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和艺术手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和艺术手法[1].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论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和艺术手法1.精品文档.目 录一、表现主义概述3(一)表现主义内容3(二)表现主义的发展概况5(三)表现主义的思想特征8二、表现主义文学10(一)表现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10(二)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1(三)表现主义文学的类别151、表现主义戏剧152、表现主义诗歌183、表现主义小说21(三)表现主义的文学观22三、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22(一)怪诞变形22(二)人物的符号化23(三)时代和环境的淡化23(四)情节的非逻辑性和虚幻性24四、表现主义文学实例分析24(一)了解卡夫卡24(二)卡夫卡作品的特色30(三)卡
2、夫卡的主义作品33论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和艺术手法主要内容: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表现主义文学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 他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其文学特征和艺术手法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关键词: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文学 特征 艺术手法一、表现主义概述表现主义是现代派文学中重要的派别,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中心,影响遍及西欧、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
3、的诸国。这它表现出来的怪诞、奇异、抽象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与象征派的神秘、暗示、联想共同构成西方现代派文学最显蓍的特点。表现主义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尤为直接。(一)表现主义内容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4、。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
5、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
6、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二)表现主义的发展概况表现主义最先出现在绘画界,“表现主义”这人个术语最早出现在1901年法国举行的一次画展上,是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在德国暴风杂志上有人第一次用表现主义来称现代派作家。表现主义作为文学运动,兴起于1911年后,2、30年代是德国发展到顶峰,在戏剧、小说、诗歌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表现主义戏剧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他的三部曲去大马士革(1897-1904)是欧洲最早出现的
7、表现主义戏剧,以独白的形式描写人与命运、教会、异性和自我的搏斗。鬼魂奏鸣曲(1907)是斯特林堡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表现主义最重要的戏剧作品之一。在这剧中,活人、亡魂和木乃伊同时登场,组成一幅幅怪诞不经、惊心骇目的画图,形成种种神秘抽象、梦幻般的场景,并由此构成全剧的总体构架。剧中的人物和剧中的事件都不具有传统文学的实在性,而是一种抽象本质和作者内心体验的想象物。这种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和神秘梦幻的色彩形成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基本模式。在思想内容上,这出戏剧也具有表现主义抽象、含蓄、深刻的特点。它用荒诞不经的手法传达出深刻严肃的意蕴,对人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揭露,表现了像鬼魂一样互相倾轧
8、、互相欺骗的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表达了作家对丧失人性的现实社会的愤懑和深深的悲哀。鬼魂奏鸣曲在欧洲产生了方泛的影响。在斯特林堡和绘画方面的表现主义的影响之下,德国在1914年兴起了表现主义戏剧运动,涌现出格奥尔格凯撒(18781945)和恩斯特托勒(18931939)等一批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凯撒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一生大约写了70余出戏。他深受尼采和斯特林堡的影响,他的剧本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愤慨,流露出因人的本性、人的价值被金钱吞噬而产生的深深的忧虑。他在作品中时常探寻人性复归的道路,许多的作品把寻找“新人”作为主题。凯撒创作风格多样,在戏剧创作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和创新:戏剧中常出现象征式的,
