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代换计算公式.doc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代换计算公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钢筋代换计算公式.精品文档.钢筋代换计算公式(2010-03-31 19:51:56)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文章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一、 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 MMu=fyAs(ho-fyAs/2a1fcb) 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 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 As1-原设计钢筋的
2、截面面积 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 b-构件截面宽度 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 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s, 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其中: 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 vsv=1.25fy
3、vAsvho/s, 所以, (1)、箍筋代换应满足: fyv2Asv2/s2fyv1Asv1/s1 fyv2-拟代箍筋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 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 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弯起钢筋所能承载的剪力为: vsb=0.8fyAsbsins,所以, (2)、弯起钢筋代换后应满足: fy2Asb2fy1Asb1 fy2-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1-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b2-同一弯起平面内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截面积 Asb1-同一弯起平面内原设
4、计弯起钢筋的截面积 当fy2Asb2fy1Asb1时,即拟代换弯起钢筋抗力小于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力时,可通过适当增强箍筋的方法补强。 (3)、箍筋代换量计算: Fyv2Asv2/s2fyv1Asv1/s1+2vj/3ho Fyv2-拟代换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 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 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间距 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间距 ho-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vj-弯起钢筋代换引起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强度) (4)、降低值的计算式: Vj =0.8(fy1Asb1-fy2Asb2) sins 三、 钢
5、筋代换抗裂验算: 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max =crsk(1.9c+0.08deq/te)Es max-构件最大裂缝宽度 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对受弯构件取cr=2.1)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Es-钢筋弹性模量 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 =nidi/niidi 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te0.01时,取0.01;te=(As+Ap)/Ate 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20时,取20;当c6时,取65当:0.2时,取0.2;1时,取1; 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1; =
6、1.1-0.65ftk/tesk s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砼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对受弯构件: sk =Mk/0.87hoAN1*(3.14*D12/4)*fy1=N2*(3.14*D22/4)*fy2N为钢筋数量D为直径fy1为设计钢筋的强度fy2为替换钢筋的强度钢筋代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都各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等面积代换,一般是钢筋强度等级不变,改变钢筋直径,相应地,钢筋根数也跟着改变。多见于购买不到指定直径钢筋的情况;或设计图纸钢筋种类太多,适当归并钢筋种类。 引起的问题:钢筋直径变化,会引起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值变化。 适应情况: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可避免裂缝宽度
7、的问题。 需要注意:以小换大后,钢筋根数增多,若改变了原设计的钢筋排数,则构件有效计算高度h0变小。 2.等强度代换,一般是改变钢筋强度等级,以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钢筋。如,以螺纹钢代换圆钢(多见于购买不到圆钢的情况);或以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钢筋,以节约钢筋(多见于甲方要求)。 引起的问题:高强钢筋延性较低强钢筋差,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 适应情况:对板、基础等,或其它不需考虑抗震要求的构件,可适用此法。 这两种钢筋代换的方法,都会改变原设计拟定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值,必须经原设计同意,方可进行。一级钢筋和二级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是235和335N/mm2一级钢筋和二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
8、值是210和300N/mm2 等强代换公式fy1As1=fy2As2一般钢筋出厂时,都有标牌,标牌上标明等级。当没有时,螺纹钢上都有标记(厂名)、规格、等级; 等级:、 ; 代号: 、 、 、; 一般表示为:等级标记规格。 建筑上使用的钢筋主要是按照抗拉强度分的。 抗拉强度2400kg/c m平方称1级钢筋,图纸上用表示; 抗拉强度2800kg/cm平方也属1级钢筋,图纸上用圆圈中两竖的表示; 抗拉强度3400kg/cm平方的16Mn钢属2级钢筋,图纸上用下加一横的表示; 抗拉强度3800kg/cm平方的25MnSi钢属3级钢筋,图纸上用中间两竖、下加一横的表示。 现在资料是旧标准,现行标准应
9、力单位是MPa,1MPa10Kg/cm平方,需换算。 大家也许习惯于一级钢(即 ),混合结构工程用一级钢(即 )的量比较大,如带型基础、构造柱、圈梁、现浇楼板或者屋面板等;现浇框架结构的民用或者工业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水利桥梁等用二、三级钢比较多。 但若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用三级钢比一级钢要省,板块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板都是构造配筋,这就有最小配筋率来控制,最小配筋率与钢筋等级直接相关,您比较一下会发现,砼等级一致的情况下,一级钢和三级钢相差明显:(大板块,受力控制时三级钢优越性更明显) 比如:c25砼 一级钢时:min Max0.20%, 0.45ft/fy Max0.20%, 0.27% 0.
10、27% 三级钢时:min Max0.20%, 0.45ft/fy Max0.20%, 0.16% 0.20% 若板厚: h=100mm 每米需钢筋量: AS1=1000*100*0.27%=270mm_AS3=1000*100*0.20%=200mm_ h=120mm 每米需钢筋量: AS1=1000*120*0.27%=324mm_AS3=1000*120*0.20%=240mm_ 这一比较两者的差别就出来,而两者价位是相差不多的用三级钢还有个好处,支座筋不怕踩下去。底筋不需要弯钩。 当然,由于强度高,即使按计算也会省,不仅仅是在构造的情况下。“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中 小小 钢筋等截面及等
11、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级钢2.4级钢3.4级钢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
12、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 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 (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
13、,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 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相关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22 结构构件中的普通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335级钢
14、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RB400、HPB235级钢筋。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施工工艺与技术】 (一)钢筋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代换 计算 公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