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总说明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总说明完整.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道路总说明完整.精品文档.目 录图表名称图号(编号)页数总页次序号图表名称图号(编号)页数总页次封 面 10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横断面图9-11103目录 10沥青路面排水设计图10-11104第一篇 中英文摘要 11水泥路面排水设计图11-11105第二篇 总说明书45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图12-11106第三篇 路线及其说明书49水泥沥青路面接缝构造图13-11107路线平面图 1-4413第六篇 桥涵及其说明书2109路线纵断面图 2-4417箱涵一般构造图 14-2211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118 圆管涵一般构造图 15-33114纵坡及
2、竖曲线表 119 第七篇 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1115逐桩坐标表 221概算说明 1116第四篇 路基及排水122总概算表 3 119路基及排水设计说明123 第八篇 总结 致谢 1120路基设计表 528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3-3331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313162路基排水构造图5-5568路基超高加宽表 674超高方式图6-1175路基土石方数量调配表 580边坡防护图 7-4484第五篇 路面及排水185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6101 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横断面图8-11102摘要本设计是山岭重丘地区一级公路方案设计,根据给定的交通量确定道路的等级。第一,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主要控制点进行
3、选线工作。第二,初步拟订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比选,确定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定线工作,然后进行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绘制一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设计图,最后进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路面设计(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最后根据路面结构设计情况进行路表排水设计和路面内部排水设计。第三,进行施工组织及概预算。关键词 初步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及路面设计;施工组织及概预算。AbstractThe design is high mountains heavy area first-class highway design ,according
4、 to the traffic volume will determine the level road. First,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ajor control points in the alignment work. Seco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Of the programme and then proceed to plan selection, set a best solution to the alignment work. T
5、hird, the design work,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roadbed design (the standard cross-sections identified roadbed, rendering the general embankment, Cutting, half-filled half-dug roadbed design, a final calculation of the number of passers-by Rock and deployment), the roadbed and drai
6、nage design and road design (rigid and flexible pavement surface),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oad conditions Road drainage design table internal drainage and road design. Secon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budget.Keywords preliminary design;graphic design
7、 ;Profile Design;Roadbed and pavement Design;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budget第二篇总 说 明 书2.1、任务依据2.1.1、任务依据根据所给的参数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考虑到该路段处于山岭重丘地区,线性设计较为简单,由规范查得此路设计车速为10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5%,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5%。路基的宽度为26m,路面宽度16.5m,双向行车道4条,停车视距110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2.1.2、设计标准及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
8、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L 018-97。10、邓学钧 路基路面工程 (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1、桂岚 道路勘测设计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12、张维权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3、徐吉签 陈学武交通