9、电报式的语句,他曾试图把电影手法和声光效果引入戏剧,剧本常采取数学式的逻辑结构,他因此被称为“思维剧作家”。凯撒重要剧本有从清晨到午夜(1916),煤气(19181920),珊瑚(1918),并存(1923)等。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在捷克取得了很大成就,卡莱尔恰佩克(18901928)成为表现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万能机器人(1920)是表现主义的重要作品。这出剧以科学幻想的表现方式揭示资本主义的机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恶性发展造成的巨大空难,对人类的前途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剧情梗概如下:罗素姆机器人制造厂的一批领导制造了一大批机器人运送到世界各地,以机器人来代替全部人类劳动,人类因此尽情享
10、乐。后来工厂的生理学家加尔博士为机器人制造了灵魂,于是机器人联合起来造反,消灭了人类,杀死了罗素姆机器人制造厂的人员,仅建筑师阿尔奎斯特得以幸免。机器人不能延续生命,体内机械损耗使他们不断消亡。后来阿尔奎斯发现一对加尔机器人有了爱情,于是他让他们结为夫妻,以重新生育已经灭火绝的人类。尤金奥尼尔(18881853)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美国戏剧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他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美国戏剧在20、30年代出现空前繁荣。奥尼尔曾4次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著名的剧作有天边外(1920)、琼斯皇帝(1920)、安娜克里斯蒂(1922)、毛猿(1922
11、)、榆树下的欲望(1926)、伟大之神布朗(1926)、哀悼(1931)、卖冰人来了(1946)等。奥尼尔的剧作思想深邃,表现了美国当代社会的悲剧性,深刻地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知识分子的危机感和幻灭情绪,十分广泛地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奥尼尔是一个富有独创性的作家,在艺术表现上作了许多成功的探索,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诸种创作手法他都运用得得心应手。琼斯皇帝和毛猿是典型的表现主义剧作,也是奥尼尔最重要的作品。一般把毛猿视为奥尔的代表作,这部剧作以“寻找自我”即人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作为主题,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西方社会人们精神无所归属的失落感和被社会遗弃的孤独感
12、。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上的司炉工,本来对职业、对生活都十分满意。一天大资本家的女儿米尔德里德闲得无聊,来到煤烟滚滚、热浪翻腾的机舱来看看“另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她看见坦胸露背、浑身墨黑的扬克,吓得大叫一声“毛猿”,昏死过去。这事极大地刺激了扬克,他明白了他在上等人眼睛里不过是一头畜牧、一只毛猿。于是他离开远洋轮,去寻找自己在生活在的地位和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他四处碰壁之后到了动物园,见到猩猩,感到自己和它是同类,于是打开铁笼打算向它倾述心怀,不料被猩猩用力一抱致重伤死去。表现主义在诗歌方面也取得了些成就,而小说是表现主义成就最大的领域。小说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整个西方现代
13、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一。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在30年代后逐渐销声匿迹,但它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和表现方法却被各种艺术流派吸收,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三)表现主义的思想特征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病充分暴露,人们感到极大的压抑和精神痛苦,西方社会笼罩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和浓厚的危机意识及悲观主义。这种现实决定了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内容。首先,揭示了现实社会的荒诞不不合理及基其与人为敌的性质。在表现主义作家笔下,现实社会是人的牢狱,是人的敌对势力,是扼杀人性的场所指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已陷入深刻、尖锐、恶性的对立,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表现出
14、了极大的怀慨,卡夫卡的城堡反映了普通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丧失,揭露官僚制度对人的愚弄和蔑视;审判用象征手法表现了社会与人为敌的本质,揭示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在这个罪恶的社会中化为乌有的可怕现实,反映了西方人对现实社会秩序的憎恶和恐惧。其次,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异化。由于资本主义物质的恶性了展和扼杀人性的社会制度的严酷控制,人变成失去了人的尊严、价值和本质的“非人”。这种人全面异的可悲现实极大地震慑了表现主义作家的心灵,对人类现实处境的惶恐和人类前途的忧虑,使得反映人的异化成了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卡夫卡变形记以人被社会异化为动物的故事象征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处境,地洞则表现了人类卑微的心理状态
