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规范.doc
《防雷接地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接地规范.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防雷接地规范.精品文档.防雷接地规范,建筑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规范31 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311 移动通信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互线制供电方式。312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缆钢管埋地引入移动通信基站,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313 当电力变压器高在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大地电阻率大于100m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其长度不宜小于500m。电力线应避雷线的25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作一次接地
2、。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若已建站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增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杆或和四杆增设一组高大保险丝。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314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大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电缆长度不宜小于20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缆两端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315 移动通信箕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
3、避雷器,变压器的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运载,应就近接地。出入基站的所有电力线均应在出口处加装避雷器。316 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50m(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电力电缆长度不限)。电力电缆在时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从屏内引出的零线不作重复接地。317 动通信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318 动通信基站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一般为35952,材料为我股铜线。319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应满足
4、相关标准、规范中关于耐雷电冲击指标的规定,交流屏、整流器(或高频开关电源)应设有分级防护装置。3110 电源避雷器和天馈线避雷器的耐雷电冲击指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32 铁塔的防雷与接地321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322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宜采用太阳能塔灯。对于使用交流电馈电的航空标专灯,其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层的电缆,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塔顶及进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塔灯控制线及电源线的每根相线均应在机房入口处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零线应直接接地。33 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331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接闪器应设置专
5、用雷电流引下线,材料宜采用404的镀锌扁钢。332 基站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架进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应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妥善连通。当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 m时,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333 同轴电缆馈线进入机房后与通信设备连接处应接装馈线避雷器,以防来自天馈线引入引入的感应雷。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应就近引接到室外馈线入口处接地线上,选择馈线避雷器时应考虑阻抗、衰耗、工作频段等指标与通信设备相适应。34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341 信号电缆应由地下进出移动通信基站,电缆内芯线在进站处应加装相应的信号避雷器,避雷器和电缆内
6、的空线对均应作保护接地。站区内严禁布放架空缆线。342 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20天、大地电阻率大于100m地区的新建信号电缆,宜采取在电缆上方布放排流线或采用有金属外护套的电缆,亦可采用光缆,以防雷击。35 其他设施的防雷与接地351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筑物应的完善的防直击雷及抑制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避雷网、避雷带和接闪器等)。352 机房顶部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屋顶避雷带就近连通。机房屋顶的彩灯应安装在避雷带下方。353 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作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引线一般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2的多股铜导线。河南郑州万佳防雷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
7、371-69103257 13137116011避雷针的防护范围计算方法避雷针的防护范围计算方法 :常用避雷针(这里仅指单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折线法和滚球法,为此,就“折线法”和“滚球法”的计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折线法”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直观,计算简便,节省投资,但建筑物高度大于20 m以上不适用;“滚球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计算避雷针(带)与网格组合时的保护范围,但计算相对复杂,投资成本相对大。 在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中,“折线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近几年来,国标中规定的“滚球法”也开始得到同行的认同,但在实际运用中,“滚球法”也碰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计算天面避雷针保护
8、范围的时候。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系统常用的“折线法”和国标的“滚球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1“折线法”避雷保护计算 “折线法”在电力系统又称“规程法”,即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以避雷针为轴的折线圆锥体。L/ 620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标准就规定了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图。 1.1避雷针在地面上保护半径的计算 计算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可用公式 式中:Rp保护半径; h避雷针的高度; P高度影响因数。 其中,P的取值是:当h30 m,P1;当30 m 的h的纯数值;当h20 m时,只能取h=120 m。 1.2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保护半径的计算 a)当h
9、p0.5h时,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式中:Rp避雷针在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hp被保护物的高度; 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 b)当hp0.5h时,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2“滚球法”避雷保护计算 “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我国建筑防雷规范G 50057994(2000年版)也把“滚球法”强制作为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止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用作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雷 接地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