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以羧酸基为亲水基的脂肪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合多糖、蛋白质及脂的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体)。 (1)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糖脂与磷脂形成复合脂成为连接脂和糖的桥梁,从化学结构来看,它们是由脂肪醇或脂肪酸形成的复杂脂。根据这种糖脂的结构和分布可分为四类:鞘氨糖脂,植物糖脂,甘油糖脂,结构单元中无鞘氨醇和
3、甘油的其他糖脂。 鞘氨糖脂是动物糖脂的代表性物质,存在于动物组织,特别是动物的脑神经组织中。植物糖脂主要存在于植物中。 甘油糖脂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藻类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中,既有植物性又有微生物性糖脂的特性。 属于结构单元中无鞘氨醇和甘油的糖脂有来自高好碱性菌的硫糖脂,及源于植物的有代表性的皂草苷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前,人们常用皂草苷作洗涤用品,从结构上看,它是由以甾族化合物或三萜系化合物为非糖部分(皂草配基)与低聚配糖体构成的。皂草苷具有生物活性,如具有溶血、强心和免疫等作用。 (2)酰基缩氨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大 致分为硫放线菌素类和脂氨基酸类,这类物质以氨基酸或低聚缩氨酸作亲水基。它广
4、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植物、无脊椎动物的消化液、鸡的卵管、人的皮肤等中。 虽然对脂氨基酸的生理意义还不了解,但作为生物膜的存在,它与维持膜结构及膜机能有关,而且存在于皮肤的角质层中,也与保湿作用有关。硫放线菌素类是微生 物的产物,有高表面活性。 (3)磷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这是磷脂与糖脂在复合脂中形成的一大领域。大致分为甘油磷脂和鞘氨磷脂。 甘油磷脂是以磷脂酰酸作基本骨架,由具有羟基的各种化合物构成,结构式如下: 鞘氨磷脂是由具有脂肪酸鞘氨醇盐和胆碱乙醇胺的化合物构成,结构式如下: 磷脂是构成生物体膜的成分,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但从微生物制取见于报道的甚少。 大豆卵磷脂是典型磷脂生
5、物表面活性剂。大豆卵磷脂具有高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生产。 (4)其他生物表面活性剂 这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所有的脂肪酸类,如动物体分泌的胆汁中存在的胆汁酸即属于这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系生物表面活性剂代表物有烃类化合物转化细菌产生的生物乳化剂和烃类乳化剂。前者的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质-脂质,后者为多糖-脂质。 2源于微生物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由微生物开发生物表面活性剂不同于由植物和动物开发,在制备技术及经济效果方面非常有利,并且可以大量生产。 (1)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这类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
6、剂有鼠李糖脂、藻蛋白糖脂、槐糖脂和其他糖脂。 鼠李糖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鼠李糖脂有多种,其结构式如下: 1949年,加尔维斯(Jarvis)对绿脓杆菌N0.141、N0.142产生的具有抗生活性糖月旨迸行了研究,该物质是由2mol鼠李糖作糖基,2mol-羟基癸酸作脂肪酸基构成的酯结合型糖脂,即鼠李糖脂。它对革兰阳性菌有抗生性,对革兰阴性菌无抗生性。 绿脓杆菌SIB7残株对烃类化合物的发酵有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物质即为鼠李糖脂。SIB7残株为工业用表面活性剂,它与吐温-2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oigen EAl41)等具有同样的表面活性,这可从它对烃类化合物具有同样的乳化能力
7、来佐证。除鼠李糖脂外,鼠李糖脂l、鼠李糖脂、鼠李糖脂对烃类化合物发酵亦都有促进作用。 藻蛋白糖脂是由节细菌属、短杆菌属、棒状杆菌属、诺卡菌属,以及分枝杆菌属的烃分解性细菌产生的,这种产物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称为藻蛋白糖脂I。具有酯结合的藻蛋白糖脂的乳化能力更强,可用作乳化剂,其结构式如下: 由烃分解性细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低,还没有达到实用的生产水平。以发酵生产的糖脂为起始物,用有机化学方法可生产出更有用的衍生物,但目前在技术上尚有困难,还不能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 从野草花蜂蜜中分离出来的槐糖脂有槐糖脂工和槐糖脂。槐糖脂I是由好渗透性酵母属Toru1opsis bombica1aATC
8、C 22214产生的,槐糖脂是由Candida bogoriensis从葡萄糖产生的。下面为槐糖脂的结构式:1R1=R2=CUCH3;2R1=COCH3,R2=H3R1=H,R2=COCH34R1=R2=H;5异构内酯;6R1=R2=COCH3;7R1=COCH3,R2=H8R1=H,R2=COCH39R1=R2=H槐糖脂利用其富有反应性的端羧基和槐糖的羟基,可制成各种烷基酯衍生物,或各种环氧乙烷加成衍生物。槐糖脂的结构稳定性高,由其可制得各种衍生物,是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中最有应用前途的。 由Tbombico1a KSM-36发酵产生的槐糖是混合脂,与酸或碱作用容易变为具有化学稳定的乙内酰醚