9、工程总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4、黄晓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5、刘正武土木工程材料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1.3主要技术指标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 目单 位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车速km/h100路基宽度m26路面宽度m16.5路拱坡度%2路线长度km2.292898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0.872平曲线最小半径m 800直线最大长度m612.166平曲线总长占全部里程% 43.637最大纵坡%0.792最短纵坡长m512.699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8300竖曲线总长占全部里程%16.475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 挂车-120桥梁宽度大、中桥m涵洞m4.5小桥
10、涵、路基1/100地震基本烈度度VI2.2、设计主要过程2.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该工程是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8标段)公路路线、路面及桥梁初步设计,属于山岭重丘地区,地质条件良好,为一级公路。2、作用:该工程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成都与重庆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2.2.2、总体设计的原则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
11、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线形设计时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地使用了较高的技术指标,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同时根据具体的地形,做好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和路基、路面排水等综合设计。桥梁和涵洞设计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的原则选择涵洞,以满足安全排水,满足农田灌溉,综合利用的要求确定尺寸。2.2.3、工程概况2.2.3.1、路线的基本走向 路线起点设在A点,终点设在B点,路线布置分为两个方案,其中方案一为本人的推荐方案
12、,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终点B点的桩号为K2+292.898,全长2292.898m。 2.2.3.2、占用土地情况本拟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的为坡顶)以外3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2.2.3.3、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配合本项目在测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标准,妥善处理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的关系,并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从自然与社会组成的大环境着眼,综合考虑了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遵循既保障运输,又尽可能保护环境的原则,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方案研究,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2.2
13、.4、方案比较:公路在交通运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路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造价、工期、运营效果等,并直接影响到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选线是综合考虑了多个可行的方案,在满足长远规划的前提下,综合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权衡,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在做方案比选时,要不断深入认识、调查研究,在任何时候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加深方案比较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路线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水平。从行车舒适上讲,纵坡坡度太大,变坡点太多,对行车不利;从技术经济上讲,大填大挖,过多的拆迁工程不仅增加投资费用,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方案一在线
14、形上比较平缓、顺适、平直,工程量不大,方案二线形不如方案一顺适平直,建设费用大,高差大,综上所述从方案一比方案二优越,故本设计选用方案一为推荐方案。2.2.5、设计标准本初步设计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有关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地质、交通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为依据,按标准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及相关图表示例进行编制。2.2.6、平面图设计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考虑了路线平、纵、横的组合与协调,力争使平面线形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拆迁,少占耕地,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全路段共设了平曲线2个,JD1偏角为右12588”半径R1=16
15、03m,JD2偏角为左24117.2”半径R2=800;路线总长度为2292.898m。2.2.7、纵断面设计本路线纵断面设计考虑了百年一遇的历史水位,纵断面设计受地形、设计水位及周围城镇等条件的控制。按照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填挖方尽量达到平衡,注意平、纵组合,进行放坡和定坡,然后设置竖曲线,计算竖曲线各要素。本路段共设置竖向变坡点有2个,路线最大纵向坡度为0.792,最小坡长为512.699m,均满足山岭重丘地区一级公路设计要求。2.2.8、横断面设计本路段路基为整体式路基,路基的总宽度为26m,其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3m(硬路肩)+2x 3.75m(行车道)+0.
