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doc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精品文档.钢筋混凝土楼盖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目 录第1节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二、设计内容三、设计条件四、进度安排五、指导教师第2节 设计指导书一 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二 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三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内力四 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第3节 设计例题参考文献编后第1节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砖砌承重。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结构设计。二、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确定柱网尺寸,柱截面尺寸见
2、表1,主次梁布置及截面尺寸,并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 2、板设计 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内力,并绘制板配筋图。 3、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内力和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并绘制配筋图。 4、主梁设计 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内力,绘制主梁的弯距、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拒图及配筋图。三、设计条件 1、建筑尺寸见图1和表2。 2、学生由教师指定题号。3、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4、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kN/m3,石灰砂浆容重
3、17kN/m3,分项系数=1.2。可变荷载,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见表1。分项系数=1.3或1.4。表1 柱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班级柱截面尺寸(mm)混凝土强度等级土木01(04)300300(350350)C20(C25)土木02(05)350350(400400)C20(C20)土木03(06)400400(300300)C25(C30)表2 题号及可变荷载L1L2(m)可变荷载(kN/m2)5.05.56.06.57.07.522.530.0181522293621.628.5291623303721.427.53101724313819.827.34111825323919.625.0
4、5121926334018.024.86132027344117.124.071421283542 5、材料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1。 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用HPB235级钢筋。四、进度安排 结构计算 3天 绘制结构施工图 2天 计算书、图纸整理 1天 合计教学周一周 6天五、指导教师第2节 设计指导书一 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在进行内力分析前,必须先把楼盖实际结构抽象成为一个计算简图,在抽象过程中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做如下假定:1板的竖向荷载全部沿短跨方向传给次梁,且荷载板次梁主梁主梁支承的传递过程中,支承条件简化为集中于一点的支承链杆,忽略支承构件的竖向变形,
5、即按简支考虑。2板视为以次梁为铰支座的连续梁,可取1m宽板带计算。3跨数超过5跨的等截面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基本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5跨连续梁(板)计算,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均按第三跨处理。当梁板实际跨数小于5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4板梁的计算跨度应取为相邻两支座反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其值与支座反力分布有关,也与构件的支承长度和构件本身的刚度有关。在实用计算中,计算跨度可按表3取值。表3 梁、板的计算跨度 按弹性理论计算单跨两端搁置l0=ln+a且 l0ln+h (板)l01.05ln(梁)一端搁置、一端与支承构件整浇l0=ln+a/2 且 l0ln+h/2 (板) l01
6、.025ln (梁)两端与支承构件整浇l0=ln多跨边跨l0=ln+a/2+b/2且 l0ln+h/2+b/2 (板) l01.025ln+b/2 (梁)中间跨l0=lc且 l01.1ln (板) l01.05ln (梁)按塑性理论计算两端搁置l0=ln+a且 l0ln+h (板)l01.05ln (梁)一端搁置、一端与支承构件整浇l0=ln+a/2且 l0ln+h/2 (板)l01.025ln (梁)两端与支承构件整浇l0=ln注:l0板、梁的计算跨度; lc支座中心线间距离;ln板、梁的净跨; h板厚; a板、梁端支承长度; b中间支座宽度二 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的楼盖内力,首
7、先要假定楼盖材料为均质弹性体。根据前述的计算简图,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梁板内力,也可利用静力计算手册中的图表确定梁、板内力。在计算内力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荷载及其不利组合楼盖上作用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按实际考虑,可变荷载根据统计资料折算成等效均布活荷载,可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板通常取1m板宽的均布荷载(包括自重),次梁承受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次梁自重,主梁承受次梁传来得集中荷载和均布的自重荷载。为简化计算,可将主梁的自重按就近集中的原则化为集中荷载,作用在集中荷载作用点和支座处(支座处的集中荷载在梁中不产生内力)。由于可变荷载在各跨的分布是随机的,如何分布会在各截面产生最大内力是活
