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精品文档.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期 评 估 报 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2008年6月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吴宏项目组主要成员盛华根 陈娟 周晓平 张璟目 录一、前言1(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1(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三)总体框架1二、“十一五”中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2(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22、制造业层次稳步提升43、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54、产业发展集聚度继续提高65、投资消费比例
2、日趋合理66、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7(二)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81、三大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82、“四沿”战略取得明显成效9(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1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农业初具规模112、多措并举,高效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11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安全农业占比提高114、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25、农林科教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12(四)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131、制造业发展稳中有升132、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迅速143、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绩显著14(五)服务业发展迅速,竞争实力加强151、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逐步形成152、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153、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工作抓手日益明确154、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155、服务业发展主体不断壮大15(六)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61、对科技创新的思想认识逐步深化162、科技创新在江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3、我省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得到解决164、支撑发展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7三、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分析17(一)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171、产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172、工业结构不合理18(二)产业布局不协调与产业集中度不足181、产业布局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182、产业集中度依然不足1
4、83、三大区域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194、外资结构中民营经济总量偏小19(三)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根本性转变191、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192、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203、产业水平“四个不高”现象突出204、科教人才的优势远未发挥20(四)资源、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201、资源消耗较高202、环境成本较大213、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21(五)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221、服务业投资仍然不足,三产倒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222、制造业投资仍偏重于中低端价值链,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欠缺223、“两高”项目比重回落缓慢,节能减排压力较大234、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项目回升
5、乏力235、规划指导约束不够,项目布局不尽合理23(六)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未得到“质”的提升231、产业竞争力不强2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53、科教优势尚未充分发挥254、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65、高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266、地方政府及社会的科技投入不相适应27(七)服务业占比和发展层次不高271、服务业占比偏低272、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273、“总部经济”发展不充分28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28(一)抓住人民币升值的契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28(二)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发展281、明确三大区域产为发展导向,加快形成均
6、衡协调发展新格局292、加快实施“四沿”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293、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经济集聚度294、加快大企业集团建设,提高规模经济效益30(三)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01、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优势产业302、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303、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31(四)降低资源消耗,确保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321、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22、严格市场准入条件323、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324、加大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力度32(五)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促进经济结构转变的扶持力度321、把握投资市场的导向332、强化投资调控的引导333、发挥投资创新的激励作用334、
7、健全投资重点建设机制345、实施投资政策保障机制34(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351、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352、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353、注重消化吸收,促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354、强化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的软实力365、启动人才高地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36(七)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361、抓住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的契机促进产业融合362、结合不同产业特点寻求产业融合的方式363、把握产业融合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7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前言受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8、以下简称省发改委)的委托,本评估报告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题,依据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对纲要发布后两年多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执行过程当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省市有关部门参考。(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纲要中规定的我省重要战略指标和任务。其执行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我省坚持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以来,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些当时未预见到的新情况。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原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利润率大幅度降低,外
9、向型企业竞争力下降;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对各行各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特别是对高消耗、高成本企业带来冲击最大;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秩序,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对我省未来二到三年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我省产业面临的不仅是困难,也好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实现“十一五”纲要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完成。(二)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报告按照省发改委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对我省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