15、和可悲可怜的生存处境,以此反映人性的完全丧失,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揭示了科学技术恶性发展对人的毁灭性作用,凯撒的从清晨到午间描写了在金钱的引诱之下,人丧失了本性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奥尼尔的毛猿指出人在社会中无所归宿的尴尬处境。第三,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态。人际关系的异化是人的异化的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变态加速着人本身的动物化和非人化。联系人际关系的正常纽带应是情感、道义、责任,表现方式应是友爱、关心、尊重,抽去了这些,人际关系便非人化了。表现主义的许多作品都以人际关系的畸形变态、非人化为主题,奥尼尔的剧作哀悼三部曲是表现这类主题的重要作品之一。剧中描写美国一名门望之家的家庭关系:夫妻互存
16、敌意,妻子串通情夫毒杀丈夫;女儿联合儿子枪杀母亲的情夫,逼死母亲;姐弟俩想彼此通奸乱伦,最后,一个不堪心理重压而自杀,一个在自我囚禁中禁欲赎罪。表现主义剧作家哈森克维尔的儿子中的主人公大声疾呼:“我要向全世界的青年们高呼:把那些蔑视我们的父亲统统杀死。”形象地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二、表现主义文学(一)表现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影响较大,成就也较为突出的一个流派。从西方文学流变轨迹考察,此时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渐近尾声,人们对这两种创作方法所表现的人对外部世界的被动状态,已经深感厌倦与不满了。摆脱对外在“物”的世界奴性依赖,向自我和内心世界探索
17、,寻求精神家园和独立的份值体系,成为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强烈追求。一部分作家、艺术家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学说中,寻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在德国发动并掀起了一个新的艺术狂飙一表现主义运动。青年艺术家们组织社团,发表宣言,进行新的艺术手法试验,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空间,使得西方文坛又展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生机。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开创了西方文学新的发展阶段。仅以创作特征而言,西方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身上已有了明显表现,那么,它们怪诞、诡异的特色,则要到表现主义出现以后,才越来越引人注目,形成了西方现当代文学“向内转”、“深层化
18、”特色,他的原创性、开拓性,被后来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继承发展。如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新小说等,无不受表现主义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脉络清晰的师承关系。所以国外的某些学术著作,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编的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就把多数现代主义流派统称为“广义的表现主义”。因此,可以说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是我们把握西方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值得我们认真关注。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01年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是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德国暴风杂志刊登希勒尔的一篇文章,首次借用这个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文学家。1914年以后为文学评论界普遍承认与采用。(二)表现主义文学的基
19、本特征 1、反对再现,注重表现。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表现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再现,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他们把直觉看作是认识世界的惟一方法,强调表现人们的主观世界。卡夫卡的地洞就是作家通过作品倾诉内心恐惧不安的代表作。小说写一个没有防御能力的无名小动物在地下到处打洞放置食物,设置迷宫,尽管步步为营,处处设防,仍惶惶不安,深感灭顶之灾会随时袭来。因为“意外遭遇从来没有少过”,一种可疑的响声几乎令他精神崩溃。小说用寓言形式,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难以自保的处境,深刻表现了他们心理上永不安宁的灾难感与恐惧感。2、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表现主义认为客观外在现象不可相信,人
20、生无真实可言,真实的惟有“自我,“本质”即自己的灵魂。作家只有从主观自我的出发,才可以演绎出万事万物来。埃德施米特说:“现实性必须由我们创造出来”,另一个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库恩菲尔德也说:“一切现实都是错误的,心灵着迷才能显现真理”。他们还强调“世界形象都在我们自身”,主观幻想乃是“事物的更深一层的形象,事物的纯粹真实”。认为只要开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挖掘那些隐秘的直觉和潜意识,就能产生出艺术作品来。开掘愈深,作品的成就愈大,就能成为“灵魂的戏剧“,甚至能展示人类的永恒品质和终极真理。埃德施米特在他的表现主义宣言(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中还宣称:艺术家首先应该去经历一切,然后凭借主观精神进行