8、荷载不利布置的问题。5跨连续梁,当活荷载布置在不同跨间时梁的弯矩图及剪力图不同。由图可见,当求1,3,5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活荷应布置在1,3,5跨;当求2,4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或1,3,5跨跨中最小弯矩时,活荷载应布置在2,4跨;当求B支座最大负弯矩及支座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应布置在1,2,4跨。由此看出,活荷载在连续梁各跨满布时,并不是最不利情况。从以上分析可得,确定截面最不利内力时,活荷载的布置原则如下:(1)欲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除将活荷载布置在该跨以外,两边应每隔一跨布置活载;(2)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除该支座两侧应布置活荷载外,两侧每隔一跨还应布置活载;(3)欲求梁支座截面
9、(左侧或右侧)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4)欲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应不布置活载,而在两相邻跨布置活载,然后再每隔一跨布置活载。2内力包络图以恒载作用在各截面的内力为基础,在其上分别叠加对各截面最不利的活载布置时的内力,便得到了各截面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将各截面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图叠绘于同一基线上,这张叠绘内力图的外包线所形成的图称为内力包络图。它表示连续梁在各种荷载不利组合下,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不利内力。无论活荷载如何分布,梁各截面的内力总不会超出包络图上的内力值。梁截面可依据包络图提供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3支座抗扭刚度对梁板内力的影响由于计算简图假定
10、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支承为简支,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弹性约束作用,即忽略了支座抗扭刚度对梁板内力的影响。由钢砼下册知识可以看出实际结构与计算简图有差异。在恒载g作用下,由于各跨荷载基本相等,0,支座抗扭刚度的影响较小。在活荷载p作用下,如求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时,某跨布置p,邻跨不布置p,由于支座约束,实际转角小于计算转角,使得计算的跨中弯矩大于实际跨中弯矩。精确地考虑计算假定带来的误差是复杂的,实用上可用调整荷载的方法解决。减小活荷载,加大恒荷载,即以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荷载。对板和次梁,折算荷载取为:板: 折算恒载:g=g 折算活载:p= 次梁: 折算恒载:g=g折算活载:p= 式中 g
11、 ,p为实际的恒载、活载 g,p为折算的恒载、活载这样调整的结果,对作用有活荷载的跨gp gp,总值不变,而相邻无活荷载的跨,g=gp/2g,或g=gp /4g;邻跨加大的荷载使本跨正弯矩减小,以此调整支座抗扭刚度对内力计算的影响。当板或梁搁置在砖墙或钢梁上时,不需要调整荷载。4弯矩和剪力设计值由于计算跨度取支承中心线间的距离,未考虑支座宽度,计算所得支座处Mmax、Vmax均指支座中心线处的弯矩、剪力值。支座处截面较高,一般不是危险截面,故设计中可取支座边缘内力值进行计算,按弯矩、剪力在支座范围内为线性变化,可求得支座边缘的内力值:M=McV0b/2 当连续梁搁置于砖墙上时:M=Mc 均布荷
12、载:Vc =V(gq)b/2 集中荷载:Vc=V 式中 Mc、Vc支承中的弯矩、剪力值;V0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设计值(取绝对值);b支承宽度。三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内力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材料,连续梁板是超静定结构,当梁板的一个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并不意味着整个结构的破坏。钢筋达到屈服后,还会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通常大于按弹性理论计算的结果。再则,混凝土构件截面设计时,考虑了材料的塑性,若内力分析按弹性理论,与截面设计的理论不统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塑性理论的内力分析方法。连续梁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较多,例如:极限平衡法、塑性铰法及弯矩调幅法等。目前工程
13、上应用较多的是弯矩调幅法。弯矩调幅法的概念是:先按弹性分析求出结构各截面弯矩值,再根据需要将结构中一些截面的最大(绝对值)弯矩(多数为支座弯矩)予以调整,按调整后的内力进行截面配筋设计。(1)弯矩调幅法简称调幅法,调幅的基本原则是:1)为尽可能节约钢材,宜使用调整后的弯矩包络图做为设计配筋依据。2)为方便施工,通常调整支座截面,并尽可能使调整后的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接近。3)调幅需使结构满足刚度、裂缝要求,不使支座截面过早出现塑性铰,调幅值一般25。 当p/g1 /3时,调幅值15,这是考虑长期荷载对结构变形的不利影响。4) 调幅后应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即调整后的每跨两端支座弯矩平均值与跨中弯矩之
14、和(均为绝对值),不小于该跨满载时(恒+活)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0。5)为保证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设计中应满足0.35,钢筋宜使用HRB335级和HRB400级热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热轧钢筋,宜选用C20C45强度等级混凝土。6)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抗剪箍筋面积增大20,为避免斜拉破坏,配筋下限值应满足:(2)用弯矩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根据调幅法的原则,并考虑到设计的方便,对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跨连续梁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的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为:M=(gp)l02 V=(gp)l02 式中,弯矩和剪力系数,分别见表4,表5 l0,ln计算跨度和净跨 g,p均布恒载
15、和活载的设计值梁板弯矩系数 表4 截面支承条件梁板边支座梁、板搁置在墙上00梁、板与梁整浇1/241/16梁与柱整浇1/16边跨中梁、板搁置在墙上1/11梁、板与梁整浇1/14第一内支座两跨连续1/10三跨及三跨以上连续1/11中间支座1/16中间跨中1/16梁剪力系数 表5 截面支承条件梁端支座内侧搁置在墙上045与梁或柱整浇05第一支内座外测搁置在墙上06与梁或柱整浇055第一支内座内测055中间支座两侧055(3)不等跨连续梁板的计算当不等跨连续梁板的跨度差不大于10时,仍可采用等跨连续梁板的系数。计算支座弯矩时,l0取相邻两跨中的较大跨度值;计算跨中弯矩时,l0取本跨跨度值。当不等跨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楼盖 课程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