16、75m(路缘带)+2 m(中央分隔带)+0.7 5m(路缘带)+2x3.75m(行车道)+3m(硬路肩)+0.75(土路肩)。该路段在曲线上设置了超高,不设置加宽,超高方式为绕道中分带边缘旋转。2.2.9、路基防护、排水设计1、路基防护工程设计边坡防护:由于本路段的填挖高度比较大,挖方边坡防护采用人字形骨架并植草防护,挖方一级边坡比为1:0.75,二级边坡的第一级1:0.5,第二级1:0.75;填方边坡防护采用三维网及植草防护,填方一级边坡比为1:1.5,二级边坡比为1:1.75。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2.1 路基排水:本路段没有设置平坡,纵坡均大于0.5,路基纵向排水畅通。填方路段两侧在防护道
17、外均设置了底宽60cm的梯形排水沟,排水沟采用厚度为15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挖方路段设置同样设置了上述尺寸的梯形边沟,并采用厚度为15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 2.2 路面排水:本路段的路面均采用双向排水,路面路拱横向坡度分别为行车道为2.0;在设置超高路段均采用单向排水,其超高值为3,排水畅通。2.2.10、筑路材料本路段所处地区为山岭重丘地区沿线,筑路材料种类比较多,储量较丰富。1、石料:沿线山岭,石质较好的石料丰富,就地取材,取用的石料均达到石质、矿石较好,石质坚硬,这样就可以满足路面,排水等工程石料的需要。 2、砂料:由于本路线附近有河,可直接利用的河底的砂子。3、粘土:沿
18、线粘土储量丰富,品质较好,是良好路基,路面的基层材料。4、水泥:均向建材水泥厂采购。2.2.11、施工组织设计本路段系一级公路,投资规模大,工程艰巨,质量要求高,工期较短,时间紧迫。需严密组织,协调一致,精心施工,方能高速、优质、按期竣工。为此提出以下施工方案。2.2.11.1、路基施工: 1 在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杂草、树木、淤泥等进行清除,碾压后再填筑路基。 2 水塘路段施工时,先排干水或围堰清除淤泥,再填筑路基,浸水部分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3 涵洞和路基土石方工程要同步开工,根据施工需要,先修好的路可以作为运输材料的道路。 4 取土场取土时要注意水土保护工作,以防止水土
19、侵害农田、村庄,运土时要避免沿线洒落,影响周围环境。 5 填方路基完成后,路堤边坡应尽快防护,以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挖方路基边坡应边开挖边防护,以方便施工,加强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6 路基填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达不到要求的土杜绝用于填筑路基。 7 挖填交接处的边沟出口应注意设沟引流,防止对路堤边坡坡脚的冲刷。 8 路基施工时,应同时开挖道路两侧边沟、排水沟,以防止泥土侵入农田、村庄等,破坏生态环境。 9 涵洞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疏通原有的河、沟、渠, 以避免造成堵塞河危害。 10 施工期间或施工结束后,对已被破坏的辅道、机耕路等要重新恢复,施工便道可根据当地群众的意见进行处理。 11
20、 施工期间需要保护好沿线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对已破坏的要重新埋设。 12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最后一遍的碾压沉降量。 13 路基填方路段的自然方与实际土方的换算系数为1.09。2.2.11.2、路基防护施工:1路堤边坡:路基边坡填筑成型后,应立即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防护,以防止雨水冲刷坡面。 2路堑边坡:挖方路段边坡应边开挖边防护。对于深挖和多级阶梯边坡路段更应注意边坡施工的方法和安全,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3本标段路属于山岭重丘地区,土石方量大,结合地质情况,本标段路基土石方以机械工 为主。挖方:土方使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压实采用12-15t的光轮压路机。2.3、新技术采用及
21、计算机运用情况本次设计在新技术采用方面,在设计阶段综合利用了AutoCAD2004,纬地、海地等先进的设计软件作为辅助。2.4、其他说明事项公路建设因开挖山体、土石方填挖等工程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貌。但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可以把这种不利影响减小到较小的程度。为保护生态平衡,避免和减少交通噪音、废气对环境污染等公害,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公路线形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排水工程、防护工程进行了周密地勘测,避免和减少了水土流失。 本路段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1、路线设计时尽量少占耕地,尽可能地远离较大的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等,以降低大气污染、噪音等对人群的影响。2、路线设计与
22、当地的规划相结合,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的规划相冲突。3、沿线进行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第 三 篇路线及其说明书路线设计说明书3.1、 筑路性质与作用 本路段是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路线、路面初步设计,属于山岭重丘地区的高等级公路,此路线设计的远景年限为15年,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 km/h。该路主要用于沿线交通运输的方便,方便成都与重庆及沿线城镇人民的生活条件,对成都与重庆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次设计是在所给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以及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9840辆/昼夜,设计一条高等级公路,有利于两个城市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3.2、 路线走向及工程慨
23、况3.3、 本段是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线路及路面初步设计,本合同路线起始于A地,桩号为K0+000,全长为2292.898米,终点桩号为K2+292.898。由于设计路线是封闭道路,故在路线中设计了人形通道,此位置设计了通道保证道路的通行。3.3、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理本区位于四川省,属于压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春温多雨,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气候对本路段施工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路基土方及构造物要不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本路线属于山岭重丘地区,有陡坡、深沟,地形变化相对复杂,相对高差20多米,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对边坡陡的地段采用护面墙的措施,对薄弱的软土
