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次生水灾防备对策-精品文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震次生水灾防备对策-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次生水灾防备对策-精品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震次生水灾防备对策地震次生水灾防备对策梁淑6毁坏性地震发生后,常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次生灾祸,这些次生灾祸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地震次生水灾防备对策_地震次生灾祸预防常识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地震次生水灾地震次生水灾是指因地震造成的地形及水工建筑的毁坏导致的洪水泛滥。还有另一类小型的水患,如震后喷砂冒水,蓄水池、水塔的毁坏等,因单次灾祸较小,为区别起见,称之为地震水害。本节主要阐述水灾对策。地震次生水灾的危害性地震水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固然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水灾次数较少,但单次灾祸的伤亡损失严重,有的甚至要大于地震的直接灾祸,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地震水灾
2、的成因及特点1.成因(1)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流。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大量的岩石、泥土填入河谷,堆坝截流蓄水,淹没河谷两岸的城镇、村庄、土地。随着蓄水量增加,或遇余震时,即崩决,蓄水奔出,可造成下游的灾祸。(2)地震滑坡、泥石流填入湖泊、水库。山区的湖泊,一般都几面环山,水库一般是利用山间谷地筑坝蓄水,湖、库周围坡度较大,蓄水后影响坡体稳定。地震时,周围山体容易引起滑坡。滑坡填入湖泊、水库,使水位上升,外流构成灾祸。(3)地震毁坏水利工程建筑。有的水利工程建筑震前未设防或地震烈度超过设防烈度,有的水利工程建筑年久失修,地震时容易造成毁坏构成水害。(4)地面陷落注水。地震时,由于构
3、造运动或振动,断块下陷,地下洞穴或采空区塌陷,造成大面积陷落,当湖、海、河或地下水注入后即可成灾。(5)地震毁坏矿井涌水。(6)地震海啸引起沿海水灾。(7)喷水冒砂。在地震作用下,地下浅层的水和砂涌出地面,构成喷水冒砂。喷出的砂水淹没农田,淹死农作物,使土壤盐渍化,毁坏机井、水渠、盐田、道路。(8)地震毁坏蓄水池、水塔、屋顶蓄水物。2.特点(1)地震水灾的危险主要来自地震滑坡、泥石流。据世界地震水灾资料统计,大的地震水灾几乎都是由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注入湖海、水库引起的,约占70%。(2)地震水灾多发生在雨季。雨季发生的地震,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雨季水源丰富,库满、水流急,为水灾提供
4、了大量的物质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雨季发生的地震水灾约占90%。(3)地震水灾造成损失严重、水害分布广。固然世界上发生的有记载的地震水灾次数不多,但水灾的损失超过地震直接损失的比例较大。(4)水灾的受灾区域为山区的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及其下游区;水害主要为盆地、平原。地震水灾对策针对地震水灾、水害的特点,地震水灾对策应贯彻下面原则:以预防为主,把水灾杜绝在产生之前;重视薄弱环节,对河流堤坝、泥石流、滑坡引起的水灾应予充分重视。1.中长期对策(1)合理选择水利工程建筑的场地,应严格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场地应尽量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库区及邻近地区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有
5、蠕滑断层地段和大滑坡体,以及易于产生泥石流地区。(2)在震区建筑的各种水利工程应按规定设防,对于1级挡水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遭受地震的危险性,可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一度设防。对其他特殊需要采用较基本烈度为高的设计烈度时,应经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3)进行地震水灾危险性调查,制定防灾计划。当中期预报发出后,震区政府应指定有关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地震水灾的危险性分析,确定地震水灾发生的可能危险区段,制定防灾计划,及时有步骤地施行,工作做在地震发生之前。(4)对各种原有重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普查鉴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制订方案,限期完成加固。(5)治理水库、湖泊、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次生 水灾 防备 对策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