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精品文档.发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实施-发布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Smoke detectorsPoint detectors using scattered light,transmitted light or ionization(报批稿)GB 4715200代替GB4715-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 13.220.20C 81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要求14 试验35 检验规则13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阈值检验烟箱14A.1 试验设备14A.2 光学方法
2、测量响应阈值14A.3 离子方法测量响应阈值15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试验烟19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闪光装置20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有关慢速发展火灾的响应性能的评估方法21D.1 探测器的“漂移补偿”21D.2 线性“漂移补偿”21D.3 阶梯式的“漂移补偿”21D.4 高速率但有限定值的“漂移补偿”22D.5 非线性的响应特性23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碰撞试验设备24附录F (规范性附录) 燃烧试验室25F.1 燃烧试验室25F.2 试验布置25F.3 测量仪器25附录G (规范性附录) 试验火SH1-木材热解阴燃火26附录H (规范性附录) 试验火SH2-棉绳阴燃火27附录I
3、(规范性附录) 试验火SH3-聚氨脂塑料火28附录J (规范性附录) 试验火SH4-正庚烷火29前 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为强制性。本标准是对GB 4715-93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修订。本标准参考了ISO/FDIS 7240-7:2000(E)Fire detection and fire alarm systemsSmoke detectorsPart 7:Point detectors using scattered light,transmitted light or ionization和EN547 Fire detection and fire alarm sys
4、temsPart 7:Smoke detectorsPoint detectors using scattered light,transmitted light or ionization标准。本标准较前版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改变:1本标准在技术要求方面引入了国际较先进的要求,修改了对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阈值、响应阈值的一致性、在试验火条件下的响应性能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性的要求,与国际标准一致;2本标准采用了最新版本的电磁兼容国际标准,选择了适当的严酷等级,便于与国际接轨;3本标准增加了检验规则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有利于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4715-93
5、。本标准的附录A、B、C、E、F、G、H、I、J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辽宁省消防局;西安盛赛尔电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希伟、丁宏军、张颖琮、杨隽、李宁、马莉、刘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715-84; GB 4715-93。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要求、试验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的使用散射光、透射光工作
6、原理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电离原理的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它环境中安装的或使用其他工作原理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除特殊技术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 12978 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GB 16838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GB/T 17626
7、.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6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idt
8、IEC 61000-4-6:1996)3 要求3.1 总则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以下称探测器)若要符合本标准,应首先满足本章要求,然后按第4章规定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3.2 报警确认灯每个探测器上应有红色报警确认灯。当被监视区域烟参数符合报警条件时,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应点亮,并保持至被复位。通过报警确认灯显示探测器其他工作状态时,被显示状态应与火灾报警状态有明显区别。可拆卸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可安装在探头或其底座上。确认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6m处,在光照度不超过500l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见。3.3 辅助设备连接探测器连接其他辅助设备(例如远程确认灯,控制继电器等)时,与辅助设备间连接线开路
