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doc





《生物化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实验.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物化学实验.精品文档.实验一、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一、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二、 实验原理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对溶液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主要依据平衡中电离H+的浓度来确定。因此,反应平衡应向右进行。平衡向右的促进方式:1)增加底物的浓度A、增加AA的浓度(本实验目的是测定氨基酸的含量,必须保证固定的氨基酸浓度;B、加碱,让H+电离。但NH3+ 是弱酸,完全解离时pH为1112或更高,若用碱滴定NH3+所释放的H+ 不测量氨基酸,一般指示剂色域小于10,很难准确指示终点。因此,直接用碱
2、滴定是不可行的。 2)降低产物的浓度在本实验中用加入过量甲醛的方式:常温下,甲醛能迅速与氨基酸的氨基结合,生成羟甲基化合物,使平衡右移,促使NH3+释放H+,使溶液的酸度增加,同时也使滴定终点从强碱区域(pH1112)移至弱碱区域(pH9.0左右)。而这一区域正好是酚酞的敏感变色区域(pH810)。因此,可用酚酞用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刚好微红)。二羟甲基氨基酸羟甲基氨基酸NaOH中和由滴定所用的NaOH量就可计算出溶液中氨基酸的含量,这就称氨基酸的甲醛滴定法。如样品为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滴定的结果可算出氨基氮的含量。当然,如样品是蛋白质水解液,(实际上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则
3、滴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但是,基本规律如下:当蛋白质水解时,放出游离的氨基,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也增加。当滴定值不再增加,表示水解作用已完全。相反,蛋白质合成时游离氨基减少。因此,可以用此法测定溶液中的氨基量,就能大体判断出蛋白质水解或合成的进度。三、 实验器材1、25ml锥形瓶 2、微量滴定管 3、吸管 4、移液管四、 实验试剂1、0.1mol/L标准甘氨酸溶液 300ml准确称取750mg甘氨酸,溶解后定容至100ml。2、0.1mol/L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500ml3、酚酞指示剂 20ml0.5%酚酞的50%乙醇溶液4、 中性醛溶液 400ml在50ml 36%37%
4、分析纯甲醛溶液中加入 1mL 0.1% 酚酞乙醇水溶液,用 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到微红,贮于密闭的玻璃瓶中。此试剂在临用前配制。如已放置一段时间,则使用前需重新中和。 五、 实验操作1、 取3个25ml的锥形瓶,编号。向第2、3号瓶内各加入 2ml 0.1mol/L的标准甘氨酸溶液和 5mL 水,混匀。向1号瓶内加入 7mL水。然后向3个瓶中各加入 5滴酚酞指示剂,混匀后各加2mL甲醛溶液,再混们,分别用0.1mol/L标准氢氧化钠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重复以上实验两次,记录每次每瓶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mL数。取平均值,计算甘氨酸氨基氮的回收率。 编号试剂1(Control)2(
5、Standard Gly)3 (Standard Gly)4(Sample)5(Sample)甘氨酸(mL)00.1mol/L Gly 2ml0.1mol/L Gly 2ml未知浓度 2ml未知浓度 2mlH2O (ml)75555酚酞(滴)55555甲醛(ml)222220.1mol/L NaOH计算氨基氮2、 取未知浓度的甘氨酸溶液2mL,依上述方法进行测定,平行做两份(4、5号),取平均值。计算每mL甘氨酸溶液中含有氨基氮的mg数。六、 实验结果1、氨基氮的回收率公式中实际测得量为滴定(2、3号)瓶消耗用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mL数的平均值与第1号瓶耗用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mL数之差乘以标准氢
6、氧化钠的摩尔浓度,再乘以14.008。2mL乘以标准甘氨酸的摩尔浓度再乘以14.008。即为加入理论量的mg数。 2、氨基氮的含量 式中:为滴定待测液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mL数。为滴定对照液(2、3号瓶)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mL数。mol/LNaOH为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真实摩尔浓度。实验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2、 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3、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呈色反应)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某种化学键或氨基酸残基中的某些化学基团能与特定的化
