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处理措施.doc
《质量通病处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处理措施.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质量通病处理措施.精品文档.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质量通病的概念 所谓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常而易见的质量问题,它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甚至影响到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速度。“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此对工程质量中出现的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防治、消除,确保工程质量。 二、本工程应防治的质量通病内容及控制措施如下: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内容 模板接缝不严,造成漏浆:模板强度、刚度、稳性差,造成混凝土变形、位移等。 (1)、柱模板 现象:底部漏浆、平面尺寸变形,高
2、低不平。 原因分析:底部模板不严,模板加固不紧,标高未严格控制。 预防措施:清除底部垃圾,将柱模底部封堵严密,使用定型加固件进行加固,用水准仪抄平标高,严格控制柱子标高尺寸。 (2)、现浇板模板 现象:板中部下沉,板底混凝土面不平,边模嵌入梁内、墙内不易拆模。 原因分析:板搁栅用料小且间距过大造成挠度过大,板下支撑强度达不到要求,板底模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差:侧模伸入梁或墙身内,浇灌混凝土后,梁模外胀,造成边模板嵌入混凝土内。 预防措施:选择底模具有一定的强度及刚度,板底模拼接必须平整,且支撑件必须牢固、可靠:板模与梁板搭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平齐或墙体外侧,避免模板嵌入混凝土梁内
3、,以便于拆除。 2、钢筋工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内容 (1)、钢筋弯曲、不顺直。 现象:沿钢筋长度有一处或数处“慢弯”。 原因分析:钢筋在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堆积起来后或多或少都弯曲。 预防措施:采用长架较长的运输车,或用加挂车身车辆运输。对于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架装卸车,避免用钢丝直接捆绑钢筋。 (2)、钢筋位移变形以及绑扎间距不符合要求,缺扣松扣等。 原因分析:绑扎铁丝太硬或粗细不当绑扎形式不正确。 预防措施:钢筋在绑扎前,应先在支好的模板上画线,按线绑扎,绑扎后必须垫好垫块。绑扎12mm 以下的钢筋用22#铁丝绑扎,直径
4、12-25mm 的钢筋用20#铁丝绑扎,绑扎梁、柱等直径较粗的钢筋可用双根 22#铁丝绑扎。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梁板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应每点绑扎其中间部分可成梅花式隔点交错绑扎。 双向受力的钢筋应每点绑扎,为了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架设钢筋支架固定以防钢筋位移。 3、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 现象:钢筋混凝土拆模受力钢筋或箍筋暴露在外面。 原因分析:受力钢筋或箍筋保护层未用垫块,或钢筋骨架整体位移。 预防措施:钢筋绑扎完成后,为了保证其在混凝土中不受锈蚀,应用垫块(砂浆或砼制成)控制钢筋外边缘位置。板垫块尺寸为303020mm梁、柱为505030mm。在垫块中填入2
5、0铁丝将其固定在钢筋上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正确位置。绑扎负弯矩筋时应采用先制作好的“铁马凳”垫至设计高度间距500mm左右浇筑混凝土时避免负筋被踩坏采用20mm的钢筋制作2个架子上铺木板高度大于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做好钢筋保护工作。 3、混凝土工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内容 现象: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清除不净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蜂窝、麻面、露筋、露石及轴线位移、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等。 原因分析: 1、操作者责任心不强, 随意造成的。 2、混凝土麻面是由模板表面粗糙,粘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造成的,钢模板刷隔离剂不均匀或漏刷,拼缝不密,浇捣混凝土时漏浆。 3、蜂窝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振
6、捣时间短或未分层浇筑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跑浆造成的。 4、露筋是由钢筋垫块移动,模板未堵好,严重跑浆及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柱根清理不干净未甩浆。 5、轴线位移是由模板支设不牢固,放线误差大。 6、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几何尺寸未严格控制,模板不牢模板支在松软的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下沉等造成断面尺寸过大或变形。 预防措施 : 1、对职工进行班前教育,增强责任心。 2、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中的垃圾,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 3、严格按检测站出据的配合比,控制现场计量保证混凝土强度。 4、钢筋保护用层砂浆垫块间距为300-500mm,浇筑混凝土前个别部位先甩浆,角模拼装