9、和短路不应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3.4 可拆卸探测器可拆卸探测器在探头与底座分离时,应为监控装置发出故障信号提供识别手段。3.5 出厂设置除非使用特殊手段(如专用工具或密码)或破坏封条,否则探测器的出厂设置不应被改变。3.6 响应性能现场设置探测器的响应性能如果可在探测器或在与其相连的控制和指示设备上进行现场设置,则应满足以下要求:a) 当制造商声明所有设置均满足本标准的要求时,探测器在任意设置的条件下均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且只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或探头与底座分离等手段实现现场设置。b) 当制造商声明某一设置不满足本标准的要求时,该设置应只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手段实现,且应在探测器上或有关文件
10、中明确标明该项设置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3.7 防止外界物体侵入性能探测器应能防止直径为(1.30.05)mm的球形物体侵入探测室。3.8 慢速发展火灾响应性能3.8.1 探测器的漂移补偿功能不应使探测器对慢速发展火灾的响应性能产生明显影响。3.8.2 当无法用模拟烟气浓度缓慢增加的方法评估探测器对慢速发展火灾响应性能时,可以通过物理试验和模拟试验对电路和/或软件分析确定。3.8.3 探测器评估应满足以下要求:a) 对于任意一种大于A/4h(A为探测器不加补偿时的初始响应阈值)的升烟速率R,探测器发出报警的时间应小于(1.6A/R100)s;b) 探测器的漂移补偿设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在该范围内探
11、测器的响应阈值与该只探测器不加补偿时的初始响应阈值之比不应超过1.6。注: 有关评估方法的进一步说明见附录D。3.9 标志3.9.1 总则3.9.1.1 产品标志应在探测器安装维护过程中清晰可见。3.9.1.2 产品标志不应贴在螺丝或其他易被拆卸的部件上。3.9.2 产品标志3.9.2.1 每只探测器均应清晰地标注下列信息:a)产品名称;b) 本标准标准号;c)制造商名称或商标;d)型号;e)接线柱标注;f)制造日期、产品编号、产地和探测器内软件版本号。对于可拆卸探测器,探头上的标志应包括上述a)、b)、c)、d)和f),底座上的标志应至少包括d)和e)。3.9.2.2 产品标志信息中如使用不
12、常用符号或缩写时,应在探测器说明书中说明。3.9.3 质量检验标志每只探测器均应有质量检验合格标志。3.10 使用说明书探测器应有相应的中文说明书。说明书的内容应满足GB 9969.1的要求。3.11 控制软件要求3.11.1 总则 对于依靠软件控制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探测器,应满足3.11.2、3.11.3和3.11.4的要求。3.11.2 软件文件3.11.2.1 制造商应提交软件设计资料,资料应有充分的内容证明软件设计符合标准要求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主程序的功能描述(如流程图或结构图),包括:1) 各模块及其功能的主要描述;2) 各模块相互作用的方式;3) 程序的全部层次;4)
13、软件与探测器硬件相互作用的方式;5) 模块调用的方式,包括中断过程。 b) 存储器地址分配情况(如程序、特定数据和运行数据); c) 软件及其版本唯一识别标识。3.11.2.2 若检验需要,制造商应能提供至少包含以下内容的详细设计文件: a) 系统总体配置概况,包括所有软件和硬件部分;b) 程序中每个模块的描述,包括: 1) 模块名称; 2) 执行任务的描述; 3) 接口的描述,包括数据传输方式、有效数据的范围和验证。c) 全部源代码清单,包括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常量和注释、充分的程序流程说明;d) 设计和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应用软件。3.11.3 软件设计 为确保探测器的可靠性,软件设计应满足下
14、述要求:a) 软件应为模块化结构;b) 手动和自动产生数据接口的设计应禁止无效数据导致程序运行错误;c) 软件设计应避免产生程序锁死。3.11.4 程序和数据的存贮3.11.4.1 满足本标准要求的程序和出厂设置等预置数据应存贮在不易丢失信息的存储器中。改变上述存储器内容应通过特殊工具或密码实现,并且不允许在探测器正常运行时进行。3.11.4.2 现场设置的数据应被存贮在探测器无外部供电情况下信息至少能保存14d的存储器中,除非有措施在探测器电源恢复后1小时内对该数据进行恢复。4 试验4.1 总则4.1.1 试验的大气条件除有关条文另有说明外,各项试验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15、 湿度:25%RH75%RH; 大气压力:86kPa106kPa。4.1.2 试验的正常监视状态若试验方法要求探测器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应将试样与制造商提供的控制和指示设备连接;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要求时,应保证探测器的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并在试验期间保持工作电压稳定。注: 探测器的检测报告应注明试验期间探测器配接的控制和指示设备的型号、制造商等内容。4.1.3 探测器安装探测器应按制造商规定的正常安装方式安装。如果说明书给出多种安装方式,试验中应采用对探测器工作最不利的安装方式。4.1.4 容差除有关条文另有说明外,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5%;环境条件参数偏差应符合GB 16838要求
