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心理学考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现代管理心理学考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心理学考纲.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现代管理心理学考纲.精品文档.现代管理心理学 自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2009年版、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现代管理心理学”是上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程。该学科是在管理学和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心理学学科,主要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共4个学分。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自学者对管理心理学在现代组织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并根据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心
2、理的基本规律、方法,帮助管理者和员工学会有效地适应组织和工作环境,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效率。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了解其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明确管理的人性假设对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作用,理解个体差异、激励、群体心理与沟通、领导心理、文化心理等对管理有效性的作用,掌握培养、发展、选拔和评价员工的技术以及有效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促进员工幸福和组织和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心理学的应用课程,需要以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作为其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与组织管理的一些概念、理论等结合
3、起来。、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ABC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对象和内容,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所面临的挑战,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是什么?(一)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管理心理学的产生过程和标志。(二)你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三)对管理者而言,管理心理学意味着什么?管理心理学研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四)管理心理学家能做什么? 管理心理学家的职业发展。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一)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管理中的人性观,组织中的个体员
4、工的心理与行为:个体差异、员工激励,领导与沟通,激励性的组织环境:工作压力与健康、选拔与生涯发展、选拔与绩效评估,来自文化的挑战。(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定性研究等的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关键准则等。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二)管理心理学家面临的挑战三、考核知识点(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四、考核要求(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识记:(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2)管理心理学家的职业发展。2、领会:管理心理学的内涵及其对个人、管理者和管理工作的作用。(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5、识记:(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领会:(1)管理心理学各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2)管理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比较。3、简单应用:运用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原则和特点分析实际的研究设计案例。(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1、识记: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2、领会: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第二章 管理中的人性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人性假设的概念,理解管理中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领会人性假设理论对组织管理的意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人性是什么?(一)人性假设的概念第二节 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一)“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经济人”假设的含义,“经济人”的特点,X理
6、论的主要观点和相应的管理模式。(二)“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假设的含义和原理,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要点。(三)“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含义和管理策略,Y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四)“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复杂人”假设的含义和主要观点,超Y理论的观点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五)“决策人”假设与Z理论“决策人”假设的含义和主要观点,Z理论的观点和相应的管理模式。(六)“文化人”假设与“变革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思想“文化人”假设的含义和观点,“变革人”假设的含义和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一)人性假设的概念(二)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四、考核要求(一)人性假设的概
7、念1、识记:人性假设的基本含义。(二)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1、识记: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决策人、文化人、变革人假设的含义。2、领会:(1)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决策人、文化人、变革人假设的基本观点;(2)X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3)Y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4)超Y理论和Z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模式;(5)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3、简单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人际关系理论对管理的启示;(2)结合实例分析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在管理措施上的区别。4、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人性假设的X和Y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三章 是什么影响了员工的行为?一、学习
8、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社会知觉、人格、态度等的基本概念,理解知觉误差、人格和工作态度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学会把社会知觉、人格和工作态度这三个方面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管理实践中。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眼见真的为实吗?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三)知觉误差第二节 性格决定命运吗?(一)什么是人格(二)人格影响员工的组织行为第三节 态度决定行为 (一)如何理解态度 (二)工作满意感工作满意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工作满意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三)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组织承诺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三、考核知识点(一)社会知觉与组