7、时应夹海棉条防止跑浆避免露筋、露石、孔洞现象。 5、模板加固要牢,放线尺寸准确,拼缝严密且无松动。模板支撑在坚实的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位置及支撑是否牢固。 二、砌体工程 1、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不符和设计要求。 现象:砌块及砂浆强度底,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原材料控制不严格,砂浆未按要求拌制。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进场砌块质量,确保质量符合要求,提前做好水泥实验、砂浆试配,严格控制现场拌制砂浆质量。 2、水平灰缝及竖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出现瞎缝、透明缝。 现象:砌体水平缝及砂浆饱满度低于85%竖缝内无砂浆。 原因分析: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内的水分
8、被砌块吸收,使砌块与砌块之间的砂浆失去粘结。 用干块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标号,且干块表面的粉屑起隔离作用,减弱砌体与砂浆层的粘结。 预防措施:水泥应提前做试验及砂浆试配,严格按配比施工。砌筑时提前1-2 天将砌块湿润。 3、墙体转角处和纵墙交接处未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未砌成斜槎,长度小于高度的2/3。 预防措施:砌体转角处应同时砌筑,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槎。砌斜槎长度符合要求。 4、水泥砼空心砌块轴线偏移和垂直度不符和标准 现象:砌块轴线偏移过大,垂直度不符和要求。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使轴线偏移和垂直度符合标准。 三、抹灰工程 现象:表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粘结
9、不牢固、空鼓、裂缝。 原因分析: 1、抹灰前未挂线,做灰饼和冲筋不认真,阴阳角两边没有冲筋,影响阴阳角的垂直。 2、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收影响粘结力,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予埋木砖距离过大或木砖松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预防措施: 1、按规范将房间找方,挂线垂直和灰饼,灰饼距离距离1.5-2米,冲筋一道抹出的灰筋应用木械依照灰饼标志上下刮平,抹阴阳角砂浆稠度应稍小,阴角要用抹子上下窜平直,尽量多压几遍,避免裂缝和不垂直、不方正。 2、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
10、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基层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表面太光滑的基层要凿毛,基层表面砂浆 残渣污垢 ,隔离剂、油漆等均应事先清除干净 。墙面脚 手洞应堵塞严密,各种墙洞及剔墙管槽必须用1:3 水泥砂浆堵 严抹平。抹灰前墙面应浇水,砌体墙基层一般浇水二遍砼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抹上一层砂浆后应将底层浇水润湿,避免刚抹的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 四、滴水线槽 现象:按规范需设的部位不设滴水线槽抹灰粗糙槽深、宽达不到要求。 原因分析: 1、本工程外墙为抹灰,外窗、雨蓬、阳台等处需设滴水槽。 2、层与层之间的窗台,窗顶标高不一致。 预防措施: 1、凡出墙面大于6
11、0mm 的装饰线腰线都要做滴水线槽,施工时必须细致,抹灰墙面做滴水线时施工中把10mm10mm铝合金条镶入装饰。达到美观要求。 2、严格控制窗台窗顶的标高,使之达到一致化。 五、楼地面工程 1、水泥地面不平整,抹纹明显、起砂、空裂。 现象: 1、地面表面粗糙有明显抹纹光洁度差 2、垫层与面层空鼓,受力后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影响地面使用功能。 3、地漏周围偏高积水,倒泛水。 原因分析: 1、施工工序安排不当,底层过干或过湿等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晚,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未达到强度,就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面表层遭受破坏,易造成起砂。 2、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杂物,做面层施工时,
12、基层不浇水湿润过于干燥铺设砂浆,由于垫层吸收水分致使砂浆强度不够,面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垫层表面有积水,易使面层空鼓。 3、卫生间施工中做好地面标高线,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坡度为2-3%为宜,地漏安装时宁可稍低不可超高。 防治措施: 1、整体地面水泥应采用不低于P.O32.5普硅水泥宜选用中砂,严格控制砂中的含泥量。 2、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早上人。 3、认真清理底层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它污物洒水湿润严格做到随刷随铺,整体地面做完后应洒水湿润养护不少于7天。 4、地面要有5%坡度,坡向卫生间地漏地面,防水层做完后要做放水试验,放水深度20mm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通病 处理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