24、可采用换土的措施。3.4、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本一级公路设计考虑和研究了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量做到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景观,并通过一定辅助措施和方法给予一定的改善。在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运用技术指标的合理性,线形的连续性、形态的优美性以及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尽量避免深挖高填影响环境,对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环境敏感区采取避让措施。实在难于避让地段则尽可能以挖方形式通过或采取保护措施,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亦可美化环境。路附近有村庄,尽量靠近村庄但不破坏房屋,便于人们的交通,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取土坑、填方边坡采取了保护,补救的措施。取土坑区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且采取植树、
25、种草及必要的护坡措施。对边坡和取土坑通过种草、植树等绿化措施使公路两旁得到进一步美化亦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3.5、 纸上定线 公路因为其灵活性在交通运输中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路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施工技术、造价、工期、运营效果等方面,并且影响到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因此,在选线时,应尽可能多考虑几个可行的方案,在满足现实和长远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经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以以下原则来确定路线带:.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主观、客观条件相适应; . 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 注意和农业的配合; . 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
26、 注重水文和地质问题; . 综合考虑路和桥涵关系; . 合理的方案 平曲线短捷顺适 有利的线位: 纵断面平衡均衡 明确的走向: 横断面经济稳定 3.5.1路线方案概况本次设计选线以按地形来布线,在山岭重丘区,地形是影响线位的重要因素,以地形控制因素,以纵断面为主导,综合平面和横断面安排路线。一条公路从起点到终点有多种走法,本次设计初拟定了两条路线。 方案I:共有2个转点。 方案II:共有2个转点。 3.5.2方案的综合比选 从平面图可知,本路线是此路段地形中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根据混合交通折算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9840辆/昼夜,属于一级公路。综合公路等级与工程量,方案I的优点明显。方
27、案的优点:本路线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工程量小,路线比较顺畅,经济上优于方案II,技术经济指标合理。方案的缺点:工程量较大,而且填挖出现很大的不平衡,造价太高且穿过乡村。从经济上,工程上,造价上,国防上选择了方案。 3.5.3、结论 本次设计采用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方案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造价和运营服务效果,要有广阔的视野和经济头脑,做到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路线方案,在做方案比选时,要不断深入认识,要敢于否定自己已有的方案,在任何时候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加深方案比较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路线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水平。 在路线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
28、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权衡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因本人经验和能力所限,所选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难免有不当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以提高设计水平。3.6、 设计依据根据所给的参数,由规范查得此路段的设计车速为100km/h。是山岭重丘地形的一级公路。整个路段纵坡不得高于5%。为排水的需要不得低于0.5%。道路车道数为4道,路基宽度为26米,行车道宽16.5米,停车视距110米。所有的设计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进行。 本次路线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参照张雨化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邓学均主编的路基路面工程,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测量学等参考书进行设计。3.7、
29、 平面定线3.7.1、定线任务: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并通过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3.7.2、定导向线 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的布局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的地形,拟定路线各种可能走法。根据等高间距h=2.0米,选用平均坡度i=5%,按a=h/i计算等高线间平距,a=2/5%=40米,在地形图上即2cm,用圆规从A点开始放坡,通过调整,接近B点越近越好。连接个等高线上的点,分析研究这条折线和避让地物,以及工程艰巨的情况,从而选择出应穿或应避让的特征点作为中间控制点,