9、键的单一糖脂。酸-槐糖脂与糖脂系工业表面活性剂-斯盘、吐温和糖脂比较,有非常高的HLB值,适合作洗涤剂。因此,将酸-槐糖脂中脂肪酸末端的游离羧基与甲醇或乙醇等低级醇等进行酯化后形成甲基槐糖脂或乙基槐糖脂,它们可用于洗涤剂的生产,其洗涤效果优于糖脂。 槐糖脂的羧基与高级脂肪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烷基-槐糖脂衍生物;槐糖脂的羟基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进行加成反应则得到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衍生物。它们可用于增溶剂、润湿剂和乳化剂的开发。 C1C18烷基-槐糖脂衍生物的HLB值从745。加成数摩尔环氧丙烷的聚氧丙烯-槐糖脂衍生物,其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地不同于烷基-槐糖脂,它有较强的油性,为水中乳化油。 槐糖脂及
10、其衍生物对皮肤有奇特的亲和性,赋予皮肤柔软性和湿润性。目前,利用发酵生产槐糖脂,由其获得的聚氧丙烯-槐糖脂已用于化妆品的生产。 其他糖脂有甘露糖赤藓醇脂和黑粉菌酸。前者在酸、碱介质中化学不稳定,易脱去脂肪酸基,所以用它来制备新的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有困难的。黑粉菌酸是具有抗生性的糖脂,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2)酰基缩氨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属于酰基缩氨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有硫放线菌素和脂氨基酸。 硫放线菌素是由枯草杆菌产生的,其表面活性相当于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溶解血栓的性能,是一种优异的表面活性剂。但由于产量低,毒性强,限制了其开发。 脂氨基酸方面,已知的鸟氨酸酯和西利里平酯(cerieip
11、in1ipid)的结构式如下:此外,由烃分解性酵母产生的乳化剂物质(由五种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和棒状杆菌属产生的脂缩氨酸对烃的乳化能力都很好,对若干烃有增殖促进作用。(3)磷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酸系表面活性剂 磷脂分为从大豆渣滓和卵黄分离制得的卵磷脂和由微生物产生的各种磷脂。如前所述,卵磷脂是用于食品乳化的良好表面活性剂,目前已能工业规模大量生产,得到广泛应用。由微生物产生的磷脂由于产量小,目前应用还不够广泛。脂肪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柯立诺麦克酸(corynomyco1ic acids)和斯匹克斯堡酸(spicu1isporicacid): 柯立诺麦克酸具有特异的表面活性,可用来分离、回收
12、石油馏分。 斯匹克斯堡酸的表面活性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似,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一种低泡沫表面活性剂,可用作金属防锈剂、抗静电剂、防雾剂、除油剂以及透氧剂等。 (4)高分子系生物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系生物表面活性剂有烃类经烃分解棒状杆菌发酵产生的生物乳化剂,及烃类经Acinetobacter SPRAC-9发酵产生的乳化糖。此种生物乳化剂含糖2070、蛋白质5和组成不明的天然聚合物脂质,它可用作油田的石油三次回收剂及环境的油污染去除剂。 上述乳化糖是由N-乙酰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醛酸及氨基糖构成的脂多糖,在多糖上有脂肪酸酯键,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是具有乳化能力的脂多糖。这种乳化
13、糖对烃类化合物有特异的乳化能力,对除去石油污垢特别有效,可用作油轮贮油罐和燃料库的无害洗净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结构上有其特征,故必定还有人们所未发现的新表面活性功能,借助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望大量制备它们,给深入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创造了条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概况与发展 内 容:生物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制药工业、食品工业中已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如其产品有:食品稳定剂、乳化剂、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食品酶、酶制剂、特种脂肪酸、保水剂、风味剂及发泡剂等。近年来,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生物技术显出巨大的前景,在许多原来与生物体系或生物技术似乎无关的领域,如:原材料处理、加工工