9、织管理(二)人格与组织管理(三)态度与组织管理四、考核要求(一)社会知觉与组织管理1、识记:社会知觉及各种知觉误差的概念。2、领会:(1)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2)知觉误差。3、简单应用:分析各类知觉误差对管理效率的影响。4、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如何有效应用知觉误差改善管理的有效性。(二)人格与组织管理1、识记:人格的概念与决定因素。2、领会:人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3、简单应用:人格对管理的意义。(三)态度与组织管理1、识记:态度的概念、结构和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2、领会:(1)工作满意感的概念;(2)组织承诺的概念。3、简单应用:(1)分析影响工作满意感的因素;(2)分析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
10、。4、综合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工作满意感对组织管理的意义;(2)结合实例分析组织承诺对组织管理的意义。第四章 学会让你的员工更开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激励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各种激励理论的内容和观点,掌握这些理论的实质和在管理中的应用,掌握员工学习的方式和奖惩的艺术。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人人都需要激励(一)激励是什么? (二)激励的意义(三)激励理论概述第二节 拿什么来激励员工(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和观点,阿德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和观点,两种需要层次理论的比较。(二)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要的概念及其与绩效的关系,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成就动机理论的意义。(
11、三)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与观点。第三节 高薪真的能激励员工吗?(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内容和应用。(二)公平理论公平理论的内容,员工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三)目标理论目标设置和目标管理理论的内容,目标理论的应用。第四节 奖惩的艺术(一)员工的学习方式操作条件反射与强化。(二)员工学习与奖惩策略三、考核知识点(一)激励的概念和意义(二)内容型激励理论(三)过程型激励理论(四)员工学习方式和奖惩的艺术四、考核要求(一)激励的概念和意义1、识记:(1)激励的概念;(2)激励理论的分类。2、领会:激励的意义。(二)内容型激励理论1、识记:(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2)阿德佛需要层次理论的
12、内容;(3)成就需要的概念;(4)双因素理论的内容。2、领会:(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阿德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2)成就需要与绩效的关系以及高成就需要者的特征;(3)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3、简单应用:比较内容型激励理论的相互关系4、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三)过程型激励理论1、识记:(1)期望理论的变量效价、期望值和工具性的概念;(2)目标管理的概念;(3)公平理论的内容。2、领会:(1)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2)目标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3)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属性;(4)员工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3、简单应用:比较期望理论、目标管理和
13、公平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期望理论、目标管理以及公平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四)员工学习方式和奖惩的艺术1、识记: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的内涵。2、领会:有效的奖惩策略。3、简单应用:强化理论在员工管理中的应用。4、综合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有效奖励的策略;(2)结合实例分析有效惩罚的策略。第五章 领导心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领导的概念和领导者的产生,理解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以及领导者的权力的概念、构成或类型,掌握领导有效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理解和掌握领导有效决策的相关理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从心理学视角看领导(一)
14、领导者的产生领导的概念,领导者的产生(二)领导与管理(三)权力与影响力第二节 如何做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品质理论(二)行为理论(三)情景理论权变理论,通路-目标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四)领导理论的新发展归因理论,交易型-变革型理论。第三节 如何有效地决策?(一)决策理性模型(二)有限理性模型决策时的三种启发式,前景理论。三、考核知识点(一)领导与领导者(二)领导的有效性理论(三)领导者的决策四、考核要求(一)领导与领导者1、识记:(1)领导的概念;(2)领导者的产生。2、领会:(1)领导与管理的关系;(2)权力和权力的种类。(二)领导的有效性理论1、识记:(1)品质理论的观点和内容;(2)领
15、导风格理论的观点和内容;(3)关心人和关心工作的领导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4)PM领导行为类型论的概念;(5)情景理论的概念。2、领会:(1)“伟人”理论与现代品质理论的比较;(2)行为理论与品质理论的区别;(3)管理方格图的主要内容;(4)PM领导行为类型论的内容;(5)三种情景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权变理论、通路-目标模型、生命周期论;(6)领导的归因理论、交易型-变革型理论的内容。3、简单应用:比较行为理论、品质理论、情景理论的主要区别。4、综合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比较品质理论、行为理论、情景理论;(2)结合实例分析当代领导理论,即归因理论和交易型-变革型领导理论。(三)领导者的决策1
16、、识记:(1)决策理性模型的观点和内容;(2)三种启发式的概念。2、领会:(1)前景理论的内容和主要观点。第六章 工作在群体,学会沟通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群体的概念,认识群体成员关系、群体规范、凝聚力、从众行为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掌握群体决策的意义和问题及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深刻理解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学会如何帮助管理者促进团体建设,铸造团队精神,掌握组织内部沟通的误区、形式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人物心理关系图群体的概念,群体动力论的观点,人物心理关系分析方法。(二)群体规范(三)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凝聚力的因素,凝聚力与
17、生产效率的关系。(四)从众心理从众的概念,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五)群策与群力群体决策的优势,群体决策的劣势。(六)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让我们更懂得与人沟通(一)沟通的误区沟通的概念,沟通的四个误区。(二)言语沟通言语沟通的形式,影响言语沟通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三个倾听的水平。(三)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的概念,非言语信息的线索,对非言语信息的鉴别能力,团队沟通网络。三、考核知识点(一)群体的概念和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二)有效沟通四、考核要求(一)群体的概念和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1、识记:(1)群体的概念;(2)人物心理关系分析方法;(3)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从众行为的概念;(4)群体
18、思维、群体极化、社会惰性的概念。2、领会:(1)勒温群体动力论的观点;(2)影响凝聚力的因素;(3)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4)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5)群体决策的优势和劣势;(6)团队形成发展的过程。3、简单应用:(1)分析应向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2)分析群体决策的优劣。4、综合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提高群体凝聚力的策略;(2)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克服群体决策的劣势;(3)结合实例分析团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提高团队有效性的方法。(二)有效沟通1、识记:(1)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概念;(2)言语沟通的形式;(3)边际式、评价式、投射式倾听的概念。2、领会:(1)影响言语沟通有效性的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管理心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