21、内心体验,体验的结果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经久不衰,并无限扩张,包容一切。艺术家就是要以这种激情来表现事物的幻象。所谓幻象,就是事物的更深一层形象,亦即事物纯粹的真实。如果是表现房子,那就要舍弃房子的形似,使其本质显露出来。例如表现一个鼓女,要使她在“没有香水,没有色彩,没有手提包,没有摇晃大腿的情况下出现”。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表现主义突破表象、表现事物本质的杰作。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最后被公司、房客、亲人所遗弃,悲惨地死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卡夫卡没有、也无意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细微去描写推销员工作的繁重、酸辛以及家庭生活的不幸与悲哀,而是将这一切作为背景,直接表现
22、西方现代社会中,在物的束缚下人的异化一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的丧失,“人”沦为“非人”。从而赋予作品主题相当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3、表现抽象的本质和理念精神。表现主义认为,他们所要表现的“本质”,并非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或内部联系,而只是作家的主 观感受、意念、体验。它是一种直觉的东西,要接近它,不需要依赖一般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程序。因此,逻辑和语法往往是不必要的。由于直接表现本质和传达主观感觉的需要,表现主义作品往往失去常规,极度的夸张,形象的变形,大段的内心独白,即所谓“原始语”,是他们惯用的艺术手段;在戏剧中,则常常出现乖张和疯子一般的动作,莫名其妙的对话,以及梦呓和号叫等等。4、在社会群
23、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表现主义不重视个体的特征,而注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本质。表现主义作品常常涉及重大题材,反映与人类命运攸关的事件,如战争、和平、劳动、自由、异化、孤独以及人的各种境遇等等。写人,则总是一般的人,往往不描写人物的姓名、年龄、处境、出身等。卡夫卡作品的主人公最常见的名字是K,它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哈森克列弗剧本人类的登场人物是:凶手、人头、醉汉、青年、少女、父、母、客人等,有名字的只有亚历山大一人。凯撒的瓦斯(第一部)里的人物注明是:白衣绅士,第一黑衣绅士、第二黑衣绅士、第三黑衣绅士、小姐、士官、技师、政府代表,第一劳动者、第二劳动者等;时间和地点
24、也无确指,只标明:时间现代,地点世界。5、寓言故事与变形手法。在艺术表现方式上,表现主义对具象不感兴趣,而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以及境遇等。其主题的表层结构内涵比较多的是寓言故事:如一个人一觉醒来变成一只大甲虫(卡夫卡变形记);一个人费尽心血百般努力,最终还是不能进入想进的城堡(卡夫卡城堡),一个人无辜被审判、处死 (卡夫卡审判),一位真诚的艺术家为了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竟不得不采用毁灭自己的手段绝食(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等,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实则是严肃深刻的现代寓言,其思想内涵始终是一个正直的作家在现代社会普遍的异化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苦闷,是揭示社会和人生非理性的现代启示录
25、。由于表现主义作品表现的是人的内心的体验与感受,“他们不去创造瞬间即逝的火箭,而要表现经久不衰的激情”。所以,表现主义作家在写人状物时,有意识地进行了扭曲、夸张和变形:写人则或写成虫(卡夫卡变形记),或似野兽(奥尼尔毛猿),或变为鬼怪(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写物则与常物不同,如卡夫卡的审判,将楼道写得像迷宫; 城堡则把城堡写得摇摇欲坠。而在写抽象的东西时则又将其具体化,如奥尼尔的琼斯皇帝中出现一群黑色大蠕虫似的怪,;用以象征主人公的无名恐惧。这些变形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学内涵。这些创作技巧被后来其他的现代主义流派,如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继承,成为现代派最惯用的艺术手法之一(三)表现主义文学
26、的类别1、表现主义戏剧先驱:斯特林堡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的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是欧洲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剧作属于自然主义范畴,比如父亲和朱丽小姐等都是在左拉的影响下写出来的。然而19世纪末,斯特林堡的剧本中开始出现表现主义的端倪。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三部曲,前两部创作于1897年,第三部创作于1904年)以独白的形式描述与命运、异性、社会、自我的搏斗,主旨是勾勒人的一生精神变化的轨迹。其后,斯特林堡的风格正式转向表现主义,相继发表了一出梦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7)等风格独特的剧本。斯特林堡的剧作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经常以人间
