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气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电气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精品文档.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Code of safety operation in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Part of substation)DL 5009.31997 主编部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安全技术分委会及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电网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文号:电综199767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综1997678号国家电力公司,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
2、直辖市电力局,各有关单位: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强制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500931997 该标准自1998年4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国家电力公司工程建设局,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前 言 本规程是在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的基础上编写的。原能源部(1992)129号文关于颁发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的通知中指出:“该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施工,也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的施工。”但在执行过程中多有不便。为此又
3、组织编写了变电所施工专用的安全工作规程,即本规程。 本规程应遵照国务院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通过)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通过),并应与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和DL50092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输电线路部分)的有关规定相符合。本规程是在此前提下,结合变电所施工的特点,对安全、文明施工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是强制性的行业标准。 本规程由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提出。 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归口。 本规程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安全技术分委会及华北电力集
4、团公司电网部起草。 本规程起草人员:蔡新华、潘裕章、王瑞武、宋耐坚、华士元、解德山、朱海、何英。 本规程由国家电力公司工程建设局负责解释。1 范 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压变电所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应采取的措施和应遵守的安全施工要求,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变电所的建筑、安装现场施工和启动带电等工作。2 引 用 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0274 圆股钢丝绳 GB360883 高处作业分级 GB380583 安全电压
5、GB3878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438784 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GB508285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72286 爆破安全规程 GB50194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50091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通过)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通过)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国家劳动总局(79)劳总锅字18号文颁发
6、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国家劳动总局(81)劳总锅字10号文颁发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建设部3 通 则3.1 总 则3.1.1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适应发展高电压和大容量变电所、采用新工艺及新技术的需要,确保职工在施工中的安全与健康,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变电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3.1.2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3.1.3 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规程;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3.1.4 在试验和推广新
7、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3.1.5 从事特种作业或第二工种的作业,必须按该工程的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3.1.6 在执行本规程的同时,必须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3.2 施 工 现 场3.2.1 一般规定3.2.1.1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防火、工业卫生等有关规定。3.2.1.2 临时建筑工程应有设计,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3.2.1.3 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全面规划。排水沟的截面及坡度应经计算确定,其设置位置不得妨碍交通。凡有可能承载