16、。4.1.5 响应阈值的测量4.1.5.1 探测器响应阈值的测量应在标准烟箱(以下简称烟箱)中进行,烟箱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并满足方位、电压波动、气流、高温、环境光线等试验的要求。4.1.5.2 探测器按正常监视状态安装在烟箱中。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要求时,探测器的方位应为最不利方位,探测器周围的气流应为(0.2+0.04)m/s,气流温度应为(23+5)。4.1.5.3 试验烟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4.1.5.4 试验前,烟箱和探测器内部不应有试验烟存在。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要求时,探测器应在正常监视状态下稳定工作15min。4.1.5.5 试验烟应按下述升烟速率要求注入烟箱: 光电探测器为0
17、.015dBm-1min-1m/t0.1dBm-1min-1; 离子探测器为0.05 min-1y/t0.3min-1。注: m、y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见附录A。4.1.5.6 离子探测器的响应阈值为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烟浓度的y值,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阈值为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烟浓度的m值(dBm-1)。4.1.6 试验样品试验前,制造商应提供下列试验样品:a) 对于可拆卸式探测器,应提供20只探头和20只底座;b) 对于不可拆卸探测器,应提供20只探测器。4.1.7 试验前检查4.1.7.1 探测器在试验前进行外观检查,应符合下述要求:a) 表面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
18、、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b) 紧固部位无松动。4.1.7.2 探测器在试验前应按第3章要求对试样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4.1.8 试验程序探测器应按表1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一致性试验后,响应阈值最大的四只探测器按17号20号顺序编号,其他探测器随机按1号16号编号。表1 试验程序序 号章 条试验项目探测器编号14.2重复性试验随机选一只24.3方位试验随机选一只34.4一致性试验20只44.5电压波动试验154.6气流试验264.7环境光线试验(适用于光电探测器)374.8高温试验484.9低温(运行)试验594.10恒定湿热(运行)试验6104.11恒定湿热(耐久)试验 7114
19、.12腐蚀试验8124.13冲击试验9134.14碰撞试验10144.15振动(正弦)(运行)试验11154.16振动(正弦)(耐久)试验11164.17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12174.1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13184.19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4194.20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15204.21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16214.22火灾灵敏度试验17204.2 重复性试验4.2.1 目的检验单只探测器多次报警时响应阈值的一致性。4.2.2 试验方法4.2.2.1 按4.1.5的要求在试样正常工作位置的任意一个方位上连续测量6次响应阈值。4.2.2.2 6个响应阈值中的最大值
20、用ymax或mmax表示,最小值用ymin或mmin表示。4.2.3 要求4.2.3.1 响应阈值的比值ymax :ymin或mmax:mmin不应大于1.6。4.2.3.2 最小响应阈值ymin 不应小于0.2或mmin不应小于0.05 dBm-1。4.3 方位试验4.3.1 目的检验探测器在不同方位上的进烟性能,并确定探测器响应的最有利和最不利方位。4.3.2 试验方法4.3.2.1 按4.1.5的要求测量响应阈值。每测完1次,试样应按同一方向绕其垂直轴线旋转45,共测量8次。4.3.2.2 记录试样最大响应阈值和最小响应阈值对应的方位。在以后的试验中,这两个方位分别称为最不利和最有利方位
21、。4.3.2.3 最大响应阈值用ymax或mmax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min或mmin表示。4.3.3 要求4.3.3.1 响应阈值的比值ymax :ymin或mmax:mmin不应大于1.6。4.3.3.2 最小响应阈值ymin 不应小于0.2或mmin不应小于0.05 dBm-1。4.4 一致性试验4.4.1 目的检验多只探测器响应阈值的一致性。4.4.2 试验方法4.4.2.1 按4.1.5的要求,依次测量20只试样的响应阈值。4.4.2.2 计算出20只试样响应阈值的平均值,用yrep或mrep表示。4.4.2.3 20只试样中,最大响应阈值用ymax或mmax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
22、min或mmin表示。4.4.3 要求4.4.3.1 ymax:yrep或mmax:mrep的比值不应大于1.33,yrep:ymin或mrep:mmin的比值不应大于1.5。4.4.3.2 最小响应阈值ymin 不应小于0.2或mmin不应小于0.05 dBm-1。4.5 电源参数波动试验4.5.1 目的检验探测器在电源参数波动条件下响应阈值的稳定性。4.5.2 试验方法4.5.2.1 供电电源为直流恒压的探测器按制造商规定的供电参数上、下限值(如未规定,则上、下限参数分别为额定参数110%和85%)给试样供电,按4.1.5的要求分别测量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三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点型感 烟火 探测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