27、的苦难为主题。例如,在鬼魂奏鸣曲中,斯特林堡接鬼魂之口揭露人间的阴暗和人性的丑恶,最后得出“这个世界是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的结论。斯特林堡的创作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的基调。欧洲的表现主义戏剧1910年至1925年间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最繁荣的时期。其时德国社会的屡次变革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为剧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和题材。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9)生于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期间他曾担任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革命失败后被判处五年监禁。在被囚期间,托勒创作了第一部戏剧转变(1919)。全剧采用现实和梦境两个场景交织的方式叙事,表达反
28、对战争、追求人性复归的观点。1920年,托勒发表群众与人。该剧的主题是人性与暴力、个人与群众的矛盾冲突,也通过梦境和现实的交替来加强戏剧效果。其语言风格十分慷慨激昂,而且短促有力,被称为“电报式风格”。托勒的戏剧的基本格调是反战激情和人道主义。托勒同情工人运动,却又反对暴力革命。他对后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语言而非情节上。托勒的戏剧通常缺少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激动人心的情节,更多的是声嘶力竭的呼喊和辩论。乔治恺撒(18781945)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他的戏剧作风格比托勒温和,善于将表现主义的激情和传统的戏剧创作理论结合起来。其早期作品从清晨到午夜(1916)使他一举成名。该剧描述一个普
29、通银行出纳员突然心血来潮,席卷了大批钞票潜逃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和心理轨迹,最终表达“金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卑鄙龌龊的诈骗中最卑鄙的骗局”。恺撒最著名的作品是煤气三部曲,其主旨是反对工业机械对人类的奴役,宣扬人性的复兴。恺撒在理论上做出了很多贡献。他的戏剧经常通过身份变更来表示人的新生,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来揭示深层心理,设置梦景幻景以增强立体感,引进电影和声光效果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作品结构比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严谨,语言风格也比较洗练。可以说,是恺撒的出现才使德国表现主义戏剧赢得国际声誉。这一时期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还包括捷克的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其代表作品是万能机器人
30、(1920)。美国的表现主义戏剧20世纪初,美国发生了一场以纽约为中心的文艺革新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美国的。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是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他于1920年发表的琼斯皇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表现主义戏剧。全剧剧情十分简单,却大量运用幻景、内心独白等表现主义技巧。该剧通过表现人类的恐惧心理和罪孽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回忆及妄念,表达“人必须剥去种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假想,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哲学理念。毛猿(1921)是奥尼尔的另一部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描述现代人类在丧失宗教信仰和自然的和谐以后对自我寻求的主题。在剧中,奥尼尔以“毛猿”这一意象喻指现代社会中的人,
31、揭示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中丧失自我的悲剧。奥尼尔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现代心理学和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其刻画人类深层心理的功底要远远高于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坦言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是瑞典的斯特林堡。艾尔茂赖思(18921967)是仅次于奥尼尔的美国表现主义剧作家,代表作是加数器。该剧具有未来主义风格,描写机械统治的世界里人们思想的机械、死板以及生活的枯燥乏味。 2、表现主义诗歌1909年,柏林的一批青年诗人组成“新俱乐部”,经常在小剧场、书店、咖啡馆举行诗歌朗诵会,标志着表现主义诗歌在德语国家的崛起。“新俱乐部”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约翰尼斯贝歇尔(1891
32、1958)、戈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和乔治特拉克尔(18871914)等人,构成了表现主义诗人的创作核心。1910年,表现主义诗人在柏林创立两种刊物风暴和行动,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阵地。以柏林为中心,这场文学思潮迅速扩展到莱比锡、慕尼黑等城市。1920年,收录了绝大多数表现主义优秀诗作的人类朦胧时代出版,标志着表现主义诗歌发展的高峰。表现主义文学在德国最初出现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诗歌注重诗人个人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主要内容显示诗人在充满喧嚣混乱和罪恶的城市生活压抑下的忧郁悲哀,在表现社会异化的同时,呼唤人性和爱。诗歌大多以自由的形式、强烈的节奏,体现出新的激 情,普 遍表现了人物
