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doc
《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精品文档.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1 概述1.1 工程概述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距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电站31.5km。苗家坝水电站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发电。预可研初拟的低坝方案正常蓄水位为800m,共安装三台8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40MW,设计发电量9.07亿kWh,水库总库容2.68亿m3 。工程规模属二等大(2)型。枢纽由拦河砼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4m,趾板置于覆盖层上)、左岸排沙泄洪洞与导流洞采用“龙抬头”形式结合的溢洪洞、引水发电系统及岸边式厂房等组成。
2、1.2 测区概况苗家坝水电站工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2、北纬3254,工程范围内现有一条简易公路沿白龙江左岸可以到达施工区,白龙江右岸只有人行小路可以通行,整个工程施工区内没有交通桥,总体交通极为不便。受甘肃大唐白龙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业主)的委托,我单位于2007年2月初完成了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并按业主的要求于2007年2月4日至3月1日完成了选点、造桩等工作。2007年3月9日再次进点,于2007年3月28日完成了所有外业观测工作。2 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2.1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2.1.1 已有的平面控制网(点)成果资料为使测量资料具有连贯性,苗家坝水
3、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控制点起算数据采用2006年1月我大队布设的苗家坝坝址区GPS控制网中的M400、M401两点成果,并与施工测量控制网中的MS06、MS07两点构网完成引测。2.1.2 已有的高程控制网(点)成果资料为了与前期资料在高程系统方面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了与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电站测量资料相衔接,本高程控制网起算点选择国家II等水准点武碧II15-1。2.1.3 测区已有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成果见表一。测区已有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成果表表一点名等级X(m)Y(m)H(m)备 注M400等3640959.88535502639.309720.524起算点M401等3641135.172355
4、02252.388716.521起算点M404等3642213.69035501786.126720.214校核点M405等3641941.46535501336.397721.475校核点武碧II15-1II等731.234以上资料来源于我大队资料室。该成果的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边长投影面高程为 750 m;未进行高斯投影。2.2 测区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我们对用作平面起算点的控制点进行了校测,具体的校测方案是:以M404、M405两点为起算点,以M400、M401两点位附合点,采用三联脚架法按四等光电导线的精度进行了校测。校测结果见表二。控
5、制点校测成果 表二项 目方位角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导线全长中误差Fx(mm)fy(mm)校测结果1.628201/42300由校核成果来看起算点数据可靠,可以使用。 苗家坝电站测区内现存国家水准点只有一个,所以无法进行已知国家水准点之间的相互校核。但是为了检校高程起算点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联测了平面控制点M401,该点的高程是GPS拟合高程。校核成果见表三。水准起算点的校核成果 表三校核点名GPS拟合高程(m)本次水准联测高程(m)较差(mm)备 注M401716.521716.5254.0校核结果及我们现场对该点的检视表明,国家水准点武碧II15-1点位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网的高程起
6、算点。2.3 控制网点的精度指标 根据技术设计中的有关规定,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要求见表四。 控制网精度指标表四类 别等 级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数全中误差备 注平面控制网专用三级5.0mm相对起始点高程控制网II等1.0mm2.0mm2.4 平面和高程系统及边长投影面 本次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3分带的第35度带;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依照技术设计本次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投影面为:750m高程面,不进行高斯投影。3 平面控制测量3.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依据技术设计,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由12点组成,详见附图1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
7、施工测量控制网布置图。平面控制网网形多由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相互交织组成。平面控制网点编号规则为:点号前冠以字母“MS”,其中“M”表示苗家坝,“S”表示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意思。3.1.1 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平面控制网点布设的位置和密度依据技术设计布设方案进行,选点时充分考虑了地基的牢固可靠、便于埋石和施工测量工作,且又能长期保存、使用等情况。实地选点工作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3.1.2 平面控制网点的造埋 根据国家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中有关平面控制点观测墩建造规格和埋设深度的规定,结合各点位处的地质条件及当地的气候情况,按照技术设计中观测墩的建造规格,详见附图2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桩点结构图,完
8、成了平面控制网点的造埋。对于平面控制网点,要求有较高的稳定性,按照覆盖层的情况,决定地基处理深度。有基岩露头的点位,在建造时挖去了表面风化的松动碎石,基座平台高度有时适当调整。个别桩点先采用钢筋锚固岩基,在此基础上浇筑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顶面安置强制对中盘,为保证仪器和觇标的置中精度,在观测墩浇筑时,待混凝土凝固适当时再安置强制对中盘,并用管水准气泡反复的检查调整,最终安置的强制对中盘平面倾斜度均小于4。3.1.5 作业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 水利部、电力工业部 1997-08-11发布(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水利部、电力工业部
9、 1993-06-25发布(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05-28发布(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2000)国家技术监督局 2000-01-03发布 (5)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工程大队 2007年02月3.2 平面控制网的施测平面控制网的施测根据技术设计的推荐方案进行观测,各项观测限差严格执行技术设计中的有关技术要求。3.2.1 测量仪器的型号和标称精度 本次测量工作投入使用的主要仪器见表五。 主 要 施 测 仪 器 表五仪器名称编号精度指标生产厂家TC2003全站仪438445(
10、1mm+1ppm*D),0.5瑞士莱卡公司3.2.2 水平角观测 本次使用的TC2003电子全站仪,在2007年02月经甘肃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定,其各项性能指标合格,可以投入使用。平面控制网水平角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六。 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表六观测方法测回数三角形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方向中误差全圆方向观测62.50.70.5两次读数差归零差2c互差测回差观测值取位35950.13.2.3 距离测量1)使用的TC2003电子全站仪,在2007年02月鉴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合格,仪器加、乘常数为:加常数:C=0.45 mm 乘常数:K= -3.41 mm/km2)边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七。边长观
11、测技术要求表七序 号项 目 名 称要 求1观测方法往返测2对中方法强制对中3测回数44观测时段往返各15一测回读数次数36一测回读数互差ms7往返测互差ms8气象元素读数精度T:0.2;P:0.5hpa94测回始末气象元素测定互差T:1.0;P:1.0hpa3.3 外业观测成果的检验3.3.1 方向观测成果的检验方向观测成果的检验,采用三角形闭合差统计法,测站平差法和计算极条件自由项法,由计算机一次完成。结果统计见表八。三角形闭合差统计 表八三角形个 数三角形闭合差1/3限差内个数2/3限差内个数接近限差个数正号负号为零最大允许159601.82.5753按菲列罗公式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实测为0.