7、学试剂产生特定的有色物质,称为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各种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不完全相同,因此产生的颜色也不完全一样。当然呈色反应并不一定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某些非蛋白质类物质也能产生类似折颜色。因此,不能仅仅根据呈色反应的结果来判断被测物质是否为蛋白质。 (一)双缩脲反应(Birut reaction) 1、原理尿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硫酸铜加热注意:双缩脲反应不仅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所有。含有一个肽键和一个CSN
8、H2, CRHNH2,CH2NH2CHNH2CH2OH,或CHOHCH2NH2等基团的物质以及乙二酰二胺(O=C(NH2)C(NH2)=O等物质有此反应。 NH3也干扰此反应,因为NH3与Cu2+可生成暗蓝色的络离子Cu(NH3)42+,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2、 试剂1)尿素 10g 3)2%硫酸铜溶液 60mL2)10%氢氧化钠溶液 250mL 5)0.5 %Glu溶液4)2%卵清蛋白溶液 (1:6) 80mL 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6倍,通过23层纱布滤去不溶物即得。3、 操作取少量尿素结晶(火柴头大小),放在干燥试管中。用微火
9、加热使尿素熔化。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基酸,形成双缩脲。冷却备用,为1号。再取两支:分别加入卵清蛋白溶液和Glu溶液,为2号和3号。编 号123双缩脲(少许)卵清蛋白(1ml)Glu(1ml)10% NaOH (滴)5552% CuSO4 (滴)111现 象在上述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5滴),振荡混匀,再加2%硫酸铜溶液1滴,再振荡。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要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铜能掩盖粉红色。摇匀,再加2%硫酸铜溶液1滴,随加随振荡。观察紫玫瑰色的出现。(二)茚三酮反应 1、原理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
10、质外,所有-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都呈正反应。尿素、马尿酸、二酮吡嗪和肽键上的亚氨基不呈现此反应。因此,虽然蛋白质和氨基酸均有茚三酮反应,但能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基本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反应机理如下: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
11、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在时甚至不显色。 2、试剂 1)蛋白质溶液 100mL 2%卵清蛋白或新鲜鸡蛋清溶液(蛋清:水=1:6)2)0.3% Glu溶液 80mL 3)0.1% 茚三酮水溶液 50mL3、操作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Glu氨酸溶液1mL,再各加23滴0.1%茚三酮水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观察颜色由粉红色变紫红色再变蓝。1(卵清蛋白)2(Glu)3 (Tyr)体积(ml)111茚三酮(滴)333 (三) 黄色反应1、 原理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深橙色的硝醌酸钠。反应式
12、如下:多数蛋白质分子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所以有黄色反应,苯丙氨酸不易硝化,需加入少量浓硫酸才有黄色反应。2、 试剂1)鸡蛋清溶液 100mL 将新鲜鸡蛋的蛋清与水按1:20混匀,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2)头发 3)指甲4)0.3%色氨酸溶液 10mL 5)0.3% 酪氨酸溶液 10mL6)0.5%苯酚溶液 50mL 7)浓硝酸 200mL 8)40%氢氧化钠溶液 100mL3、 操作向六个试管中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观察各管出现的现象,有的试管反应慢可略放置,或用微火加热。等各管出现黄色后,于室温下逐滴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观察颜色变化。管 号123456材 料(滴)0.5%苯酚4鸡蛋清4
13、指 甲少 许头 发少 许0.5%色氨酸40.3%酪氨酸4浓硝酸/(滴)4281081044显色时间加氢氧化钠现 象实验三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注:实验前将水浴锅的水加热。一、 目的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3) 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二、 原理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是稳定的胶体溶液:1)蛋白质颗粒表面有很多极性基团,与水有很高的亲和性。水易在蛋白质颗粒外形成一层水化膜,使蛋白质颗粒相互分开,避免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而沉淀;2)蛋白质颗粒在非等电点状态时带有相同电荷,使蛋白质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不致聚集而沉淀。因此,在水溶