33、内心的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表现主义诗人多受到尼采和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未来主义的理念,主张用暴力破坏现存秩序,强调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他们又反对帝国战争,宣扬人道主义。在语言上,表现主义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破坏传统语法,经常省略动词、冠词甚至主语,以不相连贯的意象并列创造奇特的幻景。约翰尼斯贝歇尔是德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也是左翼表现主义的代表,早年参加德国共产党。他早期的作品包括两卷集崩溃和胜利(1914),表现旧世界的崩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衰退。他破坏德语语法结构,采用奇特的比喻和怪诞的形象。诗中的意象如“肌肉开花”、“关节震响”、“天空青铜色的暴风雨”、
34、“口里涌出的硫磺烟雾”等,为德语诗歌开拓了新的风气。十月革命以后,贝歇尔投身东欧的共产主义运动,风格也转向古典格律的抒情诗。1945年他出任东德文化部长。发表过的作品包括搏斗者(1911)、成为兄弟(1916)等。晚年出版大量理论著作,包括保卫诗歌(1952)、诗的原则(1956)。戈特弗里德贝恩出身于神父家庭,他对旧世界的揭露达到警世骇俗的程度。他在名作夫妻经过癌病房中,把世界看作一个停尸场、一个癌病房。和贝歇尔一样,贝恩在语言上也颠覆传统语法结构,创造新词汇。既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又有乌托邦色彩。二战爆发后贝恩曾一度拥护法西斯政权,二战后退出诗坛。重要诗集有停尸房及其他诗作(1912)、肉:
35、诗集(1917)等乔治特拉克尔出身于奥地利商人家庭。和前两者不同,特拉克尔的诗歌具有显著的唯美和哀艳的色彩。其名作出自深渊先描绘黑雨淋过的麦地,孤立的黑色树、绕着空茅屋呼啸的风、村旁拾落穗的孤女等等客观环境以投射自己的心境,接着直接抒写自己是远离阴森村庄的影子,额头是冰冷的金属,蜘蛛搜索着他的心,在荒野向天使呼救。特拉克尔作品并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无法面对残酷的战场而导致精神失常,后因用药过量而死。 3、表现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语文学中有过广泛的影响,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成就最高的小说家。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其小说多表达
36、世界的荒诞、人性的“异化”的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国(1914)、城堡(1922)、诉讼(1919)以及变形记(1912)等。诉讼是卡夫卡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名为K的人物莫名其妙的被捕开始,到最后莫名其妙被杀害而结束,全文弥漫着荒诞和梦幻般的氛围。主要人物K本身就是一个异化了的现代人的代表,他的孤独感、疏离感、充满矛盾的思想和行动表明了他的“现代性”。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小说中揭露人性“异化”主题最深刻的作品。小说讲述主人公在社会异化力量压迫下蜕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的故事。卡夫卡的小说通常深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司法制度为代表整个统治体制的腐朽、
37、人际关系的冷酷淡漠、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从哲学角度看,他的作品表现了现代世界的荒诞、无理性、不可认识以及个体生命的孤独无靠、无所归依。可以说,西方人充满幻灭感的“现代意识”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体现。(三)表现主义的文学观表现主义作家深受卡夫卡、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影响,把外部世界当作非真实、非本质的“表象”,在这种本体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的美学观和文学观。可以将其概括为:世界的外在形态掩盖着它的本质真实,再现它没有意义;艺术的任务不是模仿自然而在于探索世界内在的本质真实。必须认真观察和体验世界从而沟通内心世界中包容着的人深沉意识情感和能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幻象,在此基础上对世界进行艺术的
38、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世界本质的真实,发现永恒的品质和真理,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表现主义重视对人本身的认识和反应,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是他们的艺术纲领。他们反对把人理想化和美化,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斯米特(18901966)说:“在我们这种艺术中,人并不是最高尚、最聪明的,人只是应被表现为真实的人。”表现主义的这种文学观和对人的基本认识是形成这个流派怪诞、神秘、抽象的基本风格的基础。三、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一)怪诞变形为了使寻求幻象,表达主观精神和对世界再创造的艺术主张在作品中得以实现,表现主义作家往往运用把现实人物和事件变形的手法,塑造怪诞的形象来制造一种“陌生化”种“离间”效果