14、艺、产品改良、汰选、废物处理、能量再循环以及节能等方面都具有了应用的可能性,在石油化工方面也逐步获得较大应用如:MEOR、石油脱沥青、粘度控制、脱硫、溢油控制、废水处理及解毒、乳化、破乳等。由于应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物制品的销售额也就逐步上升如:198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为2500万美元,而19881990年为270亿美元,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达到5000亿美元。 表面活性剂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在各个工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受到原材料、价格和产品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人体的毒害问题。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生物制品销售见
15、好的今天,如果能够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活性高、具有特效的表面活性剂,就可以避免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是中性类脂衍生物等等。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形成和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形成:许多微生物都可能仅靠烃类为单一碳源而生长,如:酵母菌和真菌主要利用直链饱和烃;细菌则除了降解异构烃或环烷烃以外,还可能利用不饱和烃和芳香族化合物。微生物要利用各种烃类,就必须使烃类通过外层亲水细胞壁进入细胞,受降解酶作用而被降解,由于烃基水溶性非常小,因此各种微生物常以不同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细菌和酵母菌分泌出离子
16、型表面活性剂如:Pseudomonas sp.产生的鼠李糖脂、Torulopis sp.产生的槐糖脂。另一些微生物产生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Candidalipolytica和Candidatropicalis在正构烷烃中培养时产生胞壁结合脂多糖、Rhodococus erythropolis以及一些Mycobacterium和Arthrobacter sp.在原油或正构烷烃中产生非离子海藻糖棒杆霉菌酸酯。并且同一种细菌有时在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的环境中可分泌形成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AcinetobacterSP.ATCC31012在淡水、海水、棕榈酸钠溶液以及十二烷烃中,辅以其他必要成份,均可
17、分泌生成一种属聚合糖类的表面活性剂。但是AcinetobacterSP.ATCC31012在十八烷烃中则分泌生成微结构相似的另一种表面活性剂。通过在温和条件下将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水解又可获得其它结构相似的表面活性剂。由此可见,在烃基质中培养时,许多微生物都可以有利于烃基质被动扩散而进入细胞内的效应,这是通过微生物产生的一大类物质而起作用的,这类物质就称作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主要分为培养发酵、分离提取、产品纯化三大步骤。培养发酵:由于细菌种类成千上万,每种可分泌生成表面活性剂的细菌其要求的碳源不同,辅助成份不同,加上所要求的发酵条件不同,因此各种细菌的培养发酵便不同,在此就不一一叙
18、述,而对大多数细菌所分泌形成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产品纯化均有一些类似的方法,如萃取、盐析、渗析、离心、沉淀、结晶以及冷冻干燥等。下面以AcinetobacterSP.ATCC31012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分离提取、产品纯化这两方面。当AcinetobacterSP.ATCC31012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通过一定时间的发酵以后,将发酵液慢慢冷却并加入电解质,使发酵液分为两层,取出上层澄清部分,沉淀部分再用饱和电解质溶液清洗,并离心分出上层清亮部分,合并两次的液体部分用硅藻土过滤。将收集起来的沉淀溶于水中,用乙醚萃取后,再用蒸馏水渗析,然后通过冷冻干燥即可得到一种属于聚合糖类的生物
19、表面活性剂的粗产品。得到粗产品后便要进行产品纯化即:取一定量的粗产品溶于水中,在室温下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使其凝聚沉淀,然后进行离心分离,沉淀部分用蒸馏水清洗,再将洗后的沉淀溶于硫酸钠溶液中,不溶部分用离心方法除去,然后加碘化钾,形成的十六烷基三甲基碘化铵沉淀通过离心除去,所剩的清液部分用蒸馏水渗析,然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一种白色固体-纯净的生物表面活性剂。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表1 Rhodococcus和 Pseudomonas sp.产生的糖脂在模拟地层水中40下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同一般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一样,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也含有憎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两部分,憎水基一般为脂肪酰