8、荷重的排水沟都应设盖板或敷设涵管,盖板的厚度或涵管的大小和埋设深度应经计算确定。排水沟及涵管应保持畅通。3.2.1.4 施工现场敷设的力能管线不得任意切割或移动。如需切割或移动,必须事先办理审批手续。3.2.1.5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高压带电区及危险场所等均应设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设可靠的围栏、挡板及警告标志。危险处所夜间应设红灯示警。3.2.1.6 凡在有有害气体的室内或容器内工作均应设通风装置,并设置其他安全设施。3.2.1.7 施工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拆、挪或移作它用。3.2.1.8 生活区与施工现场宜隔开,与施工无关的人员
9、不得进入施工现场。3.2.1.9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工作服,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3.2.1.10 从事高处、粉尘或有毒等工作的人员必须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3.2.1.11 下坑井、隧道或深沟内工作前,必须先检查其内是否积聚有可燃或有毒等气体,如有异常,应认真排除,在确认可靠后,方可进入工作。3.2.1.12 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垃圾或废料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在高处清扫的垃圾或废料,不得向下抛掷。3.2.2 道路3.2.2.1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坚实、平坦,主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5m,单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
10、.5m。3.2.2.2 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便桥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人行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1m,手推车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1.5m,马车、汽车便桥应经设计,其宽度不得小于3.5m。便桥的两侧应设有可靠的栏杆。3.2.2.3 现场道路不得任意挖掘或截断。如必须开挖时,应事先征得施工管理部门的同意并限期修复;开挖期间必须采取铺设过道板或架设便桥等保证安全通行的措施。3.2.2.4 现场的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时速一般不得超过15km/h。机动车辆行驶沿途的路旁应设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应设“危险”或“禁止通行”等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3.2.3 材料、设备堆放及保管3.2.3.1 材
11、料、设备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定的地点堆放整齐并符合搬运及消防的要求。堆放场地应平坦、不积水,地基应坚实。现场拆除的模板、脚手杆以及其他剩余器材应及时清理回收,集中堆放。3.2.3.2 易燃材料和易燃废料的堆放场所与建筑物及用火作业区的距离应符合本规程3.4.2.6条的有关规定。3.2.3.3 器材不得紧靠木栅栏或建筑物的墙壁堆放,应留有50cm以上的间距,并封闭两端。3.2.3.4 各类脚手杆、脚手板、紧固件以及防护用具等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并符合防腐、防火等要求;木杆应去皮竖放。每年或新工程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检查、鉴定,合格者方可使用。3.2.3.5 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等应分别存放在与普通
12、仓库隔离的专用库内,并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雷管与炸药必须分库存放;汽油、酒精、油漆及稀释剂等挥发性易燃材料应密封存放。危险品仓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3.4.2.6条的有关规定。3.2.3.6 酸类及有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应放在专设的库房内或场地上,并做出标记。库房应保持通风。3.2.3.7 建筑材料的堆放高度应遵守表3.2.3.7的规定。表 3.2.3.7 建筑材料堆高限度器材名称堆高限度注意事项器材名称堆高限度注意事项铁桶、管1m 层间应加垫,两边设立柱水 泥12袋 地面应以木板架空垫起0.3m以上成 材4m 每隔0.5m高度加横木器材箱、筒横卧3层立放2层 层间应加垫,两边设立柱砖2m 堆放整齐
13、、稳固袋装材料1.5m 堆放整齐、稳固3.2.3.8 电气设备、材料的保管与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a)瓷质材料拆箱后,应单层排列整齐,不得堆放,并采取防碰措施。 b)绝缘材料应存放在有防火、防潮措施的库房内。 c)电气设备应分类存放稳固、整齐,不得堆放。重心较高的电气设备在存放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3.3 施 工 用 电3.3.1 一般规定3.3.1.1 施工用电的布设应按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3.3.1.2 施工用电设施应有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3.3.1.3 施工用电设施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班组或指定专人负责运
14、行及维护。严禁非电气专业人员拆、装施工用电设施。3.3.2 施工用电设施3.3.2.1 施工用电设备应按具体使用环境进行选择。3.3.2.2 电压35kV及以下的施工用的变压器采用户外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10kV、32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柱上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2.5m;变压器安装应平稳牢固,腰栏距带电部分不得小于0.2m。 b) 56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在不低于0.5m的高台上,并设置高度不低于1.7m的栅栏。带电部分到栅栏的安全净距,10kV及以下的应不小于1m,35kV的应不小于1.2m。在栅栏的明显部位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警告牌。 c) 变
15、压器中性点及外壳的接地应接触良好,连接牢固可靠,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3.3.2.3 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掉灰露筋,不得有环裂或弯曲。木杆、木横担不得腐朽、劈裂。组立后的电杆不得有倾斜、下沉及杆基积水等现象。3.3.2.4 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布线应整齐,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应加防护措施。架空线路的路径应合理选择,避开易撞、易碰、易腐蚀场所以及热力管道。3.3.2.5 低压架空线路采用绝缘线时,架设高度不得低于2.5m;交通要道及车辆通行处,架设高度不得低于5m;其他情况的架设高度应满足表3.3.2.5-1、表3.3.2.5-2的要求。表 3.3.2.5-1 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线