39、,使读者的注意力跳过具象,凝聚幻象,去把握作品的抽象意义。为了达到“陌生化”和“离间”效果,作家往往把幻觉,梦景,神话,地狱,人间,天堂,过去,现在,将来混同交织成一种亦真亦幻,亦梦亦醒的场景和情节,形成怪诞的氛围和梦幻的色彩。表现主义变形怪诞的基础则内心的主观感受。(二)人物的符号化表现主义不追求人物的血肉丰满和个性化,而努力通过人物来表现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抽象的意蕴,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具有符号化的特征。为了突出这种符号化的意蕴,作品中人物的外貌特征被略去,有的连名字也取消了,诸如儿子、父亲、工人、青年、少女等。人物成为了某种类型的代表和某种抽象本质的象征,人物的这种符号化,加深了作品内
40、容的抽象性。这方面卡夫卡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他笔下的主人公通常都是K,这个K不是实在的人,只是个象征性的符号。人物符号化的手法几乎影响了后来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三)时代和环境的淡化表现主义作品常常没有确指的时间和具体的人物生活环境,有的作品标明:时间现代,地点世界。表现主义作家绝不对人物生存环境作巴尔扎克式的精细描写,他们力图超越具体时代衙环境,探寻到世界和人生“普遍永恒”的意义。表现主义作品中出现的世界,只是由幻象产生的抽象图画,是世界幻象和象征,而非真实的世界。(四)情节的非逻辑性和虚幻性表现主义作品听情节发展往往突如其来又往往嘎然而止,事件与事件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中间时有穿插停顿,
41、时空任意倒置,无逻辑可依、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人物的行动也往往前无动机后无目的,处于一种混乱颠狂的状态。这样形成了表现主义文学情节淡化和非逻辑性的特征。其用意是对传统文学合乎逻辑的叙述方法的反驳,企图用外在形式的混乱来表现内在心理和精神的真实。他们笔下的事件不是真实的,只不过是种象征,是内心体验的外形式化,因此带有虚幻性。表现主义独特的艺术手法形成了文学作品主题的抽象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及怪诞抽象的基本风格。表现主义的理论和艺术表现方法被荒诞派戏剧、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小说等广为吸收,对吴尔夫、乔伊斯、贝克特、福克纳等著名现代派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动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四、表现主义文学实
42、例分析(一)了解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
43、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布劳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一面,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试图纠正这一点。其实据布劳德的回忆,卡夫卡喜欢在朋友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得意的段落时会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来。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
44、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45、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因此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卡夫卡追随过自然主义,也受过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高尔基等作品的影响,并对其十分赞赏。但卡夫卡的卓越成就主要不是因袭前者,再去描绘丑恶的客观生活内容,而是逃避现实世界,追求纯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慰藉,表现客观世界在个人内心心理所引起的反映。而那种陌生孤独、忧郁痛苦以及个性消失、人性
46、异化的感受,正是当时社会心态的反映。因而有人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
47、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卡夫卡小学至中学在德语学校读书,后学会捷克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不久迫于父亲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了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并受到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写成了他后来发表的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1904)。在法院实习一年,在“通用保险公司”当见习助理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咳血。1922年6月辞职。养病期间除继续创作外,游历欧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恶化,医治无效,于同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近郊的基尔灵疗养院。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强暴的父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