30、连接各点,作为该路线的导向线。3.7.3、修正导向线 参照导向线定平面线,注明平曲线半径,量出地形变化特征点桩号和地面标高,绘制纵断面图,参考地面线,设计理想纵坡,量各桩的概略设计标高,在平面试线各桩的横断面方向上点出与概略设计标高相应的点,然后看这些点的连线是否具有理想纵坡,半填半挖,为修正导向线,在修正导向线的横断面图上,用路基模板逐点找出最经济的或起控制作用的最佳路基中线及其可活动的范围,这些点的连线是一条有理想纵坡,横断面上位置最佳的平面折线,即二次修正导向线。3.7.4、定线在二次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以点连线,以线交点,以转角控制导向线方向,以交点之距离最后落实交点位置。先定直线,后定
31、曲线。定直线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大多数经济点为原则,截弯取直,综合平衡确定。初步定出JD1,JD2。定完直线,然后定曲线,根据技术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一级公路的技术标准: 平曲线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250米,一般值400米。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值120米,最小值85米。 同向曲线的最短直线长度不小于6v=480米。 反向曲线的最短直线长度不小于2v=160米。在进行曲线设计的同时,如不能满足技术标准,可调交点的位置,可调整转角的大小等因素来达到要求。 3.8、 纵断面设计3.8.1、设计任务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征,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来研
32、究起伏空间线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3.8.3、技术标准根据任务书,设计一级公路,需满足下列要求: 最大纵坡为6%时,最长坡长为600米 最短坡长150米 3.8.4、设计步骤准备工作:在绘图纸上绘制地面线,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本设计横向比例为1:2000,纵向比例为1:200。标注控制点,如路线的起点,终点等,找出经济点。试坡:在已标出的控制点,经济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指标选线绘图,结合地面起伏变化,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为原则,在这些点间进行穿插与取直,试定出若干直线坡,本次设计用5%、4%、3%、1%等坡度试坡。调
33、整:对初定坡度线平抬、平延、延伸、缩短或改变坡度值,使填挖方大体平衡,在调整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平曲线空间的位置问题,尽量在竖曲线的端点落在平曲线上的缓和段内。 核对:对一些重点断面,需要检查是否填挖过大,坡角落空或过远问题,以免来得急调整。 定坡:逐段把坡度值、变坡点桩号和标高确定下来。 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3.8.5、纵断面图见图纸。3.9、纵断面设计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应与
34、社会效应。横断面设计与纵断面、平面同时进行,修正导向线,最后定纵横端面设计时根据平面线形以及路基的宽度而定,由纵断面设计确定设计高程,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知道各整桩及曲线上的特殊桩号的横断面地形。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确定各曲线段内的超高和加宽值而确定横断面路基的宽度,边沟以及截水沟,边坡的设计。有横断面图可知填方和挖方。(1) 本次设计为4车道路面,行车道宽16.5米,硬路肩每边3米,土路肩为0.75米。路面横坡为2%(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为3%,全路宽为26米。路拱采用抛物线形。因为平曲线半径均大于250,故不需设置加宽段。曲线超高采用绕中分带边缘旋转,最大横坡为10%,取区段内加宽按比例过
35、度。详情请见路基横断面设计表。(2)排水沟的设计:本次排水沟为梯形排水沟,设计沟底宽为0.6米,高为0.6米。在设计中,应考虑排水沟的平面位置、空间位置,平面应顺直,纵向同样设置纵坡,并且在一些地段设置集水槽引走雨水。 (3)当地面坡度大于1:1.5时,全填路堤或半填半挖路堤地面挖成阶梯形,宽2米,2%的坡度向内倾斜。3.10、边坡设计本次边坡设计参照有关设计资料及设计任务书,考虑边坡稳定以及排水来安排设计,由于设计该公路位于山岭重丘地区,较大的降水以及地形的陡峭都对其影响很大,故应谨慎处理。挖方一级边坡的采用1:0.75,两级边坡的一级采用1:0.5,二级采用1:0.75比例来挖土,坡面采用
36、矿料保护和水泥喷桨防护,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在一些特殊地带可采用植物防护,如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填方路段采用1:1.5的比例来填土,坡面同样采用加固措施,最大限度地有利于路基的稳定。3.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8标段) :序 号指标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一级2计算行车速度Km/h1003交通量辆/d98404路线长度Km2292.8985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0.8726平曲线最小半径M8007平曲线占路线总长%34.9498直线最大长度M612.166 9最大纵坡%0.79210最短坡长M60011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4.08312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
37、次数次0.87213竖曲线最小半径M8300(凹)14路基宽度m2615土石方数量1000m33300.668 第 四 篇路基及排水路基及排水设计说明4.1路基设计4.1.1路基设计原则 路基的最小高度是在满足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要求以及路基本身所需要的稳定条件下,结合地形、地质、地下水、地表水及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路基的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标高。4.1.2、边坡 路基的边坡坡度为1:1.5,路肩的坡度为3%。4.1.3、加宽与超高 平曲线半径较大,不需要加宽。超高方式采取绕中分带边缘旋转,超高的过渡一般在回旋线或圆曲线全长范围内进行,本路段所采用的超高值均2。4.1.4、路基防护工程路基
