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摘要: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等需要,我国必须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行这一战略需要国家有一定的综合实力,需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需要有擅长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我国施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参加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广泛深化介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更有效地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施行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要在坚持自主
2、创新、克制走出去的文化障碍、加大国家支持等方面做大量艰辛的努力。关键词:走出去,发展战略,对外投资,跨国经营,经济全球化,合作,竞争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工作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把外资引进来;另一方面是,鼓励和支持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大胆地走出去,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构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以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不断加强国家经济的综合实力。一、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我国之所以必须走出去,首先是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资源丰富,但又是相对资源短缺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现已发现矿产171种,探明有储量的15
3、8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因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品的产量与消费量之差额必将愈益增大,若仅靠国内提供资源,生产就难以持续发展。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在45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有13不能知足需求,估计到2020年将会出现12的储量缺口,有些矿藏资源固然具备一定储量,但档次较低,加大了开采和加工成本。因而必须抓紧机会,趁早走出去开发利用国际资源,以补本人之缺乏。其次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剧烈竞争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采取对外开放方针,大量引进外资、进口产品,事
4、实上已把国内市场国际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约450家进入我国安家落户,出现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即便我国企业不走出国门,实际也已面临强手如林的跨国公司的剧烈竞争。因此也将面临在国内狭小的发展空间有被挤压,甚至被淘汰的危险。我国的资本假如不走出国门就不可能更有效地与国际资本展开竞争,进而也就不可能更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同时,所谓经济全球化,其核心,在当前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我们就更需要在生产环节上走出国门介入国际竞争。十分是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实际还是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我国假如不在其核心的生产环节上介入竞
5、争,迎接挑战,就有可能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所溶化、吞没,而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附庸。再次是为开拓国际市场所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企业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考验。据商务部对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情况的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而这600种主要消费品在2006年上半年仍将有70%以上的品种供过于求。这讲明我国企业产能过剩、内需缺乏的情况特别突出。其中部分原因不能不归咎于市场被外资企业占领。既然外资能进来占领我国的市场,我国当然可以以,而且有必要把资本投放到国外设厂,占领国外市场,以缓
6、解国内市场缺乏的矛盾。扩大产品出口自然也是缓解国内市场缺乏矛盾的重要措施,但通过对外投资,因能够避免通过扩大对外贸易经常碰到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等等障碍和摩擦,所以是能更有效地缓解国内市场矛盾的重要途径。最后,为应对WTO的挑战,更加强了走出去的迫切性。根据我国入世协议,从2001年12月到2006年12月为过渡期。在这过渡期,我国某些幼稚行业还能够遭到一定不同形式的保护,外资进入也有一定的限制。但过渡期满后,国内市场就将全面开放,那时外资必将进一步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必将愈加剧烈。因而我们必须早作准备,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迎接WTO协议的挑战,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大踏步地跨
7、出国门,介入国际市场竞争。二、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首先是需要国家有一定的综合实力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后盾。一个企业到境外投资跨国经营,没有国家的支持是寸步难行的。为了加强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十分需要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跨出国门去投资经营。在这方面,我国经过10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已无可争议地奠定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就成了我国防备对外投资风险的强大后盾和保障。当然,我国目前已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能讲是一个经济强国,根据2005年9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表明,20052006年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仅居世界第
8、49位。其次,更重要是需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只要具备相当的经济规模、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享誉世界的自主品牌的企业,才有可能走出国门介入国际竞争并获得胜利。假如这些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纵然能够勉强到国外去投资经营,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也很难站稳脚跟,并获得胜利。应该讲在企业条件方面,国内民族企业通过近些年的拼搏,已开场有了一个雏形。在世界最大的500强跨国公司中,到2004年我国已有15家榜上有名,这些都是资本实力雄厚,年销售收入在100多亿美元以上的领先企业。其中包括拥有自主创新品牌的工业企业。包括有享誉国内外的奇瑞、吉祥等这些很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讲明我国现已具备
9、能走出去条件的企业远远不止已被列入世界500强的那10几个大型企业。再次,我国参加WTO后,在客观上为我国走出去提供了一定有利条件,即能使我国在国外投资不受歧视,能使东道国为我国经营的企业提供法律保护,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经营环境。应当讲走出去的法律保障是一个必要条件,我国入世则创造了这样一个必需的法律保障体系。最后,需要有足以胜任和蔼于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经营管理一般企业的经历,而且要有熟谙东道国经济、文化、历史等人文知识和风土人情,擅长处理异国人际关系,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和市场变化规律,以便能及时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包括经营管
10、理人才的竞争。我们只要切实地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经营管理人才,才可望在施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获得成功。三、我国施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的走出去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由此便决定了我国施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参加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介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更有效地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服务。中共中央2002年在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略论 我国 走出去 发展战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