20、基链,极性亲水基则有多种形式如:中性脂的酯或醇功能团、脂肪酸或氨基酸的羟基、磷脂中含磷的部分以及糖脂中的糖基。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如表1,表2。除此之外,还具有其它特有的性能,如:Pseu- domonassp-产生的鼠李糖脂的乳化性能很好,优于常用的化学合成乳化剂Tween,并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这一点是一般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匹敌的,如日本的Itoh实验室从Pseudomonassp-得到鼠李糖脂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和抗枝原体的性能等。有些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耐强碱、强酸如、-D-海藻糖-6-棒杆霉菌酸酯,在0.1N盐酸中70小时仅有10%的糖脂
21、被降解。PseudomonasaeruginosaS7B1产生的类蛋白活化剂在pH为1. 711. 4范围内非常稳定,并且有许多生物表面活性剂耐热性非常好,如表3。表3温度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1的影响同时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天然产物,因此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鉴于人们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对各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各种性质的测试报道还不多。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其特殊的性质,因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德国WintershullAG公司、美国PhillipsPe-troleum公司、Petroferm公司、PetroleumBioResource
22、s公司、Petroge -neticAG公司、GeneticsInternational公司、以及WorneBiotechnolgy公司都采用了MEOR技术(microbialen-chancedoilrecovery)。在MEOR技术中,生物表面活性剂起到了非常独特的作用,如由AcinetobacterSP.ATCC31012分泌而制备的一种聚合糖类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在高浓度盐的环境中,非常有效地将一采、二采后仍遗留在油井中的脂肪烃、芳香烃和环烷烃彻底乳化,同时其本身基本不会被地层中泥沙、砂石所吸收,并且用量非常小。这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清洗贮油罐、油轮贮仓、输油管道以及各种运油车时也非常
23、有效,首先其用量很小,仅需处理油污量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并且最后形成的乳液用通常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便可破乳,洗下的油可以回收。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大量应用于乳化、破乳、润湿、发泡及抗静电等方面,如日本花王(KAO)公司将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No-cardia、Arthrobacter、Bacillus和Alkaligenessp.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稳定水煤浆以便输送。处理炼油厂废水时,若在活性污泥处理池中加入鼠李糖脂,会大大加快正构烷烃的生物降解过程,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医药、化妆品、食品等工业领域中都能有重要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代谢分泌而来,
24、它不同于通常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并且不易被生物降解,而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完全可以生物降解并且基本是无毒的。若将炼油厂废弃的油作为烃基用来培养微生物,这样既可解决炼油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获得非常有使用价值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几乎所有大的石油公司和大的跨国化学公司都在积极地计划发展生物技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是此项发展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工业技术保密,因而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很少能获得这方面的信息。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前景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化工、医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而其市场也是非常大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应用范围会日益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表面活性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