38、防护主要是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及填挖情况分别进行处理。路基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4.1.5、本路线位于山岭重丘区:为合理利用这些土石方,要做到堆放这些土石方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堆放区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水土流失。路基取土采用规划取土坑集中取土的方式进行,在取土完成后,要注意将取土场整平,以便美化环境及合理利用土地。在路线经过耕地路段,一般在坡脚处设置梯形水沟,以节约耕地。4.2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4.2.1、路面排水 为了防止水流冲刷路基边坡,路面一般采用集中排水,即在路堤直线段两侧和超高段内侧设横披直接排水。对于路堤路段,水直接排进排水沟,而对于路堑路段水直接排往边沟,为了及时排
39、出路面结构内部水,在土路肩下设置了PE防渗层,防止水下渗影响路基,甚至导致滑坡现象 4.2.2、路基排水 本标段排水系统自成体系,不与农田灌溉设施相兼并,路基水经边沟或排水沟排入河流或池塘中,全标段没设平坡,纵坡均0.3,所以路基排水畅通。路基排水主要有梯形边沟排水、梯形排水沟排水等主要形式。为减少公路占用土地,路堤坡脚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梯形沟,山坡对路线汇水较多的路堑地段采用梯形截水沟。为防止水土流失,坡脚设排水沟,将水引入河谷或池塘。整个路基排水形成了排水系统。 4.2.3、路基排水施工 1). 填方路段路基施工,要在填高50cm的护坡道开挖两侧的边沟,并水泥砂浆砌片石加固,以防止地表水侵
40、入路基填土。 2). 挖方,过水段设置漫水天桥或者倒虹吸防止水流冲刷路基。第 五 篇路面及排水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5.1、路面概述路面是路基顶面上各种材料或混合料分层修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路面是直接为汽车服务的,路面状况对道路运输关系极大。因此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的主要内容,从经济上说,路面造价在整个道路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有的高等级的公路预算中,路面的造价可占整个道路造价的80%,修筑路面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道路的全天候通车,使车辆行驶安全、迅速、舒适,同时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行车环境,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路面必须满足以下各项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3、
41、具有足够的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5、具有足够的不透水性。路面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但是一般都是按面层所用的材料来划分。但是在工程设计中,主要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三类。1、柔性路面:柔性路面的总体结构刚度较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之下产生较大的弯沉变形,路面结构本身的抗弯拉强度较底,它通过各结构层将车辆荷载传递给土基,使土基承受较大的单位压力。2、刚性路面:刚性路面主要指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与其它的筑路材料相比,它的抗弯拉强度较高,并且有较高的弹性摸量,故呈现出较大的刚性。3、半刚性
42、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结构的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最终的强度和刚度仍小于水泥混凝土。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作用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对路面材料的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而逐渐降低。为适应这样的特点,路面通常是分层修筑的多层结构,按使用要求、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次,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竖向力,特别是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有受到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基层或垫层相比,
43、面层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不透水性和温度稳定性,并且表面还应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2、基层:基层位于面层之下,是路面结构中的主要承重层,主要承重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层次中,因此对基层材料的要求是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压强度,同时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从而导致面层破坏。3、垫层:垫层是处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次,其主要作用是一方面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冻能力,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基层传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少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5.2、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路表面排水设计应遵循下列设计原则:(1)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走,避免行车道路范围内出现积水。(2)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坡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3)在路堤较高,边坡坡面在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4)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时,拦水带过水断面内的水,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在二级及二级以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