10、估;有针对性地对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找出影响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汇总分析的研究方法,辅以适当的社会调研。主要的参考文献来源于2007年、200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省政府各厅局的工作总结报告,市县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和政府内部工作文件等资料。在具体研究中,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基本数据统计、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部分数学建模分析等方法。(三)总体框架本报告结构上共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前言,阐述课题的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基本方法、数据来源和报告
11、结构;二是对我省“十一五”期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和成绩进行系统总结;三是对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四是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对策建议。二、“十一五”中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到“十一五”中期,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报告从三次产业结构出发,分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我省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6.1亿元、14
12、285.8亿元和9548.2亿元,三次产业比为6.7:55.9:37.4,与2005年的8:56.6:35.4相比,一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1.3和0.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下降了0.25和3.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了4.20个百分点,三产结构处于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表1:2005-200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比 %指标200520062007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8.07.16.7-1.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56.656.655.9-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35.436.337.42.0表2:三产、行业对
13、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年份2005年2007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1.74.52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61.852.33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36.543.15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36.632.9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11.3434.94说明:2007年按当年价格计算。通过计算产业偏离度,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我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员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下表显示,2001年-2007年期间,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下降,特别是从“十五”中后期开始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开始快速下降,到2007年达到42.4,产业结构偏离度下降18.4%。将2001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11
14、.4:51.6:37.0)和就业结构(41.8:30.4:27.8)与2007年的对应值相对比,反映出江苏近年来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日趋合理: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就业结构变动速度高于产业产值变化速度。因此,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三产业成为最具吸纳劳动力的产业领域。表3:江苏三次产业构成情况(2005年-2007年)年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偏离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11.451.637.041.830.427.860.8 200210.552.237.339.6
15、30.330.158.2 20038.954.536.639.030.630.460.2 20048.556.535.037.431.631.0 57.8 20058.0 56.6 35.4 31.5 34.3 34.2 47.0 20067.1 56.6 36.3 29.8 34.8 35.4 45.3 20076.7 55.9 37.4 27.9 35.3 36.8 42.4 增长情况-4.7 4.3 0.4 -13.9 4.9 9.0 18.4 注:产业结构偏离度被定义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主要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表明产值结
16、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愈不对称,反之亦然。(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2-2007))2、制造业层次稳步提升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26.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9.2%,列全国第三位。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891.1亿元、8582.5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5%,比2005年的24.3%提高3.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1582亿元,占全国的21.4%,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从业人员约为180万人。主要行业规模全国领先
17、,机械、纺织第一,电子信息、石化、医药、冶金第二,建材第三,轻工第四。下表是应用因素分析法,对全省13个市工业经济评价情况。表4:全省13个市工业经济评价地区因素1因素2因素1%因素2%综合得分排名南京市0.7853.09774.1496.1684.252无锡市1.347-0.30979.4963.7379.323徐州市-0.6330.63860.6472.7467.265常州市0.543-0.26871.8464.1273.514苏州市2.489-1.08790.3756.3185.671南通市-0.418-0.19462.6864.8266.636连云港市-0.657-0.37160.41
18、63.1364.3912淮安市-0.647-0.17760.5164.9864.9910盐城市-0.570-0.42261.2462.6464.9011扬州市-0.463-0.09562.2665.7666.567镇江市-0.416-0.24362.7064.3566.518泰州市-0.577-0.14561.1765.2965.589宿迁市-0.782-0.42359.2262.6463.3313注:因素1:非国有企业因素 因素2:国有企业因素 因素1%:非国有企业因素占比 因素2%:国有企业因素占比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按市可划分三类,比较高的水平的有南京市、苏州市、无锡
19、市,中等水平的有徐州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有待加速发展的有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3、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2007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634.8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比2005年增长48.47%,比2006年增长15.9%,快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速度和服务业占GDP比重的提升速度连续两年位居沿海各省市第一位。所有数据显示出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4、产业发展集聚度继续提高到2007年,沿沪宁线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值突破1万亿元,占
20、全省的80%以上,沿江产业带冶金、石化等产业产值占全省的90%以上。全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石化、医药、冶金、建材、轻工八个主要行业主管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的93.6%。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82家。全省已批准设立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1家,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上交利税85.8亿元。5、投资消费比例日趋合理“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苏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投资消费比例关系逐步趋向合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升。2007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44.3%和15.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了投资。表5: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5年2006年2007年投资49.9%36.21%46.21%消费21.08%25.11%25.53%净出口29.02%38.6828.26%说明:以上贡献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所得;净出口按人民币兑美元的年末价计算所得。(1)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2007年江苏投资率为50.4%,虽然比2005年降低了4.55%,但从绝对值上看,投资仍然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表6: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一览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年4.14%43.28%52.58%2002年4.23%46.41%49.37%2003年1.27%53.26%45.47%2
22、004年0.41%53.39%46.20%2005年0.52%55.75%43.73%2006年0.65%53.85%45.50%2007年0.68%54.63%44.69%与2005年比0.16%-1.12%0.96%“十一五”中期投资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5.77%,比2005年提高2.44个百分点;二是资源性、污染重、耗能高行业投资有所下降;三是固定资产在三产投资的分布状况得到改善,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上升0.1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下降1.1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上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整 优化 产业结构 促进 经济发展 方式 转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