12、68,符合技术设计中规定的测角中误差0.7的要求。3.3.2 距离测量观测值的检验 距离测量主要进行边长往返测不符值的检验,检验结果见表九。 边长往返测不符值统计表 表九测边条数负个数正个数零个数往返测不符值01mm12mm23mm31151512083 按ms计算均在限差以内。 由此可知,边长观测不存在系统误差,观测精度良好。3.4 平面控制网的平差3.4.1 边长的改化参数 观测边长改化时使用的主要参数见表十。边长的改化参数表十序号改化项目公式及常数1气象元素改正 2加、乘常数改正3平距化算(利用水准高差)4投影改正(投影到750m高程面)式中:P气压,mb; T温度,;R地球平均半径63
13、71km3.4.2 方向系统误差及边长粗差的检验与剔除外业观测值通过检验后,在平差计算前,还必须进行系统误差和粗差的检验和剔除,以保证控制网平差成果的精度。3.4.2.1 方向系统误差的检验和剔除方向观测值中系统误差的检验,采用三角形闭合差的符号检验法,本次控制网观测结果中,正闭合差个数为 9,负闭合差个数为6,零闭合差个数为 0,通过检验得知方向观测值无明显的系统误差。3.4.2.2 边长粗差的检验与剔除在边长的改化中,已进行了加、乘常数改正,消除了仪器本身的系统性误差,并经运用边长改正数分量法检验,证明边长观测值中无粗差存在,可以参与平面控制网整体平差。3.4.3 边角权的确定3.4.3.
14、1 边角精度匹配问题按照边角网定权原则,采用方向中误差的先验值ma=0.5作为平差计算中的单位权中误差。边长观测值的中误差,按其标称精度 ms=(1mm+1ppm*D)计算,具体定权如下:Pi=C/m2a=m2a / m2a =1 Ps=C/m2s=m2a/(0.1+110-4S)2式中:ma方向中误差的先验值,取ma=0.5 Pi方向观测值的权; Ps边长观测值的权,单位:秒2/cm2; ms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取ms=(1mm+1ppm*D)。3.4.3.2 边角精度匹配的准则 用横向、纵向误差的比值K=ML=Mq来衡量,K=1时,测角误差与边长误差引起的横向、纵向误差相等,为所谓的边角精度
15、完全匹配,一般情况下,当0.5K2.0时,边、角精度是匹配的。3.4.4 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按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法,使用“清华山维”平差软件进行平差,结果良好。3.4.5 精度评定 a. 验后方向中误差m0=0.48 固定误差=0.96mm边长比例误差= 0.96PPMb. 平差后各点的点位中误差如表11所示。各点的点位误差分布均匀,说明观测值精度接近,全网整体强度好。c控制网中最大点位误差2.8mm ,最大点间误差2.8mm 。d. 平差后边长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740000。平差后平面点位的点位中误差统计见表十一。平 面 点 位 误 差 表 表十一点名长轴E(mm)短轴F(mm)长轴方位
16、Etdms()点位中误差(mm)备注MS011.6 1.0 -83.33124 1.9 MS021.0 0.8 61.31494 1.3 MS030.7 0.7 -19.37059 0.9 MS040.8 0.7 49.38323 1.1 MS050.9 0.8 -88.27282 1.2 MS060.00.00.000000.0固定点MS070.7 0.0 -81.47125 0.7 MS080.8 0.6 76.32565 1.0 MS092.5 1.1 -40.40041 2.8 MS100.7 0.6 -73.28038 1.0 MS111.6 1.0 -25.16349 1.9 MS
17、121.2 1.0 -6.10368 1.6 注:技术设计规定的最大点位中误差为5.0 mm。 平差后平面点位的点位中误差统计见表十二。 平 面 点 间 误 差 表 表十二点名点名MtMDT-方位D-距离备注MS01MS041.10.9204.29369481.4945MS01MS061.61.0189.21552868.9416MS01MS020.90.9202.26296348.7781MS04MS020.30.829.51372133.5254MS04MS030.40.7124.53285176.2903MS04MS081.30.8142.54401885.1799MS04MS060.8
18、0.7172.05344423.2194MS06MS030.70.715.10501329.8644点名点名MtMDT-方位D-距离备注MS06MS070.00.798.12475566.9865MS06MS100.60.7110.50022676.6760MS06MS021.00.90.53041535.0581MS06MS050.80.960.53209386.8960MS06MS080.70.7121.06064555.4317MS03MS081.10.8147.15268719.6062MS08MS051.10.8343.51101494.6527MS08MS092.61.044.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苗家坝 施工 测量 控制 技术 总结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