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精品文档.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不等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探寻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认识不等式。教学难点: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自学导读提纲 1.
2、 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_2. “不大于”用符号 来表示; “不小于”用符号 来表示; 3.长度是L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不大于25cm2,绳长L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4.长度是L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不小于100的圆,绳长L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5.(1)a与6的和小于5; (2)x与2的差小于1; (3)x的4倍大于7; (4)y的一半小于3; 二、新知探究1.不等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家肯定接触过不少,能举出例子吗?那么,如何用式子表示不等关系呢?请看例题: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l 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 c
3、m2, 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当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呢?(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改变l的取值,再试一试.本题中大家首先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个是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另一个是了解“不大于”“大于”等词的含意.圆的面积是R2,其中R是圆的半径.两数比较有大于、等于、小于三种情况,“不大于”就是等于或小于.2.下面请大家互相讨论,按照题中的要求进行解答.(1)因为绳长l为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得面积为()2,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 cm2,就是25.(2)因为圆的周长为l
4、,所以圆的半径为R=.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2,就是()2100,即100(3)当l=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4(cm2).圆的面积为5.1(cm2).45.1 此时圆的面积大.当l=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9(cm2).圆的面积为11.5(cm2)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4)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均为l cm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因为分子都是l 2相等、分母416,根据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因此不论l取何值,都有.3.做一做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
5、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 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为 3 cm.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只列关系式).请大家互相讨论后列出关系式.4.议一议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由25 100 3x+5240得,这些关系式都是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由此可知: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知识点二:列不等式例题.用不等式表示(1)a是正数; (2)a是负数;(3)a与6的和小于5;(4)x与2的差小于1;解:(1)a0;(2)a0;(3)a+65;(4)x21;三、巩
6、固新知当x=2时,不等式x+34成立吗?当x=1.5时,成立吗?当x=1呢?解:当x=2时,x+3=2+3=54成立,当x=1.5时,x+3=1.5+3=4.54成立;当x=1时,x+3=1+3=24,不成立.四、拓展与提升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1)a_b;(2)|a|_|b|;(3)a+b_0;(4)ab_0;(5)a+b_ab;(6)ab_a.解:由图可知:a0,b0,|a|b|.(1)ab;(2)|a|b|;(3)a+b0;(4)ab0;(5)a+bab;(6)aba.五、课堂练习 P38页随堂练习1、2六、课时小结:(1)本节课通过不等关系的式子
7、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2)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特别要注意“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的理解.七、课后作业 课本 P38习题2.1 学练优P18页基础训练、能力拓展 P19页自主预习八、板书计划:十、课后反思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大家的辨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等式性质的探索,培养大家的钻研精神,同时还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应用.教学难点:能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教学方法:自
8、学合作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我们已学过等式,不等式,现在我们来看两组式子(教师出示小黑板中的两组式子),请同学们观察,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不等式?第一组:1+2=3; a+b=b+a; S = ab; 4+x = 7.第二组:-7 1+4; 2x 6, a+2 0; 34.1.什么叫做等式?什么叫做不等式?2.前面我们学过了等式,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性质吗?3.(回答)用小于号“”填空。(1)7 _ 4; (2)- 2_6;(3)- 3_ -2; (4)- 4_-6二、 导读提纲自学预习教材P40-P41的内容,通过学习弄清以下问题: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
9、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3已知ab,用“”或“”填空:a+7 b+7; a7 b7; a-3 b-3; 2a a+b; -a-3 -b-34. 用“”或“”填空:如果a-cb-c,那么a b 如果acbc, 那么a b如果, c0, 那么a b如果,c 0 ,那么ab二、 新知探究:知识点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