14、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生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可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1)可逆的沉淀反应 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改变溶液的pH或电荷状况,使蛋白质从胶体溶液中沉淀分离。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显著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后,蛋白质的沉淀仍能溶解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其天然性质而不变性。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2)不可逆沉淀反应 在强烈条件下,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或电荷。此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
15、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不再溶于原来溶剂中。引起不可逆沉淀的因素:加热、重金属盐、生物碱(如苦味酸、钨酸、鞣酸)以及某些酸(如三氯醋酸、过氯酸、硝酸)、强酸或强碱等。 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凝固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但蛋白质变性后并不一定沉淀,变性蛋白质只在等电点附近才沉淀,沉淀的变性蛋白质也不一定凝固。例如,蛋白质被强酸、强碱变性后由于蛋白质颗粒带着大量电荷,故仍溶于强酸或强减之中。但若将强碱和强酸溶液的pH调节到等电点,则变性蛋白质凝集成絮状沉淀物,若将此絮状物加热,则分子间相互盘缠而变成较为坚固的凝块。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如可逆性沉淀)也未必都已变性。三、
16、试剂与材料1、蛋白质溶液 (1) (2) (3)5%卵清蛋白溶液或鸡蛋清的水溶液(新鲜鸡蛋清:水=1:9)2、3%硝酸银溶液 10mL (2)3、5%硫酸铜溶液 10mL (2)4、饱和硫酸铵溶液 250mL (1)5、硫酸铵结晶粉末 1000g (1)6、0.1mol/L 盐酸溶液 300mL7、0.01% 氢氧化钠溶液 100mL (2)8、0.05mol/L 碳酸钠溶液 100mL9、 10% 醋酸溶液 100mL (2) (3)10、1% 醋酸溶液 20mL (3)11、饱和NaCl溶液 (3)12、10% 氢氧化钠溶液 (3)四、 操作(一)蛋白质的盐析无机盐(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
17、等)的浓溶液能析出蛋白质。盐的浓度不同,析出的蛋白质也不同。5%卵清蛋白(5mL)+5mL饱和硫酸铵 混匀后静置数分钟 过滤 (改用吸管吸出上清液) 沉淀(即为球蛋白) 上清液 (改用吸管吸出上清液) 加少量水 加入硫酸铵粉末 观察现象 过滤 上清液(弃去) 沉淀(即为清蛋白) 加少量水 观察现象如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析出,而清蛋白则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才能析出。由盐析获得的蛋白质沉淀,当降低其盐类浓度时,又能再溶解,故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加5%卵清蛋白溶液5mL于试管中,再加等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后静置数分钟则析出球蛋白的沉淀。倒出少量混浊沉淀,加少量水,观察是否溶解,为什
18、么?将管内容物过滤,向滤液中添加硫酸铵粉末到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析出的沉淀为清蛋白。取出部分清蛋白,加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二)重金属离子沉淀蛋白质 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原理:当溶液的pH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负电,此时的蛋白质一旦遇到重金属盐类(如:Pb2+、Cu2+、Hg2+、Ag+等)就易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重金属盐类与蛋白质发生的沉淀反应通常较为完全,故常用重金属盐除去液体中的蛋白质。(在实践中,如误服重金属盐的病人可口服大量牛奶或豆浆等,缓解中毒,其原因是牛奶是高蛋白食品。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的不溶性盐可以通过服用催吐剂排出体外)。但要注意:在使
19、用重金属盐(如CuSO4、PbAc2)沉淀蛋白质时,不可过量,否则将引起沉淀再溶解。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质溶液2mL,再加3%硝酸银溶液12滴,振荡试管,有沉淀产生,放置片刻,倾去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少量的水,沉淀是否溶解,为什么?管号试剂1234蛋白质样液(mL)22220.01% NaOH (ml)-1-10% HAc (mL)1-11金属离子(滴)5% CuSO411-3% AgNO3-11现 象加H2O是否溶解酸性碱性酸性碱性(三)加热沉淀蛋白质1、 原理几乎所有的蛋白质都因加热变性而沉淀或凝固。加热变性引起蛋白质凝固沉淀的原因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水化层,使蛋白质天然结构解体,疏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