16、路电压kV111035最小垂直距离m122.5表 3.3.2.5-2 边导线在最大风偏时与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线路电压kV111035最小垂直距离m11.533.3.2.6 低压架空线路一般不得采用裸线;采用裸线时,架空线高度不得低于3m,穿过交通要道时不得低于6m,导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3.3.2.7 现场直埋电缆的走向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规定,沿主道路或固定构筑物等的边缘直线埋设,埋深不得小于0.7m;转弯处应在地面上设明显的标志; 通过道路时应采用保护套管,管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电缆沿构筑物架空敷设时, 其高度不得低于2m。接头处应有防水和防触电的措施。3.3.2
17、.8 现场集中控制的配电箱设置地点应平整,不得被水淹或土埋,并应防止碰撞和被物体打击。配电箱附近不得堆放杂物。3.3.2.9 配电箱应坚固,其结构应具备防火、防雨的功能,箱内的配线应绝缘良好,导线剥头不得过长,压接应牢固。盘面操作部位不得有带电体裸露。3.3.2.10 杆上或杆旁装设的配电箱,应安装牢固并便于操作和维修;引下线应穿管敷设并做防水弯。3.3.2.11 照明、动力分支开关箱,应装设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3.3.2.12 用电设备的电源引线长度不得大于5m。距离大于5m时,应设流动开关箱;流动开关箱至固定式配电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40m,且只能用橡套软电缆。3.3.2.13 施工用
18、电的维护人员,应配备足够的绝缘用具。绝缘用具应定期进行试验,试验周期及要求见表3.3.2.13。表 3.3.2.13 常用电气绝缘用具试验要求序 号名 称电压等级kV试验周期试验时间min交流耐压kV泄漏电流mA1绝缘棒610一年5442绝缘夹钳35一年5三倍线电压3绝缘手套高压六个月1894绝缘手套低压六个月12.52.55橡胶绝缘鞋高压六个月2157.56验电笔1)610六个月540 1)发光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25%。3.3.2.14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3.3.3 施工用电及照明3.3.3.1 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使用,闸刀型
19、电源总开关严禁带负荷拉闸。3.3.3.2 多路电源配电箱宜采用密封式。开关及熔断器必须上口接电源,下口接负荷,严禁倒接。负荷应标明名称,单相闸刀开关应标明电压。3.3.3.3 不同电压的插座与插销应选用相应的结构,严禁用单相三孔插座代替三相插座。单相插座应标明电压等级。3.3.3.4 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3.3.3.5 手动操作开启式低压断路器、闸刀开关或管形熔断器时,应戴绝缘手套或使用绝缘工具。3.3.3.6 闸刀开关和熔断器的容量应满足被保护设备的要求。熔丝应有保护罩。管形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熔丝不得削小使用,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3.3.3.7 熔丝熔断后
20、,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更换熔丝、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3.3.3.8 连接电动机械或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设开关或插座,并设有保护装置。移动式电动机械应使用软橡胶电缆。严禁一个开关接两台及以上电动设备。3.3.3.9 现场110V以上的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不应低于2.5m,并不得任意挪动;低于2.5m时应设保护罩。3.3.3.10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及危险品仓库内,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开关必须装在室外。在散发大量蒸汽、气体或粉尘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电气设备。在坑井、沟道、沉箱内及独立高层构筑物上,应备有独立的照明电源。3.3.3.11 特殊
21、照明灯采用金属支架时,支架应稳固,并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3.3.3.12 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在竹木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绝缘子;在金属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木横担。3.3.3.13 开关应控制火线,使用螺口灯头时,零线应接在灯头的螺口上。3.3.3.14 工棚内的照明线应固定在绝缘子上,距建筑物不得小于2.5cm。穿墙时应套绝缘套管。管、槽内的电线不得有接头。3.3.3.15 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42V,潮湿场所、金属容器或管道内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行灯电源线应使用软橡胶电缆。行灯应有保护罩。3.3.3.16 行灯电源必须使用双绕组变压器,其一、二次侧都应有熔断器。行灯变
22、压器必须有防水措施,其金属外壳及二次侧绕组的一端均应接地。采用双重绝缘或有接地金属屏蔽层的变压器,二次侧不得接地。3.3.3.17 在光线不足的工作场所及夜间工作的场所均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上应装设路灯。3.3.3.18 电动机械及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3.3.3.19 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的低压电气网络上带电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被拆除或接入的线路,必须不带任何负荷。 b)相间及相对地应有足够的距离,并能满足工作人员及操作工具不致同时触及不同相导体的要求。 c)有可靠的绝缘措施。 d)设专人监护。 e)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3.3.4 接地及接零保护3.3.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建设 安全 工作 规程 变电所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