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案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学案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阿房宫赋学案及答案.精品文档.课题:阿房宫赋学习任务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2、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载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识记和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匀、庚、举、族、念、哀”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 4、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夫”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课前预习1、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
2、年报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二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2、简价“赋”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
3、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3、写作背景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
4、话题。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他在上知已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引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l)正音 兀( )骊( )缦( )霁( )椒( ) 冥( )嫔( )媵( )荧( ) (2)注释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的用法与此相同)。 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 气候不齐(一样)” 梳晓鬟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5、。 雷霆乍惊(突然)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合作探究一、学生自读注解,疏通课文大意。 1、具体研习第1段。 (1)学生集体朗读第1段。 (2)思考: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 2、具体研习第2段。 (1)提问: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几层? 3、具体研习第3段。 (1)学生集体朗读第3段。 (2)分组讨论第3段的内容及层次。 4、具体研习第4段。 (1)提问:“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提问:“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 (3)提问:“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
6、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句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4)提问: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 二、欣赏文章的结构之妙 1、提问: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 。 2、讨论:文章的第3段与第4段是否能对调?为什么? 3、由以上分析看,这篇文章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欣赏文章的语言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画出来。 2、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师生共同品析句子。 (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 (2)品析“长桥卧波,
7、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 (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谓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 (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统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 (5)品味“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 自我检测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这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部分人,利用原子钟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并非只有时钟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
8、也减慢了。这一现象叫时间膨胀。 1、文中的“这”和“这一点”指代的内容分别是: 答: 2、“令人费解的现象”指的是哪些现象? 答: 3、给“时间膨胀”下一个定义 答:二、阅读短文,完成15题。 岳飞 飞事亲王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联?”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眺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官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话,亲为调药。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
9、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玠素服飞素:一向。 B饰名姝遗之遗:赠送。 C猝遇敌不动猝:突然。 D立斩以徇徇:使顺从。 2、对下列句中加以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事亲至孝(侍奉亲人) B师每休舍(驻扎下来休整) C有颁犒,均给军吏(皇帝颁发给军队的赏赐) D恂恂如儒生(恭顺
10、有礼的样子) 3、对下列短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大将安乐时耶难道大将能有安逸享乐的时候吗? B课将士注坡跳壕考查将士骑马从斜坡上急驰而下跨越壕沟的能力。 C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死亡的事,哭祭死者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D飞何功之有我有什么功劳! 4、下列句子不属于岳飞说的“仁,信,智,勇,严”的一项是() A军号“冻死不拆司,饿死不掳掠。” B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C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D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5、把画线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案(1)思考: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
11、层。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气概、阿房宫的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其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广、高。自“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到“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就广、高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描写。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宽广。 (2)提问: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几层? 明确:第2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
12、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后天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刀嫔媵嫱”到“为秦宫人”)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后天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 板书:阿房宫的美人、珍宝美人之多 珍宝之富 4、具体研习第3段。 (1)分组讨论第3段的内容及层次。 明确: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用之如泥沙”
13、以上为一层,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骄固”为第二层,用六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和仇恨。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戌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5、具体研习第4段。 (2)提问:“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育感触,加
14、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 (3)提问:“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 明确:“嗟夫”后用假设语气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 (4)提问:“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句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明确: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当时的唐统治者,指唐以后的人(统治者)。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 (5)提问: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 明确:原因都是不爱其民;段意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
15、告。 板书:总结教训警告当世戒奢爱民 四、欣赏文章的结构之妙 1、提问: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 学生思考后,明确:文明可分两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4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赋”的特点在于“体物写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因此说,两部分之间是铺事与写志的关系。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 2、讨论:文章的第3段与第4段是否能对调?为什么? 明确:两段之间不可对调。第3段的感慨是由第1、第2段宫殿的奢华与人民的贫困对比中引申出来的。第4段的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
16、代的表面现象,直逼上梁山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政权本质。“眼光”更深远,将一千年前的“史实”与一千年后的“现实”联系起来,生发成一条规律。 3、由以上分析看,这篇文章的结构具有怎机关报特点? 学生思考后,明确: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着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着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戒,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 第二课时 (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 明确:这句话好在以下
17、两点。第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跳跃性特点。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在“难地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2)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 明确: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筑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
18、 (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谓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 明确: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张腻、雾横”等词语比喻,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及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统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 明确: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享乐建立在人民痛基生活之上的罪证。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
19、一若的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 (5)品味“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 明确: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 解答示范1、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就慢了下来。“这一点”与“这”指代的内容相同。2、“令人费解”体现在哪里呢?第一层解说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时间慢了下来;另一点则较隐蔽。抓住“并非”一词方可迎刃而解。那就是“化学反映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3、时间膨胀是指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时钟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的现象。 参考答案: 1、D(徇,示众) 2、A(亲,指母亲) 3、C(死事,为国事而死) 4、D(这一句不属于治军范畴) 5、善于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动,把各位统制军官都召集来,谋划好了之后再作战。因此岳家军所向无不胜利。即使突然遇到敌人袭击,大军也不会动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