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宜城县域粮食经济与粮食安全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简述宜城县域粮食经济与粮食安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宜城县域粮食经济与粮食安全1.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简述宜城县域粮食经济与粮食安全1.精品文档.简析宜城县域粮食经济与粮食安全宜城市粮食局 赵勇军 王志农一、县域经济现状楚国故都宜城,位于鄂西北部,居汉江中游,全市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农业劳动力11.2万人。全市国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90.1万亩,其中水田48.2万亩, 1990年已建成全省第一个“吨粮县”,“九五”期间已建成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较高,粮食单产在全省名列前茅。2004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市),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被农业部列入
2、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市),2007年至今已连续四年登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榜。2010年是我市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力推进“两翻番一冲刺”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项目建设明显加快,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民生问题较好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进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2010年粮食总产达59.8万吨,比2006年48.3万吨增长23.8%,其中水稻31.9万吨,比2006年29.6万吨增长7.8%,小麦21.2万吨,比2006年12.
3、7万吨增长66.9%;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63元,比2006年3890元增加2173元,增幅为55.9%,其中粮食人均纯收入为3353元, 占人均纯收入总额的55.3%。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64.3,年均增32.8%,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农业产值27亿元,比2006年增长86.2,年均增17.2%;粮油加工业产值15亿元,比2006年增长733;财政收入5.9亿元,比2006年增长63.9;财政支出15.2亿元,比2006年增长223.4。从以上近五年经济发展数字看,我市经济形势呈良好态势,作为产粮大(县)市,粮油经济是全市经济支柱产业,粮油加工业产值年均
4、增147%,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10年粮食经济占全市经济13.5%,占工业经济29%,粮食经济也呈良好发展趋势。二、粮食经济改革与发展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003年,在市委统一部署下,市粮食系统进行“粮改”,以构建了良好的粮食经济发展格局。1、不断深化粮食改革。思路决定创新之路,决定发展之路,决定粮食工作有为之路。市粮食局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思路,高举“集中处理三老问题”和“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两把利剑,浴火重生。2、鼓励、引导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构建和谐银企关系,合理设置收购网点、开展企业联营、完善销售网络,建立长期
5、协作关系,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3、以抓购销为中心增加企业效益。近几年,我市克服粮食收购资金困难,充分利用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创新收购服务方式,方便农民售粮,按照市场趋向,本着“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市场粮食的购销业务活动。国有粮食企业在收购旺季,组织员工分组分片带秤、走村串户积极开展粮食收购活动,整个收购工作做到了合理定价、应收尽收,既发挥了国有粮食主渠道作用,又为企业增加了企业效益。三、粮食经济发展的特点宜城是产粮大(县)市,虽然粮油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精品名牌少、精深加工程度较差、市场低占有率;资金运作困难、企业效益亟待加强;市
6、场竞争激烈、农民种粮收入比较低等等不利因素。1、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市有近百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方式粗简、加工只是初级大米、面粉,无品牌效率。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呈偏紧趋势。现有粮食经营、加工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只有注重品牌效用,做大做强粮食精深加工业,构建粮食购销经营平台,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推动粮食产业上水平、上台阶;只有走集团化经营,开发粮食深加工,创建优良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丰富人民生活。一是组建粮油集团化经营。20
7、09年8月,由市粮食局牵头,甲林公司发起,以甲林公司为集团核心企业,向省工商局申请注册了湖北甲林粮油集团,集团吸纳了我市9家襄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成员单位,以“汉江”商标作为集团创品牌商标,力争达到产值过十亿的集团公司。二是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粮食部门的重点工作,围绕大米、面粉、油脂等深加工产品搞好技术引进、资金引进及人才引进工作。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去年招商引资企业康达油脂公司2010年新上日处理菜籽100吨的生产线,新增工业产值9200万元。2、努力解决粮食收购中资金难的瓶颈问题。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发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进行了调整,由过去
8、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供应,改为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为核心的贷款管理体系。国有粮食企业贷款门槛提高额度相应小,收购资金难以保证。粮食收购资金问题,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如果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粮食商品因为缺乏收购资金,不能变为继续再生产的货币,势必挫伤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如果企业粮食收购资金严重不足,加工粮源无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就成无米之炊。近几年,我们一方面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另一方面在未启动预案的情况下,采取以国有资产为抵押,办理房地产他项产权权属,争取银行贷款,与市内外粮食收储、加工企业联系,共同收购、联合经营
9、、敞开收购农民种的粮食。3、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初期,民营企业和个体粮贩面广量大,粮食市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已经今非昔比,加之市场监管力度小,市场经营秩序混乱,不法粮贩掺杂使假坑害企业、短斤少量克扣农民,尤其是粮农卖粮图方便,粮贩乘机降价、暗中扣量,无形之中剥夺了粮农应得的价格实惠和收入。近年来,宜城粮食流通监管工作在做好粮食收购市场准入、粮食流通统计等工作的同时,主要是做好横向协调和纵向联动这两篇文章,竭力为广大市民编织一条放心的“粮袋子”。市粮食部门先后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各项检查:在粮食生产环节开展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在粮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述 宜城 粮食 经济 粮食安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