10、以(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 。注意:“两边”“都”“同一个”的含义 加减不变,乘除各半,正数听话,负数造反不等式的这三条基本性质,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1. 如果ab。那么a+cb+c(或a-cb-c;如果ab,那么a+cb+c(或a-cb-c)。2. 如果a0, 那么acb,且c0,那么acbc(或3. 如果ab,且cbc(或); 如果ab,且c0,那么ac”(大于或大于等于)向右,“b,c=d, 则acbd ;若acbc,则ab;若ab,则ac2bc2;若ac2bc2,则ab。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11、 C3个 D4个2.用不等式表示出来,并在数轴上表示: (1)大于3而不超过6的数; (2)小于5且不小于-4的数.3.如果不等式(a-1)Xa-1的解集为X1,你能确定a的范围吗?不妨试试看.4已知不等式3x-a0的正整数解是1,2,3,求a的取值范围。五、课堂练习P44页随堂练习1,2六、 课堂小结1.如何区别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几个概念?2.找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在“解”,“求解”等概念上的异同点.3.记号“”、“”各表示什么含义?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应注意什么?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需特别注意解的范围的分界点,以便在数轴上正确使用空心圆圈“。”和实心圆点“
12、”.五、 课后作业 课本P44页习题2.3 1、2、3、4 学练优P20页基础训练、能力拓展 P21页自主预习六、 课后反思:2.4 .1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过程,通过类比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自学导读提纲1. 观察下列不等式
13、:(1); (2) (3)x4 (4)240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2.不等式的概念:左右两边都是_,只含有_,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大致要分五个步骤进行:(1)_(2)_(3)_(4)_(5)_4.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5x200 (2) 3二、 新知探究观察下列不等式:(1); (2) (3)x4 (4)240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知识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with one u
14、nknown).下面我们判断一下,以下的不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请大家讨论.下列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吗?(1)2x2.515;(2)5+3x240;(3)x4;(4)1.(1)、(2)、(3)中的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4)不是.知识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前面我们接触过的不等式中,如2x2.515,5+3x240都可以通过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化成“xa”或“xa”的形式,大家来试一试.例1解不等式3x2x+6,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分析:要化成“xa”或“xa”的形式,首先要把不等式两边的x或常数项转移到同一侧,变成“axb”或“axb”的形式,再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得.解:
15、两边都加上x,得 3x+x2x+6+x 合并同类项, 得 33x+6 两边都加上6,得 363x+66 合并同类项,得 33x 两边都除以3,得 1x 即 x1.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观察上面的步骤,大家可以看出,两边都加上x,就相当于把左边的x改变符号后移到了右边,这种变形叫什么呢?由此可知,移项法则在解不等式中同样适用,同理可知两边都加上6,可以看作把6改变符号后从右边移到了左边.因此,可以把这两步合起来,通过移项求得.两边都除以3,就是把x的系数化成1.现在请大家按刚才分析的过程写出步骤.移项,得362x+x合并同类项,得33x两边都除以3,得1x即x1.从刚才的步骤中,我们
16、可以感觉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有什么关系?例2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去分母,得 3(x2)2(7x) 去括号,得 3x614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20 两边都除以5,得 x4.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三、巩固新知请大家判断以下解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解不等式:5解:去分母, 得 2x+11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x16两边同时除以2, 得 x8.有两处错误.第一,在去分母时,两边同时乘以3,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第二,在最后一步,两边同时除以2时,不等号的方向也应改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
17、程的区别与联系.请大家讨论后发表小组的意见.联系:两种解法的步骤相似.区别:(1)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而方程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等号不变.(2)一元一次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而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三、课堂练习:P47页随堂练习1、2补充练习: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1)5x10;(2)3x+120;(3);(4)1.解:(1)两边同时除以5,得x2.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移项,得3x12,两边都除以3,得x4,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3)去分母,得3(x1)2(4x5),去括号,得3x38x
18、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7,两边都除以5,得x,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4)去分母,得x+723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3,两边都除以2,得x,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四、 课堂小结: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解法.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五、拓展提升求下列不等式的正整数解:(1)4x12;(2)3x90.解:(1)解不等式4x12,得x3,因为小于3的正整数有1,2两个,所以不等式4x12的正整数解是1,2.(2)解不等式3x90,得x3.因为不大于3的正整数有1,2,3三个,所以不等式3x90的正整数解是1,2,3. 能力提高:1、y取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一元 一次 不等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